APP下载

江西图书馆联盟体系现状和发展思考*

2016-11-18叶丽红

图书馆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江西省图书馆资源

黄 珣,叶丽红

(江西省图书馆,江西南昌330046)

江西图书馆联盟体系现状和发展思考*

黄 珣,叶丽红

(江西省图书馆,江西南昌330046)

图书馆联盟是图书馆发展的趋势,也是公共文化资源集约化服务的可行之路。在网络时代,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为公众提供信息、知识服务,是图书馆联盟发展的方向。结合江西图书馆联盟体系的特点,提出江西图书馆联盟体系的发展建议。

图书馆联盟;江西省

1 江西省现有的图书馆联盟体系构成

1.1 跨省区域图书馆联盟

随着湖南、江西、湖北三省文化发展战略合作框架的搭建,2013年5月11日,“中三角”(湘鄂赣皖)公共图书馆联盟(以下简称“中三角”联盟)正式成立。“中三角”联盟成员馆在馆际互借、数字文献资源远程传递、数据库的建设协作、特色馆藏的挖掘、古籍保护、专题展览和讲座、图书馆业务培训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合力打造了《湘鄂赣皖红色历史资源数据库》《湘鄂赣皖馆藏古籍珍善本书志》等数字资源库,完成古籍普查和《中华古籍总目》各省分卷工作,举办了“湘鄂赣皖历史文化名人解读”“高山仰止——湘鄂赣皖名山文化解读”两个主题巡讲及“长江论坛”“四馆馆藏书画精品展”。该联盟采取联席会议制度,下设联盟办公室作为联盟的执行机构,负责联络各成员馆,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并由湘鄂赣皖四省省图书馆馆长轮流担任联席会议轮值主席,会议内容包括交流介绍各同盟馆馆情、商讨议题、制定决策、布置任务等[1]。

1.2 江西本省图书馆联盟

1.2.1 昌北高校图书馆联盟

2010年3月19日成立的昌北高校图书馆联盟,以联盟馆的传统文献和数字资源为基础,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联盟体系和联盟采购机制、合理的馆藏分配协调机制等运行机制,有共同的联盟目标、联盟的章程和联盟的常务决议机关和具体的常设机构,并有一定的经费运行保障。在该联盟内的各高校图书馆网站建有统一的联盟图书馆入口,可查询由对各成员馆的馆藏目录整合形成的联合书目数据库,可凭“一卡通”即各联盟高校的借阅证借阅各成员馆的实体文献和电子文献资源[2]。昌北高校图书馆联盟有效地利用了地域条件将联盟馆资源进行整合并统一调度使用,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文献获取服务。

1.2.2 南昌城区公共图书馆联盟

2013年,江西省图书馆联合南昌市图书馆及区级公共图书馆,共同推出南昌城区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实现互通互联、资源共享的“一证通”服务[3],迈出了建设南昌城区公共图书馆联盟的坚实一步,走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与协同发展模式:一馆办证,多馆借书;一馆借书,多馆还书,有效提升了基层图书馆服务效率。这种联盟具有总分馆制的合作模式,各成员馆在人、财、物等行政权上彼此独立,各馆平等自愿参与,不分大小,共同享有其他馆的文献使用权、流通权,确保在服务上统一、在配套上规范、在业务上标准一致。这种联盟能使各区级图书馆的读者同样能享有省级馆的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有利于信息文献资源的公平利用和文化服务共享。

图1 南昌城区公共图书馆联盟6家联网馆纸质藏书量、读者证量

表1 各馆“通借通还”窗口接收读者还书册数占比统计

从图1、表1可看出:各区级图书馆读者可借阅的文献资源不多,尤其是青云谱区图书馆的读者不少,但可借阅的文献资源只有4.5万册。而实施城区图书馆联盟的通借通还服务后,不管是青云谱区图书馆的读者还是南昌市图书馆的读者,或是其他图书馆的读者,可阅读的文献达到426.2万册。以2013年南昌市统计局公布的南昌城区常住人口229.39万[4]来计算,南昌城区常住人口可借量也从0.31册增加至1.86册。这样文献资源得到极大的利用,读者受益良多。

2 存在的问题

2.1 城区及市、县级图书馆整体发展滞后,服务效率有待提高

根据南昌城区公共图书馆联盟的通借通还数据看,各城区图书馆发展不平衡影响了联盟运作效率。作为联盟馆中心馆的江西省图书馆承担了85.1%的借还书工作量,由于南昌市图书馆新馆建设,未能正常提供借阅服务,青云谱区图书馆承担了11.57%的借还书工作量。其他成员馆之间的通借通还率为零,这一方面反映了城区各馆的馆藏的确有限,城区图书馆联盟建设的价值凸显,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江西省图书馆在联盟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据了解,江西省图书馆安排专车司机和一名工作人员到其他6家图书馆交接归还图书,中间的运输成本目前只有江西省图书馆单独承担。可以看出,该联盟在现有的机制和条件下难以为继。

经济发展水平及各县市发展规划对文化投入和领导的重视程度都对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各市、县图书馆整体上缺乏资金的持续投入,图书馆发展后劲不足。图书馆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持续投入资金。有些区、县馆只在建馆或项目评估时一次性投入建设,购置图书。因没有后续资金和人力技术维护,图书陈旧、设备老化。大部分的县级图书馆网站建设滞后。图书馆网站作为图书馆的网络门户,是读者了解图书馆和获取信息和文献资源的窗口,是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服务的桥梁,是展示图书馆、推广阅读的平台。大多数县级图书馆网站建设的资金、技术、专业人员缺乏,多数县级图书馆网站因系统维护不善而导致网站不能被访问,形同虚设。

2.2 数字图书馆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不利于联盟资源共享

有学者预测,到2020年数字出版销售额将占到整个出版业的50%,2030年90%图书将出版网络版本[5]。数字化图书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江西省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发展图书馆事业,就要将精力集中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上。2010年底,江西省市县区级数字图书馆全面铺开,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平台将国家图书馆优秀数字资源配送到全省每个县级图书馆。已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省级分中心1个,市级分中心11个,区县级支中心100个,乡镇基层服务点756个,乡镇基层服务点1.69万个[6]。据2010年5月~8月公共图书馆网站建设现状调查资料[7](见表2)显示,虽然我省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建设蓬勃开展,但是各地图书馆网站建设及数字图书馆建设水平差距大,发展极不平衡,尤其是区县级数字图书馆建设现状亟待改善。

表2 部分地区图书馆网站建设对比表

2.3 联盟馆之间合作服务模式单一

不管是南昌城区公共图书馆联盟,还是其他公共图书馆联盟,都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各成员馆和中心馆交流、互动、合作较为频繁,然而各成员馆之间的合作较少。各成员馆未能很好地利用彼此的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开展资源整合和建设,在经验借鉴和业务交流还离不开中心馆的指导,在服务创新上过多依赖中心馆,缺乏自身成员馆的服务特色,没有开发合作项目,未能形成服务优势品牌,这无形中使联盟只有省级馆与市、县级图书馆的合作,没有市级图书馆与市级图书馆、县级图书馆与县级图书馆之间的平行合作。

3 江西图书馆联盟体系的发展建议

3.1 跨区域图书馆联盟建设建议

3.1.1 健全联盟机制

建立联盟章程、明确联盟目标,完善联盟的组织机构,建立联盟管理委员会,制定联盟发展战略和指导联盟工作实施,制定联盟项目建设规划;定期召开联盟会议并向联盟管理委员会提交工作报告及财务预算;对联盟项目建设及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估;积极争取项目建设经费并做好项目经费的使用与管理工作。联盟办公室作为联盟管理委员会的执行机构,接受联盟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并执行其批准的各项任务,不断完善其职责,负责联盟的日常工作和落实联盟管理委员会的各项决议,在联盟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组织落实联盟项目及项目小组。如:文献资源协调采购工作组要协调完善各馆馆藏资源结构,就要建立联盟采购机制,组织联合资源的采购招投标工作;在购买和提供资源共享方面,要成立馆际互借工作组,打造各馆的特色和发挥各馆的馆藏优势和地域优势来开展合作。

3.1.2 完善平台建设

搭建统一的联盟服务入口、统一的标识和认证体系,设立“一站式”的资源检索和服务平台,在揭示和利用数字资源方面要把各成员馆的书目数据库、商业数据库和自建数据库等资源进行整合,对异质、异构资源,对不同载体、不同形式的数字资源进行全方位整合。要建立统一的检索平台系统,对电子资源进行整体性揭示,整合检索和获取资源的无缝对接。读者可通过指向元数据的检索直接或通过原文传递、馆际互借等方式获得各类文献资源,以避免读者在各个馆网站和页面之间来回切换、查找资源。

3.1.3 开展多领域合作

完善联盟运行和保障机制,厘清权责利关系,确定合理的比例分摊费用机制、财务核算透明机制,完善联盟的保障机制,建立利益平衡机制和共享成本补偿机制。各成员馆只有精诚合作,才能实现联盟聚合效应,提高联盟的整体效益。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联盟的主导不再局限于图书馆,还要吸纳移动运营商、数据库开发商、网络信息技术公司等的加入。除了开展多领域资源的合作共享外,还可开展业务的交流合作、制度的交流合作、人才的交流和合作、项目的交流和合作。

3.2 南昌城区图书馆联盟建设建议

3.2.1 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加强政府主导作用

江西省图书馆作为城区图书馆联盟的中心馆分担了太大的管理成本,应重新思考区分行业责任和政府责任,寻求多渠道、多样化的合作途径。在政府决策层面,要做好总体规划,加强顶层设计,着手研究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思路,实现信息服务提供机制和配套机制的改革。可以尝试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将有限的经费通过服务购买、委托服务,以项目、基金等形式支出。用服务带动政府投入,用服务带动机制、体制改革。可参照苏州市图书馆联盟模式:由苏州各区县政府购买服务,区县政府承担经费,委托该区域的中心图书馆配备运行条件并保证该区域的图书馆按专业化方式运行,苏州城区政府保障区级图书馆运行资金,每年向中心图书馆(苏州图书馆)支付8万元人员经费和10万元购书经费,中心图书馆承担所有集中业务包括系统维护、图书采购、分编、配送等,保证各县区馆12小时每天开放。在融资方面,多途径筹措经费,采取市政府+区政府+基层政府联合承担运行经费的模式,并加强政府的中介职能,吸引同城物流体系投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中来,政府每年设专项资金补贴或采取减免税收等措施鼓励物流公司加盟,使同城图书速递无障碍,免去中心馆承担流通环节的巨大开支。如美国伊利诺伊州图书馆联盟(CARLI)实现了馆际互借与本地流通数据的集成与交互,设立了独立的速递系统(ILDS)[8]。该系统是由一家商业传递公司来做的,该独立的速递系统在规模化经营的情况下比邮局邮寄或快递服务或自设车辆运输,更有利于节约成本,缩短借阅周期,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3.2.2 谋求多渠道、社会化跨界合作

要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使图书馆建设社会化、泛在化。2010年,全国各级图书馆联盟共60余家,全国公共图书馆分馆数量近万家,除了图书馆系统内的分馆建设,各地还纷纷在企业、司法系统、部队、中小学、高校等建立分馆,实现跨系统合作。各行业、各系统图书馆加盟,将是城区图书馆联盟的发展态势。面对基层群众的阅读需求,可以与社区、街道、社会团体等合作,与房地产开发商联合、与社区物业共建社区图书馆,并将其提到社会建设和城市规划的高度。公共图书馆可利用社区物业管理部门提供的场所,物流体系提供的流通服务,统一资源、统一服务、统一管理,发放统一的读者证,开展通借通还服务。

3.3 集合地区优势,搭建省、地、市、县图书馆联盟

3.3.1 加强总分馆数字化图书馆资源建设

江西省图书馆要在现有图书馆联盟的基础上建立省、地、市、县四级图书馆总分馆联盟。首先,要充分发挥中心馆和城区馆的优势和指导带动作用。发挥中心引领基层,城市带动农村的联动效应。作为中心馆,其职责包括协调全省馆藏资源和馆藏建设,组织落实文献的统一采购、集中编目,合理组织馆藏布局。在数字资源方面,向所有分馆提供总馆数字图书馆资源,数字资源采取整体统筹和分层建设:(1)对永久保存级资源,重点建设地方特色资源。江西各地富有各自独特的文化特色,如景德镇的陶瓷工艺海内外闻名,赣南地区的客家文化和红色文化十分鲜明,赣西、赣东旅游文化、道家文化和新兴产业等颇有特色。(2)对镜像级资源,合理建设、共享。拷贝、本地化存取其他图书馆数字馆藏。(3)对服务级资源,针对性购买。对用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数字资源且存储在其他图书馆或信息机构只能通过包库购买的方式获取,如超星数字图书馆、CNKI学术期刊库、维普等。(4)对链接级资源,选择性提供。在图书馆网站上建立网址链接,如新闻报道、网上公开课、政府门户网站信息等。建立统一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本地资源与远程资源的整合,数字资源与传统资源的整合。

3.3.2 形成地区特色和行业特色

总分馆要统一规范标识、统一网站入口,集中业务管理,统一业务操作平台、操作系统及流程;可根据各地产业优势、地域特点、人文环境和文化传统、经济发展优势结合本地社会发展实际,以丰富市民需求为导向建设特色图书馆;建立专业图书馆,将图书馆与各行业培训和社会培训相结合,开展如花卉园艺栽培、服装设计、装潢、家居设计、儿童课外辅导等培训。东莞图书馆虎门分馆设有虎门服装专业图书馆,采取政府与企业合办的模式,收藏国内外服装期刊、数据库和国外领先的服装潮流资讯,并建立服装特色资源书目数据库,为地方企业提供相关信息服务,通过媒体杂志和购买国外时尚频道传递获取最新资讯。这一做法值得图书馆界学习。江西也可以打造一县一特色图书馆,如建立景德镇陶瓷图书馆、龙虎山道教文化特色图书馆等特色图书馆。

3.4 整合资源,发挥集团优势,不断开拓联盟发展空间

江西省内各图书馆联盟既要有横向联系又要有纵向相互交错,以实现图书馆联盟资源的共享、共建。各联盟在保持各自联盟体制机制运行的同时,要相互联系,优势互补,拓宽合作领域,形成图书馆服务大系统,促进文化服务资源大整合。各联盟的成员馆在馆藏配备和供应上要打破条块分割的壁垒,实现图书馆联盟大体系内的合作,寻求资源建设的利益最大化,整合所有成员馆馆藏目录逐步形成整体统一,竞价形式参与订购、编目及配套服务和售后系统维护。以整个联盟体系内的服务为基准,与系统服务商及软件技术提供商合作,既兼顾地域和层次差别,又不失规范和服务水准。各联盟之间要加强信息交流,各联盟内的成员馆既要开展资源建设合作,又要突出专项、优势服务,不断开发新的服务领域。借着江西省图书馆新馆建设的契机,不断加强与博物馆、档案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交流和资源合作,加强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三馆服务融合。

[1]黄珣,刘艳.江西省公共图书馆区域联盟建设调查与研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5(2):20-24.

[2]昌北高校图书馆联盟[EB/OL].[2016-03-23.]http://www.cbelib.jxufe.cn/.

[3]江西南昌7家公共图书馆一证通行[EB/OL].[2016-03-26].http://www.mcprc.gov.cn/whzx/qgwhxxlb/jiangxi/201312/ t20131212_424862.html.

[4]南昌市统计局[EB/OL].[2016-04-11].http://www.nctj.gov.cn/.

[5]王伟明.浅谈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业的应对策略[J].新东方,2009(8):54-56.

[6]江西文化信息资源网[EB/OL].[2016-05-11].http://gxgc.ahlib.com/libpage/gxgc/index.htm.

[7]公共图书馆研究院.中国公共图书馆发展蓝皮书(2010)[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0:337.

[8]杜春光,陈伟.美国伊利诺伊州学术与研究图书馆联盟:CARLI研究与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11(9):84-87.

(编发:章忠平)

ThePresentSituationandDevelopmentStrategyofLibraryAllianceSysteminJiangxi

HUANG Xun,YE Li-hong
(Jiangxi Provincial Library,Nanchang 330046,China)

Library alliance is the trend of the library development,which is also an effective way of intensive service of public cultural resources.In the era of network,providing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service for the public by utilizing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 of libraries is the direction of the library alliance development.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library alliance system in jiangxi,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library alliance system in Jiangxi.

library alliance;Jiangxi province

G259.23

G259.23

A

2095-5197(2016)05-0022-05

黄珣(1985-),女,馆员,本科,研究方向:图书情报与新闻传播;叶丽红(1978-),女,馆员,硕士,研究方向:图书资料。

2016-06-30

* 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省跨系统区域图书馆联盟建设与发展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4TQQ01)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江西省图书馆资源
模拟成真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考了个大的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图书馆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