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推断他人知识状态的知识偏差和无知偏差*

2016-11-18张晶晶胡清芬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盒子偏差次数

张晶晶 杨 颖 胡清芬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875)

儿童推断他人知识状态的知识偏差和无知偏差*

张晶晶杨颖胡清芬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100875)

采用 “看见-知道”任务考察了儿童对他人知识状态推断的特点和可能存在的偏差效应。被试为90名3-5岁儿童。结果表明,3-5岁儿童已经理解他人看见即知道的关系;5岁儿童已经能准确地推断他人的知识状态,不存在偏差;但3、4岁儿童对他人知识状态的推断受到自身知识的影响且表现出自我中心的倾向:既存在知识偏差即因为自己知道而高估他人的知识,也存在无知偏差即因为自己的无知而低估他人的知识。4岁儿童的知识偏差程度与3岁儿童无异,但无知偏差低于3岁儿童,且4岁儿童的知识偏差程度大于其无知偏差,儿童克服无知偏差的时间可能早于克服知识偏差的时间。

知识偏差,无知偏差,心理理论,看见-知道任务,儿童。

1 引言

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是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中包括理解他人对世界的认识即信念、他人的愿望、他人的知识状态等。年幼儿童在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时往往存在困难。1983年,Wimmer和Perner首创了错误信念任务来考察儿童是否能够区分自己的信念和他人的信念。结果发现,4岁以下的幼儿通常不能理解他人所持有的错误信念,而会根据自己所拥有的信息去推测他人的信念。儿童在错误信念任务上的表现成为他们理解他人心理状态的重要标志 (Wellman,Cross,&Watson,2001)。

对于儿童在理解他人心理状态上的困难,研究者们有着不同的解释。一部分研究者认为,不能理解他人可能持有与自己或与现实不一致的心理状态,可能是由于年幼儿童缺少信念等一般的心理表征概念 (Perner,1991;Wellman,1990;Wellman,Cross,&Watson,2001)。也有一些研究者认为,年幼儿童在更一般的能力 (如信息加工、语言能力、执行功能等)上的局限造成了他们在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时的困难 (Bloom&German,2000;German& Leslie,2000;Lewis&Osborne,1990;Keenan,Olson,&Marini,1998;Moses,2001)。2004年,Birch和 Bloom提出一种新的解释来源——知识偏差(curse of knowledge)。

知识偏差,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拥有更多信息的个体在预测他人的判断时,不能忽略自己拥有的额外信息而产生偏差。1989年,Camerer,Loewenstein和Weber在对不对称信息进行经济分析时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多项研究也在不同领域中发现了成人在判断和决策中存在知识偏差(Berlin,2000;Fischhoff,1975;Harley,2007;Louie,Rajan,&Sibley,2007),即当我们的知识比别人多时,会倾向于高估别人的知识状态,认为他们所知道的比实际要多。

Birch和Bloom(2004)发现,年幼儿童在错误信念任务上的表现和成人在知识偏差任务上的表现非常类似,并因此将心理理论和知识偏差这两种有趣的现象结合到了一起,试图用知识偏差来解释儿童在错误信念任务中的失败。他们认为,由于在标准的错误信念任务中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被试知道结果知识 (物体被转移后的具体位置或装糖果的盒子里实际上装着铅笔等),而他人并不知道,因此这些额外的知识可能会使被试对他人知识状态的判断产生偏差。Birch和Bloom(2007)明确指出,年幼儿童之所以在错误信念任务中存在困难,起码有一部分原因是知识偏差倾向的结果。

然而,在传统的错误信念任务中,信息的不对称都表现为被试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比他人更多,因此只涉及当自己的知识多于他人时是否会高估他人知识状态的倾向,无法探讨当自己的知识少于他人时是否会低估他人的知识状态。Birch和Bloom(2003)将这种 “因为自己的无知而高估他人的无知的偏差”称为 “curse of ignorance”,即 “无知偏差”。Birch和Bloom(2003)使用一种更对称的实验设计探讨了这一问题。他们采用知识状态推断任务,给3、4、5岁的儿童呈现两组玩具,告诉儿童其中一组玩具是玩偶Percy玩过的 (熟悉的),而另一组玩具是Percy没玩过的 (不熟悉的)。告诉儿童每组玩具里都有一个特别的东西,让他们推断Percy是否知道玩具中的东西是什么。同时,被试自身的信息也分为两种条件:在知道条件下,让儿童看到玩具里的东西;在不知道条件下,则不让儿童看玩具里面的东西。因此,与传统错误信念任务不同,这一任务的第二个条件是另一种知识不对称的情况:自己的知识少于他人的知识。此研究的结果发现,儿童只有在自己知道玩具里是什么的条件中才会高估他人的知识,倾向于认为他人也知道,表现出了知识偏差;但在儿童自己也不知道的条件中,儿童并不倾向于认为他人也不知道,没有因为自己的无知而高估他人的无知,即没有表现出无知偏差。Birch和Bloom(2003)将这种情况称为不对称性偏差。

然而,关于儿童对他人知识状态推断的偏差的不对称性 (只存在知识偏差,不存在无知偏差),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2006年,我国研究者傅莉和苏彦捷采用与Birch和Bloom(2003)的研究类似的任务,得到了不同的结果:当儿童知道时,会高估他人的知识而倾向于认为他人也知道,但当儿童不知道时,也会高估他人的无知而倾向于认为他人也不知道。傅莉和苏彦捷认为这是儿童的自我中心的表现,即儿童不能理解任何与自己不同的观点。李晓东,徐健,刘萍和周双珠 (2008)采用意外转移、意外内容和听觉任务三种任务,发现与Birch和Bloom(2003)的结果一致,儿童对于知识状态的推断具有不对称性的特点a注:在知识偏差和无知偏差的概念上需要澄清一点,国内研究 (傅莉,苏彦捷,2006;李晓东等,2008)将知识偏差理解为 “因自己知道而高估他人的知识,但不因自己不知道而高估他人的不知”,认为知识偏差本身就是不对称的。而在Birtch和Bloom(2003,2004,2007)的表述中,将因为自己知道而高估他人的知识的偏差称为知识偏差 (curse of knowledge),而将因为自己不知道而高估他人的不知称为无知偏差 (curse of ignorance),由于其研究只发现了知识偏差的存在而没有发现无知偏差,因此将这种情况称为不对称偏差。本文的知识偏差、无知偏差的含义与Birtch和Bloom(2003,2004,2007)的概念一致。。

为什么在上述三个类似的研究中却得到了不一致的结果?我们认为,这可能是实验操作中的细微差异引起的。在三个研究中,研究者对儿童自己的知识状态都是采用直接的看到与没看到来进行控制,即在儿童知道的条件中让儿童自己看到相关的信息,而在不知道的条件中不给儿童看相关信息。但对他人的知识状态的控制则是通过间接的语言表述来进行控制的,且语言表达的细节与明确程度有所不同。在Birch和Bloom(2003)的研究以及李晓东等人 (2008)的研究中,研究者通过告诉儿童“这个玩具是玩偶以前玩过的”、“他偷偷打开看了里面”或 “这个小动物是他的”等来强调他人对于相关信息的掌握。而在傅莉与苏彦捷的研究中,则是通过模仿玩偶的声音说 “这个盒子里的玩具是我以前就有的”或 “盒子里的玩具是我爸爸妈妈才给我买的”来控制他人的知识状态。

显然,前者的表达方式更为直接,容易使儿童理解他人所拥有的知识状态。而在后者的实验中,儿童需要对这种表达进行进一步的推理,理解 “以前就有”意味着 “熟悉、知道里面藏的东西”,而“才买的”意味着 “不熟悉、可能不知道”等。研究发现,给儿童提问的语言变化会影响儿童在错误信念任务上的表现 (Lewis&Osborne,1990)。我们认为,这一领域中研究结果的差异可能也是由于这一因素造成。不同任务中语言表述的差异造成了儿童对于他人知识状态的确定性不同,继而造成了儿童在推断他人知识状态时的不同倾向。当对他人所拥有的信息比较确定时,他们力图根据这种信息去推断他人的知识状态,但在自己知道更多的情况下受到自己的知识的影响,因此表现出不对称的特点 (注:李晓东等人的研究中也在个别任务的个别条件下存在间接表达,但他们将三个任务的数据合并处理,得到了不对称性的结果)。而当关于他人知识状态的信息不够直接,即儿童不太确定时,他们更多地根据自己拥有多少知识去推断他人的知识状态,表现出自我中心的倾向。

因此,本研究希望克服通过语言表述控制他人知识状态时可能造成的理解模糊和困难,使用更加直接的方式使儿童了解他人所掌握的信息。本研究采用比意外地点或意外内容任务更为简单、单纯的“知道-看见”任务来完成这一目的,并探讨在这种任务中儿童对他人知识状态推断的特点及可能存在的知识偏差效应。

已有研究表明,从大约3岁时起,儿童已经理解看见与知道之间的关系。Pratt和Bryant(1990)在研究中让被试观察一幅图画,图中两个儿童站在一个开口盒子两边,一个儿童在向盒子里面看,另一个儿童手扶着盒子站直向前看。当问被试谁知道盒子是什么时,3岁儿童就能推断向里看的儿童知道盒子里有什么。宋明霞 (2004)重复了这个实验,结果发现,即使是两岁的中国儿童也能理解看见与知道之间的关系。同时,即使任务涉及到更加复杂的转移问题,儿童也能够理解当他人看到转移过程时,他们的知识状态会得到更新。例如,Sodian和Wimmer(1987)在研究中发现,当儿童和玩偶一起看到物体被转移的过程时,4岁组和5岁组的儿童都能够判断玩偶知道物体所在的新地点。

因此,在本研究所使用的 “看见-知道”任务中,使用他人 “是否看见”这种更加直接的表达方式来控制他人的知识状态。这不仅确保了本研究中的被试完全有能力理解不同条件下的他人知识状态,也使得对于他人知识状态的控制方式与对儿童自己知识状态的控制方式一致,均为看见或没有看见,避免了语言理解困难对儿童理解他人知识状态的影响,同时消除了对儿童自己和他人的知识状态的控制方式不对等所带来的干扰。

在本研究中,将儿童的知识状态分为两种情况:知道与不知道,将他人的状态也分为两种:看见与没看见。这样,本研究就设置了包括四种情况:儿童知道、他人看见,儿童不知道、他人看见,儿童知道、他人没看见,儿童不知道、他人没看见。在他人没看见情况下,比较儿童自己知道与不知道时对他人知识状态的推断,可考察儿童是否会因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而高估他人知识状态,即是否存在知识偏差倾向。同样,在他人看见情况下,比较儿童自己知道与不知道时对他人知识状态的推断,可考察儿童是否会因为自己没有掌握知识而低估他人的知识状态,即是否存在无知偏差倾向。如果两种偏差都存在,表明儿童不能理解所有不同于自己的观点,对他人知识的推断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而如果只存在知识偏差而不存在无知偏差,表明儿童只是在自己的知识比别人多时会出现偏差,推断他人知识状态的偏差是不对称的。与过去研究保持一致,本研究也选取3-5岁儿童作为被试。希望能够揭示在这个较为敏感的年龄段中,儿童对他人知识状态的推断所具有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趋势,考察信息的不对称是否会影响儿童对 “看见-知道”关系的理解,并探讨这种推断偏差是否具有不对称性的特点。

2 方法

2.1被试

在浙江省某幼儿园抽取3-5岁儿童90名,其中3、4、5岁组各30名。3岁组 (37个月-47个月)男14名,女16名,M=42.87个月,SD=3.30个月;4岁组 (49个月-58个月)男14名,女16名,M=54.73个月,SD=2.4个月;5岁组 (61个月-71个月)男16名,女14名,M=65.07个月,SD=2.61个月。

2.2实验设计

研究采取2(儿童的知识状态:知道、不知道)×2(他人的知觉状态:看见、没看见)×3(年龄:3、4、5)的混合设计。其中儿童的知识状态、他人的知觉状态为被试内变量,年龄为被试间变量。

2.3实验材料

将实验中的故事做成flash程序,在电脑上呈现给被试。Flash场景中有一个人物 (大雄),一张桌子,十三个小盒子。每个盒子里有一个小玩具,且每个盒子里的玩具是不一样的。在相关条件下,点击盒盖即可打开盒子,看到盒子里的玩具。

2.4实验程序

针对每个儿童单独施测。

儿童的知识状态分为两种情况:知道、不知道。在儿童知道情况下,给儿童呈现盒子里的玩具;在儿童不知道情况下,不给儿童呈现盒子里的玩具。

他人的知觉状态也分为两种情况:看见、没看见。在他人看见的情况下,给他人呈现盒子里的玩具;在他人没看见情况下,不给他人呈现盒子里的玩具。

正式实验开始前,先进行一次练习,让被试熟悉实验场景。过程为:大雄走出来,走到桌子前停下,主试向被试介绍大雄,“这个小朋友叫大雄”,然后指着小盒子对被试说 “这些小盒子很好玩,每个小盒子里面都有一个小玩具,每个盒子里的玩具是不一样的,我们拿出来一个看一看”,拖动一个盒子放到桌子上,点击打开盒子,让被试和大雄看到盒子里的小玩具。看完后把盒子拖到另外一边放下。

之后的正式实验分为四种条件:

情景1:儿童知道、他人看见条件。拖动一个盒子放到桌子上,点击打开,让被试和大雄都能看到盒子里的玩具。

情景2:儿童知道、他人没看见条件。拖动一个盒子到桌子下,点击打开,开口朝向被试,只有被试能看到盒子里的玩具,大雄看不到。

情景3:儿童不知道、他人看见条件。拖动一个盒子放在桌子上,点击打开,但是开口朝向大雄,被试并不能看到盒子里的玩具。

情景4:儿童不知道、他人没看见条件。拖动一个盒子放在桌子上,并不打开。

每次呈现结束后,都询问儿童:大雄知道盒子里是什么吗?

为避免偶然现象,确保儿童答案的稳定性,正式实验中每种条件重复3次,共包含12个试次。这12个试次随机呈现。

3 结果与分析

3.1儿童对 “他人看见即知道”的理解

各年龄组儿童在四种情景下回答知道的次数如表1所示。

表1 3-5岁组儿童在四种情景下回答 “知道”的平均次数

为了检验儿童是否理解了 “看见即知道”,考察儿童在他人看见和他人没看见两种条件中回答“知道”的次数是否存在差异。以儿童回答 “知道”的次数作为因变量,进行2(他人的知觉状态:看见、没看见)×3(年龄:3、4、5岁)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其中他人的直觉状态为被试内变量,年龄为被试间变量。如果儿童理解 “他人看见即会知道”,则在 “他人知道”的条件中儿童回答 “知道”的次数会比 “他人不知道”的条件中更多。

结果发现,他人的知觉状态这一变量的主效应显著,F(1,87)=276.10,p<0.05,ηp2=0.76。与“他人没看见”相比,在 “他人看见”的条件中,儿童更倾向于认为他人知道 (M他人看见=2.59,M他人没看见=.91)。他人知觉状态和年龄之间的交互作用非常显著,F(2,87)=42.15,p<0.05,ηp2=0.49,如图1所示。对他人知觉状态在不同年龄水平上的简单效应检验发现,3个年龄组的儿童在他人看见的情景中回答 “知道”的次数都高于他人没看见的情景(3岁组:F(1,87)=7.59,p<0.05,ηp2=0.21;4岁组:F(1,87)=107.19,p<0.05,ηp2=0.71;5岁组:F(1,87)=245.63,p<0.05,ηp2=0.95)。这说明当他人看见时,3个年龄组的儿童都更倾向于认为他人知道。而从图1中可以看到这种交互作用的来源,即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对于他人看见与知道之间的联系更加敏感,他们越来越多地认为他人看见时就会“知道”盒子里所装的东西,而没看见就不知道。说明儿童已经在他人看见与他人知道之间建立了联系,也说明本研究用视觉呈现控制他人的知识状态是可行的。同时我们也看到,3岁儿童虽然在他人看见和没看见两种条件下的表现存在显著差异,但他们在他人没看见条件下的回答 “知道”的次数在50% (1.5次)以上。这说明3岁儿童可能在理解他人 “没看见”情况中还存在比较大的障碍。

图1 3-5岁儿童在他人看见和他人没看见情况下回答“知道”的次数

在 “他人知觉状态”条件的不同水平上,分别对年龄进行简单效应检验,结果发现,在他人看见和没看见两个水平上年龄的差异都非常显著 (他人看见:F(2,87)=11.97,p<0.05,ηp2=0.22;他人没看见:F(2,87)=28.29,p<0.05,ηp2=0.39)。事后检验结果发现,在他人看见水平上,3、4岁儿童回答 “知道”的次数 (即正确回答)差异不显著,而5岁儿童回答 “知道”的次数显著多于3、4岁儿童 (MD(5岁-4岁)=0.50,p<0.05;MD(5岁-3岁)= 0.68,p<0.05);而在他人没看见的水平上,3、4、5岁三个年龄组回答 “知道” (即错误回答)的次数两两之间的差异均显著 (MD(5岁-4岁)=0.43,p= 0.05;MD(5岁-3岁)=1.58,p<0.05;MD(4岁-3岁)= 1.15,p<0.05)。这说明3岁儿童对他人看见的理解与4岁儿童并没有差异,而对他人没看见的理解显著差于4岁儿童。

3.2儿童对他人知识状态的推断

根据研究假设,要探究儿童对他人知识状态推断的特点,需要进行两组比较:

a.儿童自己的知识比别人多时,儿童是否会高估他人的知识状态,即儿童在自己知道、他人没看见 (情景2)和自己不知道、他人没看见 (情景4)两种情景中正确回答 “不知道”的次数的差异;

b.儿童自己的知识比别人少时,儿童是否会低估他人的知识状态,即儿童在自己知道、他人看见(情景1)和自己不知道、他人看见 (情景3)两种情景中正确回答 “知道”的次数。

如果a组中差异显著,且儿童在自己知道、他人没看见 (情景2)中正确回答 “不知道”的次数更少,则说明儿童在自己的知识比别人多时更倾向于认为他人也知道,也就是高估他人的知识,表现出了知识偏差倾向;如果b组中差异显著,且儿童在自己不知道、他人看见 (情景3)中正确回答“知道”的次数更少,说明儿童在自己的知识比他人少时更倾向于认为他人不知道,儿童会因为自己的无知而高估他人的无知,表现为无知偏差的倾向。而如果前者差异显著而后者差异不显著,表明儿童推断他人知识状态的偏差是不对称的,如果两者差异都显著,表明儿童推断他人知识状态的偏差具有对称性,表现出自我中心的特点。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进行a、b两组比较,将4种情景作为独立变量进行分析,再通过简单效应检验分析各年龄组儿童在a、b两组比较中的结果。以儿童正确回答的次数为因变量,进行4(4种实验情景)*3(年龄)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其中实验情景为被试内变量,年龄为被试间变量,结果发现,实验情景的主效应显著,F(3,261)=151.54,p<0.05,ηp2=0.64;年龄的主效应显著,F(2,87)=7.78,p<0.05,ηp2=0.15,情景与年龄的交互作用也非常显著,F(6,261)=25.15,p<0.05,ηp2= 0.36,如图2所示。

图2 3-5岁被试在不同情景中正确回答的次数

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对于3岁儿童来说,在自己知道、他人看见的情景 (情景1)中的正确率显著高于其它三种条件,ps<0.05;在自己不知道、他人看见 (情景3)和自己不知道、他人没看见(情景4)中的正确率显著高于自己知道、他人没看见的情景 (情景2),ps<0.05;自己不知道、他人看见 (情景3)和自己不知道、他人没看见 (情景4)的差异不显著。对于4岁儿童来说,在自己知道、他人看见 (情景1)和自己不知道、他人没看见 (情景4)中的正确率显著好于在自己知道、他人没看见 (情景2)和自己不知道、他人看见(情景3中)的正确率,ps<0.05,而自己知道、他人看见 (情景1)和自己不知道、他人没看见 (情景4)的表现之间以及自己知道、他人没看见 (情景2)和自己不知道、他人看见 (情景3)的表现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对于5岁组儿童来说,他们在这四种情景下的表现差异均不显著。

前面的简单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对3岁和4岁儿童而言,a、b两组比较都获得了显著性的结果。这说明当儿童比别人的知识多或比别人的知识少时,都会影响他们对他人知识状态的准确推断。具体表现为:在他人没看见时,儿童会因为自己多余的知识而高估他人的知识,倾向于认为他人也知道,正确率更低;而在他人看见时,儿童会因为自己的无知而高估他人的无知,倾向于认为他人也不知道。而5岁儿童在几种情景中的正确回答次数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儿童已经能较好对他人的知识状态进行推断,而不受到自己是否知道的影响。

此外,在简单效应检验中还发现,3岁儿童的表现还存在一些独特的效应:情景2(自己知道、他人没看见)和情景3(自己不知道、他人看见)同为儿童自己的知识状态和他人的知识状态不对等的情况,但3岁儿童在情景3中的表现好于情景2,这是否是对他人知识状态推断的不对称性的体现呢?具体将在后面的讨论中进行解释。

3.3儿童知识偏差和无知偏差的年龄发展趋势

将儿童在自己不知道、他人没看见 (情景4)中回答正确的次数减去其在自己知道、他人没看见(情景2)时回答正确的次数,作为知识偏差的大小;将儿童在自己知道、他人看见 (情景1)中回答正确的次数减去其在自己不知道、他人看见 (情景3)中回答正确的次数,作为无知偏差的大小。在各年龄组儿童的知识偏差和无知偏差如图3。

图3 3-5岁儿童的知识偏差和无知偏差倾向大小

将知识偏差和无知偏差的大小与被试年龄 (月龄)做相关分析,结果发现,知识偏差和无知偏差的大小和年龄都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知识偏差:r=-0.40,无知偏差:r=-0.45,ps<0.05)。

为了检验儿童克服知识偏差和无知偏差的时间是否存在具有先后关系,分别检验知识偏差大小和无知偏差大小在不同年龄上的差异。以年龄为自变量,差异大小为因变量,分别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两种偏差的年龄差异均显著 (知识偏差:F(2,87)=9.97,p<0.05,ηp2=0.19;无知偏差:F(2,87)=13.44,p<0.05,ηp2=0.24)。进一步进行事后检验结果发现,对知识偏差来说,3、4岁儿童的知识偏差均大于5岁儿童的 (MD(3岁-5岁)=1.23,MD(4岁-5岁)=0.93,ps<0.05),而3、4岁儿童之间的差异不显著(MD(3岁-4岁)=0.30);而对无知偏差来说,3、4岁儿童的无知偏差同样大于5岁儿童的 (MD(3岁-5岁)=1.37,MD(4岁-5岁)=0.87,ps<0.05),但3、4岁儿童之间的差异临界显著 (MD(3岁-4岁)=0.50,p=0.064),3岁到4岁间儿童有逐渐克服无知偏差的趋势。

4 讨论

本研究结果发现,3个年龄组的儿童在他人看见的情景中回答知道的次数都高于他人没看见的情景,这个结果与 Pratt等人(1990)和宋明霞(2004)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儿童已经能在他人看见与知道之间建立联系,能够理解 “看见即知道”这一规则。这说明本研究通过简单的视觉呈现来控制他人的知识状态是有效的,而且这种控制方式和对儿童自己的知识状态的控制方式一致,并能够有效避免之前研究中通过语言表述来控制他人的知识状态时可能造成的理解困难,使得实验结果更加可靠。本研究放弃了先前研究中较为模糊的语言表述方式,采用直接的 “他人看见与否”的行为呈现来提供与他人知识状态有关的关键信息,这种控制方法的改变使得儿童的正确率明显上升,反过来也证实了先前的推断,即语言表述的控制方法可能造成儿童理解的困难,使得研究结果存在偏差。

在对儿童知识状态推断的分析中发现:在自己的知识比别人多时,3、4岁的儿童会高估别人的知识,表现出知识偏差的倾向;而当自己的知识比别人少时,3、4岁儿童也会低估别人的知识,表现出无知偏差的倾向。这是否就说明3、4岁儿童对知识状态的推断表现出自我中心的特点呢?即无论自己比别人知道更多还是知道更少,都倾向于根据自己的知识状态来推断他人的知识状态?本研究发现了一个之前研究中没有提到的现象:3岁儿童在情景3(儿童不知道,他人看见)中的表现显著好于情景2(儿童知道,他人没看见)。情景3和情景2都是儿童自己的知识状态与他人的知识状态不对等的情况,如果儿童对他人知识状态的推断是完全“自我中心”的,则应该在这两种他人知识状态与自己不一致的情况中表现出相同的困难。他们在情景2和3中的不一致表现似乎又说明了在他们的知识偏差倾向仍然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对称性。

然而,进一步的分析发现,3岁儿童在整个实验中都表现出一种特殊的倾向:他们在情景1(儿童知道,他人看见)中的反应也好于情景4(儿童不知道,他人没看见)。情景1和4都是儿童自己的知识状态与别人的知识状态一致的情况,3岁儿童在自己和他人都没看见的情况下对他人知识状态的判断出现了较多错误,认为他人知道盒子里是什么。他们似乎存在认为他人知道的倾向。对儿童理解“看见即知道”的分析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简单分析中发现,3岁儿童对他人看见的理解与4岁儿童没有差异,而对他人没看见的理解不如4岁儿童,他们在理解他人无知上存在一种特殊的困难。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即使在自己和他人都不知道的条件下,部分3岁儿童似乎存在一种较普遍的认为他人知道的倾向,会解释说 “大雄偷偷看过了”、“大雄的爸爸会给他打开的”等。因此,3岁儿童在同为自己与他人的知识状态不对等的情景3和情景2中的表现差异很可能是这种普遍的 “认为他人知道”的倾向造成的,而不能单就这一结果认为3岁儿童在知识状态推断中的偏差具有不对称性。

儿童推断他人知识状态时所存在的偏差究竟是自我中心的还是不对称的呢?本研究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看似矛盾的结果,我们并不能单独根据某一结果而做出判断,而需要进行综合分析。Birch等人认为知识偏差的可能机制是抑制控制。他们指出,当我们推断一个更不知情的观点时,由于很难完全抑制自己已有知识的影响,而出现了知识偏差。在对他们所发现的 “儿童无知时不会高估他人的无知”这一特点进行解释时,他们认为这是由于“抑制有知比抑制无知更困难”导致的,认为知道比不知道涉及更具体的心理表征,判断别人的知识状态时需要抑制自己脑海中具体的心理表征 (如盒子里的东西的心理映像),而更加难以抑制。但是,本研究并没有发现这种明显的不对称性,儿童在自己知道和不知道时均存在推断困难。然而,本研究也发现,儿童克服这种知识偏差和无知偏差的时间可能是不一致的,具有先后顺序。通过分析儿童的知识偏差和无知偏差的大小发现,3、4岁儿童的知识偏差大小没有差异,而4岁儿童的无知偏差有小于3岁儿童的趋势,达到临界显著的水平。这说明无知偏差并不是像Birch等 (2003,2005)和李晓东等 (2008)的研究所认为的不存在,而可能只是儿童克服无知偏差比克服知识偏差更早、更容易。

我们认为,“自我中心”的解释机制和 “认知抑制的不对称性”的解释机制并不是对立的,将二者结合起来解释儿童对他人知识状态推断的困难可能更加适合。儿童在对他人的知识状态进行推断时具体表现为自我中心倾向还是非对称性的倾向可能是因为克服不同偏差的时间早晚的差异。自我中心是儿童早期普遍存在的一种倾向,这种倾向使得儿童无论是在自己的知识更多或更少的情况中,都认为别人的心理状态与自己一致,而在他们克服这种自我中心时也可能会受到认知抑制的难度的影响。在对他人的知识状态进行推断时,年龄较小儿童的自我中心倾向较强,抑制能力较差,因此无论是在自己的知识比别人多还是少时都较大程度地受到自己知识状态的影响,表现出自我中心的特点。而随着年龄的发展,他们开始逐渐克服这种自我中心倾向,但由于抑制无知比抑制有知相对更加容易,他们在自己不知道、他人知道的情况下更先克服了自己知识状态的影响,却在自己有知、他人无知情况下仍然认为表现出知识偏差,因此表现出不对称性的特点。

虽然这种不对称性的阶段在本研究中并未发现,但本研究中所揭示的儿童克服知识偏差与无知偏差的不同年龄发展趋势却说明很可能存在这样一个阶段。而这也能部分解释之前研究中相互矛盾的结果。先前研究的数据分析过程多注重对于是否存在有知偏差和无知偏差的考察,而没有将两种偏差的大小、发展趋势分离出来进行比较,可能掩盖了一些更细微的变化趋势。在本研究中,4岁儿童的无知偏差大小低于3岁儿童,而知识偏差大小与3岁儿童无异,这说明儿童克服无知偏差的时间可能略早于克服知识偏差的时间。因此,我们推断儿童对他人的知识状态推断中所表现的偏差存在这样三个阶段:完全的自我中心 (既表现出知识偏差又表现出无知偏差);不对称性偏差 (克服了无知偏差却还未克服知识偏差);无偏差 (知识偏差和无知偏差均被克服)。

5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3-5岁儿童已经理解看见即知道的关系;5岁儿童已经能很准确地推断他人的知识状态,既不存在无知偏差也不存在知识偏差;但3、4岁儿童对他人知识状态的判断受到自己知识的影响,既存在知识偏差即因为自己知道而高估他人的知识,也存在无知偏差即因为自己的无知而低估他人的知识,表现出自我中心的倾向。但4岁儿童的知识偏差大小与3岁时无异,但无知偏差大小低于3岁儿童,且4岁儿童的知识偏差大小大于无知偏差大小,表明儿童克服无知偏差的时间可能早于克服知识偏差的时间。

李晓东,徐健,刘萍,周双珠.(2008).儿童在错误信念任务上的知识偏差.心理学探新,28(2),53-58.

宋明霞.(2004).2-5岁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实验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

Berlin,L.(2000).Hindsight bias.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175,597-601.

Birch,S.A.J.(2005).When knowledge is a curse:Children′s and adults′reasoning about mental states.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14(1),25-29.

Birch,S.A.J.,&Bloom,P.(2003).Children are cursed:An asymmetric bias in mental-state attribution.Psychological Science,14(3),283-286.

Birch,S.A.J.,&Bloom,P.(2004).Understanding children′s and adults′limitations in mental state reasoning.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8(6),255-260.

Birch,S.A.J.,&Bloom,P.(2007).The curse of knowledge in reasoning about false beliefs.Psychological Science,18(5),382-386.

Bloom,P.,&German,T.P.(2000).Two reasons to abandon thefalse belief task as a test of theory of mind.Cognition,77(1),25-31.

Fischhoff,B.(1975).Hindsight≠foresight:The effect of outcome knowledge on 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1(3),288-299.

German,T.P.,&Leslie,A.M.(2000).Attending to and learning about mental states.In P.Mitchell,&K.Riggs(Eds.),Children′s reasoning and the mind.Hove:Psychology Press.

Harley,E.M.(2007).Hindsight bias in legal decision making. Social Cognition,25(1),48-63.

Keenan,T.,Olson,D.R.,&Marini,Z.(1998).Working memory and children′s develop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mind.Austral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50(1),76-82.

Lewis,C.,&Osborne,A.(1990).Three-year-olds′problems with false belief:Conceptual deficit or linguistic artifact?Child Development,61(5),1514-1519.

Louie,T.A.,Rajan,M.N.,&Sibley,R.E.(2007).Tackling the Monday-morning quarterback:Applications of hindsight bias in decision-making settings.Social Cognition,25(1),32-47.

Moses,L.J.(2001).Executive accounts of theory-of-mind development.Child Development,72(3),688-690.

Perner,J.(1991).Understanding the representational mind.Cambridge,MA:MIT Press.

Pratt,C.,&Bryant,P.(1990).Young children understand that looking leads to knowing(so long as they are looking into a single barrel).Child Development.61(4),973-982

Sodian,B.,&Wimmer,H.(1987).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inference as a source of knowledge.Child Development,58(6),424-433.

Wellman,H.M.(1990).The child′s theory of mind.Cambridge,MA:MIT Press.

Wellman,H.M.,Cross,D.,&Watson,J.(2001).Meta-analysis of theory mind development:The truth about false-belief.Child Development,72(3),655-684.

The present study adopted a paradigm of“looking leading to knowing”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s reasoning about others′mental-state and the possible bias.The study explored 90 3-to 5-years old children′s performance in the task of knowledge-state attribution.Results showed that:1)All 3 groups understood that looking led to knowing.2)5 years old children could correctly reason others′knowledge-state without any bias.3)However,3 and 4 years old children′s reasoning about others′knowledge-state was influenced by their own knowledge and presented the tendency of egocentric.That is,not only does it exist the curse of knowledge,overestimating others′knowledge because of their own knowledge,but also the curse of ignorance,overestimating others′ignorance because of their own ignorance.What′s more,4 years old children′s curse of knowledge exceeded curse of ignorance,which may provide the evidence that the time of children overcoming curse of ignorance was earlier than that of knowledge.

Curses in Children's Knowledge-State Reasoning:The Curse of Knowledge and Ignorance

Zhang Jingjing,Yang Ying,Hu Qingfen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100875)

curse of knowledge,curse of ignorance,theory of mind,paradigm of looking leading to knowing,child.

B844.1

2015-07-1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胡清芬,E-mail:qingfenhu@bnu.edu.cn。

猜你喜欢

盒子偏差次数
50种认知性偏差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有趣的盒子
俄罗斯是全球阅兵次数最多的国家吗?
如何走出文章立意偏差的误区
基于切削次数的FANUC刀具寿命管理
探索性作战仿真实验重复次数控制研究
寻找神秘盒子
肉盒子
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