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伦理学视域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2016-11-18张幽桐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30期
关键词:伦理儿童作业

◎ 张幽桐

伦理学视域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张幽桐

作业是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担负着对新知识的巩固、检测、评价等任务,也是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着应试色差浓厚,答案唯一固定,限制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而教育作为一项培养人的,伦理性的事业,只有坚守伦理原则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业设计中存在的“唯知识论”,“唯一性”“奖惩性”的作业评价都是作业设计去伦理的表现,为此,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应当以儿童学习水平为基础,体现语文教育的人文关怀,实现其伦理性。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担负着评价学生学习成果,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等重要任务。对于教师而言,作业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映教师教学理念的一个重要途径。优质的作业设计,除了能够起到巩固教学成果之外,还能够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作用。而当前的小学语文作业却大多存在以下问题:作业内容单一,作业形式僵硬,大多以简单的记忆性知识为主,如常见的抄写、默写、组词、看拼音写词语、按课文内容填空等。诚然,语文教学需要学生掌握坚实的文字和词语基础,但是如此大量重复,单调枯燥,没有任何智力挑战的语文作业,并没有起到教师所期许的效果。反而抹杀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语文渐渐成了作业量大,单调简单的代名词。当前我国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还存在诸多问题,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儿童迈向社会,成为“社会人”的关键一步,是伦理启蒙的重要阶段,作业的设计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担负着素质儿童价值观,发展儿童情感认知的重要任务。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国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往往都忽视了对伦理道德维度的思考,使得不少的作业设计中出现了伦理失范的问题。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伦理失范”问题审视

通过实践观察和探索发现,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教师对作业设计缺乏伦理意识,只顾单向考察固定知识,忽视了作业对学生性格的塑造,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作业设计的核心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然而在完成作业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不断探索,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渴求也应该是作业设计的重要目的。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之处,就应当带有伦理意识,眷顾伦理关怀。通过作业设计,能够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也促进学生优秀伦理道德的养成。

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的“伦理失范”问题突出地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作业量大,以上海市某公办小学一年级儿童入学一周后,某一天的语文作业单为例:1、认真完成写字纸;2、认真完成《语文快乐宫》;3、认真完成语文书18、19页;4、认真在写字本上写“四”“五”“六”“七”各一行。这样的作业量对于成人而言,这样的作业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对于一个刚刚入学的儿童来说,就成为了一个工作量略大的任务,一个在班级中表现中上的小学生单单完成全部任务也花了30多分钟。不难发现,在这份作业单中,以下几项作业的内容时重复的,第一项作业和第四项作业重复,语文快乐宫中的内容和语文书18、19页内容也重复。低学段的小学生固然要通过多次重复练习来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然而大量简单重复的作业,将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学习的恐惧。

设计目的存在偏差。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没有明确目标,存在着较严重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许多教师忽略学生知识能力水平和年龄阶段水平,只注重陈述性知识的训练,在知识、技能、智力三个训练层次中,作业设计明显偏重于第一个层次,学生的技能,智力无法得到有效地开发的训练。许多教师和家长最关心的是,如何通过大量简单重复的训练使儿童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基础知识,从而使儿童在小学阶段学习中就能够“赢在起跑线上”,不顾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忽视了儿童内心的兴趣所在。

作业答案死板固定。语文作业作为对语文考试的练习和“预演”,同样存在着答案固定唯一,批改整齐划一的问题。甚至在阅读作业和造句都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并非言之有理即判正确,而是必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如“贝壳像什么”,某学生填“扇子”,作业单上就有了一个红色的叉。而正确答案是“折扇”,因为在《拾贝壳》一课中有这样的原文“看,一个扇贝的壳,像一把打开的折扇,真漂亮!说不定是海妈妈特意留下来,给我们扇风用的呢!”,必须填“折扇”才是正确答案。至于“扇子”和“折扇”的异同,教师完全不在意,只说课文里写的是折扇,所以必须填折扇,此类作业问题层出不穷。这样的作业批改方式,严重扼杀了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这样简单粗暴的作业批改方式,实质上是教师在缺乏伦理意识指导下的伦理失范行为。

违背教学伦理的作业批改。一些教师发现了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形式和内容存在问题,为改变作业形式单一,内容简单重复的情况,已有教师改变作业形式与内容。如让学生自主设计手抄小报。这样的作业形式能够更大程度的激发学生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是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一大改变和进步。然而,在作业点评的过程中,教师只关心此类作业的完成结果,不考虑是否是由学生自主完成,忽略了对学生作业过程的关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儿童的发展,不但没有起到培养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作用,还将知识“工具化,功利化”的错误认识根治于儿童幼小的心灵中。作业评价的“伦理失范”不利于塑造儿童正确的价值观,成为了儿童长足发展过程中的绊脚石。

作业评价的“奖惩性”导向明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家校联系逐渐增强,“家校通”,家长微信群等方式促进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有助于教师与家长深度合作。然而,一些教师的作业评价“奖惩性”极高,家庭作业正确率高的学生在家校通或家长微信群众点名表扬,在校作业完成快的学生也常常得到表扬。与此相反,家庭作业表现不好的学生也会被点名批评。如此一来,出于对子女的爱与严格要求,加之家长的“面子”,家长对儿童的要求就会更加严格。为了能让孩子得到表扬,完成好每一次作业,许多家长不惜重金为孩子请家教,为孩子报班加码,以确保孩子的每一次作业和考试都能够得优,此时的作业不再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手段,而成为了学生的噩梦,变成了学生厌学的催化剂。

教育伦理: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价值基础

“教育的本质是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培养人,也是基于人的本性来发展人”。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工作,关于人的培养无法避开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伦理”问题,作业设计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同样绕不开“伦理”这一重要问题。小学阶段是人生的启蒙阶段,是每个当代社会人伦理意识启蒙,德性养成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教育的每一步,都必须高度重视教育过程中的伦理问题。因为任何一个缺乏教育伦理关照的教学过程,都可能会对儿童的价值观、道德观、情感认知产生巨大影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同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教学担负了更加艰巨的“培养人”的任务。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除了其建构知识体系,巩固所学知识的根本目的只为,还关乎于儿童的情感认知发展,道德伦理体验。表面看仅仅是一个微观的教育教学片断,实际上却同儿童的认知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进行作业设计时,必须以教育伦理为依据,将伦理的思考纳入其中,并将其作为作业设计的重要依据,才能真正达到教育“育人”的目的。

作业的设计要与儿童的认知水平与发展水平相匹配,真正做到“以保障学生的发展利益为根本”,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有教育伦理意识,不能忽略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能将儿童盲目地当做知识的接受者,无视儿童发展的完整性。而亟需关注儿童的需求,将语文作业同儿童的生活世界相结合,最终成就儿童生命的完整发展。

基于教育伦理的思考,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第一、作业设计要一改以往的全班一刀切的形式,应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明确各个教学阶段的教学目标,掌握所教学生的知识水平,制定相应的语文作业计划,有目标地进行作业设计,合理分配重难点,不求数量多,而是关注质量好坏。面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作业设计,因人而异,促进学生的最优发展。第二、以教学伦理为基础设计的小学语文作业,在内容与形式上同样需要进行优化发展,避免出现以往大量简单重复作业扼杀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现象出现。语文作业要能够是学生感受到求知的快乐,探索的快乐,阅读的快乐,自由想象的快乐。这就要求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将知识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让学生既能养成刻苦努力的良好学习习惯,也能够快乐学习,享受学习。第三、语文学科实一门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学科,作业的设计同样要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作业设计在目标,内容和形式各个方面都需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让学生能够感受的人文关怀。第四、在作业的批改与评价环境,同样应该坚守教育伦理。必须摒弃当前“唯一确定”“奖惩分明”的作业批改与评价形式。在进行主观题的作业评价时,教师应允许合理的多种答案的存在,而非依据“独断”的标准答案进行评价,以保护学生的稚嫩活泼、多姿多彩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在教育功利主义盛行的大环境下,教育亟需回归其本源,发挥其作用,在此,教育伦理必须承担起匡正教学行为、指导教学活动的重要职责。作业设计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环节,同样担负着兼具的培养人,塑造人的任务。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的科学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作业的功能与价值,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关注与思考。以教育伦理为价值基础的作业设计,在以往关注学生学业发展,巩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怀学生的情感发展,重视了学生的个体需求和兴趣所在,能更加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伦理儿童作业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留守儿童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