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好G20峰会红利,加快推进杭州文化国际化

2016-11-18肖剑忠

杭州 2016年10期
关键词:外国人名人国际化

文 肖剑忠

用好G20峰会红利,加快推进杭州文化国际化

文肖剑忠

举世瞩目、成果丰硕的G20让世界各国政要、媒体和人民知道了杭州、爱上了杭州,是杭州推进城市国际化、打响城市品牌、提高国际知名度的里程碑。G20之后,杭州各方面工作都必须充分利用峰会红利,站在新起点,立足国际化视野来谋划和推进。以下五方面举措值得重视。

梳理编辑习近平总书记赞美杭州文化的讲话

从2015年接棒土耳其举办G20峰会介绍杭州,到今年B20峰会开幕式主旨演讲,到G20杭州峰会开幕式致辞、欢迎晚宴致辞、闭幕后出席记者会发表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对杭州的深厚文化底蕴多次给予赞誉。可以说,这些讲话是习总书记在世界人民面前为杭州做的最好的广告和最有效的宣传,是习总书记对杭州这座城市饱含深情的真诚流露和表达。将这些讲话加以梳理和编辑,不仅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推进杭州文化国际化的重要举措。这些讲话经过梳理和编辑,可以印制成精美小册子进入书店、投放于书报亭,供读者、游客购买和借阅,可以呈现于道路两旁的公益广告中和大型建筑物外的电子视频中,可以书写于各地的墙绘和各小区的宣传橱窗等。

编辑出版中外名人与杭州系列图书

习总书记在杭州峰会期间,特别是欢迎晚宴致辞时,多次提到与杭州有关的中外历史名人,如利玛窦、司徒雷登和泰戈尔等。名人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实经验也告诉我们,人们往往是因为名人而知道、考察和游览名人求学、工作、游历或赞美过的城市。可以说,名人是杭州文化国际化的重要介体。故而,应趁G20之热未退之际,迅速组织从事杭州历史文化研究的专家和作家,编辑出版有故事、有图像的中国名人与杭州、外国名人与杭州等系列图书,并翻译成多种外国语言,推出外文版。这些图书除了进入图书销售市场之外,还应陈放于杭州各漂流书亭和书报亭。

建设杭州特色文化体验馆

除了价值观层面文化受求同规律支配外,艺术、风俗、工艺等非价值观层面的文化往往受求异规律支配,这也是“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文化国际化普遍规律的内在依据。杭州峰会期间,部分国家领导人及其夫人自选的考察参观点,或者感兴趣的参观考察点,基本都是有浓郁杭州特色的传统文化。杭州文化国际化,必须解决杭州靠什么文化吸引世界各国人民、把什么文化传播给世界各国人民这一核心问题。建设杭州特色文化体验馆,或许是杭州解答这一问题的可选方案。杭州虽有工艺美术博物馆群和河坊街等地域特色文化展示场所,但比较分散,不具集群效应,缺乏综合功能。未来,杭州可另建或扩建大型的、综合的、多元的杭州特色文化体验馆,并纳入杭州精品旅游线路。

钱江新城 施金龙/摄

充实杭州大型商业设施的文化内涵

此次峰会期间,部分国家领导人及其夫人到杭州大厦、银泰百货等杭州品牌商业中心参观、购物乃至用餐。这告诉我们,这些大型的、顶级的商业设施是外国游客和友人在杭州重要的目的地。故而,应该充实杭州大型商业设施的文化内涵,使这些商业设施成为杭州文化国际化的重要载体。具体措施可包括增设小型文化表演和图书阅览、购置外文图书和外国影像制品等功能场所。

增加杭州招收外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的名额

马可•波罗为杭州文化国际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也启示我们,为了推进杭州文化国际化,应借力更多的现代“马可•波罗”。目前,在杭外国人,主要有在杭求学者、工作者、旅游者三类群体。从观察体验杭州风俗人情、传播推介杭州特色文化的效果考虑,在杭求学者和在杭工作者更适合。由于在杭工作者的数量和质量,主要取决于杭州的经济发展和企业的人才招聘,政府难有直接的、迅速的作为。因而,政府更应考虑增加杭州招收外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以使这批有较强文化沟通能力和有较长时间观察体验杭州文化的外国人,更好地担负起用外国人的眼睛观察杭州、用外国人的笔描写杭州、借外国人的网络和渠道宣传杭州的重任。

(作者系杭州市社科院党建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猜你喜欢

外国人名人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外国人学汉字
名人摔跤后
舔名人
中国个体防护产业国际化展望
外国人如何阅读王维
名人書系列
怎么跟外国人推荐《琅琊榜》?
中石化海外技术支持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
外国人排“毒”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