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探索

2016-11-17吴伟杰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5期
关键词:例题物理模型

吴伟杰

学生升入高中以后,感觉学习物理有一种“知易行难”的感觉,就是听课这层关卡已过,学生已经能够轻松地理解听课内容,然而做题时难度却“登上了一层楼”,这是物理学的特性,也是物理学中的难点。学习物理,要尽快掌握其学习规律,养成物理学习的好习惯,最终收到较满意的学习效果。笔者教学多年,下面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1.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身历其境,激发创新意识

物理教学就是科学的认证过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创新意识。多媒体教学能够将历史上的伟大发现重现于课堂,使学生“亲历”。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讲解中,通过多媒体展示了牛顿从再普通不过的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发现了伟大的真理。牛顿坐在树下,苹果从树上落下,掉在地上,为什么不向上运动?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景象何止千万,为什么牛顿发现了而数以亿计的人视而不见?我们学了物理,我们有没有受过类似的启示?有没有过认真的思考?通过多媒体,苹果树迅速长高,枝头触及月球,问题出现了——现在的苹果如果熟了,还会掉在地球上来吗?月球为什么不会“落”到地球上来呢?苹果能够落地,如果是一个铁的苹果,它落地的速度会如何呢?落地的速度被什么影响?在地球上,离开的物体都要落地吗?火箭发射以后,能否永远地离开地球?牛顿的非凡想象力给你带来什么思考?它震撼了你的心灵了吗?多媒体一连串的演示,这么多发问,同学们的探究意识被充分激活,课堂上高潮迭起。

2.教学物理要理论与实验并重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灵魂,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借助试验能够加深印象,培养综合能力。在实验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分析正确、迅速判断、善于解答的能力,使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判断、分析,思考,会逐步加深理解实验原理,会掌握试验方法,实验仪器会熟练使用,慢慢就会提高物理成绩,达到理想的自我要求与标准。

学生在课堂上只能靠生活积累的生活印象来理解。因此,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创设好的情境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还要想方设法创设简单实用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在与生活相近的情境下完成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增强自信心,强化学习意识,进一步提高自己学物理的愿望。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科要求,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简单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物理这门学科。

3.改变授课方式,加强基本训练

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下,我们教育者需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既要保持传统教学方法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又要具有创新的思想,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的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基本训练包括两个方面:运用已掌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物理实验技能的训练。通过基本训练可以深化、活化学生已掌握的物理知识,它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成败的关键在于精选好例题和练习题。精选的例题和练习题,应该有代表性,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有针对性,能针对知识的重点、关键和学生的水平;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思维。对学生分清正确与错误并灵活运用知识有较大补益。下面谈谈例题教学与定时练习两个问题。

例题教学,不搞“题海”战术,侧重在开拓思路,放手让学生搞一题多解、一题多思,在“解”、“思”中“自悟”,以期形成深刻的记忆和能力。教师在例题课上的讲解,是在学生“悟”不出的时候,侧重在物理模型的分析上花功夫,教给学生如何针对所研究的问题,应用物理模型、构造物理模型的方法,例如在复习动量守恒与机械能守恒时,通过小球在圆弧槽中滑下,不计摩擦的例题分析,构造了这类问题的物理模型:(1)不计摩擦,水平方向又无其它外力,系统动量守恒;(2)小球和圆弧槽系统,只有重力做功,无机械能与其它形式能量转化,机械能守恒。由于重视物理模型的分析,去年高考第五题,学生很自然的把上面所讲物理模型与平抛运动的物理模型结合起来,顺利的作了正确的解答。

精选二课时的定时练习,要求学生按时完卷,教师及时进行批改评分,根据反馈信息,上好评讲课,难度大的题课下解决,原因是评讲这类题花时较多,针对性不强,可做好答案,让有能力的学生自己去钻研,评讲的重点是那些错误较多,难度不太大的典型题目。评讲侧重分析物理模型,因为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模型错了,结果肯定不对。对于多数人已掌握,少数学生未掌握的题目,则只进行个别辅导,根据题目的重要程度与考试情况,把答案分别做成“详解”、“略解”和“一题多解”,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依据,让他们自己去对照、思考、探索。

在此基础上,以练带讲,重点做好以下几件事:1、帮助学生纵观整个知识体系,在头脑中形成三条清晰的主要线索:(1)力的线索;(2)能的线索;(3)动量的线索;结合知识跨度大的综合性例题进行分析,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引导学生改进自主学习的方法

当前高中生在物理学习上的问题主要是学习策略的问题。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很好的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没有自己的学习思想。通常情况下是,在上课时都是忙于记笔记,不管懂不懂,重要不重要,先记下来再说。而在课后,由于高中生的学习任务较重,就不会再花时间进行复习笔记,很多同学都是急于做练习题,做完后就马上对答案。这样就缺乏了对解题思路和规律的总结。而培养这种对解题思路和规律总结的能力,对于学习高中物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改进自主学习的方法与策略,并以学生可以理解的方式详细地讲述自主学习的方法与策略,让学生对掌握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方法与策略的重要性有更深地认识。同时,对学生的不足之处,作为老师要提出适当可行的建议,从而引导学生逐步地进行自主学习。

此外,在课前,大多数学生都没有预习课文的习惯,对于每一节的具体学习重点和目标都不清楚,所以知识结构松散,没有良好的解题能力。对于这个问题,老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逐个的指导,鼓励和要求学生要抓住课本,要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地制定学习计划。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某几个知识模块进行思考并让他们自己总结重点与难点,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学习目标,并按照目标进行自主学习。

再者,传统的物理课堂遵循着“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记;教师考,学生背”的模式,教师往往是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而机械地讲授知识,使学生沦落为接受知识的容器。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逐渐消失,最终导致学生厌恶或憎恨物理。同时,传统的课堂上,老师给予学生自由思考和讨论的时间也非常的少,学生只是单纯地依赖老师的传授,被动地接受物理知识。而自主学习则要求学习的主动权在学生的自己手中,学生应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我学习,自我调节,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控制自身的学习活动。因此,老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让他们能够对物理规律、思想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同时,可以建立多个学习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性学习,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究和相互学习。还可以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评价、互助来创建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样一来,学生也有机会在相互观点的交流与碰撞中开拓思维,积极发挥创造性,以逐步实现自身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综上,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和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上有更大的提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教师自身也应该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和教学思路,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学习成长做更多的服务和贡献。

猜你喜欢

例题物理模型
只因是物理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重要模型『一线三等角』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重尾非线性自回归模型自加权M-估计的渐近分布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3D打印中的模型分割与打包
FLUKA几何模型到CAD几何模型转换方法初步研究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