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美术手工课教学生活化的基本要求

2016-11-17何芳萍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5期
关键词:手工课手工生活化

何芳萍

小学手工课是一门集思想情感教育,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手工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围绕美术教育的课程标准要求,即为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启发和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在手工课教学活动中,广泛接触,认知和欣赏各种手工作品,引导美感体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对形式美的感知力和美术作品的理解力。

一、手工课教学彰显生活化,要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当前手工课的教学目标定在认知、情感和技能三大方面,通过调查问卷得知,很多美术教师在手工课教学中在很大程度上更注重技能、技巧训练,忽略对学生审美感受的引导和教育,造成学生学的和实际生活环境相脱节;并且,一些学校手工课程的安排综合性不足,趣味性不够,于是呈现出学生在对手工课教学兴趣不浓,主动性不够等现象。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认为,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教育必须从经验,从每个人实际生活经验出发。艺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无处不在,“深化着生活,丰富着环境,改造我们的生活经验”。因此,手工课教学一定要彰显生活化,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好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手工课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既看得见,又摸得着,从而激发学生对手工课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增强学生进行手工课学习的动力和进行手工创作的激情。作为美术教师应该有这样的理念,我们对学生所实施的不应是专业美术教育,而应该是生活美术教育,我们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对学生未来生活有帮助的,有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也就是让美术回到生活中去。

以前的手工课上,学生们大多按照教材与教师要求完成手作品,对作品生活实用程度没有去考虑。在二年级上册手工课《小扇子》教学中,课堂教学内容是制作小纸扇。由于现在多数学生的降暑工具多为电扇、空调以及塑料与布艺制作的扇子为主,纸扇的实用功能下降,学生接触较少,所以在上该手工课教学时,学生对纸扇缺乏直观认识,没有相应的生活经验,进行以纸为材料的扇子主题创作较为困难。

二、手工课教学彰显生活化,要拓展学生的体验渠道

学生的体验是手工课教学的源泉,也是学生心智成长、美育培养的重要载体,手工课教学要彰显生活化,就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不断拓展学生的体验渠道。因此,让手工课教学应该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自我发现、自我理解、自我尝试、自我体验,认识手工、了解手工课,主动地融入生活情境中并学会生活、体验生活。因此,手工课的教学内容上不应受制于课本,要在学生的生活体验中去提炼课题,让学生在做中学,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要让学生在手工制作技法学习时,收获动手能力成熟的体验;让学生进行手工作品创作,去美化生活,收获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参加手工制作竞赛活动,去培养竞争意识,去发展合作能力,去收获成长的体验。以手工课《树叶拼贴》为例,课前,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认识了解各种树叶,包括色彩、形状、肌理,增强了学生对大自然的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再比如《设计制作便笺盒》,学生利用小外包装盒制作实用的便笺盒,将自制作品应用到家庭生活,装小票、针钱等,让学生有了生活的体验。

三、手工课教学彰显生活化,要丰富课堂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因此,教师也要围绕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丰富教学方式。在具体的手工制作过程中,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技能基础不一样,因此,手工制作也具有各自的特点。作为教师,在手工制作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这种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要敢于突出教材、突出教学参考书的解释或参考图片,以及突破教师的范例,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并创设各种适宜的教学手段、方法和策略,让学生都能自由表达,充分展现个性。比如,在手工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中,教师根据对学生各自能力的了解,把不同特长的学生安排在一个组,组成“合作探究”小组,让小组同学对手工材料如何搜集,手工作品如何创新进行探究。在《旧物改造》课堂教学中,把全班同学分成了十组,运用探究学习的方法完成以下要求:1.从自己的身边找一些可以再利用的废弃物,越多越好。2.观察废弃物的形状、颜色、纹理和材质,巧妙的合作设计一件有个性的手工艺术品。全班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结果有的小组利用各种废弃纸箱、易拉罐创作了一艘立体的大轮船;有的小组利用自然中的树枝、叶、花等创作拼贴画;还有的小组利用旧报纸、杂志、画报、宣传单等编织成储物篮……另外,手工课的上课场地也可以进行改变,可以带孩子们走进多媒体教室、走向郊外、在自己家中……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下学习的,能开拓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发展智力,启发他们进行新的尝试,促使他们不断的超越自我。此外,教师在手工课教学中还应该有一定的教学智慧,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有应急措施。比如,学生材料没有带的情况,可以其与有材料的同学组成一组。对没带剪刀工具的同学,也可以尝试变剪法为撕法,创意出另一种作品效果。

总之,通过手工课教学生活化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益。一是增强了学生生活认知能力。通过深入挖掘教材、课程的生活因素,不断开展课堂教学资料中的生活化内容,使课堂教学内容尽量贴近生活,把学生引向更广阔的生活天地;引导学生更加细腻的去贴近生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美化生活,更加热爱生活。二是增进了家校互动。家长积极参与到学生手工制作过程中来,与学生共同完成手工作品,分享学生手工作品美化生活的喜悦,感受子女成长的幸福,从而关注、支持学生在学校的教育活动。有效地促进家校沟通交流,形成了对学生的教育合力。三是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实施了手工课教学的生活化导向,提高学生对手工作品形式美的感知力和美术作品的理解力,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又挖掘手工课教学的思想教育性,渗透德育,促进学生增强环保意识,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实现了对学生美育、智育、德育的整合,契合学校培育“做热爱自然、爱护环境的绿色环保少年”的育人目标,形成文化育人合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办学品质。

猜你喜欢

手工课手工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中自主学习的误区与对策探究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做手工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难忘的手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