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编作文集品评其中味

2016-11-17郑明雪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5期
关键词:文集综合性学期

郑明雪

编一本书,在常人眼里,那是作家至少也是大人的事。但是四年级的孩子在教师的指导下,就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把自己的作文汇编成作文集了。这是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尝试与探索。

四年级新学期的第一节作文课上,我对学生说:“我准备搞一项活动,请大家整理、修改好自己的作文,每个同学都要把本学期的作文汇编成册,加上封面、目录,撰写前言或后记,编一本个人作文集(简称“文集”)。最后,我们还要开展文集交流和优秀文集评选活动。”“我们也可以编文集呀?”“哈哈,太有意思了!”

一、基本做法

1、写作修改。每个学期的第一堂作文课,就和学生讲好,本学期的作文训练体系,大概要写多少篇作文。告诉学生,利用假期,要把一个学期所写的作文自己装订成册,制作封面,并且要在全班交流评比。于是学生在写作前就得到了一个信息,该学期的作文老师很重视,写作得好坏也关系到自己的“脸面”。在接下来的写作过程中,学生相对来说会更认真些。每写完一篇,我都会及时批阅,并提出修改意见,要求学生再次升格该作文。一个学期下来,写个10篇作文没有问题。

2、收集整理。学期快结束的两个星期,就让学生把平时写的作文收集起来,按照时间顺序加以整理。作文鼓励使用电脑打印,不能打印的学生可采用稿纸手写。不管怎样,文集用纸必须统一,字迹清晰。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刚写完一篇文章,往往看不出什么毛病,可是经过一段时间再阅读,就很容易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自编作文集,为学生提供了一次重新阅读和修改自己以前作文的机会。一般要求学生先自读自改,之后可以同伴互改,还可以请教师、家长帮助修改,尽量做到内容具体,语言规范,表达生动,富有真情实感。经过反复修改,学生的作文质量会越来越高。

3、排版装订。作文收集后,就开始排版装订工作了。包括:文集名称、作者姓名、学校、时间、封面设计、前言(或编者的话),主要是作者写自己习作的感受,编作文集的体会,介绍作文集的特色。前言可以改成序言,既可以自序,谈自己习作的经验和编作文集的收获;也可以请别人代序,对该作文集进行评价。学生写前言或者序言的过程,是练笔的过程,是总结经验的过程,更是提高写作水平的过程。正文部分(所收集的文字资料),附言(预留3页空白:第一页,语文老师的赠言;第二页,家长赠言;第三页,同学赠言。)。

4、装饰润色。在内容充实的前提下,为了使自己的文集更具有观赏性,还要给文集装饰一番。主要是以下几个部分:①封面设计(由学生自己设计,要有个性),可以电脑设计,也可手工绘画。②设计标题:可以按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童话等分类;可以按学校、家庭、社会等不同生活分类;还可以按个人成长不同阶段分类……此外,还可以给每一分类取一个性化的名字,如:可爱的人、生活拾贝、风光无限好、精灵王国、鸿雁传书、想象城堡、生活小妙招等等。③设计版面:习作选统一用A4纸张双面打印。用打印机把作文集打印出来,先把除封面封底外的内容理齐,用订书机订好,再用双面胶或胶水粘上封面和封底。当然有条件的可以彩色打印,以提高视觉效果。④配上插图。

5、交流评比。班级择时举行学生自编自写作文集的展示会,届时评选优秀作文集和封面设计最佳创意奖。交流会上,同学们兴致勃勃,互相传阅着,品评着,思考着……

二、活动效果

此次语文实践活动,最终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让学生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这不就是践行了新课标的精神吗?一次看似简单的“出书”活动,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这一次,我让学生开展这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具备了电子时代独有的特点:有的封面设计是手写手绘或请父母、同学题字;有的封面是电脑制作、彩色打印,还印上了自己的倩影或宠物的照片。还有把封面作成树叶型的,题上格言、诗句的……异彩纷呈,不拘一格。单看封面就叫人欣喜不已。还有学生将作文全部输入电脑,从排版、打印到装订,制作颇为精美,很是下了一番功夫。有些学生为编作文集,把文章都作了修改,提高了文字质量。可以看得出来,大家非常珍视自己的劳动成果,正如其中一个孩子在封面上写的那样:“写出我们的欢乐与同伴分享,写出我们的幸福与家人分享,写出我们的想象与未来分享。”

读过前言,我更为同学们对写作的那份独特感受而惊喜。在前言中,他们回顾本学期的作文经历,谈个人的种种感受,找出成绩和不足,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其中,还不约而同地抒写了编辑作文集的真实心情:或诚惶诚恐,或小心翼翼,或喜悦自豪……捧着一本本精致的作文集,我眼前仿佛浮现出一个个鲜活的“小作家”,一张张生动的面孔。我翻阅着,欣赏着,就像走进一座座生命的花园,这里有奇花异草,奇峰异石,令我流连,让我赞叹!

三、教学反思

在指导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我力图贯彻课改精神,依托综合性学习的理念,开展十分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有以下几点体会:

1、围绕“提高作文能力”这一核心,整合课内外资源,锻炼各种能力,精心指导活动过程。一个学期,学生都在围绕提高作文能力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学生的眼光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制作封面、写序言、整理装订等程序,都是在无形中锻炼学生的能力。此次活动家长也十分关注,帮助自己的孩子出谋划策,这就整合了校内外资源。当然,学生要做得好,我们老师的指导作用不可少。

2、适时转换角色,摆正教师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位置和角色。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不排斥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的主导地位。在综合性学习的启动阶段,当好“参谋”,帮助学生制定作文计划;在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当好“统帅”,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指导;在“综合性学习”的后期,当好“裁判”,指导学生对活动成果进行展示、评价与总结。

3、突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性”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整个综合性学习的全过程我十分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学期开始的方案制定到活动过程的实施,以及文集的交流展示和活动的总结,我都尽可能地让学生自主活动。我自己则做到有效地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适当的点拨或指导。比如学生设计封面时,征询我的意见,我都及时给他们提出建议,最后他们按照既定方案自主设计。也许学生的文集还很幼稚,但是我想这并不重要,因为学生已经有了自主活动的意识,他们掌握了自主学习、探究的方法,他们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是大有收获的。

4、活动后一定要有总结评价的过程。表扬好的同学、好的文集,把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文集的不足都要全面客观地说明。

四、实践意义

自编作文集是一项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从选材到修改,从录入到排版,从插图到美化,每一步都需要学生精心设计,细心操作。自编作文集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精神产品加以整理修改,补充完善,独自品评并与朋友分享,并借此总结写作经验,体会写作的甘苦,提高写作的品位和自觉性。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当然,语文教学应该真真正正地落在“实”处,落在学生的兴趣点上,落在作文的训练点上。只要善于动脑,有时哪怕只是教学方法上的一点小小的变化,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欲望,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猜你喜欢

文集综合性学期
《熊铁基文集》出版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八卷本《王先霈文集》出版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郭汉城文集》简介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模糊PID在离合器综合性能实验台中的应用
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
ACT和SAT的几个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