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竞技体校游泳教学的思考

2016-11-17陈志华陈世晖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5期
关键词:体校游泳

陈志华 陈世晖

【摘 要】 游泳是青少年儿童的业余培训和强身健体的方式。儿童游泳的教学不仅要保证安全,即教学过程的安全和游泳自身安全救人和自救的安全知识。业余体校教学要遵循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采取积极有效、有趣的手段激发学生的乐趣,打好竞技苗子长远发展的基础,挖掘有天赋的游泳人才,培养竞技游泳的苗子。

【关键词】 体校;游泳;教学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25-00-01

近年来,基层游泳培训发展迅速,依托业余体校的游泳训练更是培训中的佼佼者,在业余体校,游泳项目的开展较有组织、有规模、有目标,任务和方向更明确,游泳训练不仅讲求基本锻炼和技能习得,更追求竞技人才的培养,目前,就中国的现状分析,基层业余体校是国家竞技体育坚实的后盾。

在游泳教学过程中青少年儿童的学习心理、学习目的、学习兴趣、掌握技能能力等方面都较成年人有所差异,所以对少年儿童初学者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策略等要区别对待。游泳自幼儿时期就可以通过父母培养,越早开始游泳技能越早习得。首先,注重培养初学者的运动兴趣。

一、学会生存技能

就业余体校教学来说,不能单纯以竞技游泳教学为中心,将“生存技能”的培养作为教学的第一,将培养竞技游泳苗子作为最终目标。应当重视“快乐游泳”、“安全游泳”、“自救游泳”及“自救他人的游泳”的专业教学。

捉住少年儿童爱玩耍的心理特征,让其在“玩水”中学习游泳,通过游戏与心理引导培养初学者的兴趣爱好,如睁眼练习,水中捡石头等方式。首先从培养“生存技能”着手,消除初学者对水环境陌生的恐惧心理,例如美国游泳教学从直立水中漂浮着手,避免人突然改变体姿,给初学者带来“恐水感”,这对意外落水时自救能力的培养有利。儿童具有模仿能力强、学习能力强、理解能力差的特点,对于少年儿童学员要减少分解练习内容,多采取完整教学法。但由于少年儿童顽皮、好动,在教学中要加强管理以免出现教学事故。

游泳教学自始至终贯穿“自救游泳”技能培养的教学。另外,重视学员潜水教学,增加水下捡物品的教学内容,培养在实用游泳和水中救护的能力。注重培养初学者的“救生法”技能教学,进行如何准确地向溺水者抛掷木棒、绳索等救生用具的练习,要让学生体验、学会懂得溺水者在被救生员救助过程中如何配合救生员的牵拉动作和水中拖带动作。

二、基础教学的专业性

(1)教学基本按照以下顺序进行熟悉水性的练习:安全下水,全身没入水中,水中睁眼,水中吐气,被他人救助,手抓木棒或衣服,被救助者牵拉滑行,身背浮具漂浮30秒左右,由俯浮到站立,无辅助水中行3米,安全起水。身体划入水中,由仰浮到站立,摇橹式划水将头抬出水面,身体直立水中做摇橹式划水,自救游泳姿势,被他人救助时的游泳练习,捡水下沉积物,利用简易泡沫浮具游。站池边出发,保持身体直立绷直,救生法练习,潜泳练习,套上潜水用的呼吸管、练习呼吸。站池边出发,脚向摇橹式,划水前进,双膝收至胸前,头露出,水中呼吸练习,美国游泳教学中“呼吸技术”的练习安排得很晚。水着装游泳及着装练习并增加救人、自救及着装等考核内容。

(2)四种泳姿教学的顺序

游泳姿势的选择和各种游泳姿势的教学顺序,是根据教学任务、学习时间、学生的年龄、性别、体力、游泳基础等条件而定。如果教学任务是尽快地掌握一种姿势与完成一定的距离,可选择蛙泳进行教学,而且在学蛙泳时,可结合踩水动作的教学,有于安全,但是蛙泳节奏感较强,需要小孩多思考和领悟能力较强。教学对象可以界定在暑期班和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为目标的小孩。针对家长要求较严格,需要小孩学会四种泳姿,并且要求姿势有模有样,这样的小运动员就可以从自由泳学起。在掌握了自由泳之后,由于技术的相似转化,对学仰泳、蝶泳都有一定的帮助。但为了避免呼吸调节紧张出现恐水慌张感,亦可先教仰泳,在教学时加强保护并尽快学习踩水和自由泳。综合教学,即教一种姿势还未完全掌握,就教第二种姿势,在较短时间内教完四种姿势,然后再进行第二次循环的教学。利用排列顺序上动作相似的特点,使动作技能互相得到良性的转移,互相促进,这样可以加速四式动作的掌握。针对半途接收的有一定姿势的小孩,根据其掌握的姿势,如已会“大爬式”就学自由泳,已会“蛤蟆式”,可先学蛙泳等。

(3)单个技术教学的方法

在采用分解教学法进行教学时,一般是先教腿而后教臂(包括臂与呼吸配合),再教臂腿配合,最后教完整配合。根据有关直观性、循序渐进性和巩固性的教学原则,教学顺序一般是:①讲解示范,使学生明确动作要领。②陆上模仿练习。③水中有固定支撑的练习——扶池边或扶同伴进行腿部动作练习,或站立浅水处划臂练习。④水中没有固定支撑的练习——浮体滑行打(蹬)腿或划臂练习。⑤逐渐增长距离的练习,巩固和提高动作。

另外,从简单的游泳中学习基本技能,为有能力的运动员走上专业道路打下基础。如摇橹式划水技术的学习,此划水动作在每一个教学阶段均有不同的学习内容,因为,此技术对自救游泳技术的掌握、对自我水中平衡和对水感的培养以及对竞技游泳技术增大我力推进力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竞技苗子的培养

在日常训练中观察和培养竞技体育苗子,应该贯彻“从小培养,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原则。竞技游泳的教学是一个对游泳规律不断习得和探索的过程,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游泳专业知识、理念和专业方法体系有助于提高游泳竞技水平。影响游泳速度的主要表现在运动员克服阻力和完成动作的效率的能力。训练招收最小运动员是4-5岁,教学任务要结合儿童生理发育的特点,以发展有氧能力为主打好耐力基础,促使心脏充分发育,提高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为成年后专项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基层训练时,加强有氧耐力的培养。高度的无氧能力应建立在高度发展的有氧代谢基础上,因为高度的有氧能力不仅有助于更有效地进行氧化过程,最快地消除无氧过程中积累的乳酸,而且还能最有效地提高肌肉中糖原的储藏量。有氧供能能力是无氧供能能力的基础。日常训练加大科研合作,配合血乳酸的研究,通过血乳酸的值制定无氧阈强度训练锻炼提高有氧运动能力。训练时控制好有氧和无氧比重,避免过度训练,改变传统训练比例,基本按照比赛或者测试的量训练即可。在游泳比赛中400m以上的项目则是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应采用以有氧耐力为主的训练方法。

传统的技术训练观点是把握运动强度而转换成习得技能,因此,在技术训练中改进技术训练手段是关键,手段和方法决定于运动员技术动作的粗糙程度和完成技术动作的效率。在运动员训练的不同阶段通过选取训练效果好的方法和手段以及调整动作频率来提高成绩。同时必须根据不同运动员的个体差异来区别对待采用教学手段。

运动员力量本身不一定意味着快的游泳速度,在缺乏技术能力的情况下,力量越大阻力越大,力量是根据肢体的熟水性通过动作速度发挥作用。游泳力量训练要结合陆地和水上训练共同完成。更加注重水上力量训练的方式和方法。水上力量训练主要是手和脚通过克服阻力练习,其中对有潜力的游泳苗子增加牵拉、增大阻力等方法来练习手脚力量。一般基层青少年儿童训练每周安排2次力量训练,水上陆上各一次,力量训练时间为50-90分钟,每次力量训练完成5-10个练习动作。突出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四肢力量训练及提高动作速度练习。

培养一个好的竞技苗子要制定周期训练计划做指导。全年一般分为2-3个周期,分赛前训练期和常规训练期。注重培养运动员不同状态下的比赛能力和连续比赛能力。整个大周期间采用小周期调控训练,一般一个小周期是7天,或者训练有氧和无氧耐力时采用2-3周的小周期。根据运动员身体机能状况的变化制定小周期,比如生理指标血红蛋白、心率等,观察身体机能变化,从而达到锻炼体能的目的。

所以要想充分挖掘少年游泳运动员的潜力,打好坚实的基础是前提,进行系统的技术训练是成绩提高的关键。但是,技术训练本身就应该花时间和精力,甚至要超过力量训练和耐力训练的时间,抓住有氧训练的时机进行技术训练,并且在总训练量中加大比例,效果会更好。根据运动员擅长泳姿安排其专项泳式训练负荷,通常蝶泳、蛙泳、仰泳、自由泳的训练负荷承递增趋势。

总之,日常训练加强技术训练和水上力量训练,调整训练比重和方法,达到成绩突破与提高,同时,根据运动员身体机能变化规律和能量训练科学的制定周期训练计划,不断提高训练效果。

猜你喜欢

体校游泳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2019年全国体校杯足球比赛总决赛在广东清远举行
走到十字路口的业余体校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刍议苏式教育在体校英语课堂中的渗透
基层体校实施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业余体校击剑训练发展趋势
一天到晚游泳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