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方蝾螈在黄岗山原始林区的发现

2016-11-17毛夷仙袁荣斌程松林

野生动物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蝾螈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毛夷仙 袁荣斌 程松林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铅山,334500)

东方蝾螈在黄岗山原始林区的发现

毛夷仙 袁荣斌 程松林*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铅山,334500)

2015年5月30日,在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采集到1条东方蝾螈标本,采集点海拔1 742 m,生境为原生性保存完好的林区。该物种为中国特有种,是蝾螈属中分布范围最广的物种。1989~2014年期间,仅有江西的桃红岭和阳际峰、浙江的楠溪和九龙山、福建的德化和涉及河南、安徽、湖北的大别山有确切记录,其中仅有大别山的资源量为“丰富”,其余地区的资源量均非常少,另有2个历史分布省未见新的调查记录。

东方蝾螈;

两栖动物是最早由水生环境登上复杂多变的陆地环境生活的脊椎动物,具有水陆两栖独特的生活史周期和特殊的生理学特性(如:皮肤呼吸),对污染物的积累作用明显,对水质的反映极为敏感,已经作为指示生物用于监测水质变化,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4]。

中国的横断山区、南岭山区和武夷山区3个区域的两栖动物物种多样性特别丰富,由于其分布区域窄,活动能力弱,数量较少,而生境丧失、污染和过度捕捉是其最主要的致危因素,有的物种数量已极少,很可能在短时间内灭绝[5-6]。

东方蝾螈(Cynopsorientalis),隶属于两栖纲(Amphibia)有尾目(Caudata)蝾螈科(Salamandridae),为中国特有种。通常见于海拔30~1 000 m有水草的静水塘、泉水凼和稻田及其附近。分布于江西(庐山、九江、南城、贵溪)和河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湖南、福建等省;相对于呈贡蝾螈(Cynopschenggongensis)仅见于云南的呈贡,蓝尾蝾螈(Cynopscyanurus)分别见于云南的曲靖、武定、大理、昆明、楚雄、宜良、景东、普洱、新平、石屏和贵州的水城,潮汕蝾螈(Cynopsorphicus)见于广东的潮州、汕头和福建的德化,东方蝾螈是我国蝾螈属中分布区域相对最广的物种[7]。

2015年5月30日,约20:00,我们在黄岗山公路边采集到1条有尾目标本,经鉴定为东方蝾螈(图1,图2)。采集地位于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黄岗山区域(N 27°50′48″、E 117°45′41″,海拔1 742 m),距离水沟约100 m,周围植被为原生性保存完好的南方铁杉(Tsugachinensis)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这是东方蝾螈在该保护区的首次发现,也是江西省第5个有该物种分布记录的地域,并使该物种的分布上限提高了700 m余。

对于东方蝾螈的野生资源状况和评价存在较大的分歧。综述性的文献认为其“数量甚多”[6-7]。我们通过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20150728)等途径进行的文献收集,1989~2014年国内两栖动物(或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采集到标本或野外目击记录到东方蝾螈的文献仅有7篇,其中江西桃红岭和阳际峰、浙江楠溪、河南金岗台的资源量描述均为“+”[8-11],福建泉州地区调查了11个县域,该物种仅记录于德化县[12],浙江九龙山调查了11条样带,仅在1条样带见到过(未采集到标本)[13];只有在涉及河南、安徽、湖北3省的大别山区调查结果资源量为“+++”,与中华蟾蜍(Bufogargarizans)、泽陆蛙(Fejervaryamultistriata)、王锦蛇(Elaphecarinata)等物种属该区域的两栖爬行动物优势种[14];部分有东方蝾螈确切分布记录的文献,记录海拔在280~800 m之间[9,11,13,15]。

在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自1983年开始的采集和2006年7月、2014年7月22日至8月4日的两栖动物专项调查均未发现东方蝾螈[16-17];此外,2006~2008年,江西省的庐山、南矶湿地、齐云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武功山国家森林公园进行了两栖类专项调查,其中庐山依据访问调查记录了东方蝾螈,其余3地没有记录[18~21]。

由此可见,东方蝾螈自发现命名以来的140 a,分布区限于我国8省约40个县域,其中有2个省份近25 a未见确切调查记录。在自然环境已经发生了较大改变的今天,我们姑且不论一些历史分布区是否还有东方蝾螈残存,作为一个极易受到环境变化和人类干扰影响的中国特有物种,东方蝾螈的受胁状况可能比我们的认识更为严重,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需要加强资源调查和生境保护。

图1 东方蝾螈(自然状态)Fig.1 Cynops orientalis(natural state)

图2 东方蝾螈(腹面观)Fig.2 Cynops orientalis(abdominal figure)

[1] 徐士霞,王跃招,李旭东.两栖动物在环境污染生物监测中的应用前景[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4,10(6):816-820.

[2] Stansley W,Widjeskog L,Roscoe D E.Lead contamination and mobility in surface water at trap and skeet ranges[J].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1992,49(5):640-647.

[3] He Weisun,Wang Ruifang.Detection of water pollution by micronuclei and other nuclear anomalies of erythrocytes of tadpoles(Bufobufoandrewsi)[J].Zoological Research,1990,11(1):1-5.

[4] Chen Janjun,Xia Yizheng.Establishment of a testing system,the micronudeus test on frog tadpole,to detect mutagens in water body[J].Acta Hydrobiologica Sinica,1993,17(4):298-308.

[5] 谢锋,刘惠宁,Simon N S,等.中国两栖动物保护需求总述[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6,36(6):570-581.

[6] 陈晓虹,瞿文元.我国现存有尾类及研究现状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8(1):66-71.

[7] 费梁,叶昌媛,江建平.中国两栖动物彩色图鉴[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00.

[8] 杨道德,熊建利,蒋志刚,等.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调查[J].动物学杂志,2007,42(6):79-84.

[9] 王英永,杨剑焕,乐新贵,等.江西阳际峰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M]//郭英荣,江波,王英永,等.江西阳际峰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15-122.

[10] 艾为明,周化斌,张永清,等.浙江省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楠溪两栖动物资源调查与区系分析[J].四川动物,2010,29(5):556-559.

[11] 石灵,侯名根,王新卫,等.河南金岗台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及保护[J].四川动物,2011,30(5):828-830.

[12] 谢进金,林彦云,黄国勇.福建泉州两栖动物调查及区系分析[J].四川动物,2003,22(4):230-232.

[13] 刘宝和.九龙山两栖动物初步调查[J].动物学杂志,1989,24(5):17-19.

[14] 潘涛,周文良,文史清,等.大别山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调查[J].动物学杂志,2014,49(2):195-205.

[15] 吴淑辉,牛红星,徐颂立.河南省有尾两栖类及其地理分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2(3):106-108,112.

[16] 陶立奎,程义杰,陈晓虹.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多样性初报[J].四川动物,2008,27(5):870-872.

[17] 王同亮,程林,兰文军,等.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多样性及海拔分布特点[J].生态学杂志,2015,34(7):2009-2014.

[18] 杨道德,谷颖乐,刘松,等.江西庐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多样性调查与分析[J].四川动物,2007,26(2):362-365.

[19] 杨道德,熊建利.江西南矶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与评价[J].四川动物,2006,25(2):285-289.

[20] 杨道德,刘松,费冬波,等.江西齐云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与区系分析[J].动物学杂志,2008,43(6):68-76.

[21] 杨道德,黄文娟,陈武华.江西武功山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及评价[J].四川动物,2006,25(2):289-293.

Discovery of Cynops orientalis in HuanggangshanVirgin Forest Area

Mao Yixian Yuan Rongbin Cheng Songlin*

(Jiangxi Wuyi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Yanshan,334500,China)

We collected a specimen ofCynopsorientalisfor the first time in Jiangxi Wuyi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on May 30,2015.The elevation of the collection site was 1 742 m and the habitat was well preserved virgin forest.Cynopsorientalisis endemic to China,and it is the most widespread species of the genusCynops.From 1989 to 2014 only few sites have documented the presence ofCynopsorientalis,viz.Taohongling and Yangjifeng in Jiangxi Province,Nanxi and Jiulongshan in Zhejiang Province,Dehua in Fujian Province,and Dabieshan in Henan,Anhui and Hubei Provinces.Cynopsorientalisis abundant at Dabieshan but scarce at other areas and two provinces have no recent survey records.

Cynopsorientalis;

稿件运行过程

2015-08-13

修回日期:2015-11-02

发表日期:2016-02-10

Q958.2

A

2310-1490(2016)01-77-03

分布高度;

新发现;

江西武夷山

Distribution altitude;

New discovery;

Jiangxi Wuyishan

2014年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研究基金资助

毛夷仙,女,49岁,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自然资源调查与监测。

*通讯作者:程松林,E-mail:songlin513@126.com

猜你喜欢

蝾螈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它们的家园——武夷山
蝾螈的皮肤受伤后可快速愈合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美武夷山
墨西哥蝾螈的蜕变
风雨廊桥——武夷山馀庆桥
红背蝾螈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
浅淡黄岗梁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