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猝死复苏后并发急性肾衰竭及多脏器功能损害抢救措施

2016-11-17董江宏李雯莉王弋平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11期

董江宏++李雯莉++王弋平

【摘要】目的 探究心脏猝死复苏后并发急性肾衰竭及多脏器功能损害的有效抢救措施。方法 选择心脏猝死复苏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与多脏器功能受损者1例为研究对象。结果 经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出院,随访2年生活自理无并发症。结论 对于心脏猝死者,必须尽快行心肺复苏术,实施有效措施,积极治疗患者复苏并发症。

【关键词】心脏猝死; 心肺复苏术;急性肾脏衰竭;多器官功能损害;抢救措施

【中图分类号】R605.9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011..02

心脏猝死有发病急,致死率高的特征[1]。患者发病后,第一时间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存在重要临床意义。心肺复苏术是挽救心脏猝死者生命的首选方式。值得说明的是,经心肺复苏术后,患者可能出现急性肾脏衰竭与多脏器功能损害现象。为了探究心脏猝死复苏后并发急性肾衰竭及多脏器功能损害抢救有效措施,本文选择心脏猝死复苏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与多脏器功能受损者1例为研究对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4日收治1例心脏猝死复苏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与多脏器功能受损者1例为研究对象,临床诊断符合卫生部该疾病临床诊断标准。本实验符合赫尔辛基宣言[2],患者家属同意参加实验调查,在此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患者为男性,46周岁。主诉突发性胸痛2 h就诊,患者血压值为

141/81 mmHg(1 mmHg=0.133 kPa),心肺为阴性,心电图检查大致正常。接诊后突发性意识丧失现象,无法测得心音,脉搏,血压,心电图资料显示为室颤。初步诊断为心脏猝死。

1.2 方法

接诊后,急诊对患者实施心脏复苏术,电除颤次数共计12次。气管插管法通气,在连续实施心脏复苏术2 h之后,心电图资料显示为窦性心率过速。患者的I,AVL,V1~V5,ST-T段显示为弓背抬高,心肌酶升高,血压恢复至正常水平,符合急性广泛性前壁心梗临床诊断标注。实施标准扩张冠状动脉,抗凝等治疗,患者苏醒。治疗60 min后,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现象,在使用凝血酶以及抑酸和洛赛克治疗;治疗2 d之后患者呈现出急性肾功能不全表征,患者少尿期间为10 d,血肌酐水平为852.6 μmol/L。患者实施透析治疗,1~2次/d,在20 d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25次,经治疗后,患者肾脏功能恢复正常。在入院治疗5 d,患者出现了在急性左心室功能衰竭现象,实施利尿,强心以及扩张血管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显著好转,在入院后10 d,患者的心脏衰竭现象得以纠正。入院后11 d撤离呼吸机,其呼吸功能恢复正常水平。由于患者为卧床治疗,在治疗21 d后左下肢深部静脉合并血栓,实施抗凝治疗同时植入下肢过滤网之后,患者疾病有所改善。心室射血分数为30%。心尖部存在矛盾运动,患者的心尖前间壁,左心室前壁,心尖前间壁和下壁近心尖位置存在心肌梗死。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100%闭塞,使用PTCA(经皮腔内冠状动脉形成术)和支架植入式治疗后,患者恢复正常。对于急性肾衰竭症状,实施抗休克,保护内皮细胞,抗横纹肌溶解等治疗。患者未出现进行性恶化现象,实施连续肾脏代替治疗。利用补充平衡盐与林格氏液的方式,纠正患者电解质紊乱现象,对于案例患者使用甘露醇静脉滴注,以缓解脑水肿现象。在患者恢复自主循环之后,自主呼吸未立即恢复。医护人员要继续检测其呼吸节律,频率,深度,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定期实施血气监测,在进行人工辅助通气的时候,选择合适的参数和模式,注重观察气道压力,对患者的静脉回流情况进行全面观察,预防出现脑水肿现象,同时对气管导管位置,深度,是否存在人机对抗现象进行观察,自主呼吸恢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脑功能受损程度。

2 结 果

经过为期两个月的住院治疗之后,患者疾病好转,随访2年,患者生活完全自理,无并发症出现,可胜任日常工作。

3 讨 论

我国人民的人均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饮食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3]。冠心病的发生率呈现出了不断上升的趋势[4]。心源性猝死可随时发生,相关资料证实,在猝死患者中,心脏停博者占总数的70%[5]。在发生猝死事件时候,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术可挽救患者生命。

有国外学者提出[6],心肺复苏成功后,心脏停止跳

动>4 min者的存活率只有6%。这些患者都存在极为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当循环中断5 min以上时,即可判定为脑死亡。有胸外按压血流动力学实验证实,按压提供组织器官血液相对有限,即便使用最精准的技术实施胸外按压,如果患者的脑部血液流量减少到正常值的20%~30%。心肌血流量在10%以上时,仍不能保证患者生存基本条件。

急性肾衰竭患者需要严格控制水分摄取量。在少尿期,每天摄取水的量应当为前24 h尿量加液体500 mL,再加上其他估计失水量。肾脏前性少尿表明患者血容量低,应实施扩容治疗。在完成心肺复苏之后,应在短时间内实施抗感染治疗,在此过程中不能使用肾毒性药物。在少尿期,对患者进行血电解质检查与血气分析。

如在治疗期间患者出现高血钾症应马上处理,使用钙剂,碱性溶液以及高渗糖胰岛素对患者展开治疗。如有必要,应对患者实施透析疗法。进入多尿期后,对于低钾血症者要进行补钾,钙离子拮抗剂可抑制Ca++向细胞内部转移,进而取得保护肾功能效果。

有文献指出接诊后,如能为其提供连续性心肺复苏,可提升抢救成功率。猝死后2 h为抢救黄金时期。在进行抢救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急性肾脏功能不全现象,分析原因,可能由下述原因造成:(1)肾前性因素:患者处于休克状态下,肾脏会出现严重缺血缺氧现象,进而造成肾小管坏死。(2)肾性因素:经除颤与持续性胸外按压后,会造成挤压伤,高水平肌红蛋白和肌肉破坏物大量释放,肾小管受损,进而造成急性肾脏功能衰竭现象发生。部分肾小管坏死为可逆性伤害,经透析治疗后,可在短时间内恢复肾脏功能。

综上所述,对于心脏猝死者,在接诊后必须在第一时间实施心脏复苏术。在进行该项工作的过程中,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开展抢救工作。使用有效方式,积极治疗患者复苏并发症,做好临床护理,这对于患者疾病转归和确保生命安全来讲,存在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世祥,史旺德.不同基础生命支持顺序对心脏猝死院前急救效果的影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03:131-133.

[2] 常素平.心脏猝死临床急救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76:122.

[3]金金花.心脏病患者家属心肺复苏认知现状及培训需求的调查研究[D].浙江大学,2013.

[4] 张 平.抢救院前猝死患者297例临床体会[J].临床医学工程,2010,12:50-51.

[5] 秦春香,丁四清,姜志斌,谢建飞,肖 鹏.心脏直视手术后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及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2,16:37-38.

[6] 张莉莉,马玉萍.护士实施院内心肺复苏的教育准备与角色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12,12:570-572.

本文编辑:吴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