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扎鲁特旗牧鸡治蝗技术成效显著

2016-11-16佟金泉柯建武布和巴特尔徐志国杨青龙

草原与草业 2016年3期
关键词:鸡雏通辽市蝗虫

佟金泉,呼 和,柯建武,布和巴特尔,徐志国,杨青龙

(1.扎鲁特旗草原工作站,内蒙古扎鲁特旗 029100;2.通辽市草原工作站,内蒙古通辽市 028000;3.扎鲁特旗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 扎鲁特旗 029100)

扎鲁特旗牧鸡治蝗技术成效显著

佟金泉1,呼 和2,柯建武2,布和巴特尔1,徐志国3,杨青龙2

(1.扎鲁特旗草原工作站,内蒙古扎鲁特旗 029100;2.通辽市草原工作站,内蒙古通辽市 028000;3.扎鲁特旗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 扎鲁特旗 029100)

针对近几年内蒙古扎鲁特旗较严重的草原蝗虫灾害,草原技术部门以《草原蝗虫生物防治示范县项目》建设为契机,2011年-2015年采取牧鸡治蝗技术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总结了牧鸡治蝗技术的方法及注意的问题,分析了取得的效益,为今后大面积推广生物治虫提供了技术支撑。

牧鸡治蝗;技术;效益

自2010年以来,扎鲁特旗草原虫害一直较严重,给生态安全、畜牧业生产和农牧民生活构成严重威胁。为此,扎鲁特旗严格按照《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害虫生物防治示范县建设管理实施方法(试行)》的规定,扩大了生物防治面积,利用牧鸡治蝗生物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1 基本情况

扎鲁特旗位于通辽市西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大兴安岭西南余脉罕山山脉横贯全旗中北部。北部是以中山为主的山区,是扎鲁特旗主要林牧区,也是通辽市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中部为低山丘陵区,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区;南部属科尔沁沙地北缘,是以牧为主的半农半牧区。全旗土地总面积1.75万平方公里,辖15个苏木镇、16个国有农牧林渔场、260个嘎查村分场,总人口31.5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24.4万人。气候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5.6℃,无霜期90-140天,年平均降水量387.6毫米。拥有耕地193.5万亩,草牧场1696万亩,2015年牧业年度大小畜存栏503.5万头(只),其中,牛66.2万头、羊437.3万只,属自治区33个牧业重点旗(县)之一。地域辽阔,草牧场资源丰富,发展畜牧业条件得天独厚。但近几年来,由于受气候干旱、超载过牧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造成草原蝗虫灾害的连续发生。据统计,草原虫灾平均每年发生面积在460万亩以上,其中严重危害面积大于240万亩,平均虫口密度30头/平方米,最高可达54.8头/平方米。(详见附表1)大面积高密度发生草原蝗虫灾害而引起草场大面积退化沙化,已威胁到全旗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

表1 扎鲁特旗草原蝗虫发生情况

2 牧鸡治蝗情况

面对虫灾的大面积发生,扎鲁特旗广大农牧民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组织下,以环境保护为宗旨,以安全、经济、有效为原则,采取生物、生态、综合防治措施,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地积极开展了虫害防治工作。2011年-2015年全旗累计防治草原虫害面积达641万亩,其中农药防治面积499万亩、牧鸡治蝗142万亩。累计投共放牧鸡治蝗鸡雏14.5万只(其中,旗草原站投2.3万只、农牧民自购12.2万只),设322个牧户点进行牧鸡治蝗,牧鸡治蝗面积累计达142万亩。牧鸡治蝗占总防治面积的22.1%。(详见附表2)通过采取牧鸡治蝗生物防治措施,有效遏制了草原虫害的危害和蔓延,最大限度的减少了虫害造成的损失。据测算2015年牧鸡治蝗挽回牧草损失2130万公斤,挽回经济损失852万元,成效显著。

表2 扎鲁特旗草原蝗虫防治情况

3 采取的技术措施

3.1 前期准备和组织落实

一是为了更好的做好草原蝗虫生物防治工作,提高牧鸡治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扎鲁特旗项目实施单位组织技术人员编写了《草原牧鸡管理要点》、《草原牧鸡治蝗技术要求》、《草原牧鸡疫病防治与饲养》、《珍珠鸡饲养管理技术》,并得到了通辽市有关部门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举办现场培训班,同时派出技术人员巡回检查和技术指导服务。

三是牧鸡户要求草牧场四至明确,面积不少于3000亩。牧鸡户负责出劳动力和物资,进行牧鸡管理、治蝗工作运行、常规病防治,并在旗草原工作站的监督下,按照牧鸡治蝗技术要求进行牧鸡治蝗。牧鸡治蝗期110天(雏鸡投放至9月末期),到期后育成鸡个体体重平均达到1.5-2.5公斤以上,成活率在95%以上。放牧的草场蝗虫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3头以下。

3.3 放牧时间安排

二是扎鲁特旗在虫灾重发区选择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农牧民,建立牧鸡治蝗示范点和治蝗点,与户签订牧鸡治蝗合同,将50日龄牧鸡鸡雏承包给农牧民,农牧民在所经营的草牧场内进行牧鸡治蝗,示范带动了全旗草原牧鸡治蝗工作的进程;同时协同育雏鸡场,在雏鸡投放前负责做好鸡雏疫病免疫,投放后协调畜牧部门专家入户进行饲养管理、疫病防治方面技术指导,保证了牧鸡治蝗工作的有序健康进行。据统计,全旗平均每年建立20个牧鸡治蝗示范点,在草原蝗虫常发区累计布置322个牧鸡治蝗点。

牧鸡治蝗既消灭了蝗虫,又降低了养鸡成本,收到了极好的效果。总体经济效益经测算,扎鲁特旗2015年共投3.5万只牧鸡,在放牧的110天中,共治蝗30万亩,每只鸡平均治蝗8.6亩,平均灭效达98.1%。对照区产草量52.6公斤/亩,而牧鸡区产草量67.6公斤/亩,增加产草量450万公斤,按现价每公斤0.4元计算,可得经济效益180万元;鸡雏育成率90%计算,可得育成鸡3.15万只,按平均每只鸡胴体重2公斤(珍珠鸡)、70元计算,出售牧鸡收入220.5万元,除去成本130万元(包括鸡雏10元/只、计35万元,饲料20元/只、计70万元,防疫及保健用药5万元,人工及其他费用20万元),直接获利90.5万元。以上两项合计共得经济效益270.5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常用的放牧方法有两种:一是棚舍固定,以棚舍为中心,向周围扩散觅食。二是棚舍不固定,采用牧鸡游牧车的方式,每天随鸡取食过的草地向前移动或转场。两种方法时间基本相同,放牧天数依据虫口密度而定,虫口密度每平方米3头以下时即可转场放牧。每天早晨5~6时,给鸡饮水后开始放牧,到上午10时左右用信号召回鸡群饮水后休息,下午3时饮水后放牧,直到天黑前,召回鸡群给水、补料,进鸡舍过夜。也可整天放牧,早晚各给水、补料1次,放牧期间再给水2~3次。发现病弱鸡应及时隔离舍饲;雨天不出牧,正常给水、给料;放牧时精心看护,做到“人不离鸡”,以免鸡群走散或遭天敌(山鹰、野狼、野狸、野貉、野猫、黄鼠狼等)袭击,调训信号及人员要固定,这是牧鸡治蝗是否成功的关键。此外,还应特别注意防止高温天气暴晒、暴雨袭击,从而确保治虫效果和降低牧鸡的损失。

3.4 放牧方法

1.3.5 术中麻醉及补液 传统组均使用全身麻醉方式,麻醉药品的选择无明显限制,与传统胃肠道手术差别不大,术中不行切口浸润麻醉,且术中补液不进行严格控制,根据术中情况常规补液。ERAS组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麻醉方式,如果病人符合复合麻醉条件即行胸段硬膜外麻醉结合全身麻醉两种麻醉方式,尽量使用短效麻醉药物,均在术中行切口浸润麻醉。ERAS组术中除常规使用抗生素外,严格限制补液量(8~12 ml·kg-1·h-1)。

综上所述,帷幕灌浆技术的研究对于水利工程大坝防渗施工十分重要。不同的水利工程建设条件,大坝需要建设的部位也有所不同,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也有所不同。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技术规程组织施工,对每个工序的质量必须严格把控,进而保证水利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放牧的准备阶段从4月中旬开始孵化雏鸡,5月上旬出雏,雏鸡在喂饲或进笼时,用固定声音(口哨)调驯,使之形成条件反射,以便放牧时牧鸡能“召之即来”。6月中旬前后,待雏鸡50~60日龄,体重300~500g,气温达到20℃以上(此时正值蝗虫羽化后快速生长的爆食期)时,开始放牧到草地,至9月末放牧结束,放牧110天左右。

从几年来的牧鸡治蝗示范点经验看,珍珠鸡是粮草虫兼食的节粮型特禽,它具有生长快、食性广、抗病、耐热、适应性强等特点,鸡雏成活率最高、捕捉蝗虫能力强、觅食活动范围广,是最适合扎鲁特旗草原放牧治虫,是牧鸡灭蝗的首选品种。

2.2 两组VA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餐饮企业依靠血缘、朋友等的招聘制度提拔核心岗位的做法已经不再适合,招贤纳士,任人唯贤才是重中之重,同样企业也要做好如何留住人才的功课!

4 效益分析

4.1 经济效益

政府部门应积极利用职能和平台为“三农”知识产权创新提供多样化、专业化的政策、金融、财务、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通过对政策和服务平台的监管,打破市场分割、地方保护、反垄断,保证政策的落地动作规范。同时,鼓励地方农业企业创建创业实训基地,通过基地建设带动人才发挥作用,有利于开展实习实训等实际工作。吸引有资金技术积累、市场意识和经营管理经验的返乡、下乡人员到园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与基层政府的政策对接,为创业提供良好的平台。

3.2 牧鸡品种选择

4.2 生态效益

例 3:The May Fourth Movement of 1919 sawthe beginnings of the“New Redology”,represented,by scholars such as Hu Shi and Yu Ping-bo.

过去使用化学药剂治蝗,农药残留时间长,且长期大量使用,使草场上的化学药剂残留逐年增大,牲畜长期采食使体内化学药剂的积存量增加,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灭蝗过程中如大量使用化学药剂,会杀伤蝗虫的天敌,破坏草原生物链,不利于保护草原的生态平衡。而牧鸡治蝗则不存在这一弊端,牧鸡治蝗不会造成大面积环境污染,有效控制草地蝗虫大面积发生,减少草场退化,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维护草原生物链平衡,减少农药残留、污染,实现了人畜安全和草原蝗虫可持续控制,生态效益十分明显。

4.3 社会效益

牧鸡治蝗有效控制了蝗虫造成的危害,增加了产草量,对保证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又降低了牧鸡的饲养成本,节约了大量的粮食。自开展牧鸡治蝗以来,为市场提供了一定数量品质优良、口味独特的鸡肉、鸡蛋,市场前景广阔,对活跃市场、满足人们生活需要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将牧鸡治蝗作为产业来抓,会拉动鸡雏、饲料、运输等有关产业的发展,对解决农牧民的就业,增加农牧民的经济收入,使农牧民脱贫致富,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5 饲养经验

牧鸡应选择个体差异小的,体重在0.4公斤左右的为佳,要及时注射疫苗,预防疫病发生。提高牧鸡的全价饲料的补饲,保证鸡群的整齐度。鸡群不宜过大,每群以500-1000只为宜,多了则不便于饲养管理,会造成挤压、营养不良等情况的发生。

S812.6

C

2095—5952(2016)03—0014—03

2016-03-16

佟金泉(1966- ),男,蒙古族,畜牧师,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人,从事草原建设与保护工作。

猜你喜欢

鸡雏通辽市蝗虫
你真的认识蝗虫吗
王舒作品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成峰牲畜市场交易红火
提高鸡雏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都2020年了,人类为啥还拿蝗虫没辙?
母鸡(节选)
人多势众的蝗虫
通辽市音乐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
蝗虫
浅谈淘汰鸡雏在野生动物饲料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