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涠洲岛海岛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6-11-16张少峰张春华申友利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6年4期
关键词:北海海岛旅游业

张少峰,张春华,申友利

(1.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 北海 536000; 2.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监测预报中心 北海 536000)



广西涠洲岛海岛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张少峰1,2,张春华1,2,申友利1,2

(1.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北海536000; 2.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监测预报中心北海536000)

在海岛旅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近年来广西涠洲岛旅游业保持迅猛发展。北海市政府积极推动涠洲岛旅游基础设施升级,加强涠洲岛生态环境及海岛资源保护,提倡生态文明理念,开发中高端海岛旅游项目,不断提高涠洲岛海岛旅游的接待能力。2011年《北海涠洲岛旅游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标志着涠洲岛海岛旅游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文章介绍广西涠洲岛海岛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海岛旅游业的发展对策。

涠洲岛;海岛旅游;生态环保

海岛旅游业是滨海旅游业的一种形式,以旅游者为主体,以海岛资源和旅游设施为客体,通过旅游者的流动表现出的一种社会经济文化活动[1]。随着近海海洋生态环境的持续衰退,海岛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沿海岛屿主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海岛旅游开发是解决一些海岛传统产业衰退困境、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选择[2]。因此海岛旅游业不但是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内容之一[3]。海岛旅游开发作为海洋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普遍为沿海各级地方政府所重视,并纳入地方海洋经济的发展规划。

1 涠洲岛旅游简介

涠洲岛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北部湾海域中的最大岛屿,也是中国面积最大、地质年龄最年轻的火山岛。涠洲岛位于北部湾北部、北海市正南方,南望海南岛、东邻雷州半岛、西近越南广宁省。涠洲岛中心经纬度为109.101°E、21.041°N,总面积约24.98 km2,海岸线总长26.6 km,距北海市37 km,岛上居民16 000余人,目前为乡镇建制,岛上设有县级建制的涠洲岛旅游区管委会。

涠洲岛气候温暖湿润,资源丰富,空气清新怡人、富含负氧离子;拥有海洋珊瑚礁生态系统、火山遗址及特有的海岛风光,主要景点有鳄鱼山火山口、地质公园、天主教堂、三婆古庙、石螺口海滩、滴水丹屏、芝麻滩、嘉庆古炮台、海洋灯塔等,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发展海岛旅游业的巨大潜力。

1999年涠洲岛被批准成立省级旅游度假区;2002年成为省级地质公园;2004年火山国家地质公园获批;2005年涠洲岛名列《中国国家地理》评选的“中国最美丽的10大海岛”第2名;2010年涠洲岛火山国家地质公园鳄鱼山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北海涠洲岛旅游区发展规划》通过国家旅游局组织的专家评审;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实施《北海涠洲岛旅游区发展规划》,涠洲岛天主教堂被评为广西AAA级乡村旅游景区;2013年涠洲岛荣膺中国旅游电视协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称号,国家海洋局正式批复同意建立涠洲岛珊瑚礁国家级海洋公园;2015年涠洲岛名列国家海洋局评选的“美丽海岛”第6名。随着《北海涠洲岛旅游区发展规划》实施,涠洲岛海岛旅游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 涠洲岛旅游业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制约涠洲岛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是有限的岛上接待能力。涠洲岛是一座原生态岛屿,自然风光秀丽瑰奇,但岛上缺少高档次的酒店宾馆,多为小型私人旅社或“农家乐”等接待方式,住宿、交通、购物、娱乐等配套设备还不够完善。目前赴涠洲岛旅游的游客主要是旅行社组织的团体游客和散客,受旅行社日程安排和涠洲岛接待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团体游客大多选择“涠洲岛一日游”,即乘坐早上第一班船从北海出发,乘坐下午航班从涠洲岛返回,在涠洲岛过夜游客比例较小。现有旅游产品较单一,大部分为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体验式旅游发展缓慢。

涠洲岛旅游旺季为2月的春节寒假旅游、4—5月的春季旅游、7—8月的暑假旅游、10月的国庆黄金周旅游和11月的老人团冬季旅游。旅游传统客源地为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西南地区,随着北海旅游业的发展和涠洲岛知名度的不断提升,来自东北、华北、华东、西北地区的游客数量快速增长。

近年来涠洲岛旅游人数增长迅速(图1)。2010—2014年,涠洲岛分别接待游客约47万人次、58万人次、71万人次、80万人次和91万人次[4],游客人数逐年上升,近5年保持平均20%左右的增长率。随着滨海旅游、海岛旅游的兴起,涠洲岛之旅成了游客到北海旅游的必选项目。

图1 2010-2014年涠洲岛旅客数量及增长情况

2012年以来,北海市开始推动包括海景精品酒店项目、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海滩景区建设项目、地质遗迹保护项目和绿化工程、灯光工程、城乡风貌改造工程在内的涠洲岛十大基础建设项目。上述基础建设项目的完成,将极大地改善岛上休闲度假的软硬条件,使涠洲岛旅游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3 涠洲岛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

3.1因天气原因北海至涠洲航线停航

北部湾地区冬季受大陆冷空气影响,常会出现伴随寒潮而来的强北风和西北季风;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时有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等热带气旋产生。北海至涠洲岛旅游航线高速客船因海面阵风、台风和多雾等天气原因年平均停航40 d左右[4];2014年7月下旬在北海登陆的超强台风“威马逊”对北海及涠洲岛基础设施造成较大损害,导致涠洲岛景区临时关闭11 d。

3.2海岛生态资源系统脆弱、城镇规划滞后、基础设施较差

涠洲岛生态系统脆弱,环境承载力不强,抵抗外来干扰能力较弱;远离大陆,四周被海水环绕,淡水资源相对缺乏,土层浅薄,岛上林木一旦毁坏将难以恢复。涠洲岛在开发初期对巨大的生态旅游价值认识不足,相关城镇规划实施滞后,以致岛民违规建成500余家家庭旅馆,对岛上原生态风貌造成极大破坏,使海岛价值大打折扣。

此外涠洲岛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海岛旅游业起步较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海岛旅游业基础设施存在大投入、高成本和高风险的特点[5],岛上电力、交通和淡水使用成本高于陆地,亟须大规模的资金投入。

3.3各种开发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较大

近年来涠洲岛旅游发展较快,但旅游资源开发产生的环境污染对周边海域造成威胁:涠洲岛旅游旺季每天接待游客近万人,带来超负荷的污染,如游船泄露油污、游客遗弃垃圾、对珊瑚肆意攫取和破坏等。此外,工业的发展也对岛周边环境产生影响:中海油油气终端分离厂建成投产以来,大量消耗岛上淡水;岛西北侧建成的30万t原油码头,增加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风险,限制涠洲岛旅游价值的进一步提升。

3.4旅游淡旺季区分明显,中高端海岛旅游项目滞后

涠洲岛旅游旺季为2月、4—5月、7—8月、10月和11月,平时游客较少。现有旅游产品较单一,大部分为观光一日游,休闲度假深度体验式旅游发展缓慢。

3.5上岛人数限制

2014年6月,北海市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涠洲岛旅游区上岛游客人数控制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方案》),规定涠洲岛旅游区单日上岛游客人数不超过7 000人(不含涠洲岛居民、驻岛官兵及驻岛各部门工作人员),《方案》的出台将引导游客合理安排行程、错峰出游,熨平涠洲岛旅游的波峰波谷,解决旅游高峰期景区人满为患的问题,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提高游客满意度。

4 涠洲岛旅游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涠洲岛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海岛旅游产业链存在纵向不完善、横向不丰富的特点,整体没有进行充分的拓展和延伸,缺少海岛旅游的升级和创新。海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应充分认识其发展机理,认清系统的运行规律,按照规律进行海岛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调控措施,以实现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6]。根据涠洲岛海岛旅游业发展现状,为实现涠洲岛海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4.1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海岛开发统一规划和管理工作

加强海岛开发活动的科学规划和管理结合,根据岛上具体情况做好海岛开发的统一规划,加强海岛资源开发管理,确保海岛资源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产生最大限度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完善相应的管理体系和机构,进一步规范海岛开发秩序,贯彻优先保护海岛环境的原则,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4.2加强航运能力及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高抗风能力客船及中高端客船数量,改善北海-涠洲岛旅游航线运力结构,以保证在风浪较大天气条件下北海至涠洲旅游航线的稳定运营,满足中高端游客的需求。进一步改善涠洲岛交通,加快环岛道路建设,建立电车、公交车、出租车、旅游包车等各种交通工具相结合的交通系统。加快海岛精品酒店建设,逐步增加中高端旅游消费场所,提升涠洲岛接待能力和接待水平。

4.3开发中高端海岛旅游项目,倡导低碳、生态海岛旅游

深刻认识涠洲岛旅游业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的趋势,提供秀美风光、独特美食、便利交通、舒适行程、内涵文化、便捷购物、丰富娱乐等在内的全方位休闲体验项目,加大涠洲岛旅游的内涵和外延开发力度,充分开发中高端海岛旅游项目。在执行《方案》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实现各季度运送游客数量趋于均衡,呈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特点。对上岛游客宣传低碳、生态旅游理念,最大限度减少对涠洲岛环境的破坏,实现涠洲海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4.4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加强涠洲岛生态环境、海岛资源保护工作

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涠洲岛海岛旅游业发展中,加大对海岛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的力度。严格控制居民、游客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排放,船舶、港口、石油平台含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建立海洋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发过程中要珍惜和保护海岛独特资源,坚决贯彻保护与开发并举的方针和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做好海岛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战略。

[1]朱坚真.海洋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肖建红,于庆东,刘康,等.海岛旅游地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评估:以舟山群岛为例[J].地理学报,2011,66(6):842-852.

[3]王圣,孙吉亭.山东海岛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28(1):91-95.

[4]北部湾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招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R].2014.

[5]杨洁,李悦铮.国外海岛旅游开发经验对我国海岛旅游开发的启示[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26(1):38-43.

[6]徐福英,刘涛.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机理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1):118-120.

On the Development and Strategy of Island Tourism in Weizhou Island of Guangxi

ZHANG Shaofeng1,2,ZHANG Chunhua1,2,SHEN Youli1,2

(1.Beihai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Station,SOA, Behai 536000, China; 2.Marine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Center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Behai 536000, China)

With the flourishing development of island tourism,tourism in Weizhou island,Guangxi,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Government of Beihai city has been actively promoted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Weizhou island,protect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island resources,advocat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dea,exploiting the high-end tourism projects,and improving the tourism reception capacity.With the promulg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Beihai Weizhou Island Tourism Development Planning in 2011,the Weizhou island tourism has entered in a new developing phase.In this paper,the present developing situation was introduced,the existing problems were analyzed,and developing suggestions of Weizhou island tourism were put forward.

Weizhou Island,Island tourism,Ecological protection

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305023-5),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海洋科学技术局长基金(1360).

张少峰,工程师,学士,研究方向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与海洋经济,电子信箱:unusualcenter@163.com

F127;P74

A

1005-9857(2016)04-0027-04

猜你喜欢

北海海岛旅游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北海北、南海南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冰与火共存的海岛
在海岛度假
北海 美丽的地方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汉北海淳于长夏承碑
1936年抗战前夕的“北海事件”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