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ioblock技术在黔南喀斯特山区的造林试验

2016-11-16刘少轩蔡卫东王玉奇韦蓉静

湖南林业科技 2016年2期
关键词:柏木喀斯特榆树

刘少轩, 蔡卫东, 王玉奇, 徐 润, 韦蓉静

(黔南州林业科学研究所, 贵州 都匀 558000)

Bioblock技术在黔南喀斯特山区的造林试验

刘少轩, 蔡卫东, 王玉奇, 徐 润, 韦蓉静

(黔南州林业科学研究所, 贵州 都匀 558000)

选用乡土树种柏木1年生苗,分别以Bioblock技术(以再循环瓦楞纸容器有盖品字排列、有盖单一排列、无盖单一排列)以及传统挖穴造林方式等4种不同造林方式在喀斯特山区进行造林试验;同时,选择乡土树种柏木、椤木石楠、苦楝、栾树、榆树、刺槐及大叶女贞等7个树种的1年生苗,以Bioblock技术(以再循环瓦楞纸容器有盖单一排列方式)在喀斯特山区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造林方式及不同树种的造林成活率差异均显著。不同造林方式中造林成活率最高的是品字排列方式造林,成活率高达94.96%;最低的是传统挖穴方式造林,成活率只有20.20%。不同的树种,造林成活率最高的是柏木,达62.63%;其次是榆树,造林成活率为60.61%;最低的是苦楝和栾树,造林成活率均只有18.18%。

Bioblock技术; 喀斯特; 造林成活率

Bioblock技术是以再循环瓦楞纸容器为工具,将苗木移植其内,并混合森林土壤或基质组成生物块,经加工处理,根据不同森林植被恢复或目标森林创建需要,实现免作穴和全年种植的方法[1]。喀斯特,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2-6]。由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貌,称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山区的植被一旦遭到破坏,以常规的技术很难实现人工造林,还会出现“年年造林不见林”的情况。加快喀斯特山区植被恢复是该区域一项艰巨而又紧迫的生态建设任务。已有研究认为直播造林是恢复喀斯特山区石漠化等困难立地植被的简单、快速、经济、灵活的造林方式[7-10],但是在喀斯特山区引进日本Bioblock造林技术的研究目前还没有见报道,因此,开展本试验能为喀斯特山区提供造林技术支撑,对加快喀斯特山区石漠化治理有重要的意义。

贵州中部的福泉市地处云贵高原,属于西南地区喀斯特地区造林困难典型区域。在该区运用乡土树种和Bioblock技术进行造林试验,可为Bioblock技术在黔南喀斯特地区的应用提供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福泉市位于贵州省中部、黔南州北部,地处107°14′24″—107°45′35″E、26°32′28″—27°02′23″N之间。东邻凯里市和黄平县,南与麻江县接壤,西界贵定、龙里、开阳三县,北与瓮安县相连。南北最长55.2 km,东西最宽52.1 km,总面积1 688 km2。最高海拔1 715.8 m,最低海拔614 m,平均海拔1 020 m。地貌类型以山地为主,丘陵次之,坝地较少。福泉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华中湿润区,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均气温14 ℃左右,年积温4 574~5 609 ℃,无霜期245~278天。年均降水量1 033~1 220 mm,光、热、水同季,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发育,大部分地区一年两熟。

2 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

造林树种都是乡土树种,包括柏木(CupressusfunebrisEndl.)、椤木石楠(PhotiniadavidsoniaeRehd.etWils.)、苦楝(MeliaazedarachLinn.)、栾树(Koelreuteriapaniculata)、榆树(UlmuspumilaL.)、刺槐(BlackLocust)、大叶女贞(Ligustrumcompactum(Wall.exG.Don)Hook.f.Tho)。造林用苗木均为1年生苗。柏木苗高为20~40 cm、地径7~11 mm、主根长5~8 cm;椤木石楠苗高为15~35 cm、地径5~8 mm、主根长6~10 cm;苦楝苗高30~50 cm、地径7~12 mm、主根长9~12 cm;栾树苗高25~55 cm、地径9~12 mm、主根长8~13 cm;榆树苗高15~30 cm、地径4~8 mm、主根长5~8 cm;刺槐苗高25~40 cm、地径9~13 mm、主根长6~9 cm;大叶女贞苗高35~60 cm、地径8~10 mm、主根长11~13 cm。

再循环瓦楞纸容器是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从日本引进技术生产的。容器规格为高20 cm、内径20 cm、外径25 cm,造林密度为2 m×2 m。传统挖穴造林穴的规格为20 cm×20 cm×20 cm,造林密度为2 m×2 m。

2.2研究方法

2.2.1 造林试验设计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共设计2个试验。第1个试验设计4种不同造林方式,分别为再循环瓦楞纸容器品字排列[11](3个有盖盒子放在一起成品字)、有盖单一排列、无盖单一排列以及传统挖穴造林,每种造林方式随机布置3个小区,共12个小区,每个小区种植100株树,株行距为2 m×2 m,造林树种全部是柏木;第2个试验是以柏木、椤木石楠、苦楝、栾树、榆树、刺槐、大叶女贞7个不同的树种造林,其造林方式是以再循环瓦楞纸容器有盖单一排列,每个树种随机布置3个小区,共21个小区,每个小区种植100株树,株行距为2 m×2 m。

2.2.2 造林时间与调查时间 造林时间为2014年12月12日,造林成活率调查时间为2015年12月22日。

2.2.3 数据分析 应用Excel和SPSS18.0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较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造林方式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1)显示:以有盖品字排列方式造林,柏木的造林成活率为94.95%,生长发育状况良好;传统挖穴方式造林,柏木的造林成活率仅为20.20%,生长发育状况较差;有盖单一排列方式造林,柏木的造林成活率为42.42%,生长发育状况一般;无盖单一排列方式造林,柏木的造林成活率为36.37%,生长发育状况一般。多重比较结果显示:有盖品字排列与有盖单一排列、无盖单一排列以及传统挖穴造林的成活率差异均显著;有盖单一排列与无盖单一排列间差异不显著,但与传统挖穴造林的差异显著。不同造林方式的成活率以品字排列的效果最好,传统挖穴造林的效果最差。可见,用Bioblock技术在喀斯特地区造林时宜选择有盖品字排列的造林方式。

表1 不同造林方式的造林成活率比较Tab1 Differentplantingpatternsonsurvivalrate造林方式成活率(%)标准差生长状况Bioblock技术有盖品字排列9495a175生长发育良好有盖单一排列4242b606生长发育一般无盖单一排列3637b909生长发育一般传统技术传统挖穴2020c175生长发育较差 注:同列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性显著,p<005。

3.2不同树种的造林成活率差异

研究结果(表2)显示:采用Bioblock技术造林,大叶女贞的造林成活率为32.32%,生长发育状况一般;椤木石楠的造林成活率为23.21%,生长发育状况较差;苦楝的造林成活率为18.18%,生长发育状况较差;榆树的造林成活率为60.61%,生长发育状况良好;刺槐的造林成活率为39.40%,生长发育状况一般;栾树的造林成活率为18.18%,生长发育状况较差;柏木的造林成活率为62.63%,生长发育状况良好。多重比较结果显示:柏木的成活率除与榆树的差异不显著外,与其它树种间的差异均显著;大叶女贞的成活率除与刺槐的差异不显著外,与其它的树种间的差异均显著;椤木石楠的成活率除与苦楝、栾树间的差异均不显著外,与其它树种间的差异均显著。可见,Bioblock技术在喀斯特地区困难林地造林时,成活率最好的是柏木和榆树,分别为62.63%和60.61%,所以造林时可以优先选择柏木和榆树。

表2 不同树种的造林成活率比较Tab2 Differenttreespeciesonsurvivalrate造林树种成活率(%)标准差生长状况柏木6263a630生长发育良好榆树6061a524生长发育良好刺槐3940b303生长发育一般大叶女贞3232b463生长发育一般椤木石楠2321c462生长发育较差苦楝1818c303生长发育较差栾树1818c462生长发育较差 注:同列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性显著,p<005。

4 结论与讨论

研究发现,在喀斯特山区用Bioblock技术进行造林时,有盖盒子以品字排列造林方式的成活率最高,达94.95%,略大于蒋宣斌等[12]喀斯特峡谷石漠化羽叶山麻黄的造林成活率及李平等[13]山桐子石漠化山地的造林成活率;比曾庆良等[14]香椿两段式容器苗在喀斯特石漠化的造林成活率略低。

造林树种以柏木与榆树的造林成活率较大,分别为62.63%、60.61%;略大于罗在柒等[15]贵州喀斯特山地主要造林树种研究中的网袋容器造林柏木的造林成活率。本研究中的Bioblock造林技术造林成活率与前人的研究相比要优于或相差不多,但此项技术的造林在不同季节都可进行,也是本技术的优点。因此,在喀斯特山区困难林地造林,可以优先选择柏木与榆树树种,以Bioblock技术有盖盒子品字排列方式造林。

[1] Mei Ji,Sangzi ZE,Higashi SABURO.Bioblock Method for Forest Vegetation Recovery in Japan[J].Agricultural Science Technology,2013,14(2):340-344.

[2] 王佩兰,朱宁华,黄瑞春,整地方式对喀斯特地区杉木生长和生物量的影响[J].福建林业科技,2014(4):14-15.

[3] 向悟生,陆树华,文淑均,等.取样方式对喀斯特混合分布区森林树种—面积关系的影响[J].广西植物,2015,35(3):309-316.

[4] 黄宗胜,符玉红,喻理飞,等.喀斯特森林植被自然恢复中土壤团聚有机碳含量与团聚体分形特征[J].林业科学研究,2015,28(2):277-283.

[5] 吴楠,刘海,罗充,等.接骨木和贵州金丝桃生理生态特性与喀斯特环境适生性比较[J],湖北农业科学,2015,54(8):1893-1896.

[6] 周密,葛林.喀斯特丘陵山区耕作层剥离再利用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9):298-300.

[7] 马风云,刘艳,候龙鱼,等.石质山地直播造林对植被和土壤的影响[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0,8(1):87-92.

[8] 杨刚,刘兆泉,赵秀美,等.山东省干旱瘠薄山地直播造林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8(7):16-17.

[9] 白成栋,高治军.毛乌素沙漠直播造林技术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1,52(12):83-84.

[10] 许贵红.山地直播造林技术[J].现代园艺,2014(2):61.

[11] 季梅,泽桑梓,郭华,等.Bioblock技术及其在滇西北高寒地区植被恢复中的应用初报[J].湖南农业科学,2013(3):94-97.

[12] 蒋宣斌,田艳,陈丽洁,等.喀斯特峡谷石漠化区羽叶山黄麻造林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6):205-207.

[13] 李平,谢世友,蒋宣斌,等.山桐子石漠化山地造林试验[J].广东农业科学,2012(5): 53-55.

[14] 曾庆良,杨先义,王芝勇,等.香椿两段式容器苗在喀斯特石漠化区域造林试验[J].山东林业科技,2012(2):42-45.

[15] 罗在柒,姜运力,邓伦秀,等.贵州喀斯特山地主要造林树种生长状况及树种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190-191.

TheafforestationexperimentinkarstmountainsofQiannanbyBioblockmethod

LIU Shaoxuan, CAI Weidong, WANG Yuqi, XU Run, WEI Rongjing

(Forestry Scientific Institute of Qiannan Prefecture, Duyun 558000, China)

Used one-year-old tree species ofCupressusfunebrisEndl. as test meteral,which taking four different forestations in karst mountain area of afforestation experiment by Bioblock method(treat in recycled corrugated container word alignment,with cover single permutation,and without cover single permutation)and traditional way of afforestation.At the same time,choosed one-year-old seven tree species ofCupressusfunebrisEndl.、PhotiniadavidsoniaeRehd.etWils.、MeliaazedarachLinn.、Koelreuteriapaniculata、UlmuspumilaL.、BlackLocust、Ligustrumcompactum(Wall.exG.Don)Hook.f.Tho.by Bioblck method(treat in recycled corrugated container with cover single permutation)afforestat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karst mountain areas.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re were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ioblck method ways with different tree species afforestation on survival rates.The best afforestation method is using paper containers which arranged in triangle and the survival rates is 94.95%,the bad afforestation method is traditional way and the survival rates only have 20.20%.The hightest afforestation survival rate of tree species isUlmuspumilaL. andCupressusfunebrisEndl. ,which reached 62.63% and 60.61% respectively,and lowest isMeliaazedarachLinn.andKoelreuteriapaniculataof 18.18%.

Bioblock method; karst; afforestation survival rates

2016-01-07

黔南州农业科技项目(黔南科合农字(2015)11号)。

刘少轩(1986-),男,贵州省瓮安县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培育研究。

S 725

A

1003 — 5710(2016)02 — 0023 — 03

10. 3969/j. issn. 1003 — 5710. 2016. 02. 005

(文字编校:唐效蓉)

猜你喜欢

柏木喀斯特榆树
画中话:人鹭百年情
“别有洞天”的喀斯特王国
不同使用年限的柏木基本材料力学性能试验对比研究
勘探老工人胡老六
“牵手”的力量
『牵手』的力量
老榆树下的等待
喀斯特
————水溶蚀岩石的奇观
榆树盆景的制作与管理探讨
重庆金佛山喀斯特等入选世界自然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