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微尘》

2016-11-16杨社伟

东方艺术·国画 2016年2期
关键词:多义微尘宇宙

杨社伟

“微尘”佛家语,色体的极小者称为“极尘”,七倍极尘谓之“微尘”。人是宇宙一粒极细的颗粒,情是一粒微尘极细的情绪。康有为《苏村卧病写怀》诗,“纵横宙合一微尘,偶到人间阅廿春”。每一个人都是宇宙中的一粒微尘,而人的痛苦,快乐、悲伤,思念、嫉妒、欲念等等,无一不是尘中之尘。

唐朝张乔《雨中宿僧院》诗中有《万生无了日,妄念起微尘》。人在红尘,熙熙攘攘,忙忙碌碌,泛起那些虚妄的念头,像微尘一样数不胜数。如果不懂得“自性直”如一之理,在哪里可以寂静自己虚妄的身心呢?

《微尘》画中的人物是自我心灵的投射。画面语义趋于平和,逻辑趋于模糊,并且带有冥想色彩。即便如此,作品似乎仍流露出某种无奈和纠结的情绪,这种情绪注定要伴随我们一生。

《微尘》系列作品不再像以前那样迷恋于对现实的直接表达,不再热衷于用作品直面人生,不再宣泄压抑甚至是对抗的情绪。而是采取一种温和的,甚至在视觉层面比较愉悦的语言,企图以喜悦之心安抚虚妄执念。

《微尘》的画面信息趋于微妙和多义,为观者提供了多种不同解读的空间。有人看出了唯美、有人看出了残酷、有人看到了人性、有人看到了幽默……这正是我想要的。

猜你喜欢

多义微尘宇宙
宇宙第一群
试论成都方言的社会称谓语
这宇宙
微尘
梦想微尘用力发声
《锦瑟》赏析
宇宙最初的大爆炸
何不“忽略”微尘?
“好+谓词性成分(V/VP)”的组合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