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矿产资源发展战略研究设计

2016-11-15陈莲芳黄伟泽

中国矿业 2016年10期
关键词:矿产品矿产资源全球化

陈莲芳,黄伟泽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矿业综述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矿产资源发展战略研究设计

陈莲芳,黄伟泽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经济全球化已改变我国矿产资源的发展环境,应基于经济全球化进行我国矿产资源发展战略的系统设计。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矿产资源发展战略研究问题包括总体战略、安全、开发利用效率和环境效率,及国际贸易与合作;相应的研究目标包括确立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矿产资源发展的总体战略、安全战略、开发利用战略、国际贸易与合作战略及生态环境协调战略;矿产资源安全、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构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矿产资源战略目标体系,安全战略、开发利用战略、矿产品国际贸易与合作战略及生态环境协调战略构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矿产资源战略体系;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矿产资源发展战略研究的关键问题包括经济全球化特征及对我国矿产资源发展的影响、矿产资源安全系统及评价指标体系、矿产品国际贸易影响因素及生态环境影响机理。

经济全球化;矿产资源战略;总体框架;关键点

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但矿产资源属非可再生性资源,随着开发不断枯竭。因此,如何满足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矿产资源的持续性要求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问题,并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学术界也由此展开了对矿产资源发展及其战略的相关研究。就我国来看,矿产资源战略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四类:一是针对某类矿产资源的战略研究,如金属[1-2]、稀土[3-4]等资源;二是针对矿产资源某一战略方面的研究,如开发利用战略[5-8]、对外投资战略[9]、统一管理战略[10]等;三是前两类的综合,即某类矿产的某一战略方面的研究,如石油安全战略[11-12]、天然气开发战略[13]、油气对外投资战略[14]、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战略[15]等;四是针对具体区域矿产资源的研究,如我国西部地区[16-17]、华东地区[18]、吉林省[19]、内蒙古自治区[20]等地区矿产资源战略的研究。上述研究为我国矿产资源尤其具体矿种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指导,然而,结合经济全球化背景,对我国矿产资源发展战略进行研究的文献还相当有限,且这些文献侧重于中国矿产资源的战略环境[21]及供、需平衡分析[22-24]、矿产资源战略目标与战略规划[10,25]、外国矿产资源战略分析[26-27]、战略体系[28]及工业化进程中矿产资源战略选择与实施[29]。由此可见,已有研究已涉及战略管理的各个环节如战略环境分析、战略目标及战略方案制定及实施,然而,将战略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纳入到一个研究中,并结合经济全球化特征进行系统的研究还很有限。

经济全球化正改变着我国矿产资源发展的环境,因而必须考虑并有效把握经济全球化这一现实环境来系统地研究我国矿产资源发展战略。鉴于此,申请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矿产资源战略研究”,并得到资助。本文包括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矿产资源战略研究的问题、总体框架、目标、内容及关键点,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

1 总体设计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矿产资源战略研究是基于维护国家安全、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及提高中国矿产资源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而对我国矿产资源发展环境进行系统分析,明确其中的关键战略问题、机遇与威胁,及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长远、全局性目标,以及实施目标的方针和政策建议。基于以上认识,本文确立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矿产资源发展战略研究的问题、总体框架、目标、内容及关键点。

1.1研究问题

在不同发展阶段或不同发展环境,矿产资源发展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和要求。就目前来看,我国矿产资源发展处于经济全球化大潮中,既要满足我国工业化中期对矿产资源增长的需求,同时又要顺应全球环保的呼声,进一步确保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环保效率。此外,还要提升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矿产资源的国际竞争力。面对以上要求,我国矿产资源发展必须思考以下问题,这些问题将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矿产资源发展战略研究的问题。

1.1.1面对经济全球化引致的资源全球化,我国矿产资源发展的总体战略

环境变化是战略调整的主要因素。经济全球化已改变且继续改变着我国矿产资源发展环境,因而,我国矿产资源发展必须考虑并有效把握经济全球化这一现实环境,从全局、整体角度规划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矿产资源发展战略。

1.1.2我国矿产资源安全问题

矿产资源是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安全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和各国发展战略的一个核心问题。世界各国纷纷根据自己的资源特点、经济实力、地缘优势等制定矿产资源战略,确保资源供给和经济安全,特别是俄罗斯、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伴随对矿产资源需求的快速增长,试图打破原有资源分配格局,力求在全球资源配置中获得有利地位。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快速的经济增长对矿产资源需求急剧上升,然而,国内资源供应有限,从而导致资源需求的迅猛增长与国内资源供应紧张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主要矿产资源(如石油、铜、钾、铁)对外依存度仍居高不下,因而,如何有效地把握全球化机遇,在全球市场中寻求我国矿产资源的有效供应,确保我国矿产资源安全,从而确保我国经济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1.1.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及环境效率问题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导致了一些国家或区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与区域发展衰退等问题[16,30-33]。据《国际统计年鉴》(2014)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统计资料》(2013)相关数据计算,发现2013年我国单位GDP对精炼铜、原铝、精炼铅、精炼锌四种矿产的消耗量明显高于美、日,甚至也高于印度(图1),表明我国矿产资源总体利用效率明显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也低于印度发展中国家。

图1 2013年我国及其他3个国家GDP比重及四类矿产消费量比重

低效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不仅浪费了资源,也使得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包括地面塌陷、地质灾害、水土流失、荒漠化、水污染、大气污染、废弃物(如废石渣)污染等。如山西省因采煤而形成的采空区就高达2万km2,占该省总面积的12.5%,因矿山开发导致的地面塌陷及采矿场破坏土地达137.3km2,其中86.6km2为耕地;新疆准格尔盆地准东、沙尔湖矿区的大量露天矿及高集中、高强度的开采,向大气排放粉尘高达1.3万t/a和1.2万t/a,造成矿区空气质量严重下降[34]。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新增的废弃石占地面积达到300~400km2[35]。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已严重地影响着矿区居民身心健康、社会安定及经济发展质量,已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并提出了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和合理开发,推进节能降耗等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政策导向,凸显了国家实现矿产资源集约式开发、实现绿色矿业的发展思路。因而,矿产资源发展战略研究中高度关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其环境问题势在必行。

1.1.4矿产资源国际贸易与国际合作问题

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国际合作取得较大进展,已与60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合作,境外资源利用成绩显著;同时,我国矿业已成为外商投资的重要领域,100多家外国公司在我国投资石油、天然气、煤炭、铁、铜、铅、锌、金等矿产的勘查开采;此外,我国优势矿产钨、钼、锑、稀土、石墨、萤石、重晶石等有力地支持着世界现代工业的发展[36]。矿产资源尤其矿产品贸易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占到全国所有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的25%以上。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矿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率达两位数以上,无论从矿产品的贸易量还是贸易额,中国已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矿产品贸易大国,并且总体上已由“高进低出”(进口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低附加值产品)向“低进高出”转变,种类结构不断优化。然而,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中国矿产资源贸易在取得成绩同时,还面临着如下问题。

一是进口依赖度高,且进口来源地过于集中。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上升到60%,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40%左右,铜和钾对外依存度仍保持在70%左右[36]。与此同时,我国主要矿产品进口来源地过于集中,如很大部分来自于政局不稳定的中东地区,矿产资源进口风险增大,影响着我国资源供应安全。

二是“走出去“过程中缺乏对投资风险的分析与评价。首先,我国在矿产品国际投资中,缺乏对投资国的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法律法规风险的分析;其次,由于我国目前国际投资风险评价所能依据的样本量相对较小(如中国目前拥有的国际铁矿资源项目约20项,还无法进行科学评价),影响矿产企业对投资风险的科学评价及规避策略的有效制定。

三是我国矿产品贸易伙伴选择不尽合理,影响我国矿产品贸易安全和贸易效益。如目前我国钾盐主要进口国为欧美和中东地区,进口价格较高。实际上,我国周边国家尤其中亚地区和东南亚地区如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泰国、老挝等国的钾盐资源较为丰富;另外,中国周边国家俄罗斯和乌兹别克斯坦及钾盐未被垄断公司控制的智利等国钾盐的进口价格也较低。我国国际贸易伙伴选择不尽合理,大大增加了我国矿产品进口成本,降低我国矿产品贸易效益。

1.2总体框架

按照“产业资源-产业能力-产业权力”的产业发展范式,矿产资源战略目标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保证矿产资源产业本身的生存及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即矿产资源安全;第二层构建矿业企业及至一个区域矿业的竞争优势;第三层巩固并不断提升竞争优势。实际上,以上三层次目标也清晰地反映了矿产资源产业发展的演变路径[37]。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上三层次目标必须置于经济全球化这一特定背景加以考虑,结合前面提出的研究问题,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矿产资源发展战略目标的三层次为矿产资源安全(安全问题)、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我国矿产资源产业竞争优势构建(开发利用效率及国际贸易与国际合作问题)、矿产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环境效率问题),它们构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矿产资源战略目标体系;与此相适应的四个子战略为:对应矿产资源安全目标的矿产资源安全战略,对应矿产资源产业竞争优势目标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和矿产品贸易与国际合作战略,以及对应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生态环境协调战略这4个子战略构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矿产资源战略体系(图2)。

图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矿产资源发展战略研究的总体框架

首先,我国矿产资源安全目标。矿产资源供应首先要能满足本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且这种满足是可持续的,重点是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安全。

其次,矿产资源企业竞争优势目标。在矿产资源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基础上,强调矿产资源企业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的构建[38];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需要构建矿产资源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这类优势可以通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国际贸易与合作子战略来实现[39-40]。

再次,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义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围绕这一目标,设置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矿产资源生态环境协调子战略。

综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矿产资源战略体系由以下4个子战略构成,即矿产资源安全战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矿产品贸易与国际合作战略,及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协调战略,它们分别对应4个子课题(子课题2~5)。鉴于战略环境分析是战略目标、总体战略和战略体系确立,以及4个子课题研究的基础,因而增设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矿产资源战略环境分析及总体战略”子课题(子课题1)。这样,本课题共包含了5个子课题。

1.3研究目标

1)确立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矿产资源发展总体战略。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矿产资源发展总体战略影响着战略体系设计,也影响着总体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2)通过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矿产资源安全战略的研究,确立影响矿产资源安全的相关因素、构建矿产资源安全评估体系、评估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及构建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保障我国战略矿产资源安全的策略。

3)通过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的研究,明确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置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出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及战略实施的政策法规保障。

4)置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中国矿产品贸易与国际合作战略进行研究,一方面掌握我国矿产品贸易与国际合作所面临的环境和国际竞争力状况,挖掘影响我国矿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强弱的深层次因素。

5)通过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协调战略的研究,得出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影响机理,构建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协调系统,并提出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协调机制的创新路径。

以上5项研究目标其实分别对应5个子课题(图2),通过执行5个子课题来实现。

1.4主要研究内容

1)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矿产资源发展总体战略研究。一是我国矿产资源战略环境分析及总目标确立,环境分析包括经济全球化特征及其对我国矿产资源发展的影响,及内、外部环境分析,从中识别机遇、挑战、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确立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矿产资源发展总目标;二是我国矿产资源发展战略的演进及矿产资源战略研究评述,以求从历史和学术角度,归纳出我国矿产资源发展战略演进特点及主要学术观点,为我国矿产资源发展战略制定提供参考;三是确立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矿产资源发展总体战略。

2)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矿产资源安全战略研究。包括矿产资源安全内涵的科学界定、矿产资源安全影响因素分析、矿产资源安全评价体系及调控机理研究、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评价及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研究。一是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二是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四大战略即企业发展战略、市场开发战略、资源综合利用战略、体制创新战略分析;三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实施的政策法规研究。

4)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矿产品贸易与国际合作战略研究。具体包括中国矿产品贸易与国际合作环境分析、中国矿产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中国矿产资源国际合作“走出去”战略,及我国战略性矿产品进口风险、国际投资风险,及国际投资区位选择。

5)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协调战略研究。探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影响机理、发达国家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经验及借鉴,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协调系统,创新中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协调体制。

1.5关键问题

1)经济全球化特征及其对我国矿产资源发展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本研究的重要背景主题,是制定我国矿产资源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若不能很好地分析,则制定的发展战略偏离客观实际。

2)矿产资源安全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首先,矿产资源安全是综合多因素影响的结果,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即安全系统;一国矿产资源是否安全,实质上是指这个安全系统是否运行顺畅。因而,研究矿产资源安全,必须首先明确矿产资源安全系统及其构成。其次,进一步确定所构建的矿产资源安全系统的安全程度即安全评价。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是安全评价的基础,因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是另一需要解决的关键因素。

3)矿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矿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复杂且重要,只有明确了这些影响因素,才能针对性地分析各个因素的形状及发展趋势,识别其中可能的机会和潜在的风险,从而为有效地组织我国矿产品的国际贸易、合作及规避其中的风险提供策略制定的依据。

4)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影响机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阶段不同程度地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其影响过程及特征即影响机理是有效构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协调系统及开发利用中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的最重要依据。

2 结 语

经济全球化赋予我国矿产资源新的独特发展环境,但目前文献极少从战略管理过程的系统、整体角度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矿产资源发展战略。本文在明确研究问题基础上,结合战略管理过程,从战略环境、目标体系、战略体系,及战略实施的逻辑顺序较系统地设计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矿产资源发展战略研究的框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立本研究的目标、内容及关键点,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矿产资源发展战略研究提供指导。

[1]陆挺,刘璇,张艳飞,等.基于产业链分析的中国铟锗镓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资源科学,2015,37(5):1008-1017.

[2]王昶,黄健柏.中国金属资源战略形势变化及其产业政策调整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11):391-194.

[3]王登红,王瑞江,李建康,等.中国三稀矿产资源战略调查研究进展综述[J].中国地质,2013,40(2):361-370.

[4]杨丹辉,渠慎宁,李鹏飞.稀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11):230-234.

[5]余谋昌.以生态整体性思维思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战略[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3 (3):15-24.

[6]邵学峰,李翔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国际化战略:日本的经验与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2015(4):87-94.

[7]朱清.矿产资源开发布局及其制度优化[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6(1):46-50.

[8]于汶加,陈其慎,张艳飞,等.世界新格局与中国新矿产资源战略观[J].资源科学,2015,37(5):860-870.

[9]李晓燕.矿业全球化下我国的矿业战略及制度保障[J].求索,2013(6):37-39.

[10]纪玉山,刘洋,卢婧.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矿产资源统一管理战略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3(6):18-25.

[11]李继尊.关于中国石油安全的思考[J].管理世界,2014(8):1-3.

[12]戴照明.我国石油安全战略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13(1):40-44.

[13]陈正惠.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J].管理世界,2013(10):1-18.

[14]徐英华,张璨.中亚各国油气投资立法的变化及投资建议[J].国际经济合作,2015(9):51-55.

[15]戴茂华.中国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和政策研究[J].生态经济,2013(10):134-137.

[16]沈镭,高丽.中国西部能源及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10):17-23.

[17]雷汉云,张忠俊.中国新疆与中亚地区矿产资源合作模式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3):77-83.

[18]李争,杨俊.华东地区矿产资源开发规模扩张的生态环境响应演化[J].工业技术经济,2015(10):45-50.

[19]何绪文,胡唤雨,胡魁.资源枯竭型城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建议——以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为例[J].资源与产业,2013,15(1):20-24.

[20]孟凡生,韩冰,李滨.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供给影响因素及其前景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5):75-77.

[21]尹丽文,崔荣国,徐桂芬,等.2015年矿产资源形势基本特点[J].中国矿业,2016,25(1):6-8.

[2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杨建龙,张亮.我国矿产资源消费前景展望与保障能力评价[J].中国发展观察,2014,(6):15-18.

[23]黄征学,宋建军.未来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供求形势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3(58):36-46.

[24]张传平,刘乐.我国石油供需安全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5(20):143-149.

[25]纪玉山,卢婧,刘洋.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体系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3(4):42-46.

[26]童莉霞.发达国家稀缺矿产资源战略及启示[J].宏观经济管,2015(11):85-88.

[27]张树良.国外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模式解读:基于价值链与运营链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3(18):225-232.

[28]纪明,纪玉山,刘洋.中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4(9):250-253.

[29]周维富.我国工业化进程中资源消耗的特征及未来的趋势展望[J].经济纵横,2014(3):26-33.

[30]巩芳,胡艺.基于“四元主体模型”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主体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10):1213-1216.

[31]陈军,成金华.中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3):111-119.

[32]严丹霖,孟楠,杨树旺.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多维分析[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5(5):39-42.

[33]张复明:资源型区域面临的发展难题及其破解思路[J].中国软科学,2011(6):2.

[34]毕云龙,相洪波,马朋林,等.浅析我国采矿环境现状及对策建议[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5(9):70-72.

[35]李璇琼.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3.

[36]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9(3):18-19.

[37]李颖.基于产业阶梯模型(ILM)的我国铁矿石资源产业战略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

[38]林小艳.黑龙江省非金属矿产开发战略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3

[39]雷岩,郑镝,郭振华.我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开发合作运行模式综述[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5(3):41-43.

[40]叶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对外贸易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

Design on research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mineral resource in China under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HEN Lian-fang,HUANG Wei-ze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Wuhan 430074,China)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mineral resources should be formulated based o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ffecting development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China.The problems of research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China under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clude what is the general strategy,mineral resources safety,efficiency of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and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cooperation,for designing the general strategy,safety strategy,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strategy,international trade and cooperation strategy and coordination between mine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eco-environment.Objectives system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China under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onsists of seeking to mineral resource safety,competitive advantag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ts strategy system is composed of safety strategy,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strategy,international trade and cooperation strategy,and coordination strategy between mine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eco-environment.Key problems in research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China under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re impact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on development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China,safety system of mineral resources and it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impacts factor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cooperation,and eco-environment impact mechanism.

economic globalization;development strategy of mineral resources;general framework;key points

2016-05-26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矿产资源战略研究”资助(编号:12JZD034)

陈莲芳(1968-),女,浙江台州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经济管理。

黄伟泽(1994-),男,广东云浮人,本科生,专业为工商管理。

F407.1

A

1004-4051(2016)10-001-06

猜你喜欢

矿产品矿产资源全球化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主要矿产品形势分析
自然资源部发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8)》
矿业权出让转让及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审计主要内容和方法
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使用法将作重大修改——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与矿产资源使用法典(草案)》解析
全球化陷阱
关于PPP项目尽职调查浅谈——以某矿产品运输专用线PPP项目为例
矿产品概念辨析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