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常而合理”的建筑之道

2016-11-14孟建民MENGJianmin

世界建筑 2016年10期
关键词:建筑创作合理性建筑师

孟建民/MENG Jianmin

“反常而合理”的建筑之道

孟建民/MENG Jianmin

建筑创作是否有“道”可循?回答自然是人各有异,如果建筑师的创作方向全都在一股道上挤,那么创作的结果必失丰富多彩,而落入“样板戏”般的单调重复。

我从业30多年的个人体会是,建筑的创作应遵循“反常而合理”的建筑之道,其核心点可用两个词来概括:一是“反常”,再就是“合理”。下面我从4个方面来阐述在“反常而合理”的创作之道上的心得体会。

1 “反常”是建筑创作之内核

建筑创作包含“创意”与“设计”两层涵义,“创作”的“创”讲的就是创意与构思,“创作”的“作”说的就是设计与安排。好的建筑创作,不仅要构思好,而且要设计好。所谓构思好,就是其创意要有“创新之意”。这个“新”字是针对“常”字而言的。“常”即平常,一般,因循守旧。而“反常”则强调破除平常,追求创新。“创新”是建筑创作之内核、之本质。如果建筑师仅不断地重复他人或自我,那仿如工人在工厂生产标准部件,虽也劳作,但却远离了“创作”的本意,正如业内对建筑设计之结果有“产品”与“作品”之分。建筑设计的“产品”以重复性为主,而建筑“作品”则以创意性为主。判断建筑设计成果是作品还是产品,就看其是“反常”还是“平常”,“反常”者为作品,“平常”者为产品。

如何判断什么是“平常”与什么是“反常”,实际上有大众评价与专业评价之分,或者一般与特殊之分。(大众评价一般指约定俗成或通常判断就能形成共识的评价,)而在专业评价方面,则会出现一些微妙的变化与区别。有些专业评价与大众评价基本相同,这叫雅俗共赏;有些专业评价与大众评价相互对立,则被视为有专业立场;在现实中,专业审美引导大众审美是一种社会进步之动力。

在专业范围内,评价体系分门别派,业内的观点更多基于理性分析或基于评判角度的不同。他们之间观点有时会针锋相对,各具其理,强调各自的批判性。所以不同门派的专业观点,对“平常”与“反常”的判断可能完全不同。

专业评价由于比大众评价更具有深入性与前瞻性,所以专业评价也更具有敏锐性。大众认为的“平常”建筑,对专家而言可能具有“反常”特质。而大众认为的“反常”建筑,在专家眼中也许被视为“普通”和“平常”。专家的广阔视野与时效性通常决定了专业评价与大众评价的差别及专业的引领性。

以上探讨了“平常”与“反常”的涵义,以及判断它们的评价机制,表征了“反常”在建筑创作中的价值与意义。进一步讲,“反常”仅是一种中性词,我们以上的论述多是基于“反常”的积极意义而展开的。实际上,既然是中性词,就可能存在它的两面性,即“反常”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出类拔萃对平庸是一种“反常”,落后低能相对于一般也是一个“反常”,因此我们探讨建筑创作的“反常”之道,为了表明其正向的积极意义,还必须加上“合理”作为条件来支撑“反常”对建筑创作的价值与意义。

2 “合理”是建筑创作之基石

“合理”直接说明理解为:合乎道理,即指合乎事物的发展规律。如果说“反常”属于中性词,那么“合理”无疑表达的是一种褒义。对“平常”与“反常”的判断具有相对的主观性,而“合理”与“不合理”更具有客观的特质与意义。

对建筑而言,建筑创作的合理性可表现在诸多层面,比如功能合理、形式合理、材料合理、造价合理、施工合理等等,又如合理的选址、合理的定位、合理的规划、合理的设计、合理的建造、合理的使用等等。建筑的合理性是以项目的计划、任务和要求为依据,以技术规范、标准、 要点为守则,以建筑遵守逻辑规律为最终之准绳,其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经济性与逻辑性。

设计任务书是设计的基本依据,任务书要求做宾馆,建筑师就不能设计成宿舍;任务书规定 200套客房,建筑师就不能做多做少规定的套数范围等等,这些依据性条件不满足也就是泛指该设计不合理。当然设计任务书本身也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前置条件出错的情况经常发生,因此说建筑设计的合理性是分层级的。局部的合理不代表整体的合理,逻辑推导环节的出错或不合理将导致结果的出错或不合理。是否偏离设计目标与定位是设计合理性判断的方面之一。另外,设计的经济性也是判断设计合理的重要标尺。

设计的结果是否节省经济,是否有较好的效益、较高的效率,往往也是设计合理性的重要依据。当然对那种“不求最好,只求最贵”的变态价值观根本不能划入合理性的探讨范围。

逻辑性是衡量合理性的基根标尺,功能关系有逻辑性,形式语言有逻辑性、结构、建造、运维等等都有其逻辑性问题,符合逻辑也就是符合“合理”之道。

建筑创作的合理性主要是基于建筑的目的,经济与逻辑等多层面衡度的。评价一座建筑是否合理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总体的,局部合理的总和不代表总体的合理,建筑创作必须把握局部与整体之间的结构性关系,协同可能是总体合理性重要的评判标准。

3 “反常而合理”的辩证关系

针对“常”“理”之间,无非存在4种关系的可能性,即是反常而合理、平常而合理、反常不合理、平常不合理。平常而合理是最为一般的通常关系,平庸而用心的设计基本都是可达到这种状态,只是顺应习惯路径,萧规曹随,没有创新,不犯大错。普通的建筑设计基本如此;当然也有经验少,能力差的建筑师甚至连平常而合理的结果都做不到,而是做出平常不合理的设计结果,可以说这类设计及结果不足挂齿。但有些建筑师不甘于平庸,大胆突破,做出一些“反常”建筑,虽然形式上“反常”了,但在功能上却不合理,这种反常不合理的建筑是最值得警惕的一种倾向。真正难做到的是“反常而合理”,这是4种关系中的最正确的选项,也是建筑师应当真正追求的创作之道。既然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那么建筑之“反常”可通过科技创新和观念创新两大方面加以展开。在这两个方面,既可是单方面进行,也可以从两方面互动进行。而在创新的程度上有渐进式的微小创新,也有颠覆性的根本创新。任何建筑设计在创新方面都有程度的不同,因为设计本身就是结合特有条件进行的创新活动,而建筑师在观念上是否真正保持不断的创新意识,那就因人而异了。

我认为只有少数建筑师持有积极的创新意识,而大多数建筑师更多的是仿学与重复。创新不仅需要建筑师的天赋与韧性,还要有勇气与担当,而仿学与重复则轻松稳妥,并不需要担负“失败”的风险。

在我看来,“反常”往往是建筑的表象形式,而“合理”才是建筑的内在逻辑。“合理”的内在性是建筑存在的本质需求,而“反常”的表象可以是千变万化的。换而言之,“合理”具有唯一性,而“反常”具有多样性。合理的内在可以以多样的表象来呈现,这也正是建筑创作的价值所在,同时也是建筑博大与微妙的原因所在。

4 “反常而合理”的创作实践

1 合肥规划三馆效果图

建筑的技术性可以用“合理”的原则来判断,建筑的艺术性则可以以“反常”的标尺来度量。既然建筑具有艺术属性,那么其创作就必须规避模仿、抄袭与重复,因此建筑师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要创作、创新、原创。遵循这一法则,我在建筑创作的道路上一直探求建筑形式、形制、空间等范式上的突破,力求探索新的模式语言与新观念的张力。在我30多年的创作经历中,每个设计项目都努力尝试,但其成效有大小之别,我仅选三例来阐述说明。

其一是合肥规划三馆(省馆、市馆、地方馆)在布局形制上的突破。城市规划馆已成为我国各级城市中的一道风景线,多数规划馆的设计大都呈现出一种约定俗成的模式,即城市总体模型大沙盘为中心,声光电加以烘托,围而绕之,周边再以“过去、现在、未来”加以展开,分区、专项及重点区段规划辅之,最终形成一种或长或方的体块,覆以时尚的表皮展现,总体看上去都大同小异。

为了打破这种熟套的范式,我在构思此馆时,力求表达传统与现代的一种碰撞与对话,以“几何的圆”为基形,在圆的中间置与徽式街巷、聚落。圆分3块,虽被街巷挤入后迸开之势,在形制上营造出强烈的对比,给人以矛盾、对话、追求、突破等多义的解读(图1)。同时在功能布局与流线上都满足了规划馆的专业需求及适应人们的行为习惯,进而达到“反常而合理”的建筑效果。

其二是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这一项目的创作过程非常富有戏剧性,这是一项通过全国招标选定的建筑方案,当时我们团队没有参与。由于该项目领导层不太满意中标的设计方案,一直犹豫到项目的施工图设计完成,准备实际动工时才叫停设计与施工,临时邀请我再出两个方案比选一下。当我在接到委托任务电话的一瞬间,在我大脑中就朦胧形成了后来成形的基本创意,我避开那种在立面表皮上对渡江战役意象的二维表达,而是采用极简的简形几何形式,三维立体地表现具有力量感的战船形象,透过这种极简“反常”的处理手法,营造一种富有冲击力的前倾动势,达到了“形”与“意”的高度契合。这种神韵的传递,一下就调动了决策者的情绪,第一次方案汇报,就在极短时间内被拍板敲定,当然在创意这一基形时,我心中对该纪念建筑“合理性”的把握早已胸有成竹,因此在方案的深化过程中,良好地解决了“功能”与“形式”之间的关系问题(图3、4)。

其三是玉树地震遗址纪念馆。这是一项建筑规模不大、但意义重大的特殊项目。作为一次重要的集群设计,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得到过许多专家的支持、咨询与把关。由于该项目紧临被震塌的格萨尔王宾馆遗址,故此项目设计不仅仅强调的是纪念馆建筑本身,同时对遗址场所感的保护与营造更为重要。我们在做了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初始构思的方案都是在突显“纪念馆”这种常规思路上做文章,经过8轮比选,大家都觉得不到位、不理想。当一种思路走不通的时候,最好不要总是徘徊在原有思路上,应停下来,冷一冷,再尝试一下反其道而行之,这种“反常之道”或许会将我们的创作带入“柳暗花明又一村”。于是我们采用“弃显求隐”的设计方法,将纪念馆主要功能空间置于地下,地面上仅露出一道长长的石墙,迎着遗址方向设置一排共85个转经筒。于是营造出尊重遗址、弱化建筑烘托纪念氛围,创造了特殊的空间感受,最终赢得专家组的充分认可。

类似上述实践案例不胜枚举,“反常而合理”的建筑之道是笔者30多年遵循的创作方法。每当我的建筑创作陷入困境,我都会默读这一建筑之道,提醒自己不要因循守旧,重复是倒退,创新是根本,走既要“反常”又要“合理”之路,才能使建筑师在创作的道路上摆脱产品式的纠缠并保持作品常新。

2 渡江战役纪念馆实景

3.4 渡江战役纪念馆方案构思手绘

Te Unusual, but Reasonable Way of Architecture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2016-10-10

猜你喜欢

建筑创作合理性建筑师
胖胖的“建筑师”
新形势下新闻采访行为的合理性探讨
设计手稿在建筑设计创作中的运用探讨
浅论建筑创作思维的培养
当建筑师
浅析阿里巴巴总部办公楼建筑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应用
域外证据领事认证的合理性质疑
废旧材料在建筑创作中的再利用研究
关于如何加强建筑设计的合理性问题探讨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