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历史街区内的博物馆建筑设计

2016-11-14周隽永

山西建筑 2016年27期
关键词:文脉苏州建筑设计

周隽永 王 宁

(辽宁工业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0)



谈历史街区内的博物馆建筑设计

周隽永 王 宁

(辽宁工业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0)

解释了历史街区的概念,分析了历史街区内博物馆的建筑价值,并以苏州博物馆为例,从古典园林理念、古典图形元素、结构设计、新材料及新工艺等方面,阐述了历史街区内博物馆的建筑设计方案,使博物馆的设计达到现代元素与传统文脉的高度融合。

博物馆,历史街区,建筑设计,古典园林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城市建设强度日渐增强。其中历史街区逐渐成为城市建设与规划的一部分。我国多个城市都在开展旧城改造与城市更新。但在实践中,很多城市忽略了历史街区中博物馆建筑自身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对城市文脉造成了伤害,且违背了可持续发展原则。因此加强对历史街区内博物馆建筑设计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历史街区概述

历史街区,是指某一地区历史文化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充分代表了该地区历史发展脉络,且能够充分反映该地区经济、社会及文化等的建筑群及周围环境。历史街区是一个城市成片保存的历史模样,也是构成城市风貌的基础,具有极其重要的遗传价值。

2 历史街区内博物馆建筑价值分析

2.1 历史与文脉价值

历史街区内的博物馆建筑设计包含了我国历史,见证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是该地区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从本质上来看,近现代历史建筑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如成立于1952年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如今依旧沿用原有官舍,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在上海典型的石库门里弄建筑,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且充分体现了当时的上海特色民居风貌。可见博物馆建筑具有非常明显的历史、文脉价值,能够让当代人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我国古代、近代史。

2.2 经济价值

历史街区内的博物馆建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省建造成本。目前,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相对紧张,利用原有的建筑进行适度改造,能够赋予建筑更多新的功能,促使其积极作用的有效发挥[1]。因此能够节省更多城市改造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不仅如此,在建设时间上,施工周期缩短,在一定范围内仍是最经济的选择。

2.3 社会价值

建筑学作为一门艺术与工程技术深度结合的学科,其巨大的资本投入、成果等都将影响城市、社会未来发展。诸多案例表明,历史建筑改造、再利用能够为城市空间注入新鲜活力,以此来缓解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矛盾。另外,还能够促进城市与资源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更多支持。

3 历史街区内的博物馆建筑设计——以苏州博物馆为例

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苏州古城,其中古街、古巷及古桥等星罗棋布,千百年来,苏州城始终保持着河路并行的格局,显示出舒朗淡雅的水城风貌,成为我国非常别具一格的风景。新苏州博物馆选择在老城东北街与齐门街交汇,占地面积约1万m2,是苏州城发展的缩影[2]。受到周围地理环境的影响,博物馆的设计不但要充分考虑到自身功能,且需要控制好建筑高度,以此来保证古典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在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引入古典园林新理念。对于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应延续传统苏州建筑风格,在造景设计上,突破传统造园手法,将博物馆置于院落当中,形成园林移景、取景等特色。建成的院落,不仅延续了忠王府、拙政园建筑风格,且将古典园林元素渗透其中,全新打造出现代创意山水园。另外,在空间处理上,对于建筑物的设计,还汲取了古典园林的造园优点,馆中以造山、植树、置桥等设计手法,强调传统建筑特点,向人们展现了江南园林的精髓,且借助开放空间,实现对现代建筑的私密空间设计目标,如图1所示。

2)利用古典图形元素。我国传统建筑中,常常将“方”“圆”作为基本特征进行设计。因此对于坐落于历史街区的苏州博物馆,我们同样可以借助几何图形,采用繁衍、重构等艺术手法,将西方古希腊罗马神庙的几何图形进行整合,应用于苏州博物馆设计当中,以此来规避形式、空间层面上的具象传承。如博物馆屋顶三角形灵感来源于苏州老房子屋顶的比例,竖边与横边比值为1∶2,且技术层面上,采用了江南水乡瓦顶木屋架模数设计[3]。按照这种设计方式形成的几何造型突出了江南传统屋顶建筑特色。不仅如此,生动的几何图形,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博物馆稳固性,增强建筑物外观美观性。

3)传承苏州文化特色。色彩作为影响视觉冲击力的主要因素,苏州历史街区以青白相间的地域色调为主。黑、白、灰是苏州城延续了千年的文化色。因此对于苏州博物馆的设计,我们在色彩上,可以继续采用苏州传统民居的建筑用色,内外墙体将白色作为主基调,空间转折处可以采用灰色线条进行外形设计,以此来实现对空间结构的划分,进一步丰富建筑层次感。博物馆新馆粉墙黛瓦主色调,能够更好地与苏州历史街区融为一体,既具有较强的和谐性,且能够赋予建筑更好的肌理、坚固性,见图2。

4)传统结构设计。我国传统屋顶构造方式,在恒温恒湿方面效果并不好。因此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对博物馆设计过程中,我们要尽量避免这一问题,采取新工艺、新方法实现对结构的优化设计。如屋顶引入玻璃材料,并结合钢结构,提高建筑采光率,将自然光线引入到博物馆内,符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4]。综合整体设计效果来看,屋顶造型看似简单,但其结构非常复杂,表层为石材,并分别设置金属板、木板等材料,实现对博物馆的屋面的良好排水目标,减少对建筑物的侵蚀,更好地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基于此,博物馆自身具有的特殊结构,能够将现代理念与传统意蕴完美融合,从而促进博物馆生态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5)创新新材料与新工艺。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材料、新工艺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对于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应积极使用新材料。如屋顶设计延续传统坡顶景观,但是对于材料的选择,采用了内蒙古、山西一带的中国黑花岗石经过切片、烧毛等处理形成的瓦片,此类瓦片具有遇水而黑特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建筑色彩层次,给予人们更加深刻的印象。我国传统建筑多以木质结构为主,在设计中,可以引入开放式钢结构,提高建筑结构整体稳固性。加之几何形态构成坡顶设计,能够突破传统建筑大屋顶采光的约束,且能够引入更多自然光线,真正意义上实现自然与人类社会和谐相处[5]。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中国画、古典哲学思想实现对苏州博物馆的优化设计,为历史街区改造赋予更多活力。随着未来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对于历史街区中博物馆的设计我们还要给予更多关注,创新更多设计理念及方法,不断丰富博物馆外观及内涵,从而促使城

市的光彩得到更好地展现。

4 结语

根据上文所述,历史街区作为城市化建设及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记载该地区历史的基础,也是城市风貌的构成。因此在实践中,相关人员要明确认识到历史街区改造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博物馆的设计,加强对现代元素与传统文脉的高度融合,赋予博物馆更为深厚的意蕴,不断提高博物馆自身综合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够深度挖掘建筑内涵,进而促进我国建筑持续发展。

[1] 唐西娅,戴向东.建筑历史文脉的延续与现代建筑的自我实现——以苏州博物馆设计为例[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2(9):72-75.

[2] 牛 玉,汪德根.基于游客视角的历史街区旅游发展模式影响机理及创新——以苏州平江路为例[J].地理研究,2015(1):181-196.

[3] 哈艺多.浅谈禅宗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J].艺术科技,2014(2):305.

[4] 管 宁.文化创意:接续传统与现代——城镇化视野下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艺术百家,2014(1):69-75,77.

[5] 张凤阳,王子强.基于视觉图式的历史街区景观空间组织研究——以苏州地区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4(6):14-21.

Discussion on museum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historical block

Zhou Juanyong Wang Ning

(Liaon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Jinzhou121000,China)

This paper explained the concept of historic district, analyzed the museum architectural value in historical block, and taking the Suzhou Museum as an example, from the classical philosophy principle, classical graphic elements, structure design, new materials and new technology and other aspects, elaborated the museum architectural design method in historical block, made the museum design integration to highly blending of modern elements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museum, historic block, architectural design, classical garden

1009-6825(2016)27-0024-02

2016-07-17

周隽永(1993- ),女,在读本科生; 王 宁(1993- ),女,在读本科生

TU242.5

A

猜你喜欢

文脉苏州建筑设计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脉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1季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建筑设计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