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及其满意度调查研究★

2016-11-14

山西建筑 2016年27期
关键词:社区活动养老老年人

朱 琳 胡 超

(1.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2.长沙市城市建设科学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000)



城市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及其满意度调查研究★

朱 琳1胡 超2

(1.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2.长沙市城市建设科学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000)

论述了建设城市老年友好型社区的背景与意义,并调查研究了长沙市岳麓区麓谷街道麓泉社区老年人的满意度,同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可信度、单因素方差及相关性分析,为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提供了依据。

老年人,社区,问卷调查,满意度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人口老龄化是今后五十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向城市转移的老年人口也必将逐年增多。然而现阶段中国养老机构的资源配置不合理现象又使得大多数老年人不愿入住社会养老机构。这些都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养老问题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同时,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让我们看到城市社区服务建设愈发注重老年人的环境营造。虽然老年人生活在熟悉的社区里,熟悉的人群中,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理能力的下降,经济的飞速发展使老年人群对社区环境的期望值增高。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由于老年人生理、心理的独特性及老年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导致老年人需求呈现多元化、多层次性的特点,对社区养老的探索也逐渐从物质层面需求转变为关注老年人的照顾及精神层面的需求。

本研究借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老年友好城市”的理念和研究方法,以构建“老年友好型社区”作为研究框架,通过总结构建“老年友好型社区”的实践经验,探讨社区养老现状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全面认识老年人的需求特征和满意度影响因素,提高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并为我国社区建设与管理提供新的要求和新的发展策略。本文的探讨对提高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从而为老年人生活提供一个友好的,幸福的生活环境。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文以长沙市岳麓区麓谷街道麓泉社区为研究对象,该社区东起麓谷大道,西至东方红大道,南达枫林三路,北抵桐梓坡西路,总面积约8.4 km2。主要有40多家大型购地企业和麓谷国际工业园,以及中房F联邦、麓山润城、麓谷明珠、金领公寓、可可小城、桔洲印象等13个居住小区。常住人口15 000余人,流动人口约20 000余人,共计约35 000人。该社区呈现多层次小区混合居住的特点,包括高档住宅区、普通居住小区、城中村安置区、政府保障性住房。整个社区配套设施齐全,居民社会层次多样化,小区间环境差异显著,居住情况非常典型,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本论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借鉴其他期刊论文和学术论文对我国城市社区老年友好性研究,来探讨老年友好性和老年人满意度的现状;并在借鉴其他国家建设老年友好型社区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建设老年友好型社区的思路与建议。

3 满意度调查研究

3.1 评价因子的选定

本文以麓泉社区中常住老年人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在对社区养老及老年友好型社区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有选择性地选取评价因子。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相关性分析对老年友好型社区满意度的关键因子进行遴选,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来展开问卷调查:1)老年人的基本属性。主要从年龄情况、婚姻状况、月收入、收入来源、生活是否宽裕、健康状况等情况来研究;2)空间环境。主要从社区的整体布局、环境整洁度、室外空间营造、老年人生活空间大小、交通及公共服务设施是否便利、社区内远程系统是否完善、社区室外活动是否安全等情况来研究;3)社区文化环境。从是否有交流的机会、社区是否有社会活动、社会活动是否感兴趣、社会活动是否丰富多彩、是否为方便老年人或残疾人参与而提供了相应的设备等情况来研究;4)社区服务环境。主要从社区信息建设、社区内健康服务如志愿者和提供家庭护理等服务设施是否方便、社区的商业服务等情况来研究。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评价指标体系

3.2 可信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质性研究”中深度访谈的方法,于2016年7月组织湖南城市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大四学生对麓泉社区老年人进行了详细调查。问卷主要包含居民基本属性特征和满意程度的评价两大部分。对满意度的赋值采用Likert5级量表法,分别记为5分,4分,3分,2分,1分。“5”表示很满意,“1”表示很不满意。本次调查覆盖麓泉社区六大主要居住小区,共下发问卷200份,回收172份。其中无效问卷0份,回收率达86%,覆盖率达5.4%(按入住户数计算),年龄覆盖56岁~88岁。样本较均匀。利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经内在信度检验满意度初量表的信度水平,得出KMO系数为0.810 5。KMO值越接近于1,意味着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强,原有变量越适合作因子分析。分析结果Sig值0.037<0.05,表明显著,可以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的值为241.284(自由度为91),伴随概率值为0.000<0.01,达到了显著性水平。KMO和Bartlett检验见表2。

3.3 单因素方差分析

运用SPSS对原始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方法探究满意度影响因子对于不同层次人口特征的差异。得到表3所示结果,表中内容包含14个变量初始特征值及方差贡献率、提取6个公共因子后的特征值及方差贡献率、旋转后的6个公共因子后的特征值及方差贡献率。第1成分的初始特征值2.703>1;第2成分的初始特征值为1.847>1;从第7成分开始,其初始特征值均小于1,因此选择6个公共因子便可以得到70.364%的累计贡献率,即表示社区环境整洁度,老年人户外活动场所,街道照明系统,室外活动安全程度,社区活动,社区参与程度这6个成分因子可以解释约70%的总方差。解释的总方差见表3。

表2 KMO和Bartlett的检验

表3 解释的总方差

3.4 相关性分析

通过对长沙市岳麓区麓泉社区问卷调查,提取了6个主成分因子。分别为社区环境整洁度,老年人户外活动场所,街道照明系统,室外活动安全程度,社区活动以及社区参与程度,并将此作为自变量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探求其对我国老年友好型社区满意度的影响。PRE测量(Proportionate Reduction in Error)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在社区环境整洁度及社区活动上满意度较为一般,但是老年人对社区参与的积极性都比较高。且参与程度与其他各项之间均呈现正相关关系,皮尔逊相关系数分别为0.3,0.55,0.003,0.31,0.223。这表明居民在社区内参与度越高,社区环境越整洁,户外活动场所、照明系统、室外安全及社区活动的满意程度越高。街道照明与室外活动安全程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呈现较强的正相关,该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水平0.411<α值0.01,是显著的。即老年人在社区活动体验时,街道照明越好,社区的安全程度越高。但值得指出的是,社区活动与环境整洁度、街道照明以及室外活动安全程度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呈较弱的负相关(-0.003,-0.247,-0.261),即社区活动与上述三种因素之间没有显著影响。换句话说,社区的公共设施环境并不是影响老年人社区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同时,居民在社区的活动参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社区满意感,参与程度越高,对社区的未来越有信心,其满意度也越强。相关性分析见表4。

3.5 分析结果

总的来说,麓泉社区的社区文化比较传统和同质,社区建筑集中且比较老旧,社区功能全面,出行便利,比较适应老年人居住。但是社区治安和卫生情况有待改善。社区养老服务方面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较好,也付出了许多努力,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和项目。但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都欠强,活动的参与性不高。服务人员数量和相关素质的缺乏、各级服务体系的行政协调不畅都是制约社区养老服务的顺利开展与深入的重要原因。社区建设的内容应该覆盖老年人需要的各个方面,着重建设好老年人最迫切需要的服务,如医疗保健服务。对于身体健康、年龄较轻的老人来讲,社区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同样是迫切的需要。经过对长沙市麓泉社区的实地调研及问卷结果分析,可以看出,老人们社区参与和社区自治的意识较弱。社区更多的只是一个地域概念,还没有发展到一个居民生活的共同体,也没有承担起自治的功能。因此老人还没有真正把社区作为一个重要的照顾支持纳入自己的生活和情感体来,其对于社区的认同感和主人翁意识还不够强。

表4 相关性分析

4 结语

建设老年友好型社区是保证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千家万户,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惠及众多老年人的社会系统工程。目前,我国在老年友好型社区的开发上可以说刚刚起步,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社区建设发展道路是当前迫切的任务。各地区当地情况不同,应针对具体情况对指标权重的分配及方案的设计作相应的调整,以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更好地提高当地老年人对社区的满意度。

总的来说,麓泉社区环境还不够整洁,社区设备还不够齐全,社区服务还不是很令老年人满意,社区参与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要把麓泉社区建设成老年友好型社区需要整个社区的成员共同努力。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老年人对社区满意度的评价体系,由此从社区满意度的角度给我国的社区养老和社区建设带来一些新的启示,尤其是为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1] 高艳芳.浅谈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现状与分析[A].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讨会[C].2006.

[2] 张士瑾.适宜老年人的城市社区户外环境设计探讨[J].广州建筑,2009,37(2):28-31.

[3] 沈启容.社区文化教育活动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群体性活动视角下的社区生活[J].中国成人教育,2015(22):5-7.

[4] 葛俊因,俞梅芳.浅谈老年社区宜居环境中的公共设施设计[J].科学时代,2015(10):67.

[5] 高 飞,李肇星.浅谈老年人居住环境设计[J].山西建筑,2006,32(9):24-25.

On construction of urban elderly-friendly communities and their satisfaction survey★

Zhu Lin1Hu Chao2

(1.SchoolofArchitectureandUrbanandRuralPlanning,HunanCityUniversity,Yiyang413000,China; 2.ChangshaUrbanResearchInstituteofConstructionScience,Changsha410000,China)

The paper indicate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elderly-friendly communities, surveys the satisfaction of elders in Luquan Community of Lugu Block of Yuelu District in Changsha, and undertakes the creditability, one-way variance, and relevance analysis, 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elderly services of communities.

the elder, community,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satisfaction

1009-6825(2016)27-0011-03

2016-07-18★:湖南城市学院校级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4xj06[Type text])

朱 琳(1987- ),女,硕士,讲师; 胡 超(1985- ),男,工程师

TU984

A

猜你喜欢

社区活动养老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小队活动菜单”引领社区活动的“三步走”
怎样有效组织少先队员开展社区活动
养生不是养老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