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研究

2016-11-14李会琴宋慧冰熊剑平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6年5期
关键词:湖北省分类旅游

李会琴, 王 林, 宋慧冰 , 熊剑平

(1.中国地质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2.湖北大学 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湖北省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研究

李会琴1, 王 林1, 宋慧冰1, 熊剑平2

(1.中国地质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2.湖北大学 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乡村旅游是我国当前旅游发展的热点之一,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是合理开发、科学规划乡村旅游的基础。根据资源的价值和功能,构建了湖北省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包括8个主类,18个亚类,41个基本类型。湖北省乡村旅游资源特色突出,四季赏花资源丰富,千湖之省水乡风光典型,乡村文化深远且地域差异明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方法与标准,并对湖北省乡村旅游资源结构、等级、地域分布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了湖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策略。

乡村旅游资源;分类;评价;湖北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居民休闲时间的增加,回归自然、乐享田园的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旅游发展的热点。20世纪90年代,我国出现了以农家乐和渔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初级形态[1]。2006年和2007年,国家旅游局将旅游主题分别定为“中国乡村游”和“中国和谐城乡游”,乡村旅游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国内旅游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乡村旅游是我国“十三五”期间旅游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开展旅游扶贫,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其分类与评价是旅游规划、开发的前提,亦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我国旅游资源分类体系较多,常用的有按照属性划分的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社会旅游资源[2]。郭来喜等提出了3个景系、10个景类、98个景型[3]的体系。2003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将旅游资源分为8个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是当前应用最广泛、分类最齐全的体系。据此,学者们提出了滨海湿地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科技旅游资源、养生旅游资源等分类体系[4-8]。乡村旅游资源(RTR)通常也参照国标的分类。邹宏霞等结合乡村旅游资源的特性与内容,将其分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2大主类,地质景观、水体景观、气候景观、生物景观、历史遗迹景观、聚落景观、民俗景观、农业景观、农村工业景观9个亚类[9]。胡粉宁等结合陕西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属性、特征和赋存状况,将其分为乡村自然景观类、乡村历史遗址与遗迹类、乡村特色聚落与建筑类、乡村农业产业科技类、乡村农家乐类、乡村休闲度假类、乡村民俗类、乡村红色旅游类8个主类,40个亚类[10]。王敏等将乡村旅游资源分为8个主类,23个亚类[11]。乡村旅游资源的分类综合运用了多种标准,相对比较客观,但缺乏对乡村旅游资源特色和功能的认知,导致其应用性和推广性不强。因此,本文尝试依据乡村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结合湖北省乡村旅游资源禀赋,构建基于游客需求的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体系,从而为乡村旅游资源调查、开发、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1 湖北省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湖北省地处我国中部,气候四季分明,农业发展基础良好,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千湖之省”。近年来,乡村旅游市场需求旺盛。2015年湖北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1亿人次,占全省接待游客总数的21.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73.2亿元,占全省旅游收入的22.9%以上。截至2015年底,以“五级联创”为主要载体,整合各部门资金4.9亿余元,创建了20个省级旅游名县、24个旅游名镇、97个旅游名村、11条旅游名街、346家高星级农家乐和120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乡村旅游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途径。“十二五”期间,乡村旅游已带动全省42万人脱贫,占湖北脱贫人口的18.6%(数据来源于湖北省旅游局)。

为了更好地促进全省乡村旅游快速、持续、协调发展,2014年8月,湖北省旅游局启动了“湖北省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对全省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和重点详查,本研究中乡村旅游资源调查,来源于该规划课题调研结果。

2 湖北省乡村旅游资源分类

2.1 分类体系

依据乡村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结合资源禀赋性状,即现存状况、形态、特征,综合前期研究成果,构建湖北省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体系。采取国标分级标准,按照从属关系分为主类、亚类和基本类型。该分类体系有8个主类,18个亚类,41个基本类型。8大主类分别是:乡村观光类、乡村体验类、乡村度假类、乡村养生类、乡村科普类、乡村文化类、乡村商品类、乡村节庆类,较为全面的概括了乡村旅游资源的功能及类型。采用数字编号系统,如321代表第3主类下第2个亚类的第1个基本类型,详见表1。

表1 湖北省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体系

经过普查和详查,湖北省主要乡村旅游资源单体共有638处(表2)。乡村观光、度假和文化类旅游资源比重大,观光花园、茶园、果园十分丰富,说明湖北乡村旅游发展基础雄厚。乡村度假地以农家乐、农业休闲园为主;乡村科普、养生类的旅游资源单体较少。温泉养生、漂流运动类型资源较多。旅游商品丰富,包括各地农家美食,如潜江小龙虾、鄂州武昌鱼、梁子湖大闸蟹等。乡村节庆繁多,文化类节庆有恩施土家族女儿会、秭归端午节、远安嫘祖庙会等;赏花旅游节事有麻城杜鹃花节、沙洋油菜花节、孝感桃花节、老河口梨花节等。

表2 湖北省乡村旅游资源单体归类

2.2 总体特征

2.2.1 乡村赏花资源丰富

花是湖北最具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结合农业生产条件,各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赏花资源。麻城杜鹃花、樱桃沟野樱花、荆门油菜花、荆州桃花、老河口梨花、罗田油桐花、洪湖荷花、京山茶花、咸宁桂花等成为全省乡村旅游拳头资源。同时,由于花期不同,湖北一年四季花香不断。已经形成二月茶花,三月油菜花、桃花、樱花,四月杜鹃花、梨花、杏花、槐花,五月高山杜鹃、石榴花,六月薰衣草、玫瑰花,七月荷花、紫薇花,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十一月红叶、银杏叶,十二月、一月梅花的乡村旅游产品。湖北省旅游局以花为媒,开发乡村旅游,吸引近亿人次走到田园乡间赏花、观叶,品农家美食,住农家小屋,实现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赏花旅游已成为全省乡村旅游的品牌。

2.2.2 水乡风情浓郁,河湖水产丰富

湖北境内有长江、汉江两大水系,湖泊星罗棋布,水库、沟、渠连片成网,为乡村水域观光、水上娱乐、水产养殖提供了场所,造就了典型的水乡风情、鱼米之乡的乡村风光。江汉平原的洪湖、汈汊湖、梁子湖、沉湖等,成为湖北省重要的乡土景观。同样,水产品丰富多样,淡水鱼类、虾类、蟹类、小龙虾、莲藕、菱角等水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2.2.3 乡村文化深厚,地域差异明显

湖北省地域辽阔,乡村文化地域差异明显。鄂西北和鄂西南山地,少数民族较多,农耕文化以种茶、种果为主,擅长民歌劳作,如丹江口吕家河民歌村,文化源远流长。中部江汉平原以农耕为主,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是楚文化的发祥地。鄂东大别山区,属红色老区,农产品特产丰富,有罗田板栗、英山茶叶等,乡村文化交融繁衍。

2.2.4 乡村接待以满足大众休闲的农场为主,高层次度假地缺乏

湖北省各地农家乐接待初具规模,如襄阳、竹山、宜昌等地均形成了农家乐集聚带,满足了大众游客乡村旅游餐饮、住宿的需求。而乡村度假高层次需求的特色民宿及“洋家乐”度假地还十分缺乏,这将是制约湖北乡村旅游发展升级及转型的瓶颈。

3 湖北省乡村旅游资源等级评价

3.1 评价指标

乡村旅游资源评价方法多采用了层次分析、德尔菲法[12-14]。本研究采用多目标多因子评价方法,乡村旅游资源由资源价值、开发条件及开发价值决定。资源价值是其主要决定因素,占60分;开发条件占30分;开发价值体现了资源开发的潜在效应,占10分。乡村的典型性、观赏性是其价值的主要因素;资源所处的环境是否优美,生态环境好坏成为旅游者选择的重要标准。因此,旅游环境是开发条件的主要因素。乡村旅游具有乡村扶贫与产业带动的功能,其综合效应是评价开发价值的重要因子。单体评价主要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定量评价资源的等级,定量评分的标准见表3。

3.2 分级标准

按照评价因子的综合得分,将乡村旅游资源分为5个等级。得分≥90分为五级旅游资源;75~89分为四级旅游资源;60~74分为三级旅游资源。五级旅游资源为“特品级旅游资源”,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响力,能够反映湖北省乡村旅游的某一特征,从长远来看,也是吸引国际旅游者、全国乡村旅游市场的重要资源;四级旅游资源为“优级”旅游资源,是全省的重要资源;三级旅游资源为“良级”,是吸引本地乡村游客的重要资源。

3.3 评价结果

根据评价指标与赋分标准,组织专家对主要单体进行打分,评价结果如下:沙洋油菜花、麻城杜鹃花、随县银杏谷、宣恩伍家台、东西湖郁金香园、长阳盆景带、保康尧治河等21处为五级乡村旅游资源。五级资源具有极高的观光价值、良好的开发条件以及明显的开发效应,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恩施枫香坡、江夏梁湖农庄、潜江中华龙虾生态园、黄陂玫瑰园等81处为四级旅游资源。枝江步步升布鞋文化村、红安对天河村等165处为三级旅游资源。湖北省优良级以上乡村旅游资源共267处,占42%,其他为三级以下旅游资源。

表3 乡村旅游资源等级评价指标及标准

4 湖北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4.1 以点带面,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增长极作用

湖北省乡村旅游资源空间集聚特征明显,优级以上旅游资源集中分布在武汉、宜昌、恩施等地(表4)。这些地区旅游资源等级高,市场潜力大,是全省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武汉市初步形成了江夏观光农业、黄陂全域旅游、蔡甸休闲农业为主的环城游憩产业,成为全省乡村休闲的主要场所,为全省乡村旅游主要增长极,区域带动作用明显。宜昌、恩施地处鄂西南,民俗文化个性突出,乡村环境优美,是湖北高山茶场、柑橘生产基地,为全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副增长极。以武汉、宜昌、恩施三地为核心,发挥“一主二副”的核心功能,提升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及服务水平,以点带面,带动全省乡村旅游发展。

4.2 立足特色资源,开发核心旅游产品

湖北省赏花资源丰富,品种繁多。赏花活动集乡村观光、摘果体验、农事劳作、吃农家饭为一体,延伸了农业产业链,能够有效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同时,千湖之省富产各类淡水产品,使湖北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因此,湖北省要立足名花资源与水乡风情,开发“四季花香”、“鱼米之乡”乡村旅游产品,包括乡村观光、乡村美食、农事体验等活动。

表4 优级以上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

4.3 区域协作,打造全国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根据旅游资源分布及地理空间特征,呈现“一带六片区”的格局,即:武汉都市农业片区、宜昌桔都茶乡片区、恩施民族风情片区、鄂东四季花木片区、鄂西北山地生态旅游片区、江汉平原水乡田园片区和长江乡村旅游带。各区乡村旅游产品资源特色有所不同,通过长江水道、交通廊道的串联,各区域乡村旅游产品进行互补与合作,着力开发湖北乡村“楚文化”、水乡观光、“湖北味道”美食旅游产品等,将湖北省建成全国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4.4 实施旅游扶贫,促进乡村旅游扶贫开发

湖北省有26个国家级贫困县(市)列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秦巴地区包括十堰市(6县)和襄阳市(1县),大别山区包括黄冈市(6县)和孝感市(2县),武陵山区包括恩施市(8县、市)和宜昌市(3县)。这些贫困县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环境优美,乡村商品及民俗文化富有特色,是全省乡村旅游发展的重点区域。因此从资源分布的角度,贫困县与乡村旅游资源分布具有较好的空间耦合性,这是实施乡村旅游扶贫战略的先决条件。借助乡村旅游,让村民以多种方式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中,实施旅游扶贫战略,是湖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策略。

5 结论

依据乡村旅游资源价值和功能,构建了湖北省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体系,该体系为相似地区乡村旅游资源调查与开发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分类参考。但由于湖北省地处内陆,缺乏滨海、高原等资源类型,因此,其他地方可在该分类基础上进行扩充予以借鉴。同时,由于观光花园与采摘果园有一定重叠,在统计时可按该园的主要功能进行分类。如农庄、农业园以采摘为主,花海景观以赏花为主,分别统计在相应的类型下。按照旅游资源价值、开发条件与开发效益提出了湖北省乡村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与标准,湖北省优良级以上旅游资源占42%,十分有利于乡村旅游的开发。深度开发湖北“四季花香”及“鱼米之乡”旅游产品,发挥乡村旅游带动及扶贫功能。

[1]陈旭霞.乡村旅游资源两种经营模式比较研究——兼论金湖县乡村旅游资源经营模式的选择[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2]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3]郭来喜,吴必虎,刘锋,等.中国旅游资源分类系统与类型评价[J].地理学报,2000,55(3):294-301.

[4]庄晨辉,陈星,李闽丽.滨海湿地旅游资源分类体系的构建[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7,26(4):32-35.

[5]张序强.地貌的旅游资源意义及地貌旅游资源分类[J].资源科学,1999,21(6):18-21.

[6]方世敏,邓丽娟.红色旅游资源分类及其评价[J].旅游研究,2013,5(1):36-40.

[7]陶卓民,林妙花,沙润.科技旅游资源分类及价值评价[J].地理研究,2009,28(2):524-535.

[8]杨懿,田里,胥兴安.养生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2015,31(8):137-141.

[9]邹宏霞,于吉京,苑伟娟.湖南乡村旅游资源整合与竞争力提升探析[J].经济地理,2009,29(4):678-682.

[10]胡粉宁,丁华,郭威.陕西省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体系与评价[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2,(1):217-220.

[11]王敏,陈国忠,孙文秀.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体系探讨——以山东临清市乡村旅游规划为例[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5,30(4):91-96.

[12]唐黎,刘茜.基于AHP的乡村旅游资源评价——以福建长泰山重村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4,34(11):155-160.

[13]杜忠朝,李磊,金萍.陕西关中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综合性定量评价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2):62-67.

[14]尹占娥,殷杰,许世远.上海乡村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研究[J].旅游学刊,2007,22(8):59-63.

Study on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Rural Tourism Resources in Hubei Province

LIHui-qin1,WANGLin1,SONGHui-bing1,XIONGJian-ping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 430074,China;2.School of Business of Hubei University,Wuhan 430062,China)

Rural tourism is one of the hot-spot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The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rural tourism resources are the basis of reasonable planning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for rural tourism.Hubei province is of great abundance of rural tourism resources.According to the value and function of rural tourism resources,this paper built 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rural tourism resources,including 8 main types,18 sub-types,41 basic types.Generally,rural tourism resources in Hubei have such main features as colorful flowers for sightseeing,typical villages with various lakes,rural hotels with local cultures being in bloom.Furthermore,this paper proposed evaluation methods and standards,concerning the structure,grades,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rural tourism resources in Hubei Province.Finally,the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rural tourism resources in Hubei Province were put forward.

rural tourism resources;classification;evaluation;Hubei Province

10.3969/j.issn.1009-4210.2016.05.004

2016-04-15;改回日期:2016-05-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0320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3M542092);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16YJA790018)

李会琴(1978—),女,副教授,从事旅游扶贫、区域旅游规划研究。

王 林(1960—),男,副教授,从事区域旅游规划,乡村旅游研究。E-mail:839371486@qq.com

F327

A

1009-4210-(2016)05-026-06

猜你喜欢

湖北省分类旅游
分类算一算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旅游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
春风化雨 深入浅出——记湖北省优秀理论宣讲员龙会忠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