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20,为中小企业下一盘全球化“大棋”

2016-11-14杨海康

中国中小企业 2016年10期
关键词:普惠峰会贸易

文/杨海康

G20,为中小企业下一盘全球化“大棋”

文/杨海康

G20杭州峰会期间,2016年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B20)于9月3日在杭州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2016年B20主席、中国贸促会会长姜增伟在此前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B20作为国际工商界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经贸规则制定的重要平台,已经完成《2016年B20政策建议报告》并已通过G20协调人渠道向G20各成员政府递交。

报告围绕今年G20杭州峰会的四项重点议题提出了20项政策建议、76条具体措施,直击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其中,关注中小企业发展是今年B20峰会的重要议题之一。

报告中,二十国商界领袖围绕这一焦点提出了诸多建议,包括:支持由私营部门发起,多方参与的世界电子贸易平台(eWTP)这一概念,促进公私对话孵化相关规则,为跨境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营造切实有效的政策和商业环境;帮助中小企业进行能力建设,完善标准认证体系,促进中小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为中小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和其他渠道融资提供便利;通过减少合规成本和扩大公共采购的中小企业准入,发展政务数字化等方式来优化中小企业的监管环境。

eWTP让中小型企业迎来春天

近年来,全球贸易低迷,多边贸易体制陷入困境。与此同时,跨境电商迅猛发展,全球跨境B2C电商市场规模有望从2014年的2300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9940亿美元。

针对这一现状,今年B20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组主席、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近来奔走呼吁、力争在全球维度上帮助中小企业,牵头倡议建立连接全球中小企业和消费者的世界电子贸易平台(eWTP)。9月6日,G20杭州峰会公报发布,其中第30条的一句话引起了广泛关注:“我们欢迎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对加强数字贸易和其他工作的兴趣,注意到其关于构建全球电子商务平台的倡议。”在公报的英文版中,全球电子商务平台译作Electronic World Trade Platform,英文缩写为eWTP。

eWTP是什么?这个乍看有些生涩的词汇其实并不费解,用马云的话来说,就是“全球买、全球卖”。全球20亿年轻人,只要他们有个手机,都可以做生意。如果你想尝尝菲律宾的芒果、挪威的三文鱼,收藏非洲的木雕,只需轻轻触击手机下单,就可望72小时内到货。它将是一个自由公平的贸易平台,由企业发起和主导,政府来支持,为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商人和消费者服务,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为中小企业下一盘全球化“大棋”。

eWTP希望做的事情包括:促进公私对话,孵化跨境电子商务规则,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创造更有效、更高效的政策和商业环境;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推广最佳实践(如跨境电商试验区)等方式,促进跨境电商和数字经济的发展,解决中小企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所面临的问题。

建立eWTP有着迫切的现实需求。世界经济至今没有摆脱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增长多年低迷,而国际贸易、特别是货物贸易的增速还赶不上GDP。各国政府穷于应对。无疑,eWTP将为贸易开辟新通道。从供给方来看,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地位突出。在G20国家,一半以上的GDP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并在创造就业、创新方面贡献卓著。但是,中小企业面临重重挑战,进入全球市场尤其吃力。eWTP正可以通过当今遍及全球的互联网,帮助年轻人和妇女创办中小企业,进入全球市场。这也符合经济平等化、贸易扁平化的大趋势。从需求端来看,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亿万消费者的需求无疑是座待开发的金山,纵然单笔交易金额有限,但其总量一定大得惊人。eWTP为如今困扰全球的投资“资产荒”、消费有效需求不足、金融“脱实向虚”等难题都提供了解决之道。

有人会说,不是有现成的WTO吗,何必再来个eWTP?WTO诚然是全球化浪潮的产物,但是多哈回合多年徘徊不前,谈不下去的原因很复杂,直接原因是WTO的决策机制是协商一致原则,这在国家利益严重分化的当今世界显然是高难度动作,谈判中极易掺杂政治、社会因素,偏离商业议题。传统WTO框架下的增长动力正在弱化,中小企业开始成为全球化中新的驱动力,其地位的上升衍生出话语权的抬升。提出eWTP显然是为了打破僵局,另辟蹊径,成为WTO的有益补充。

这就不能不提到电子商务的国际差异。在我国,电商相当于一个“网上自由贸易区”,降低了地区之间的隐性贸易税。阿里巴巴2016财年商品交易即时总额突破三万亿元,其上活跃着1000万商家,4.23亿消费者,直接创造就业超过1500万,间接创造就业约3000万。然而,在日美发达国家,情形却大不相同。日本的便利店相当发达,美国也有亚马逊这样规模可观的电商,却不像淘宝这样无所不包,电商在零售额中的比重远低于中国。这是因为美国商业流通体系比较扁平,已相当发达。

因此,eWTP的前景,取决于它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适应性,归结到一点,要看它与传统商业相比,是否有足够高的收益成本比。国际经济学中的贸易引力模型很像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经济体之间的单项贸易流量与它们各自的经济规模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随着距离的拉长,电商的收益成本比是否能长期优于传统贸易,尚有待观察。比如,“以小包裹替代集装箱”,成本仍然是个绕不过去的门槛。在中国,快递员满街跑,这是因为中国人工成本十多年来虽大幅上升,但在全球依然有竞争力,而其他国家则未必支付得起eWTP所需的人工成本。

eWTP还面临着监管难题,需要在海关、税务、商检等环节作出切实可行的制度安排。不过,监管本身并不是问题所在,只要各国政府意愿强烈,以当今发达的科技,专业难题总可以找到解决方案。对eWTP最大的阻力来自保护主义。全球范围内,保护主义正在抬头,减少贸易壁垒的努力转弱。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中,虽然各国牢记“大萧条”教训,再也没有出台《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那样大幅提高进口产品的关税、引发了全球贸易大战的“多输”政策,也都不愿背上“贸易保护主义”恶名,然而,主要经济体却或明或暗地通过带有保护主义色彩的经济政策。

保护主义背后折射了结构性改革滞后。这是许多国家待啃的“硬骨头”。如果结构性改革不能取得突破,eWTP就无法冲破利益集团的藩篱。试想,假如欧洲僵化的劳动力制度难以撼动,政府也不会让进口商品冲击工人的饭碗,线下如此,线上也难以例外。而在发展中国家,电子平台赖以生存的信用体系能否建立,取决于国家治理水平。

所以,eWTP不可能单兵突进,而应与当今活跃的双边贸易谈判和区域性贸易谈判在贸易自由化的旗帜下联合起来,巧借其东风,因为这些谈判对电子商务也日益重视。尤其是WTO,非洲、拉美等数量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仍在世界贸易组织这个体系之下开展贸易,绝对脱不开WTO规则。

推进eWTP很难,但难归难,总得有人去说,想办法。好在今天已经具备了进一步完善世界贸易游戏规则的条件。实体经济和贸易的“危”带来了“机”。过去20年,互联网迅猛发展,已经把世界和每个个体连接起来,同样可以利用互联网把全球的企业联系起来,让每个小企业可以参与贸易。网约车的故事已生动表明,技术是冲破利益格局最强大的力量。对于eWTP面临的困难,马云显然有深刻的认识,态度也比较现实。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先干起来,总有愿意与我们合作的,可以各个击破”。这个策略是可行的,等到真有三五十个国家参加时,前景可能将峰回路转。eWTP梦想完全实现可能有待时日,但它一定会不断取得进展。这种追求本身,就是对贸易自由化的有力推动。

数字普惠金融让中小企业发展提速

除了eWTP,在此次召开的杭州G20峰会上,中小企业融资的话题再次被提出并受到各方热烈讨论。

9月6日公布的G20杭州峰会公报指出,“我们核准二十国集团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二十国集团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升级版以及二十国集团中小企业融资行动计划落实框架。我们鼓励各国在制定更广泛的普惠金融计划时考虑这些原则,特别是在数字普惠金融领域,并采取切实行动加快工作进度,让金融服务惠及所有人。”

其中,由中国推动并参与制定的《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备受关注。

此次G20峰会提出“数字普惠金融”这个议题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作为今年G20的轮值主席国,中国的数字金融在近几年获得高速发展,也得到各国代表的高度赞赏;另一方面,数字普惠金融的巨大价值也被逐步认识,“数字普惠金融”的概念应运而生,并依托移动互联、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数字技术,降低了金融服务门槛和成本,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和体验,实现了商业上普惠金融的可持续。

世界银行全球金融与市场局原首席金融专家王君表示,毫无疑问,《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的发布成为世界范围内推动普惠金融新的里程碑。他表示:“这份文件建立在此前国际社会在普惠金融领域的集体智慧之上,也总结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探索和成就,是对普惠金融理论与实践的总结,同时,也拓展了人类在普惠金融领域的知识和政策边界。”

普惠金融立足于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自2012年墨西哥担任G20主席国起,G20便开始关注普惠金融问题。

近年来,各国均致力于普惠金融的发展与合作,并取得积极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全球普惠金融的发展依旧不容乐观。根据世界银行2015年发布的《全球金融包容性指数》,目前,全球仍有20亿人没有银行账号;仅有10%的人有信用卡;有贷款需求的人中,仅有21%能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获得服务;72%的成年人缺乏金融知识;传统征信体系中,有信贷记录的人不足25%;农村贷款仅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3%。

为寻找更好的普惠金融模式,G20框架下的全球普惠金融合作伙伴组织(GPFI)一直致力于完善普惠金融的发展体系。今年的G20杭州峰会除了公布《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之外,还制定了《G20中小企业融资行动计划落实框架》,并升级了《G20普惠金融指标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近年来金融创新的热点,数字金融体现了金融与科技的不断融合,促进了传统金融的数字化、移动化,覆盖了新兴的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同时,数字金融由于具备共享、便捷、低成本、低门槛等特点,在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G20普惠金融讨论专家组成员之一、蚂蚁金服首席战略官陈龙表示,此次G20峰会提出“数字普惠金融”这个议题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作为今年G20的轮值主席国,中国的数字金融在近几年获得高速发展,也得到各国代表的高度赞赏;另一方面,数字普惠金融的巨大价值也被逐步认识,新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从实践层面使得“普惠”两字进一步下沉至社会各界,由此“数字普惠金融”的概念应运而生,并依托移动互联、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数字技术,降低了金融服务门槛和成本,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和体验,实现了商业上普惠金融的可持续。

今年5月,在G20“创新增长方式”专题会议上,各方深入讨论了《G20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等成果文件,就有关框架和成果要素达成原则共识。中国作为今年G20峰会的主席国,首次将数字经济列为峰会的一项重要议题,主持起草了《G20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

据了解,此次峰会公布的《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包含8项原则、66条行动建议,这是国际社会首次在该领域推出高级别的指引性文件。

具体来看,8项原则分别为:倡导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平衡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创新与风险;构建恰当的数字普惠金融法律监管框架;扩展数字金融服务基础设施;采取尽责的数字金融措施保护消费者;重视消费者数字技术知识和金融知识的普及;促进数字金融服务的客户身份识别;监测数字普惠金融进展。

66条行动建议包括,支持跨境普惠金融服务,为各国数字金融企业走出国门提供方便;强调技术标准的统一化与平台之间的兼容互通性;探索利用分布式记账(区块链)技术升级金融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与安全性;鼓励出台高于法律法规要求的行业自律标准;通过普及数字金融服务,强化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工作等。

外界评论认为,《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亮点颇多,比如提出“加强数字金融服务的客户身份识别”,并特别提到数字生物识别身份认证产品在未来的广泛应用。同时,根据上述原则和行动建议来看,平衡数字金融带来的风险和溢出效应,也将成为下一步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重要关注点。

除此之外,陈龙还表示,《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是从现有的经验和逻辑总结出来的普适性规律,接下来,各国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具体的细则,切实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的落地。

业内专家表示,中小企业在进出口市场中的潜能仍有待发挥。如果B20政策建议最终能够化为事实,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便能形成真正的机遇,这也能够扭转当前世界贸易拖累全球经济增长的局面,转而促使中小企业成为经济蓬勃发展的催化剂。

猜你喜欢

普惠峰会贸易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外媒聚焦上合峰会:风劲帆满待启航
香山峰会的新期待
峰会如何蝶变一座城
日照银行普惠金融的乡村探索
农村普惠金融重在“为民所用”
历届峰会回顾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