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能源消耗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6-11-12程笛

中国市场 2016年37期
关键词:能源消耗贡献率影响因素

程笛

[摘要]为了研究和分析我国能源消耗的影响因素,文章通过定性分析和LMDI指数分解法得到了六个因素:经济规模、能源强度效应、人均能耗、人口密度、能源利用率、能源空间支持系数,并根据各个因素对被解释因子的贡献率分析各因素对能源消耗的影响。

[关键词]LMDI指数分解法;影响因素;能源消耗;贡献率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7041

1方法介绍

LMDI法就是将所要研究的变量通过几个因素相乘或者相加得到,这几个因素便是所需要的影响因素,再通过计算这几个因素对所研究对象的贡献率,就可以得到该因素对研究对象的影响力大小。与其他分解方法相比,LMDI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LMDI的分解结果不包括残差,模型更有说服力;加法分解和乘法分解能够相互转化,选择起来具有灵活性;分部门效应加和与总效应保持一致。

2建立LMDI模型

LMDI法即将需要

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经济规模、人均能耗、人口密度、能源利用率对能源消耗总量有正影响,能源强度效应和能源空间支持系数对能源消耗总量有负影响。通过分析因子年均贡献率,发现经济规模、人均能耗、能源空间支持系数对能源消耗总量影响较大。

第三,从生产和消费两方面来考虑,生产因素有经济规模和能源强度效应,它们包含了经济规模、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等因素,对能源消耗的贡献为100,与能源总消耗完全相同; 消费因素为人均能耗、人口密度、能源利用率和能源空间支持系数,囊括了我国的综合消费领域,其对能耗的贡献为0。说明,我国的能源消耗最终仍由生产部门决定。

第四,从经济、人口和空间个方面所体现的发展综合因素来看,经济规模、能源强度效应、人均能耗和能源利用率作为经济发展指标,对能源消耗的贡献为19854%,既体现了我国经济规模和经济发展程度,又反映了经济发展给人民带来的福利;人口因素既与经济指标交叉又与空间因素相关,通过人均能耗和人口密度能源利用率对能源消耗的贡献为10489%,与能源空间支持系数相抵消;人口密度和能源空间支持系数作为空间因素,其对能源消耗的贡献为-9854%,通过节约空间体现了低碳理念,减少能源消耗,并能抵消人民福利带来的能源消耗增加量。

6结论及建议

我们从经济、人口和空间的综合角度分解了能源消耗因素,故从经济规模、技术进步、城市福利、人口和空间组合形成的低碳城市理念等多方面辨析出不同因素对能源消耗的贡献程度,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61经济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依然是能源消耗主要因素经济规模与人均能耗是能源消耗的主要部分。经济增长是我国发展的必需要求,故我们提出的建议是从非经济领域方面寻求节能的路径,如提高开发以及利用能源的技术、加强企业对能耗的管理、加强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等。

62我国节能减排的主要途径是技术进步

在减低能耗量方面,能源空间支持系数与能源强度效应占主要部分,因此,只有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结构,通过技术手段改变能源利用结构和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快经济转型,是我国节能减排的主要任务。

63我国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是提高空间利用率

增加人口密度,提倡精明增长,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其作用不可忽视。加之,紧凑型发展所需要的投资远比能源利用技术进步所需投资少、周期短。因此,通过规划、管理、建筑、交通、住房政策等多种增加人口密度的途径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方式。

64低碳生产与生活方式对实现节能减排具有巨大潜力

低碳生产与生活方式是所有非经济要素的综合体现,由本文的分析结果,可以认为低碳型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对减少城市能源消耗的作用不但比技术进步和紧凑型城市的作用都大,甚至完全可以抵消人均能耗增加带来的能源总消耗。因此,大力提倡低碳生活,让居民具备低碳意识,并提高惩罚与奖励结合的方式加强管理,提高能源利用率。

参考文献:

[1]李国志,李宗植中国农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分解实证分析——基于LMDI模型[J].农业技术经济,2010(10):66-72

[2]李彩霞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脱钩分析[J].中国市场,2015(29)

猜你喜欢

能源消耗贡献率影响因素
一种通用的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
关于装备体系贡献率研究的几点思考
需求驱动我国能源消耗效应研究——基于改进的两级分解法
В первой половине 2016 года вклад потребления в рост китайской экономики достиг 73,4 процента
工业制造项目新增能源消耗影响的对比研究
数据分析检测能源消耗异常研究
项目新增能源消耗影响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