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表现性评价在地理学科中应注意的问题

2016-11-12金子兴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浙江衢州24000

地理教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表现性奶粉命题

金子兴(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 浙江 衢州 24000)

表现性评价在地理学科中应注意的问题

金子兴
(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 浙江 衢州 24000)

地理是利用地理原理、规律,在区域中实现地理问题解决的一门学科,极具应用性。针对当下地理评价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提出在评价时提供的地理素材应真实,创设的情景应与任务紧密相联,在真实的情景中解决现实问题,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的设计才能更具科学性。

表现性评价;地理学科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表现性评价已成为当前评价的新趋势。表现性评价是一种新兴的评价方式。它通常要求学生在生产、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以考查学生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维等多种复杂能力的发展状况。地理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学科,侧重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利用环境解决地理问题。为了充分发挥表现性评价试题的作用,笔者认为在命题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提供的地理素材要真实

地理问题的解决是指运用地理原理或规律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地理问题诞生于现实生产生活中,因此真实性是表现性评价的重要特征。真实也是试题科学的重要体现。只有地理素材是真实的,学生才有机会观察命题者提供的真实生活情境,解决的是真实的地理问题,否则就不能有效推知学生在实践中的问题解决能力,纯粹是“纸上谈兵”,评价试题的效度得不到保证,表现性评价作用不明显。

在命题实践中,如何去寻找真实的地理素材呢?

1.阅读权威性的杂志或书籍

从命题的视角看,《地理学报》《干旱区地理》《经济地理》《中国国家地理》《列国志》《气候改变历史》《中国自然地理图集》《世界地图集》以及各种版本的地理教材等等,能反映地理学最新发展成果,是地理学者通过实践或利用人们在实践中取得的成果进行研究的成果,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科学性强,是一线教师获得地理素材的重要阵地。

2.在野外考察中积累素材

世界每天都在变化,每天都会出现新的地理事物。地理教师要充分利用假期,走出去,到外面去看看。地理现象是地理原理或规律的重要表现,因此在考察过程中,要善于用地理的视角观察我们走过的世界,积累地理素材。

案例1:2015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试题中有这样一道题

材料:图1和图2分别为新加坡两种水利设施示意图。

图1

图2

1.据图1排水口分布状况说出该地的降水特征。说出图2蓄水沟和蓄水孔的主要功能。

图中素材是笔者去新加坡考察时看到的两种地理景观。由于受到黑白试题的限制,将其转化为示意图,便于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图1中密集的排水口能反映新加坡降水量丰富、强度大的特点,因此密集的排水口能有效地防止新加坡的城市内涝。图2是具有创意的蓄水沟和蓄水孔,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收集地表径流,可以反映这个城市虽然地处热带雨林区,但水资源却相当贫乏的国情状况。

案例2:有网友用一幅幽默的“奶粉地图”调侃各国奶粉供应情况,完成1、2题(浙江省某市2016年1月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图3

1.该网友制作此图时,未考虑的因素是

A.自然条件 B.科技水平 C.交通 D.市场

2.乳品加工企业与乳畜业密切相关,部分国内奶粉企业和国际品牌一样,都是通过进口乳粉加工成配方奶粉出售,获得了较好的生产效益,据此说法正确的是

A.乳品加工产业均属于原料指向型

B.影响乳畜业的最大因素是自然条件

C.制约我国奶粉企业生产的最大因素是政策

D.影响众多国际品牌在中国生产的最重要因素是市场

该网友的世界奶粉地图是不是真实的?作者在作画时有没有全面考虑每个区域的实际,还是仅仅凭自己道听途说的信息综合形成的?笔者认为“中国的奶粉你懂得”,是否意味着中国生产的都是有问题的奶粉,如果这样,我国大部分普通的老百姓用的可都是国产奶粉为主,这显然有违事实。还有“俄罗斯没有奶粉”吗?“非洲目前还生产不出奶粉”吗?这些结论明显是错误的。因此本题提供的地理素材是不真实的,有伪科学性,会使学生在认知上产生误判。张亚南老师认为“考试因能够激发被试的潜能而实现了教育的目的,使得考试变得更为有价值和有意义”,从这个意义上看,本题实现不了教育的目的,有违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问题的关键在于命题者寻找命题素材的渠道存在问题,互联网上的素材由于作者的随意性和缺乏专业性,因此没有权威性和科学性,笔者认为在命题中尽可能少用或者不用。

二、创设的情景要与任务紧密相联

情景与任务是表现性评价试题中两个重要的方面。情景的设置为任务服务,任务的解决要从情景中出发,从情景中挖掘必要的思维线索。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持,这样才能实现考查学生在真实情景中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因此提供真实情景是实现表现性评价试题成败的前提,而任务设置是关键。因此在命题实践中,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减少材料中的无效信息,减少阅读量,增加思维的时间

一场考试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在命题实践中,命题者要尽量缩小考生的阅读时间,让考生把时间用在思维上。因此在命题中,命题者要把握全卷的文字量,尽量减少无效信息。

案例3: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了《巴黎协议》,协议中部分议题强调将全球平均温度升幅与前工业化时期相比控制在2℃以内,并继续努力,争取把温度升幅控制在1.5℃之内,减轻全球气候变暖的程度。据此完成3-4题(2015年第二学期浙江省某联盟开学考)。

3.下列与全球气候变暖形成关系最密切的是

A.火山喷发 B.能源消耗

C.围湖造田 D.过度放牧

4.全球气候变暖将给我国带来的可能影响是

A.冬小麦种植的北界可能南移

B.南海出现东海的鱼种

C.华北地区树枝提前开花

D.珠穆朗玛峰雪线下降

抛开此题情景,任务完全可以独立完成。情景与任务出现“两张皮”的现象,两者完全脱节,任务的设置并没有从情景出发,情境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这不仅浪费了学生宝贵的考试时间,还影响到了表现性评价的效度。相关情景在学考题目中出现的较多。在学考中由于受到难度的限制,传统简单的地理问题肯定要出现,因此如果素材与任务没有相关性,笔者建议舍弃素材,设立单题,不设情景。

2.问题设置嵌套在情景中

张亚南老师认为“试题会通过有梯度的设问,引领着考生不断探寻,步步深入,最终到达思想的新高度。考试能够激活考生重组、整合知识的能力,诱发解决新问题需要的判断、综合、论证等思维能力”。要实现这个目标,地理试题的设计要将任务嵌套在情景中,才能考查学生通过阅读,利用信息,提取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逻辑推理能力及综合思维等能力。因此在命题过程中,命题者要注意创设的情景,对学生解决地理问题能起到暗示、提醒、启发作用。

案例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于2亿年前,地壳比较稳定。

材料二:塔斯马尼亚岛混合农业和园艺业比较发达,被称为“苹果之州”。苹果主产区的年降水量约在500毫米~800毫米,性喜冷凉干燥、日照充足的气候条件。

材料三: 图4为澳大利亚等高线地形图,图5为塔斯马尼亚岛河流分布图

图4

图5

(1)分析影响该岛成为澳大利亚有色金属冶炼基地的主要区位因素。

(2)说出澳大利亚大陆与黄土高原地势特征最显著的差异,并分析成因。

(3)比较乔治镇与霍巴特降水量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4)A、B两河流域是重要的农业区,指出B河流域的农业地域类型并说明原因。

笔者提供的材料一是为了解决第1小题。在图上学生可以得到澳大利亚地貌单调,以低矮的高原为主、地形平坦这些地形特征。在分析原因时,笔者提供的“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于2亿年前”意在暗示学生这个大陆形成的时间很长,又由于该地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因此流水侵蚀作用微弱,长期在风化作用的影响下形成了这一特征。由于澳大利亚地势特征的描述是多角度的,为了指引学生得出“地形平坦”这一特征,笔者在题干中设置具体的要求(与黄土高原相比)。提供的“地壳比较稳定”,旨在唤醒学生通过回忆“板块构造分布图”判断该大陆位于印度洋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缺少地壳的水平挤压而形成的造山运动,因此地形平坦。实现了素材为任务服务,任务从情景开始。实现真正考查学生的能力,而非是考查单调的“背诵”。

三、设计的试题应注意科学性

表现性评价试题是在复杂的区域中解决地理问题。因此表现性评价能考查学生对区域的认知程度,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代表学生学习地理的程度水平。而地理问题的产生是在区域中,通过地理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但有主次之分。地理问题的形成与发展,还是在特定的时间阶段的产物,还会运用到其它学科的知识,因而增添了地理问题的复杂性。这需要学生养成综合思维能力。同理,在命题实践中,作为评价者也应具备这种能力,才能尽可能提高试题的科学性问题。

案例5:如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5、6题(2015年第二学期浙江省某联盟开学考)。

图6

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甲乙两山的内力作用不同

B.丙河流的形成与断层无关

C.①处的地质构造一定是地垒

D.③岩石中常含有生物化石

本题的参考答案为A。从结论上看,也许命题者认为甲山的形成是地壳上升所致,是地垒山。乙山是地壳水平挤压导致的,是背斜山。其判断的理由是甲山所在的地层剖面图上,岩层出现上升运动,而乙是岩层向上拱起。A答案表面上看没有问题。

问题一:地壳的水平挤压和上升运动是不是不同的内力作用?

教材中指出内力作用有众多的表现: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那么是否可以这样认为上述这两种运动都属于地壳运动,是同一种内力作用。地壳的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只是地壳运动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果这样,A就不是正确答案。

问题二:甲山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内力作用还是外力作用?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地层的上下错位非常有限,要形成这么大的甲山,显然值得商榷。再者命题者也认为乙山在成因上是背斜山,因为地壳的下沉运动有限。因此笔者认为甲山的形成最有可能还是外力作用形成的向斜山。

命题者显然没有考虑到地理问题的复杂性,由于提供的素材是不真实的,缺乏对该区域的全面研究,因而出现科学性的问题就不足为怪。

地理知识或地理原理,只能揭示地理事物的一般发展规律。考虑到地理问题的复杂性,对于不同地点,其地理现象不能揭示一般原理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命题素材应立足于实际,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是科学的态度。例如笔者在新加坡看到了蓄水沟里积满了树叶,是因为新加坡的8月份好久没有下雨了。事实上每年6-9月是新加坡的干季。这与教材中所说的“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的特点”是不一致的。因此要确保试题的效度,使试题结论能为人类的生产生活起到真实的借鉴作用,命题者必须尊重地理世界的复杂性,在创设情景时尽可能接近复杂的社会现实。

当然表现性试题与一般试题一样,还应体现地理性、公平性等原则。总之在地理高考、学考的命题中,加强对表现性评价的应用,对深化地理学科的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指示作用。针对目前一线教师在命题过程中出现的众多问题,笔者认为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教师有关评价技能的培训。学校应多采购相关的书籍,让这些书籍走进教师的视野。鼓励教师多阅读地理学经典书籍,加强原创命题的培训。出台相关的激励措施,真正发挥表现性评价在地理学科的积极作用,深化我国地理学科教学与评价的巨大变革。

猜你喜欢

表现性奶粉命题
浅谈音乐课堂中的表现性教学提升策略
中国当代表现性水墨人物画的特色与发展
浅谈中国画的表现性
表现性任务设计的3个关键点
奶粉危机
妹妹的奶粉钱
你家奶粉只能冲着喝?这些妈妈们把奶粉做成了这个样子!
洋奶粉的罪与罚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