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长江经济带小城镇特色经济研究

2016-11-12吴爱军彭艳

关键词:主导产业小城镇经济带

吴爱军  彭艳

(1.湖北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研究中心,湖北 荆州 434023;2.长江大学 管理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湖北省长江经济带小城镇特色经济研究

吴爱军1,2彭艳1,2

(1.湖北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研究中心,湖北 荆州 434023;2.长江大学 管理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通过选取沿湖北省长江经济带的14个乡镇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它们的基本经济要素指标,经过数据处理、分析,得出这些小城镇特色经济发展的一些规律。并提出了促进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镇特色经济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长江经济带;小城镇;特色经济

湖北省县域经济在2005年至2011年连续长达7年没有进入全国百强县市,2012年才勉强有大冶市挤进百强县市,还排在第97位,稍有松懈,就会被挤出百强方阵。2015年大冶市、宜都市作为湖北省的代表进入百强县阵营,分别位列第88、第93位。经过分析后,就会发现镇域经济实力较强,是大冶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大冶市因地制宜推进经济开发区、特色乡镇和重点乡镇建设,不断壮大镇域经济,为争创全国百强提供了强力支撑[1]。

农业大省、经济基础不强、经济结构不优、“三农问题”突出等等,是湖北省的现状。以乡镇为主体的小城镇位居城市之尾、农村之首,是连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节点,是农村向城市化转变过程中的中间过渡体,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的主战场,也是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之一。小城镇是联系农村和城市的纽带,也是解决“三农困局”的着力点。

一、代表性小城镇选取基本原则

(一)具有区域代表性

笔者讨论的小城镇不包括县、市、区政府所在地的城关镇,主要指乡镇。在选择中,考虑到沿长江分布的地域性,同时,这些小城镇所在区域都具有相对的社会、经济影响力,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点。为此,课题组从宜昌市到黄石市,沿江选取了14个小城镇作为研究对象。

(二)经济特色代表性显现

研究主要集中在小城镇的特色经济的研讨上,因此,选取的目标主要是在县域内具有相当经济影响力和产业差异性的小城镇。以此为依据,选取14个小城镇都具有区域内的经济特色和代表性。如荆州市的监利新沟镇和宜昌市的龙泉镇都是以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为特色经济;荆州市的洪湖府场镇的石化装备产业是湖北产业集群之一,具有鲜明代表性;黄冈市的高桥镇以红色旅游产业为特色发展经济;荆州市的松滋刘家场镇、黄冈市的巴河镇、鄂州市的汀祖镇都是以矿产为基础建立起了特色发展的经济;而荆州市的沙市区岑河镇、黄石市的保安镇则形成了以针纺织服装、电子等现代产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

(三)数据具有可获取性

在选取研究对象的过程中,还考虑到获取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数据的难易程度。由于小城镇经济发展数据的获取工作量很大,在现实研究中还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实际困难,因此,课题组选取了11个具有鲜明代表性的小城镇作为具体研究目标。为此选取了相关经济指标,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揭示其内在的关系。

二、产业发展指标及分析

1.城镇区位商

表1各镇主导产业区位商(从大到小)

序号小城镇名称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区位商1府场镇石化机械产业160.642汀祖镇矿业产业68.953富池镇铜矿、非金属矿采选产业48.334刘家场镇煤炭开采和洗选业28.995燕矶镇金刚石刀具产业25.816保安镇铁矿开采、煤矿、非金属矿采选产业21.517巴河镇农副食品加工业产业17.168新沟镇农副食品加工业产业9.839高桥镇农副食品加工业产业5.35

从表1可以看出,长江经济带特色小镇相关主导产业区位商均大于1,表明该区域相关主导产业在区域的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府场镇的石化机械产业、刘家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燕矶镇金刚石刀具产业、汀祖镇矿业产业、保安镇矿业产业(铁矿开采、煤矿、非金属矿采选)、富池镇的矿业(铜矿、非金属矿采选)产业的区位商远大于1,表明这些主导产业的专业化程度很高。从相关支柱产业的构成来看,这些产业均与当地资源或传统产业密切相关。

2.比较劳动生产率

表2各镇主导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从大到小)

序号地区比较劳动生产率1府场镇2.132燕矶镇1.363巴河镇1.334高桥镇1.235保安镇1.176汀祖镇1.117新沟镇1.078刘家场1.029富池镇0.91

从表2中相关镇数据来看,除了富池镇比较劳动生产率为0.91小于1之外,其它各镇比较劳动生产率均大于1,表明长江经济带区域相关产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从表中数据结合各个小城镇主导产业分析,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导、产业集聚度比较分散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优势不明显,如新沟镇、富池镇、刘家场镇;而以工业产业集群为主导,产业集聚度较高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优势明显,如府场镇。

3.产值利税率

表3各镇主导产业产值利税率(从大到小)

序号地区利税产值率1邓村乡12.91%2龙泉镇9.24%3富池镇8.59%4燕矶镇7.46%5刘家场7.34%6保安镇6.93%7府场镇5.05%8汀祖镇4.26%9巴河镇3.99%10高桥镇2.09%11新沟镇1.97%

从表3可知,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邓村乡、龙泉镇、富池镇、燕矶镇、刘家场镇,排位第一、二的邓村镇、龙泉镇主导产业分别是茶叶、白酒,排位第三、四、五位主导产业分别为矿业、金刚石刀具产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这三镇相关主导产业盈利及纳税能力强。排在最后三位的是巴河镇、高桥镇、新沟镇,其主导产业均为农副食品加工业产业,表明这三镇相关主导产业盈利及纳税能力相对较低。

4.产业集中度

表4各镇主导产业产业集中度

序号地区1巴河镇0.872新沟镇0.833府场镇0.724保安镇0.725汀祖镇0.696燕矶镇0.597刘家场0.568富池镇0.559高桥镇0.39

笔者应用的是CR4指标,即该镇相关主导产业排名前4的企业总产值占该产业的比例。从表4可知,高桥镇为39%,其他各镇均超过50%,表明该区域各镇主导产业的行业集中度较高。

三、湖北省长江经济带小城镇特色经济发展规律

近些年来,湖北省长江经济带各小城镇根据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及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已初步形成了以下几种特色化的小城镇产业发展规律。

(一)农业资源主导型

农业资源主导型小城镇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禀赋条件,这种模式发展的基本情况是随着农产品商品化的提高,逐渐汇集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促进了当地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进而形成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体的农业工业化,并进一步带动商贸业等的发展,在当地形成“农业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发展模式。农产品加工业是这种类型小城镇发展关键,它既进一步带动农产品商品化,也带动小城镇其他行业的发展,是湖北省小城镇发展的关键动力。

农业资源主导型镇包括龙泉镇、邓村、新沟镇、金口镇等。其中龙泉镇以酿酒业为主导,依托稻花香集团。2014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96.5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374亿元,是全省小城镇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新沟镇以食品加工业为主导,以福娃集团为主导,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102亿元。[2]农业强镇的人均耕地面积优势较强,农业深加工型强镇人口密度均较小。

(二)矿产资源主导型

矿产资源主导型小城镇都具有矿藏资源丰富、集中、可开采度高的特点,这种模式发展的基本情况是由传统的采掘、加工工业构成这种类型小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这类吃“资源饭”的小城镇,由于具有资源优势,历史上,传统采掘、加工工业占其总产值的60%以上。

矿产资源型工业强镇包括有富池镇、刘家场镇、汀祖镇,其中,富池镇的金铜矿、刘家场镇的煤炭,均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基础。尽管现有的经济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经济发展是建立在资源密集型、环境污染型产业的基础上,而且企业普遍存在规模不经济,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粗放式发展所带来的环境破坏,这些小城镇远期发展面临着极大的威胁与挑战。保安镇所在的大冶市已于2008年被我国列入了首批12个资源枯竭城市之中,富池镇所在的黄石市已于2009年被列入了我国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中。因此,这些小城镇的远期发展岌岌可危。

在此形势下,结合实际情况,这些小城镇在产业发展中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招商引资,提高技术附加值,逐步进行转型,谋求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富池镇将工业发展拓展至房地产业和商贸业;大冶市开拓工业旅游模式等等都是可以借鉴的经验。

(三)现代工业主导型

现代工业主导型小城镇发展一般源于本地传统的产业传承,或者依赖于本地自然资源的主要产出,其工业以加工业为主,有的为大中城市工业进行配套加工,有的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拳头产品,伴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及小城镇的不断建设,进一步推动了交通、信息、金融、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区域内优势明显的特色经济。比如燕矶镇被誉为“中国金刚石刀具第一镇”;府场镇被誉为“石化装备镇”等等。这一类小城镇主导产业鲜明,特色突出,同时发展集聚化程度较高,市场环境相对稳定,经济发展潜力突出。同时,由于镇区的产业发展模式属于劳动密集型,因此企业提供的岗位较多,对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率高,镇区城镇化水平也较高。

此类小城镇主要承载了现代工业的产业链延伸,在一定的产业链的细分链条中具有相对优势,但由于产业规模不大、研发投入和能力有限,因此抗风险能力较弱,容易受到产业周期性波动的影响。

(四)旅游业主导型

旅游业主导型小城镇具有良好的自然风景或人文景观、历史文化资源,旅游业是这类小城镇的支柱产业,在旅游业的发展中,这种类型的小城镇一般凭借其旅游资源发展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如商贸、旅游纪念品、旅店、餐饮等一系列行业。这些小城镇的主要优势仍主要在于旅游发展及其拓展。

发展高效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型小城镇是主要载体。湖北省是农业大省,其山、水、江、湖、丘陵等自然地貌比较全面,具有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的独特资源。

四、促进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镇特色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特色小城镇建设应依托长江经济带大黄金水道的物流规律来构筑城镇带

湖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综合优势,建设长江中游交通运输枢纽和物流快速大通道,加速开发“黄金水道”水运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打造长江流域高效的综合交通物流运输体系[2]。同时,长江经济带具备水道运载量大、运输成本低的天然优势,再加上物产丰富、人口基数大、沿江经济实力雄厚、产业集聚力强,因此,依托长江经济带大黄金水道的物流规律来构筑城镇带,建设和发展特色小城镇应该成为推进湖北省县域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长江大黄金水道是长江经济带的支撑和枢纽,要有效挖掘和发挥它的核心作用,应该以沿江县域为核心,引导人口、产业和城镇在沿岸有序集中,不断拓展长江两岸城镇空间。同时,要科学整合沿江经济开发区、工业园,最终形成城镇体系结构合理、区域协调发展与产业布局相适应的沿江新兴城镇连绵带。

(二)特色小城镇建设应结合自身所在县域经济,配合县域经济产业链延伸进行布局

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不能脱离自身所在的县域经济,小城镇位于城乡结合部,是连接县域经济和农村经济的桥梁和纽带,小城镇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县域经济的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小城镇经济的配合,两者密不可分,互相促进。因此,小城镇的发展动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在县域经济的经济辐射能力,在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中就必须配合县域经济产业链延伸进行布局。特别是在政策制定与产业扶持上,对小城镇的发展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引导策略,在规划和引导小城镇经济发展时应该坚持站位全局,立足实际,除了结合自身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自身土地人工成本低廉优势外,更重要的是必须配套自身所在的县域经济产业链进行科学的延伸。在招商引资或者是承接大城市产业转移,都要考虑能否配套县域重点产业链的上游或者下游。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育和壮大一批重点支柱产业,实现科学、有序、可持续发展,才能吸引人口、产业的不断积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才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小城镇建设增添新的活力和发展后劲,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产业支撑,形成有效联动,相互促进的局面。

(三)特色小城镇的建设可参照长三角、珠三角“一镇一主业,一乡一品牌”的思路进行规划

在特色小城镇的建设规划中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特别是要突出长远性和可持续性原则,做好小城镇布局规划和规划的实施。密切结合各个小城镇的本地区位条件和资源状况,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参照长三角、珠三角“一镇一主业,一乡一品牌”的思路进行规划产业发展道路,要避免千篇一律、一刀切的方式,应该切实依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实施错位发展、错位竞争的原则,要警惕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短视行为,避免出现小城镇发展经济结构雷同,恶性竞争,经济效益低下的局面。坚持走特色兴镇、特色富镇的发展战略,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培植主导产业,密切配合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不断延长产业链,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壮大区域经济和产业实力,真正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四)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对有特色的重点镇实施试点改革,强镇扩权,增强产业实力,并加以推广

“小马拉大车”是制约许多经济强镇持续健康发展的共性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对吸纳人口多、经济实力强的镇,可赋予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权”。因此,湖北省有必要借鉴中央和其他省市的做法,先对重点小城镇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再选择若干有实力的具备代表性的小城镇进行改革试点,把握中部崛起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期,对其实行政策鼓励和优惠,培育出一批综合实力雄厚、发展特色鲜明的小城镇率先崛起,为我省小城镇改革发展探索和积累经验。在实际操作中,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积极探索政府职能转变的有效途径,大胆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给予中心镇更大的政策支持;要依法赋予其在投资审批、工商管理、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行政管理权限;应在调研经济强镇扩权需求的基础上,侧重围绕增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人口集聚功能,进一步依法厘定“扩权”范围,明确权责体系;根据中心镇建设发展和管理工作实际需要,分析扩权重点,区分扩权类型,分期分批下放权力,逐步扩大管理权限,稳步推进中心镇扩权工作。

(五)特色小城镇建设应该遵循以人为本,循序渐进的原则

特色小城镇建设必须以人为本,以农民为主题。实行农村城镇化,就是要使农村人口有序转移到城镇,使农村人口真正融入城镇,因此必须认真考虑农民转移到城镇的意愿、需求和目的,要着眼农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建立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功能齐全的特色小城镇。小城镇建设和规划应当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的自然资源、地域历史、文化内涵,形成地方特色和风格,避免小城镇建设千篇一律。政策上应加速落实国家关于中小城市户籍制度,解放户籍制度对人口流动的束缚,允许农民按自愿原则,自由选择到小城镇居住、择业,最大限度地降低“农转非”的成本,鼓励和吸纳农民到城镇安居就业。同时将所有进行身份转换的失地农民纳入城市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使其养老、医疗、就业、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程度的社会保障待遇;完善土地流转及征地拆迁补偿制度;实施积极的企业扶持政策;健全公共服务配套制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

(六)特色小城镇建设要不断优化资本结构,想方设法拓宽投融资渠道

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关键是资金。政府应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市场潮流,发挥市场筹资功能,拓宽城镇建设的投融资渠道,汇聚各种资金,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要形成国家、地方、民营、外商等多元化的投资格局。特色小城镇政府要努力构建信用体系,提高信用度,同时要出台各种吸引资金的优惠政策,利用各种渠道的金融资本共同建设小城镇的教育、文化、卫生等公用事业,逐步走上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建设小城镇的轨道。在实际操作中,为调动民间资本、外资和有实力的企业集团的积极性,可以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通过利用股份制、BOT(建设—经营—转让)等方式出售、租赁、运营和维护合同承包等形式与民营企业合作,由政府向民营企业发放特许经营权证,由民营企业进行经营管理[3]。

[1]成正茂.勘探大冶湖北唯一“全国百强县”如何铸造[J].新楚商,2013(4).

[2]湖北以长江为“带”重塑“黄金水道”[EB/OL].http:/www.chinanews.com,2011.

[3]陈俊峰.近年来我国中心镇研究述评[J].城市问题,2010(8).

责任编辑 胡号寰E-mail:huhaohuan2@126.com

On the Characteristic Economy of the Small Towns in the Hubei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Wu Aijun1Peng Yan2

(Reg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Hubei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Jingzhou434023;SchoolofManagement,YangtzeUniversity,Jingzhou434023

By selecting 14 villages and towns in Hubei Province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e Economic Belt as the research object,collecting basic economic indicators of them,after 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the law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mall towns’ characteristic economy is obtained.Som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characteristic economy in the Hubei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small town;characteristic economy

2016-05-20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jyte269);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2013年度科研发展基金项目(13j0303)

吴爱军(1969-),男,湖北仙桃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研究。

F127

A

1673-1395 (2016)09-0032-05

猜你喜欢

主导产业小城镇经济带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打造千亿主导产业 争创全国一流园区——国家级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欢迎您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外资流入与资源型区域主导产业升级──以山西为例
加快小城镇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长江经济带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如何协调融合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先导区潜在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媒体合作论坛联合宣言签署
小城镇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