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与对策浅析

2016-11-10江仰平

体育时空 2016年9期
关键词:伤害事故小学体育对策

江仰平

摘 要 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小学体育教学质量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素质教育要求小学体育教学注重以人为本,按照小学生的体质制定符合实际情况并且能有效规避体育教学事故的教学计划。小学体育教学中要时刻敲响安全的警钟,要把维护学生身体健康安全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前提。本文首先从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入手,然后分析小学体育教学事故的成因,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小学体育 伤害事故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9-040-01

小学体育课相对于其他文化课来说,更能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是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做好的功课。小学体育教师作为学生在体育课上的管理者,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健康情况,不仅要改进和更正以往不合理的教学方式,而且还要学会处理相应的突发安全事故,做到防范为主,科学处理。

一、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在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始终没有被放到和其他文化课同等的位置上来,而且经常被其他文化课挤占。一般学生一周只会上一次或两次的体育课,其他时间都是文化课。当上体育课的时候,有部分教师要么在课上随便教点动作就完了,要么干脆让学生在周围自由活动。在农村偏远地区甚至是城区小学校园里,体育教学设施普遍存在老化、破损等安全隐患,但是学校管理阶层往往不愿意投入资金来维修和添加必要的场地设施。尽管有些设施齐全的学校里,体育教师由于缺少安全意识和不懂得如何紧急处理学生伤势,从而增大体育教学事故的概率和加深了学生受到的伤害。

二、小学体育教学事故的原因

(一)教师在管理学生上缺乏安全防范意识

普遍情况下体育教师都把教授具体的体育技能作为课堂重点,但是却容易忽略学生在课堂上的教学秩序。体育课堂的安全问题与教师对课堂的有效管理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往往老师在示范动作时,学生早已没有了听的欲望,要么开小差,要么和旁边的同学嬉笑打闹。那些体育教学事故往往就发生在扰乱教学秩序的学生身上,老师难以推卸自身的责任。况且小学生这时候身体活泼好动,刚上完文化课的他们往往把体育课当成娱乐放松的时间。有些体育教师对这些调皮好动的学生不但不加强管理,反而认为学生在体育课上就应该大胆活泼。由于有的教师在管理学生上缺乏安全防范意识,体育教学事故发生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二)没有注意不同学生的体质状况

小学生的体质相对于成人来说要差得多,而且同一个教学班里往往存在着体质健康状况差别明显的情况。有的学生由于营养过剩而显得肥胖,有的学生则显得很弱不禁风,有的同学因为疾病原因不适宜剧烈运动。不少教师忽略了学生的身体状况,让所有学生按照同一个要求来完成体育锻炼任务,甚至当有的学生已经出现身体不适的状况时仍然被老师强令完成任务。例如,一次体育课上,当学生跟着老师在操场上跑步时,一名不仅贫血而且瘦弱的学生跑不动了,教师却强令他继续跟着跑,结果没一会儿那名学生就晕倒过去了。在这场事故里,教师应该负有主要责任。

(三)忽略了准备活动的重要性

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时间,身体各关节和器官都比较脆弱。课前的准备活动可以让学生的四肢伸展开来,以及调节呼吸,从而为即将进行的体育锻炼活动做好身体准备。这种准备活动可以有效避免学生抽筋和供血不足导致的眩晕等状况,是体育教师应该督促学生好好做的事情。但是现实中不少教师习惯于省略掉这一环节,或者学生没有认真仔细地完成准备活动。在某些教学事故中,学生因为没有做准备活动,导容易致其在跳远等剧烈运动过程中因为肌肉过度紧张而摔倒在地。

(四)场地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学校管理阶层没有给予体育课足够的重视,或者因为经费紧缺,导致农村或近郊的小学校园里的体育场地和设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安全隐患。比如跑步时有的学生会因为操场跑道上凹凸不平的地面而摔倒,或者有的学生在用砖垒起来的乒乓球台上不小心被掉落的砖块砸中脚。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时只好不让学生使用那些出了问题的体育设施,但是这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如何应对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伤害事故

(一)教师要把学生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体育教师应该认识到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一切为学生的身体健康着想,只有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才能谈得上提高他们的体育成绩。首先教师要具备安全防范意识,而且要时刻给学生讲如何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保护好自己的注意事项。体育教师可以建议让学校组织学生开班会或主题演讲活动来宣传体育课如何注意安全,或者经常跟学生们讲关于违反教学秩序而危害到学生的生命安全的例子,这样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加强了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其实很多遭受体育教学事故的伤害的学生在被问起为什么出事了,他们会说自己根本没有这个意识,或者说自己对教师讲的没有印象。

其次,教师应该在教授体育运动技巧时的同时,要密切注意教学秩序是否稳定,当发现有学生三心二意甚至嬉戏打闹,教师就必须要予以制止。体育教师如果感觉到忙不过来的话,可以临时选出几个靠得住的学生当组长,让他们在老师顾不上的时候维持秩序。教师只有不报存侥幸心理才能减免事故发生。

最后,教师需要按照班里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首先按照男女生分成两大组,然后将男生女生两个大组里面偏胖和偏瘦弱的学生分在另外一个组,这样可以根据身体素质的强弱来分配任务,对于身体素质好的一组可以要求进行强度较大的运动,但对于身体素质较弱的一组就可以降低要求。当教师在课上发现有的学生出现身体不适的状况,就应该立即询问这名学生,如果不能坚持上课了,就可以让其休息一段时间,实在不行就要送到医院诊治。

(二)学校要加大对体育教学场地设施的资金投入

预防和应对体育教学中的事故,学校管理者不能把任务都推给体育老师。体育老师尽管可以做到毫无疏漏,但是如果教学设施破旧不堪,一碰就可能出事的话,水平再高的体育教师也很难避免学生受到伤害。学校管理者必须加大资金投入,要及时对出故障的体育设施进行维修或者更换,还要适当地购买一些可以锻炼学生的体育器材,比如排球、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跳绳、实心球等学生们感兴趣的体育器材。学校要克服资金方面的困难,而且不能把有质量问题的器材发给学生。只有保证体育教学所用的场地和设施是安全可靠的,才能将学生遭受伤害的概率降到最低。

(三)及时、科学地处理突发事故,将学生受到的伤害降到最低

当有些体育教学事故不幸发生时,体育教师绝对不能显得惊慌失措,而是冷静下来。首先教师要立即停止体育教学活动,然后仔细观察学生伤势。如果伤势较轻,可以就地处理,然后送到医院进行治疗;如果学生伤势较重,教师就要运用平时学到的急救知识对学生进行急救,或者立即喊来懂得这方面的老师和拨打120。当受伤学生被送到医院时,教师要及时联系学生家长并且告知具体情况。当学生并无大碍时,教师可以和学生家长进行协商,争取自己的利益。当学生伤势较重,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责任事故认定工作来分摊责任,如果学校和学生本人负有主要责任,教师就可以免除赔偿。责任认定时,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判断事故责任。只有及时、科学、合理地处理教学事故,教师才能切实维护到学生本人的生命安全和教师自身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 许云丰.关于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与对策探究[J].时代教育.2015,08:250.

[2] 刘其春.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与对策探析[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4,10:79.

[3] 张珍珍.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伤害事故成因和预防策略[J].教师.2014,27:21-22.

猜你喜欢

伤害事故小学体育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从陕西省司法案件数据看学生伤害事故预防的关键点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发达国家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经验及启示
亮相台反思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案例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