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本土文化的村庄规划设计研究

2016-11-10益阳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湖南益阳413000

安徽建筑 2016年4期
关键词:规划设计村庄文化

王 欢 (益阳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湖南 益阳 413000)

基于本土文化的村庄规划设计研究

王欢(益阳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湖南益阳413000)

村庄规划设计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所在,村庄发展经过三个历史阶段。在传承文化背景下,探讨适合地方的技术路线和方法;针对汝城外沙村庄,从本土文化入手,提出规划设计策略;从村庄功能定位、用地布局、空间结构、资源要素的空间保护框架及保护要求出发,对村庄进行规划设计。

本土文化;村庄规划;规划设计

0 引言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差异显著。生活方式上的南北差异、不同地域上的风俗差异、市民村民间的观念差异、不同气候地理条件下的经验差异等等,使我们在面对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各类村庄时,所有村庄的设计方法不能一成不变,更不能完全嫁接现代主义城镇的普适方法,在快速城镇化的今天,要让村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此背景下,本文试以汝城县外沙村为例来探索和识别本土文化设计方法的地方路线和技术方法来进行规划设计村庄。

1 村庄建设三阶段

1.1原生阶段——自由发展

改革开放以前,村庄建设发展在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影响下,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受外界影响较小,处于稳定发展时期、自由发展阶段。村庄建设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都处于空白期,村民居住建设尚未规模化启动,各项村庄建设事业处于原生态发展阶段。

1.2异变阶段——规划兴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各项事业随着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庄的各种建设和村民自身发展意识形态随着整体社会发展萌生了建设的冲动,尤其是村庄的产业、住房建设都进入了发展期,村庄建设的规划意识开始萌芽。

1.3统筹阶段——城乡融合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种惠农政策的阳光普照广大农村,新农村建设的启动、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开始反哺农村,村庄建设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逐步从单一的村庄建设到城乡融合发展。

2 项目研究的缘起

2.1传统的城镇设计方法不适应村庄

村庄规划设计中,机械的套用城镇陌生人社会的设计方法,难以适合各自村庄的生活方式,地域性的民俗文化和生活习惯,使普适的城镇设计手法与村庄当地的使用需求水土不服。无能从空间结构、用地布局、交通组织、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基础设施配套以及特色塑造等都不能照搬照抄城镇的模式来规划设计村庄。

2.2地域文化差异对村庄影响巨大

地域性的价值观使民众的个体行为带有强烈的地方文化自觉性,村庄社会运行秩序并不完全取决于市场,而是很多来源于地方性的文化共识。如,在汝城外沙,宗祠这种在城镇已经是一种文化符号存在的元素,在外沙却仍然是社会空间组织的精神内核,失去宗祠的村庄大多会户散人离、失去生机。因此,在村庄设计中,尊重本土文化是规划设计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3 项目背景

外沙村位于汝城县外沙乡,在汝城县城西部7km处,村域总面积3.8km2,村前隔河孤立天马山,浙水河自东向西绕村而过,东北方向1km处有闻名遐迩的白石岩风景区;交通便利,S324线横贯全村。

外沙文化底蕴深厚,村内至今还有规模较大、保存完整的、按照中国传统风水“五位四灵”的模式布局,民居充分体现古人“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存理念,明清古民居近100栋,青砖青瓦,方方正正,三雕(砖雕、石雕、木雕)雕刻精美,工艺精湛,数量较多,充分体现了明清时期古民居的建筑风格。村里人杰地灵,涌现了明代太子太保、内京都察院左都御史朱英,刑部郎中朱守孚,户部校检朱笔峰及当代汝城第一个妇联主任朱春荣烈士、开国上将朱良才等历史名人。人文景观众多,古有“官山晓署、马岭晴云、太清鱼钓、古寺钟声、竹园晴翠、池月秋辉、笔锋雨意、屋后松声”八景,今天依然胜迹依存。目前尚保存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太保第(含朱英墓)、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白石书院(含白石庵、太平天国古战场、白石岩)、朱良才故居、惠德桥等文物古迹。

4 设计策略

4.1文化追根

借用本土经验,通过抓住“宗祠、场坪、巷道”等地方独有的生活元素,找寻文化在空间上的投影,进而识别村庄空间组织的深层结构。

4.2遵循地方常识

一味地的运用经济学原理基本能够解释绝大多数现代社会的行为现象,但对半传统社会而言,很多现象却并非如我们利用原理所解释的那般纯粹。

4.3介入本土思维

延续文化的空间形制。对有宗祠的社区,在村间路、村内街及空场的设计改造中,主要围绕和保留宗祠、祭田等的空间结构,使设计符合百姓的精神需求。

5 规划设计

在村庄规划建设中,坚持从本土文化出发,梳理村庄历史文化脉络,从村庄的功能、空间组织、文化脉络体系等实现有机统一和相互协调,通过对村庄历史文化空间梳理和再设计,可以焕发出新的活力。村庄的空间通过规划、建筑、景观师的通力合作,从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加强与现代村庄公共空间的融合,汝城外沙村庄规划设计从如下几方面进行。

5.1功能定位

外沙村庄规划功能定位是以传统居住为基础,以传统聚落生活方式和旅游节点为目标,以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衔接点为拓展。

5.2空间结构(图1)

通观汝城外沙村落的整体空间格局及其本土文化要素构成,总体的空间框架规划可以归纳为“五片、一线、一带、一圈”。

“五片”:由古巷与主要巷道划分的四大居住片区,分别以太保第、朱良才将军故居为依托传统居住功能片区;古巷以南、浙水河以北、入村口地段的现代居住功能片区;村落东面、西面的现代居住功能拓展片;位于村西面的以惠德桥为中心的旅游服务组团旅游服务片;村东面为以苗圃希望小学以及基本生活服务功能的组团。

“一线”:沿太保第广场延伸的商业服务线。

“一带”:沿浙水河一带的休闲为主的功能带。

“一圈”:以传统手工艺商品生产、展示、销售为主的一圈巷道。

图1 空间结构规划图

5.3用地布局规划(图2)

图2 用地布局规划图

5.3.1居住用地

居住用地是村落的主要功能,全村用地主要以居住用地为主,居住用地8.83hm2。在村东西两面的现代居住拓展片区中,严格按照环境协调区的要求进行建设,地块的容积率在1.0以下,建筑高度12以下,建筑外观为灰瓦、坡顶、青砖灰墙,整体形象应与传统村落历史文化氛围相协调。

5.3.2公共设施用地

采用集中成片布局与沿街线状布局相结合的形式,以形成集聚效应与规模优势,并形成连续的临街界面。在基本保留现状各类公共设施用地的性质、位置及规模的基础上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补充和完善。公共设施用地2.42hm2。

5.3.3绿化用地

主要沿浙水河北岸的滨水景观绿地,沿太保第广场的带状生态绿地,以及太保第广场西面的公园等。绿化用地0.26hm2。

5.3.4道路交通用地

规划机动车道路以满足通达性为目标,打通断头路,向古巷道和沿河开辟消防通道、步行通道和临水步道等。道路交通用地2.2hm2。

5.4保护框架的空间构成(图3、图4)

通观汝城外沙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其环境要素构成,村落总体的空间框架规划为“一环、一带、一廊、三区、三点、五巷”。

“一环”:围绕外沙古村周边的环形绿色山体。

“一带”:浙水河绕村而过,静静流淌,沿河风光迤逦,精致动人,为外沙古村空间特色中的灵魂。

“一廊”:位于太保第向南延伸至天马山的视觉通廊。

“三区”:位于古村内的三处历史巷道区,集中成片的传统民居建筑群。

“三点”:分别由白石书院、白石庵、白石岩组成;惠德桥、化龙庙组成;竹园书屋、老祖屋组成。

“五巷”:为五条位于古村落内纵横交错的青石板小巷,两侧均为传统风格的民居,分别为东边井巷、大巷、良才巷、太保巷、柿树巷(暂定名)。

图3 保护框架结构图

图4 历史文化环境要素图

5.5保护框架构成要素

5.5.1自然环境保护

自然环境保护针对以围绕外沙古村落周边的环形山体和浙水河为代表的“一环、一带”自然景观。

①对周边山体应保护其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严禁乱砍滥伐等活动,取缔惠德桥旁的砖厂和天马山旁的采石场。具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的规定执行。

②浙水河应保护其水体格局、走向,严禁建筑物对水体进行侵占,保护水体的完整性。沿河带形成步行开放空间,形成村落绿环。

5.5.2人工环境保护

人工环境保护包括古村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概括为“一廊、三区、三点、五巷”。

“一廊”:指位于太保第向南延伸至天马山的视觉通廊。

“三区”:指位于古村内的三处历史巷道区,集中成片的传统民居建筑群。

“三点”:分别由白石书院、白石庵、白石岩组成;惠德桥、化龙庙组成;朱园书屋、老祖屋组成。

“五巷”:东边井巷、大巷、良才巷、太保巷、柿树巷(暂定名)。

①保护历史巷道的走向,不得随意进行改线;保护历史巷道的宽度,不能随意拓宽;保护历史巷道的尺度,不得随意增加沿街建筑高度。

②整治历史巷道的路面,恢复历史上的传统铺地。沿路设置必要的道路设施如路灯、沿路绿化等。该道路设施的样式及位置必须与历史风貌相协调。各有关道路的修建性活动应在规划管理部门指导并批准后进行。

③对历史地段的保护要求应符合《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相关要求。

④对文保单位、文物点和保护建筑的保护应符合本规划的有关要求。

5.5.3人文环境保护

人文环境保护指的是外沙古村数百年来居民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生活情趣、文化传统、名特物产等方面所反映的人文环境特征。

①规划依托地方名产特产和传统文化优势,或利用文物建筑,赋予其内容,提高外沙知名度和文化氛围,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②拓展功能,充实参观内涵,提高公共建筑的参与性、可看性,增强亲和力,保护和弘扬历史文化资源。

6 结语

在摈弃传统城镇规划设计手法的前提下,从本土文化入手,挖掘地方资源要素,尊重村庄传统文化空间结构、调整用地布局,搭建本土文化保护框架的空间结构,符合当地村民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达到村庄未来永续发展的要求。

[1]黄华明,等.村镇规划[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杨磊,邱建.建筑空间的文化更新与城市文脉的有机传承[J].城市建筑,2005(3).

[3]李雄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再思考[J].规划师,2005(9).

[4]王越.留住城市的历史文脉[J].燎望新闻周刊,2008(6).

[5]李东泉,周一星.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作用的历史研究—以近代青岛为例[J].新建筑,2007(4).

[6]汝城县外沙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1-2030)[Z].

TU982.29

A

1007-7359(2016)04-0038-03

10.16330/j.cnki.1007-7359.2016.04.014

王欢(1985-),女,湖南益阳人,毕业于湖南城市学院,学士,工程师。

猜你喜欢

规划设计村庄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我的小村庄
村庄,你好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谁远谁近?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物流园区出入口规划设计及其优化
村庄在哪里
当代佛教寺庙规划设计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