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过苏杭

2016-11-08张溯尧

美文 2016年10期
关键词:隐者游记西湖

张溯尧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不假。杭州与苏州是我到过的最美的两座城市。

那是八月最炎热的几天,杭州却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西湖水面雾气升腾,遮住了湖中的三座石塔与白堤断桥,继而弥漫到湖畔柳荫下的人行道上。我们骑车沿湖游赏,不觉来到了岳王庙。黛色的石阶与飞檐斗拱的殿宇沉稳地坐落在湖畔,绿得透出墨色的古树拥挤着从屋墙间溢出。古朴而庄严的建筑风格,一如岳飞将军精忠报国的正气。拾级而上,历历在目的便是秦桧夫妇的跪像,他们被铁栅栏圈着,上有斑驳的标示:“请勿吐痰!”这标示分明透露着千百年来人们对岳飞将军被奸臣所害的扼腕,和对奸佞小人的痛恨与不耻。细雨霏霏,为西子湖畔渲染上朦胧、忧郁亦或是点点伤悲。

今日之西湖,现代而略显浮华。诗词歌赋中的美景在细雨与烟雾中变得模糊、唯美而神秘,如披纱的美女,姿态妖娆。游人如织,嬉笑连连,街边小铺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一声高过一声。熏风,香茗,烟柳,陶醉了无数游人。从大宋王朝的临安至今日之杭州,风物依旧,繁华依旧。“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美丽的西子也许只能瞪着空洞的眼睛,在一片历史的空虚与悲愤中,发出这千年之问了。

或是因为远离政治风云,苏州与杭州的境遇大为不同。苏州如同一位隐者,挣脱了世俗的名利与荣辱,一切都那么祥和与宁静。老城区的夜晚没有几盏灯,只有空中的月色和青石板上几汪积雨折射出的微光。行走在街上,偶尔有几家店铺尚未打烊。走进去,买几样喜爱的小吃,在夜色里慢慢享用,惬意与闲适不禁涌上心头。

次日乘兴去同里一游。我们在码头租了条小船,乘舟在河水中漂荡。河两旁是飞扬的酒幌与古朴的房屋,不知从哪个角落伸出的片片绿荫,把一个个太阳的圆影投在青瓦上,于是整个世界便简化为青黛、墨绿与灰白了。小镇的简单与美丽在光影的流动中尽显无遗,它唤醒了人们对淳朴生活的所有记忆。

是什么造成了堪比天堂的两座城市如此大的差异?我想,或许是历代帝王的治国之道与政治倾向使然。西子湖是那么楚楚动人,却因南宋偏安一隅而染上了悲凉之态,如一个“红妆守空帏”的怨妇,日夜翘首盼望着她逝去的辉煌,盼望着“王师北定中原日”;而灵秀的苏州如闺阁中待嫁的靓女,尚不知人间险恶,兀自做着宁静美好的梦罢了。

走过苏杭,我看到了芳容的湮没与隐者的闲逸,看到了人间天堂的角落。

【点评】游历苏杭,不但让小作者大开眼界,获得美的享受,更让其产生出深沉的思考和感叹。同样美丽的两座城,杭州妖娆,苏州宁静,为什么风格差异如此之大呢?经过一番推敲对比,作者得出了结论,是“历代帝王的治国之道与政治倾向使然”。大多的学生游记文章往往侧重于写景、抒情,而这篇游记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将写景、抒情同叙事、说理结合起来,并巧妙融为一体。游记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相结合,这样的文章既有美感,又有深度,当然令人刮目相看了。其次,文章语气平和,充满静气。作者以平静的心态,平和的语气,优美的语言将一路所见所闻所思娓娓道来,行文如林间清泉,悠悠哉哉,读来让人身心舒坦。

猜你喜欢

隐者游记西湖
西湖
《寻隐者不遇》的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雪后西湖 暖阳
地心游记(十)只剩我一个人
两个“隐者”
寻梦环游记
寻梦环游记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超市游记
西湖雪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