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窥商丘画像石体现的古代神灵观

2016-11-07王辰晨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9期

王辰晨

摘   要:商丘画像石是中国汉画像石的组成部分,其风格独树一帜。通过对商丘画像石的具体分析,古代当地居民的神灵观可见一斑,对探究商文化的历史渊源具有巨大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商丘画像石;神灵观;楚汉文化

中图分类号:K8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6-0146-02

画像石的出现,不仅为中国美术史长河增添了一颗璀璨明珠,更被世人视为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根据历史考证,画像石真正意义上的产生、发展、繁荣和衰败的整个过程均出现在汉代。汉代在中国历史中是一个不可磨灭的朝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在汉代出现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繁荣时期,期间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在这种背景下,汉代画像石大量出现。所谓汉代画像石,即是在汉代墓室、祠堂,庙宇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用石。这种建筑大多为丧葬所用。从汉代画像石的分布地域来看,多集中在河南、山东、四川等地。而在河南,作为连接苏鲁豫皖四省的交通要塞,商丘发掘出的画像石,为画像石的系统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其中,商丘画像石所体现出的神灵观尤其值得探究。

一、楚汉浪漫文化的影响

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谈到:“其实,汉文化就是楚文化,楚汉不可分”。虽然汉代从西汉开始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制度上“承秦制”;但是,在艺术文化方面,汉“依然保持了它的南楚故地的乡土本色”。究其原因,汉的开国皇帝刘邦来自楚地,与其争夺领导权的项羽同是楚人,刘邦大胜高唱《大风》,项羽被困“四面皆唱楚国”,西汉建国后宫廷以楚乐为主等均可以说明这一点。楚浪漫文化对汉王朝自上而下根深蒂固的影响,致使楚汉浪漫文化成为“主宰两汉的美学特征”。

商丘,坐落河南东部,链接苏鲁豫皖,在秦汉时期,起着重要的政治军事作用。目前,商丘永城仍旧保存着刘邦斩蛇处遗址,其典故为刘邦在此揭竿起义,掀开了大汉王朝的序幕。由此,商丘不仅成为刘姓汉王朝的龙兴之地,而且成为守护汉王朝的要塞之地,汉景帝时,唯一的同胞兄弟梁王刘武,驻守睢阳,商丘也成为梁国的都城。梁王死后,葬于芒砀山,此后历代封王的墓室均在附近,这也是芒砀山汉墓群出现的原因。而随汉墓群出土出的大量画像石,成为展现社会风俗,体现楚汉文化的重要依据。虽然商丘画像石跨越西汉到东汉整个两汉时期,但是西汉画像石所占比重较大。而西汉所保留的楚文化中的浪漫主义色彩以及鬼神文化在商丘画像石上有很好的体现。

二、古代神灵观在商丘画像石上的体现主题

画像石既是凝结古代人民智慧的艺术创造又是记载社会风俗历史的活化石。河南是画像石的主要产地,其中南阳是众所周知的画像石集中地。而商丘画像石之所以能独树一帜,著名学者周到曾经总结出三点,分别是:数量多、题材专一,风格鲜明。后两点最集中体现在古代神灵观的展示方面。上文提到,商丘画像石受到“楚汉浪漫文化”的影响,其中楚文化中“信巫鬼,重淫祀”的思想影响颇深。由此,商丘画像石的题材内容体现出了带有地域色彩古代神灵观。

(一)灵魂不死论

商丘画像石题材多以祥瑞辟邪的珍奇异兽为主,主要有铺首衔环、青龙、白虎、朱雀、三足鸟、飞廉、麒麟、猴、鱼、熊等。铺首在现今指含有辟邪意义的门扉环形装饰物,而铺首衔环是汉代画像石中常见的图案,是从饕餮逐渐演化出来的。饕餮是商代广泛用于青铜器上的装饰花纹,有震慑敌人,辟邪之意。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石是古代传说四方神兽;飞廉、麒麟等是古代传说中的瑞兽,屈原《楚辞.离骚》中“飞廉,风伯也。”猴、鱼等则是取谐音有吉祥之意。墓室主人把这些珍奇异兽刻在墓门和墓室墙壁上,其目的固然是为了显示个人社会地位,但其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当时人们相信:即使肉体死亡,但灵魂不灭且仍旧活在墓室之中。所以,墓主人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墓室(实际上就是住所)华丽堂皇,另一方面则尽可能地希望这个“住所”安全稳固。这两方面作为墓主人“灵魂不死”的需求,主要的实现途径就是画像石。画像石刻的珍奇异兽一方面起到了装饰墓室的作用,另一方面每一个珍奇异兽都根据其作用、功能进行选择,无论是辟邪还是禳灾,所有的珍奇异兽形的刻画与安置成一个统一的循环模式,相当于现代的防御系统,起到震慑鬼魅魍魉,保卫自身安全的作用。同样具有“寻求庇护”作用的还有反映远古神话的画像石题材,如:伏羲女娲像、玉兔捣药等。这些题材的画像石再次表现出当时人们认为灵魂不死,祈求敬畏、崇遵之事物保护自身安全的事实。

(二)人神共存观

“信巫鬼,重淫祀”不仅是楚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也体现出楚人的神灵观。在深受楚文化渗透的商丘地区,这种古代神灵观在画像石这一艺术形式除了体现在“灵魂不死论”,还体现在“人神共存观”上。

通俗来说,“人神共存观”是指凡人与仙人共存于一个空间,凡人通过努力可以得道成仙。由于这种观念,致使工匠在刻画画像石时,将个人情感融入对神话人物、动物的塑造,使神话人物凡人化、神话动物拟人化,同时也塑造出更多羽人升仙的图像。其中永城酂城出土的一块长232厘米、宽45厘米名为《熊舞》的汉画像石上刻有有7只形态各异的熊,一字排列,集体翩翩起舞。这7只熊工匠刻画的栩栩如生,均有其各自特点。有的拍手只露半身,有的站立等待,还有的回首管网,更有甚者蹲坐在一旁,摇头晃脑。七只熊伴随着音律,富有节奏地你唱我和,你舞我随,起伏不定。如此场景,与人类的开庭歌舞几乎没有区别,每只熊的面目也进行拟人化,有的熊仿佛在微笑一般。熊在古代是神兽,它是黄帝的部落图腾,是其崇拜的动物神,如此延续下来,在这块“熊舞”画像石上拟人化的动物舞蹈场面,一方面体现出古人对于熊这种神兽的喜爱与崇拜,另一方面也展示出,在当时人们心中神兽既有无穷的神力又有与人类相同的情感展示,它是人们精神世界中的重要一员。同样出土自永城酂城另一幅长230厘米、宽45厘米的画像石中,八个长袍束腰的羽人,分别驾驶飞廉、苍龙,老虎等神兽,呈现出一种马上要升天成仙的架势。汉代王充所著《论衡》中曾写道“图羽人之形,体生毛,臂变为翼,行于人。”羽人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至《山海经》、《楚辞》中。所谓的羽人,就是有翅膀羽毛或者可以身披羽毛斗篷飞翔的人。这是在汉代人们神灵观中最重要的幻化形象之一。因为他“似人非人”、“似仙非仙”,处于一种由人升华成仙的过渡阶段。可见这是汉代人们心目中羽化神仙、长生不死的神灵观。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神灵观中“神仙”不再是遥不可及、高不可攀的神袛形象,而是人人通过某种努力可以实现的对象。也就是说,人与神是可以互换的,是人神共存的神灵观。

三、结语

商丘画像石内容丰富,造型古朴精美,是研究汉代画像石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商丘画像石,探究汉代当地居民的神灵观,一方面为画像石的继续考证探究提供佐证,另一方面也为商丘地域历史文化的传承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散步[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2]阎根齐,米景周,李俊山.商丘汉画像石[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2,

[3]张宽武.河南汉画像石的艺术精神及价值[J].中原文物,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