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俄总理续写“家乡外交”

2016-11-07吴乐珺

环球时报 2016-11-07
关键词:拉脱维亚中东欧梅德韦

●本报赴俄罗斯、拉脱维亚特派记者 吴乐珺 管克江 ●本报驻外记者 曲颂 青木 ●本报记者 张倍鑫

“长达8天的访问具有强烈象征意义,显示了中国影响力的日益延伸。”对于中国总理李克强的欧亚之行,《日经亚洲评论》这样说道。出席第五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并正式访问拉脱维亚后,李克强6日抵达圣彼得堡,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并将出席中俄总理第21次定期会晤。圣彼得堡是俄总理梅德韦杰夫的家乡,2013年梅德韦杰夫访华时,曾到访李克强的家乡安徽。这次中俄继续“家乡外交”,为两国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水平”和外媒眼中的中俄“恋爱故事”做了又一次诠释。中俄合作“在快车道上奔驰”的同时,中国对中东欧的“拥抱”同样引发关注。在英国脱欧、美欧保守主义盛行、西方唱起“全球化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按照自己的节奏继续扩大对外合作,步伐坚定而务实。塞尔维亚的新铁路、波兰的工业园、保加利亚的物流枢纽……它们代表的不仅是中国投资,也是互惠共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的做法对世界有着积极意义,在大家都很沮丧的情况下,中国的努力至少让全球化不退潮。”

“中俄合作踏上快车道”

6日,李克强乘机抵达圣彼得堡普尔科沃机场。随后,他与梅德韦杰夫一道参观冬宫,并在冬宫出席非正式晚宴。李克强参观让俄罗斯人引以为荣的文化圣殿冬宫引起俄媒的关注,各大媒体报道时均强调了这一点。

虽然此行首日人文气息浓厚,但务实合作才是重点。俄塔社报道称,两国总理7日开始举行正式会谈,见证合作文件签署。俄副总理、政府办公厅主任普里霍季科透露,两国商议核能领域战略合作联合声明的工作进入尾声,双方希望在7日两国政府首脑会晤之前完成这一工作。此外,两国将讨论俄远东与中国东北地区合作开发问题,建立相关的政府间合作委员会。俄气、俄石油、俄铁路等大型企业也准备了合作文件等待签署。普里霍季科表示,本世纪以来,俄中贸易额增长了10倍。去年对华贸易占俄外贸额的12%。今年前7个月两国贸易额达到336亿美元,两国扩大了用各自货币结算相互贸易和投资。两国在能源领域合作发展迅速,今年前8个月,俄对中国的石油出口较上年同期攀升30%至3414万吨。

“中俄合作踏上快车道”,德国新闻电视台称,俄罗斯与中国的合作领域越来越广,前几天,还传出中俄两国将投入大量资金共同研发远程宽体客机、挑战空客和波音的消息。这只是两国合作的一个缩影。德意志广播电台称,与西方关系冷却后,中国成为俄罗斯的紧密伙伴。除了经济关系互补外,美国因素也是两国靠近的一个重要原因。俄罗斯不满美国及其盟友包围俄罗斯的战略,中国则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政策怀有疑虑。

两国总理会晤前,梅德韦杰夫专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对李克强来访表示热切期待。他说:“我与李总理早就谈论过要在我的家乡圣彼得堡进行会晤。我希望,这将不仅是一次有益的事务性会谈,还是一次令中国朋友印象深刻的活动。”路透社称,梅德韦杰夫还表示,俄罗斯希望建立一套与中国相互兼容的支付系统,以降低遭受西方进一步金融制裁的风险。为降低对VISA或万事达等西方支付系统的依赖,俄去年推出一个名为“Mir”的支付系统。

2013年10月梅德韦杰夫访华时,曾专程访问李克强的家乡安徽省。这次李克强访问圣彼得堡,堪称“家乡外交”的延续。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李建民6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从“元首外交”“夫人外交”到“家乡外交”等,中国外交形式在多样化、灵活化。“家乡外交”摆脱了过去外交活动严肃、古板的形式,无疑可以增进领导人间的个人感情交流,对两国关系发展的象征意义非常强。李建民表示,这次正好是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20周年,是一个有纪念意义的重要节点。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俄关系上了几个大台阶,并保持着高水平、高效率的运行。确实像两国领导人讲话中经常提到的,“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中国“拥抱”中东欧

抵达俄罗斯前,李克强访问了拉脱维亚,并出席第五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16+1”)。当地时间5日下午,“16+1”会晤后,李克强与中东欧16国领导人集体出席签字仪式,共同见证“16+1”战略对接、金融、民航等领域合作文件签署。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时,李克强借此次“16+1”会晤的钻石形会标比喻说,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之间双边、多边合作成果丰富,未来发展必将产生钻石般的价值。

“中国拥抱中东欧”,德新社称,这是中国总理第一次访问拉脱维亚。在那里,他会见了来自中东欧的其他同行。这次会谈的主旨是经济合作,尤其是中东欧地区的基础设施项目。北京通过“16+1”机制与中东欧国家共同发展项目,推进中国大力宣传的“一带一路”倡议。波兰广播电台称,“16+1”机制是由中国率先提出的,旨在与该地区16个国家(阿尔巴尼亚、波黑、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黑山、波兰、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马其顿)加强交通、金融等方面的合作。这16个国家中有11个是欧盟成员。

“中国为中东欧推出110亿美元的基金”,路透社以此为题称,中国工商银行6日发表声明,表示牵头成立一个100亿欧元(约111.5亿美元)的投资基金,为中东欧项目融资。此前一天,中国总理李克强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宣布,中国—中东欧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该公司发起设立中国—中东欧基金。报道称,中东欧是“一带一路”倡议中的组成部分,随着国内经济放缓,北京希望为本国企业开拓新的出口市场。

波兰科学院学者范哥里5日在“德国之声”网站撰文说,过去25年里,有些国家将目光投向中欧、东欧和东南欧地区(CESEE)。然而,北京“16+1”这样的设想的确少见。上世纪90年代,包括本世纪初,因为意识形态的差异,许多CESEE国家与中国相当疏远。而今,和许多欧盟成员国一样,政治问题被搁置一边,CESEE和中国的关系被认为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来自中国的投资也逐渐增加,一系列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包括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高速铁路,“中欧陆海快线”都在进行当中。俄罗斯卫星网6日称,塞尔维亚外交部表示,塞尔维亚和中国自2017年1月1日起开始互相实行免签制度,相关协议已于5日在“16+1”峰会上签署。

法新社注意到一个插曲。报道称,李克强5日取消了与斯洛伐克总理菲佐的双边会谈,显而易见,这是因为斯洛伐克总统基斯卡10月份会见了达赖。左翼出身的总理菲佐表示,对两国关系受到损害感到遗憾,他已邀请李克强访问斯洛伐克。右翼总统基斯卡10月16日会晤达赖后,菲佐政府立即发表声明撇清关系,菲佐批评基斯卡的行为对斯洛伐克与中国的双边关系造成损害。

“中国让全球化不退潮”

“李克强的欧亚之行显示了中国影响力的日益延伸。”《日经亚洲评论》5日刊文称,李克强这次欧亚之行长达8天,行程包括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拉脱维亚和俄罗斯,有着极大的象征意义。此访正值西方日益关注“全球化危机”之际。在过去的5个月,英国脱欧公投、欧盟与加拿大的贸易协定险些失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受到的批评日益增多,令人更加担心全球扩大开放的时代可能即将结束。中国推进的“一带一路”表明,“全球化危机”只是局部形势。中国试图减少货物流动的障碍,并采取务实举措,建立交通联系和其他基础设施,跨越庞大和联通不畅的地区。这与西方协调国内规章、放宽跨洋贸易和投资,却常遭到当地抵制的一体化形成对比。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一些国家间的贸易协定没搞成,一些国家国内出现政治乱局,中国则在推动有利于全球合作的布局。在大家都很沮丧的情况下,首先需要的就是信心,中国的努力至少让全球化不退潮,即便它慢一些。金灿荣说,以前中国在全球治理上有参与,但没起领导作用,我们常跟国际社会这样说:中国人口占全人类的1/5,解决好这么多人的问题就好了。现在国际社会希望我们多发挥作用,中国领导人也决定发挥更大作用。现在中国经济发展虽然比以往慢,但相对其他国家来说还是好的,30多年打下的底子好,体制应对危机的能力也强。▲

猜你喜欢

拉脱维亚中东欧梅德韦
中东欧市场
近看中东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