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毕节:移民搬迁富在生态农旅

2016-11-05李文勇

当代贵州 2016年32期
关键词:穷根毕节市导向

李文勇

自2001年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试点以来,毕节市始终把“挖穷根”与“护生态”相结合,较好地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在织金珠藏的易地扶贫点安置点,新修的56栋安置房全部按照黔西北民居风格装饰一新,已经有12户从“坡顶”搬下来的农户住进了新楼房,享受新居带来的便捷和惬意。

“要让这么多人从生活了几辈子的地方搬出来,并适应新的环境,在新的地方发展致富,从选点到老百姓入住,都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毕节市水库和生态移民局副局长杨正友介绍,毕节市始终突出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政策导向,坚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统筹谋划搬迁贫困群众“三就+两社”问题(就业、就学、就医和社会保障、社区管理),围绕“五个精准”发力(精准锁定搬迁对象、精准谋划安置方式、精准落实脱贫措施、精准推进工程建设、精准促进责任落实),打响脱贫攻坚“当头炮”。

在珠藏乡的集中安置点,织金县委、县政府结合老百姓的生活习性和生产技能和当地实际,通过“企业带动、就业推动、创业撬动”等措施,让老百姓迅速融入安置生活、迅速发展、致富奔小康。

织金县引进鑫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修建茶叶加工厂,该厂距珠藏乡安置点约500米,可解决约60人就业。

结合湿地公园建设,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珠藏乡安置点规划建设20-30家农家乐;建设综合性农贸市场,提供摊位80个,解决200余个劳动力就业,提供282个铺面引导搬迁群众发展小商品经济。

珠藏乡安置点通过引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搬迁群众土地复垦,种植花卉、经果林,每亩每年可获流转费350元。同时通过科技人才领办农业经济板块,采取“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规划建设油用牡丹种植基地,通过政府补助、企业收购等手段,每年每亩可实现收入8000元以上。

在黔西县柯家海子湿地公园腹地的安置点,阳光明媚,静谧而安详,湖水波光潋滟,水草摇曳,不时有蜻蜓或水鸟掠过,平添几分生机。在旁边,贵黔高速匝道口则是另一番景致,人员穿梭,车来车往,一派繁忙。

黔西县的谷里镇清明村、金沙县的西洛街道阳灯社区、织金县的桂果镇猫场村、威宁县的海边街道银龙旅游小镇、百里杜鹃景区的石牛角等安置点等,一批独具地方特色的安置点已然成为一道风景,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自2001年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试点以来,毕节市始终把“挖穷根”与“护生态”相结合,较好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责任编辑/岳 振)

猜你喜欢

穷根毕节市导向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鹿泉岸下石窑小镇
瑞雪兆丰年
夏日荷景
“我拍祖国好河山”摄影大赛第二批入选作品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春节返乡
犬只导向炮
拔掉大山里的“穷根”
树立“五个导向”严格党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