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仲华:红军不怕远征难

2016-11-05叶力

当代贵州 2016年33期
关键词:胡宗南甘南红四方面军

叶力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硝烟散尽、河山重整,那段悲壮的历史、那份真挚的情怀,却不曾改变。

家住贵阳市的老红军安仲华,出生在四川省青川县板桥乡。父亲早逝,母亲改嫁,留下幼小的他和奶奶相依为命。

1935年初,红四方面军来到青川,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分财物的革命斗争,并建立了县、区乡苏维埃政权组织。“15岁的我,就是在这个时候参加红军的,当时就一个念头,跟着红军部队有饭吃,还有枪来打坏人……”安仲华说。

他参加的第一次战斗就是进攻悬马关。悬马关与甘肃省文县碧口镇接壤,危崖绝壁,关口仅有一条羊肠小道,是进入甘南的又一通道。当时驻陕甘边的胡宗南第一师号称“天下第一师”,装备先进,兵力充足。

“红军攻打悬马关,主要是为了扩大川甘边区,把革命根据地扩大到甘南。”1935年4月,红军向青川进军,胡宗南开始向碧口一线增兵,严阵以待。

4月11日,红军与设防在洞洞河、圆潭子、山王庙、九道拐和大道岭一带的国民党军及地方民团相遇,双方随即展开战斗。“当晚,胡宗南派了一个连的兵力,在九道拐偷袭红军,结果被我们打得落花流水,连长都被我们击毙了。”安仲华自豪地回忆说。

经数日激战,红军占领了悬马关山头的制高点,胡宗南不得不亲赴碧口镇督战,战斗持续了18个昼夜。由于敌军数倍于我,加之红军枪弹粮草不足,红军不得不撤出悬马关,放弃进军甘南,向西长征。而川军邓锡侯部守备在岷江流域的松潘、茂县、理县、汶川等地,其中北川峡谷,是红四方面军长征西进的唯一通道。

1935年5月,安仲华随部队在红军第四方面军总指挥部的调度下,在北川千佛山一线与国民党军队激战、对峙了73天,确保了“北川峡谷”畅通,掩护了红军主力顺利西进,策应了中央红军渡江北上,为红一、四方面军胜利会师懋功创造了条件。

6月18日,红四方面军一部在四川懋功与红一方面军会师,两军混编北上。红军在半人高的长草中摸索着前进,草地上的沼泽不知深浅,陷入后越挣扎越下陷。“有次在草地过夜,早上醒来腿麻了,我差点站不起来,是老班长搀扶着我,让我慢慢跟着走才没有倒下。”安仲华说,自己是幸运的,而太多的战友却永远长眠在草地上。

安仲华和战友们走过草地,来到大雪山夹金山下。大多数红军战士身着老百姓的单衣、草鞋,安仲华幸运地捡到一件破旧羊皮袄,他穿上身才发现里面全是虱子,他把袄子放火上烤,虱子受热掉落火中,烧得“噼啪”响。

“很多战士上雪山后呼吸困难,坐下休息就起不来,后来就不准战士坐下,大家在手上拴绳子相互拉扯着走,以免掉队牺牲。”安仲华说,过雪山时有些红军战士的脚跟冻裂,伤口粗得可以塞下一根手指,走在雪地上留下一串血脚印。“雪山大得就像没有头,最终还是走出来了。”

1935年9月,红军长征进入腊子口地区。腊子口位于四川阿坝与甘肃甘南交界处的迭部县,东北甘肃军阀鲁大昌部队早早修筑了大量防御工事和军需仓库,妄图凭借腊子口天险堵截红军北上。

9月15日,毛泽东同志向红四团下达了“以三天的行程夺取腊子口”的命令。红军于16日开始夺桥战斗,以一个连从正面佯攻,以两个连用绳带攀登峡谷东侧悬崖峭壁,迂回到敌人侧后,占领了制高点。17日拂晓,突然发起攻击,歼敌一部,夺取了小桥。残敌逃向第二道隘口,企图凭险继续顽抗。红军乘胜猛追,一举将其击溃,全部攻占了腊子口。

“红四团在腊子口这一仗,红军打出了军威,打开了进军甘肃的大门,为后续部队开辟了道路。”安仲华说,腊子口战役是红军长征进入甘肃境内最关键的一仗。他虽然在这场战役中左眼负伤,并最终失明,但他从不言悔。(责任编辑/徐海星)

猜你喜欢

胡宗南甘南红四方面军
甘南记事
色与光
走出“逃跑主义”:鄂豫皖省委对红四方面军战略转移的认知
浅述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苏区对文物古迹的保护
亦师亦友
周恩来一顿饭决胡宗南
一只镀金打火机
从川陕革命根据地建设看红军践行群众路线的意义
历史瞬间之九:激战嘉陵江
胡宗南考黄埔遭遇身高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