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唐才常维新思想前后的转变

2016-11-05王重升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8期

摘 要 唐才常出身于传统的知识分子家庭,不过其实他已看到“时文一道”已不堪大用,将来必然被弃,随着西学的传入和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唐才常蜕变为资产阶级维新志士。他萌芽期的维新思想落入洋务派“中体西用”的窠臼,跳出后以戊戌变法的失败为界限,前后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在政治思想上,戊戌变法失败后,他由之前的君主立宪的思想走上了“武力反清”的道路。

【关键词】唐才常;维新思想;戊戌变法; 维新思想转变

唐才常,字伯平,号佛尘,1867年出生于湖南浏阳一个封建知识分子家庭,自小接受的是封建式的教育。他成长的19世纪70、80年代,正值中国的多事之秋。一方面中国陷入了民族危机当中,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列强加快了对中国“蚕食”的步伐。在西南边陲,法国在对清朝作战“不胜而胜”之后,占据了印度支那三国,并进一步觊觎中国的广西、云南、贵州;英国以印度为跳板,把触手伸向了中国的西藏和新疆,而俄国更是意欲吞掉中国的新疆和东北,就是后来居上的日本也占领了琉球,对朝鲜和台湾虎视眈眈。此时的中国随时都有被列强瓜分的危险,真正到了民族危亡的时刻。另一方面是随着中国国门的“被打开”,西学也随之东进,不断传入到中国,一部分有志之士开始接受西学,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国有志之士在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不断深化,到了甲午中日战争前后,维新思想开始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进而席卷全国,刮起了一阵维新之风。在这个环境中长大的唐才常,很早就萌发了维新思想,并且随着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等时间不断变化和更新。

1 维新思想的萌发:“中体西用”

1887年,20岁的唐才常与谭嗣同一道拜读于经世致用学者欧阳中鹄门下,后来他与谭嗣同一起被称为“浏阳二杰”并一起投身维新变法运动;1894年,他又考入武昌两湖书院,这是洋务派领袖张之洞创办的新式学堂,教习的不是陈腐的八股文章,而是以经学、史学、理学、文学四门课程为纲,并兼以算学、经济等有关科目。书院藏书颇丰,涵盖的门类更加齐全,这让在此读书的唐才常大开眼界。唐才常在两湖书院学习期间,甲午中日战争已经爆发,这促使唐才常的维新思想开始萌发,但这时他的思想还停留在“中体西用”阶段,主要涉及学术、中外商务,钱币改革,军事等方面,而对政治体制鲜有提及。

在学术方面,他抨击了当时的学术风气,主张学习西学,改革科举,摒弃八股,向“经世致用”靠拢。面对强大的保守势力,他指出最初的学术文化本来就是实用主义的,只是在东周以后荡然无存了。唐才常认为创办近代学校,以“经世致用”思想选拔人才并非“异端”,这恰恰是恢复了中国最好的文化传统,并且能开化民智,聚集人才。

在中外商务方面,他反对中国封建王朝历来推崇的重农抑商政策,主张农商并举,发展近代工商业。他提出了发展近代工商业的不少具体措施,并在后来予以实践。更难得的是,他还提出了“商人参政”的思想,认为这是西方强盛的一大主因,主张中国向西方学习,“士商联为一气,官民呼吸相通”,这实际上已经包含了民本思想。

在钱币改革方面,他主张自行铸造银钱来取代白银,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白银的外流。在军事方面,他指出当时清政府军队骄堕、国防松弛的现状,主张仿效西方进行军事改革。一是实行征兵制,取代养兵制;二是广设武备学堂,加强军事教育,提高军队素质;三是发展工商业,扩充军饷来源;四是发展近代军工产业,对军事武器进行升级。一句话,他的军事改革思路是,先富国然后才可以强兵,

综合来看,此时唐才常虽然在民族危机意识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提出了自己的部分改革思想,但这些皆属于他心中的“蓝本”,多是在读书过程中的“偶得”,不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事实上,他的这些改革思想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压根就无法实施,不对政治体制进行变革,就想实现富国强兵,无疑于痴人说梦。不久之后,中国在甲午战争中被明治维新成果的日本打败,这宣告了持续了近三十年的洋务运动的破产,也击碎了唐才常的“中体西用”梦。

2 维新思想的形成:君主立宪

甲午战争的惨败深深地刺激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神经,战后救亡图存的意识日益高涨,在这个背景下,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开始兴起,维新派人士也正式走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

在这个大的背景下,1896年,唐才常从两湖书院返回湖

南,受维新派思潮的影响,他开始参与湖南的维新运动,正式成为了一个维新思想宣传家和政治活动家。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和维新实践活动的增加。此时他的维新思想发生了显著变化,他意识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他的改革思想开始触及到了国运的根本——政体。

关于国家政体,唐才常遍观全球,发现主要存在以下三种形势:一是君主制,即清政府目前的体制,也是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制度;二是君主立宪制,率先打开国门的英国采用的体制,近邻日本新近建立的成功体制,也是维新派人士努力要实现的体制;三是民主派,当时的美国、法国等国家采用的体制。

对于这三种体制,唐才常的认识并不深刻,他是从公与私的角度来认识的。在他看来,君主制摒弃了天下人的意识,而只是从君主的个人意识出发来统治天下,这具有先天的缺陷。相对而言,君主立宪制则是集中了天下人的意识来治理国家,所以最得他的青睐,最为他欣赏。至于民主制,虽然此时唐才常也具有了某种程度上的民权思想,也羡慕美国的强盛,但还是担心一旦“无君”的话,天下可能会陷入到纷争之中进而导致大乱。

所以,比较再三,唐才常选择了君主立宪制,他要求对君权进行限制,却不动君主之根本。不可否认,他的君主立宪制思想具有某种局限性,不过,与他萌发期的维新思想相比,还是有了长足的进步。

首先,面对民族危机,唐才常不仅对帝国主义侵略者的野心进行了揭露,而且还对民族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更理性的分析和思考。比如,面对西方列强,唐才常认为不能采取简单的“忠义奋发”,仅凭自强来抵制,更不能“闭门谢客”,自绝于世界之外。而是应该主动敞开胸怀、面向世界,研习中西方的法律体系,与西方列强据“理”力争和周旋。

其次,随着他在湖南亲自投身到维新运动中去,这时他的改革思想也显得更系统、更具有可行性。在经济方面,通过参与湖南的许多工矿企业,唐才常提出了不少具体的规划和措施。如《拟设赛工艺会条例》,他希望通过采取西方工艺展览会的形式来促进中国的工商业发展。在文化教育方面,他一方面继续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并把这与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他还提出要设立专门学校来培养专门人才的主张。在政治上,他强调要任用维新人士,主导改革进程;淘汰守旧官员,扫清改革障碍。废除不符合国际公法的本国法律,实行资产阶级法律体系;废除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维护民族利益。

第三,唐才常此时萌发了民权思想。他大胆宣布“国者非一人之国”,每个国民都应有一份政治权力,任何人无权剥夺,这无疑触及到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根本,具有很大的进步性。

总的来说,唐才常此时的维新思想虽然具有了很大的进步性,但依然带着很强的封建烙印,事实上,这也是维新派思想的集体通病。维新派自身力量薄弱,他们寄希望于清廷能够自上而下顺利实现变革,进而实现国富民强。这个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事实上,此时清廷内部顽固派的势力还很强大,戊戌变法过程中,维新派把洋务派等有可能与自己站在一起的人也放到了对立面,妄想凭着光绪皇帝一人来完成变法,殊不知当时的光绪帝并没有真正掌权,当维新变法触及到顽固派的根本时,他们翻手之间,就让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夭折。

3 维新思想的转变:武力反清

1898年9月,戊戌变法刚持续了三个月,就被顽固派扼杀了,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梁启超逃到国外,唐才常昔日的同窗谭嗣同等“六君子”为变法流干了血,戊戌变法自此彻底失败。这对唐才常的影响是巨大的,戊戌变法的失败,让唐才常的君主立宪梦成了泡影。但此时列强的威胁依然存在,亡国的危险就在眼前,那么,君主立宪的路走不通了,中国该何去何从呢?

救亡图存的人仍在,唐才常也依然为救亡图存绞尽脑汁,此时的他周游香港、南洋、日本等地,并与外逃的康有为、梁启超接触,商量救国之道,面对朝中异常强大的顽固派,唐才常此时萌发了“举兵除奸”,“武力反清”的思想,可以说,至此,唐才常的维新思想发生了重大转折,这是维新派思想的最终归宿,同时也是民主革命思想的开端。

戊戌变法失败前,他还不敢与清廷决裂,对其的抨击不敢触及深层次的矛盾,只是为其提供“良方”,希望其能自己痊愈。但此时的唐才常已无所顾忌,他对清廷已经绝望,现在他可以直面清廷的黑暗,并把反对封建专制的矛头直接对向清政府,对其的抨击更是毫不留情、异常直接。他的“今中国弊政,弥望皆是”,“政治腐败,百孔千疮”等论断把自己放到了清廷的对立面,彻底与清廷决裂。

在言辞激烈声讨的同时,唐才常也认清了当时的形势,必须武力推翻以西太后为首的“满洲政府”,才能恢复“维新之制”。唐才常把这一思想付诸实际行动,组织和领导了自立军起义。

自立军起义是维新派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最后闪光,也是维新派思想的最终归宿和最高成就。可惜,自立军起义不久之后就被张之洞镇压,唐才常在完成了自己历史使命的同时,也宣告了维新变法在中国已经没有了路,接下来的中国历史属于民主革命时代。

需要指出的是,唐才常发动自立军起义的初衷,是从西太后手中解放光绪帝,消除朝中的顽固势力,此时的他仍然幻想光绪帝有朝一日能够重新掌权,把变法继续下去。也因此,虽然他最终走上了武力反清的道理,可这只是维新派的余晖,终其一生,唐才常也没有赶上民主革命的班车。

其实,唐才常在日本时,也曾与孙中山等人接触过,他们在武力反清上取得过思想上的一致,但他对孙中山等人提出的民主革命思想并不认同,在实践中甚至予以排斥。这是唐才常的人生局限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唐才常未尝不会与孙中山等人走在一起,来共同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回顾唐才常的维新思想,气本身就具有许多矛盾之处,尤其是在民权方面,一方面他羡慕美国的民主体制,另一方面又担忧天下大乱;一方面他不认为君主立宪是通向民主共和的必经阶段,另一方面却又一生都致力于君主立宪;一方面他早就具有民权思想,另一方面他又排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他从封建的传统大家庭中走出,因为民族危亡加重,他接纳了君主立宪思想并为之奋斗终身,如果他对光绪帝的幻想破灭,他未尝不可以接受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进而投身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是,因为他的身亡,他只能把自己的思想定格到维新思想的尾声。

然而,唐才常的一生是不断追求进步的,他始终都在探索着救亡图存之道,尽管他的思想有着种种缺憾,但他能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更新并付诸实践,尽管他的遭遇是不幸的,但这无碍于他成为近代思想界的一个伟人。

参考文献

[1]宋梧刚,潘信之.唐才常传[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2]孙桃丽.论唐才常的维新思想[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3]彭平一,龙海燕.1895-1900:唐才常的思想之路[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6).

[4]汤志钧.戊戌政变后的唐才常和自立军[J].近代史研究,1979(01).

作者简介

王重升(1991-)男,山西省晋城市人。硕士学位。现供职于长春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作者单位

长春师范大学 吉林省长春市 13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