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论学习(下)

2016-11-05

月读 2016年10期
关键词:论语孔子学生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论语·述而》

多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学习;多看各种事情,牢记在心里,这样学得的知识仅次于生来就知道的知识。

孔子曾提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于是,他首先批评了明明“不知”却假装学识渊博的人,并说自己绝对不是这种人。但对于“不知”,孔子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说了这段话,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即一个人要有上进心,要多闻而从、多见而记,不断充实、提高自己,从而变“不知”为“知”。成语“择善而从”即源于此。人的一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疑惑和难题,如果听之任之,不求上进,就会自甘堕落,最终一事无成。如果能像孔子说的那样多听、多看,勤奋努力地去学习,像海绵一样不断汲取知识,则可以使自己的学养不断加深。当然,要做到多听、多看、择善而从,还需要两个前提:一是眼界要开阔,二是要有包容开放的心态,不可固执己见,以封闭的、狭隘的心态看待不同的观点和新鲜事物。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泰伯》

做学问就像追赶什么东西似的,唯恐赶不上,学到知识还怕会丢掉。

“学如不及”,指在追求新知识的过程中,要全力以赴;“犹恐失之”,指即使已经学到手的知识,也要不断巩固,做到“温故而知新”,如此才能获得更多的学问。朱熹对于学习也有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他说求学就像捉贼一样,必须提起气力和精神,千方百计地去追赶,即使这样还不一定能够捉到。如果坐视等待,那是无论如何也捉不到的。如此比喻,正说明学习不易,必须孜孜不倦,勤勉以求。学无止境,面对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和不断更新的知识结构,一个人如果停滞不前,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对于学习,要始终保持不厌倦、不懈怠的态度,做到温故知新、与时俱进,如此才能适应时代的步伐,做一个有用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论语·子罕》

我有知识吗?没有知识。有一个庄稼人问我,我对他的问题一无所知。我就从他所提问题的始末、正反去思考、追问,把问题穷究不已,尽量地告诉他答案。

孔子说自己“无知”,实质上是对学问的无限性有深刻理解,从而产生的谦虚心理。正是这样的心态,使得他能够进德修业、日进不已。从另一方面讲,孔子说自己“无知”也是针对“鄙夫问事”而言。孔子虽然被称为博学之士,虽然被赞誉“何其多能也”,但他的脑中也并非储存了所有问题的答案,一个农夫向他提问,他却一无所知。但是,孔子强调的是“叩其两端而竭”,也就是说一个人不可能知道所有的事情,但是一定要有解决问题的诚恳态度,以及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才叫作智慧。现代社会,信息爆炸,要穷尽某一学科的知识尚且不可能,更不用说全部了。但是,如果有态度,有思想,有方法,即使面对自己不熟悉的问题,也能够一步步找到解决的途径。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宪问》

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充实提高自己,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

这是孔子对古人的表扬,对“今人”的批评。当然,孔子讲的“今”是指他生活的春秋时代。这个时期,礼崩乐坏,人心不古,学习风气大不如从前,其表现之一就是从“为己之学”转变为“为人之学”,即人们学习的目的已不再是为了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而是为了装饰门面向别人夸耀,以博取赏识。今天,仍有很多人抱持“为人之学”不放,他们学习为的是让自己能够尽快出名、升职、加薪,以博取周围人的羡慕。但在其表面光环的背后,却是自身素养的空洞。随着地位的提高、名气的加大,他们所犯的错误也可能越多越重。文学家鲁迅说过:“惟坚实者长在。”学习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使自己变得充实,由此而产生的光芒是任何人也压制不住的。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

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把时间全都用来思考,但并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去学习啊。

关于“学”与“思”的关系,在《论语·为政》中孔子曾做过这样的论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在讲“学”“思”之间的互动。此处,孔子通过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提出了“学”比“思”更加重要的观点。荀子也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终日思”不如“须臾学”,学是思的原料,思是对学的加工。原料必须经过加工才能有所提升,但是没有原料,加工也就无从谈起,可见学的基础作用是多么重要。如今,我们在学习方法上强调学思结合、学思一体。同时也要注意到,如果没有通过学习所获得的知识作为基础并以之为引导,而只是一味孤立地冥思苦想,不仅不得要领、事倍功半,甚至会一无所获。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教导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还不能弄明白的时候,我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我不去启发他。教给他某一方面,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几个方面,我就不再教他了。

愤,就是有疑难想不通的样子。悱(fěi),就是想说却不能明确地说出来的样子。此句讲的是启发式教学法,成语“举一反三”即来源于此。在孔子看来,教育应当用启发的方式,就是学生有了求知欲望后,老师再给予指导和帮助。这同武术界中的“点拨”意思相同。由这种方式取得的教学成果,往往是学生懂得快、记得牢、收获大。当然,孔子也说对于那些不能“举一反三”的学生,我就不再教育了。这并非是孔子没有耐心,而是他认为这样的学生即使学到了知识也是“死知识”,无法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有一个著名的“催生婆”理论,与孔子的思想如出一辙:老师不是把知识由外向内向学生灌输,而只是启发学生,让他们把自己心中已有的知识表达出来。这就如同一个催生婆,孩子是产妇肚里有的,催生婆的职责是把产妇肚子中已有的孩子催生出来。的确,教育的目的是产生自动的智慧,与其把学生当作鸭子填入众多零碎的知识,不如在他们“心想求通而未得”“口欲能言而未能”时,给以启发,这就犹如在森林中迷了路,惊惶万分之时,突然得到一个人指引方向

一样。

(选自《孔子语录》,中华书局)

猜你喜欢

论语孔子学生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