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的科学活动应重视幼儿的探索与发现

2016-11-05姚龙英

情感读本·理论篇 2016年9期
关键词:魔术纲要交流

姚龙英

现在,随着幼儿教育改革地日益深入,人们开始认识到:幼儿科学教育不应只是加上些新内容和动手操作的常识教育,而应成为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发现获得有关经验的过程。大班科学活动《变魔术》就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这样的问题。

一、注重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幼儿内在的探索动机和兴趣

孩子的主动学习是从意识到有问题(矛盾),感觉到有乐趣,有兴趣开始的。幼儿发自内心地感兴趣,觉得有乐趣,才会积极的进行有关活动。幼儿有了疑问和问题,并产生了想寻求答案的愿望,主动探索和学习才能进入真正的准备状态。《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例如:以往那种用小猫、小狗和小娃娃等来吸引幼儿注意力换成变魔术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的方法更有效。在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极高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并获得了多方面的学习经验和发展。充分体现了《纲要》中指出的:“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目的。从上面可以看出,教师在拟定活动方案时,一定要摆脱过去的课程设计从书本到儿童的静态模式,主动观察、了解幼儿的学习兴趣和需要,从中挖掘其所蕴涵的教育价值,并以此作为课程设计的重要依据。《变魔术》这个活动中通过不断提出具有挑战的问题,将幼儿的探索逐步引入深入。

二、支持和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做,通过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想,强化或调整自己的原有的认识

幼儿按自己的想法作用于物体,作用的自然结果将调整幼儿的认识,验证幼儿的猜想是否适宜。这是客观现实与幼儿的主观认识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真正的主动建构过程。然而在实践中,教师往往在幼儿没有充分猜想和尝试之前就急于替他们概括和总结。在这种情况下,幼儿的操作往往是在验证教师的想法而不是自己的想法,幼儿获得的认识不是自己经验的概括而是教师告诉的事实。

《变魔术》这个活动能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去操作和实验,并得到自己的操作结果,让自然的结果反馈来调整幼儿认识。而且,活动中还能引导幼儿将操作和实验的结果与预想的结果相比较,如果一致,将强化原有认识,如果不一致,将调整原有认识。这就使幼儿认识的主动建构真正成为了现实。

三、在科学活动过程与结果的表达中,注重幼儿的交流与分享

《变魔术》活动中,幼儿由许多次操作的机会,也有许多的作品和成果。这就要求教师为他们提供一个交流与分享的场所和机会。如《纲要.》所说:“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例如在《变魔术》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材料,给幼儿充分的思考空间,幼儿也做出了富有想象的作品,给幼儿提供交流的方式:一是自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是在开放的形式下进行的,有足够的交流空间;二是自由的放飞自己的作品的过程;幼儿在制作自己的作品中发现问题和改正问题。在与别人交流中,取长补短;也促进了幼儿的交流与欣赏的能力。体现了《纲要》中为“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幼儿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在交流中,幼儿的作品一旦被大家所肯定,势必使幼儿增强自信心。

此外,科学教育的长远目标是使幼儿乐学、会学、做中学。教师要将科学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不断发现和支持幼儿发起的个别和小组的探索活动,在幼儿的需求和兴趣点上激发幼儿的探索和发现。在科学活动中,教师的有效地组织和指导,才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才能培养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的胆识,最终使幼儿能够提出有价值的探索性问题;才能做好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和幼儿探索的指导者。

附大班科学活动:变魔术

表演兔子魔术

1.这个魔术好玩吗?哪里好玩?想一想试试?

2.幼儿操作。

(1)剪好了吗?跟老师一起变,兔耳朵动一动。

“你们的兔耳朵动了吗?”

“为什么我的兔耳朵这么听话呢?(幼儿猜)

(2)到底什么原因呢?请看魔术大揭密。

“请把你们的兔子反过来和老师的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

“老师的多了一个纸片,你们的呢?(剪了)”

“可老师刚才也剪了呀?”(只剪了一半)

“留下的一半纸片有什么作用呢?”仔细看!

原来我的大拇指在动。为什么我刚才表演是你们没有看到?

(对。要把大拇指藏在后面动。可千万不能让别人看到)

可我的另一只收为什么还要做拉线的动作呢?(假的)

这就是魔术的假动作,是用来迷惑观众的,你们却上当了吧!

3.找到了魔术的秘密,想不想再试一次。

4.你们成功了吗?来点掌声!

猜你喜欢

魔术纲要交流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魔术学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吸管悬浮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庞大的魔术联盟
“三维”纲要促转型 竞进提质再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