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中全会前“一次‘祭旗’与‘宣誓’” 落马高官央视忏悔 曝官场潜规则

2016-11-05张恒易萱陈劲松

看天下 2016年29期
关键词:专题片中纪委中央纪委

张恒+易萱+陈劲松

一些高官肯定没想到的是,一年零十个月前,他们安稳在位,还追着央视一套八点档的反腐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而一年零十个月后,自己却成为这部大片“第二季”的反派主角,并亮相央视忏悔。

第一季播出时,周本顺为河北省省委书记。在公开场合,他会要求下属们“坚定不移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但在另一些场合,他却不时表达反腐败工作要放一放、缓一缓的意思,甚至还干涉纪委的调查工作。

当时有这种想法的高官,不止他一个。“十八大以来,总书记讲的这一系列问题,中纪委提的这一系列要求,其实刚开始的时候,对有些纪律、有些要求,我觉得太严了。”北京市委原副书记吕锡文回忆道。

10月17日开始,由中纪委宣传部和央视联合摄制的八集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开播,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周本顺、吕锡文等落马大老虎首次上央视忏悔。中纪委以这种极为罕见的形式,不仅把官场,尤其是省部级以上官场的潜规则曝光到公众面前,同时还传递了中央反腐的新信号。

“脚本”来自中纪委

北京平安里西大街41号,是中纪委大楼所在地。2014年9月,原本位于广安门南街甲2号的监察部也搬到这栋大楼,真正实现了合署办公。也是在这一年,中纪委宣传教育室改组,成立了中纪委宣传部,办公室就在大楼的12、13层。从此,这个部门就推动中纪委的反腐工作走向一个新的模式。

据一位接近中纪委的人士介绍,按照以往惯例,贪腐案件的细节是很少公开的。“2004年,《中国青年报》报道黑龙江绥化市市委书记马德贪腐案时,由于披露了过多细节,引起有关单位的重视。从那时起,对于反腐案件的报道,中纪委出台了详细指引,有关反贪的电影、电视剧也全部停止。”据其透露,直到王岐山上任以来,这方面的管理才有所放松,甚至开始主动出击。

“岐山同志到了中央纪委之后就提出来,要打造一个新的网站,把五网合一网。”时任中央纪委常委、秘书长的崔少鹏做客中纪委访谈时说。五网是指12388举报网、监察部网站、国家预防腐败局网站、工程建设领域治理网站,以及处理纠纷的纠纷之窗。而新的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刚建立时,王岐山甚至亲自参与讨论,提出要给网站定好位等问题。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上线后,很快就成为中央反腐、官员落马等信息的权威发布渠道。此外,网站还设立了访谈、视频等栏目,一位中纪委工作人员向本刊介绍,“十八大后,纪委的目标是成为‘自媒体,自己掌握办案和宣传节奏,这样能让反腐工作更有效率,宣传点把握更到位。”

正是此背景下,中纪委宣传部决定制作一部专题片,反映十八大以来中央的反腐工作。2014年12月,中纪委宣传部和央视联合推出的电视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播出。当时的片尾字幕中,出现了“总策划:钟纪轩”的字样,这个意味明显的名字也成为中纪委宣传部之后常用的笔名。

“第一季《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获得了有关领导的好评,”前述接近中纪委人士向本刊介绍,第二部很快就提上日程,“写作手法,以及视觉展现方式都沿用了第一季的套路。”

“项目是从2015年‘两会后开始的,”据该名人士透露,当时中纪委宣传部牵头,抽调了旗下杂志、报纸、网站的多名记者和编辑组成撰稿团队,“《永远在路上》项目初期并不止8个脚本,经过宣传部上级领导的审批,去掉文化历史反腐方面的脚本,最终确定为这8集。经过修改定稿后交由央视拍摄,央视团队并不参与脚本创作。”

央视的专题片摄制组则先后赴22个省(区、市),拍摄40多个典型案例,除了7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纪检干部外,他们还采访了10余位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及以上高官。据前述接近中纪委的人士透露,“对于哪些贪官能在节目上‘露脸,中纪委宣传部还专门召开了一个会议进行讨论。”最终,包括苏荣、周本顺、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在内的数名高官的忏悔画面出现在公众面前,而郭伯雄、徐才厚等人落马之后的形象,也以照片形式示人。

“一个保姆专门负责养宠物”

通常而言,普通人是很难进入军区大院的,但专题片的摄制组很顺利就获准通过,他们甚至得以进入一栋二层小楼内部进行拍摄。

这栋外面看似普通的二层楼,原本是河北省军区的一个招待所,2013年,周本顺调任河北后,不愿住省委提供的周转房,而是命令下属把这个面积800多平米,拥有16个房间的小楼装修,供自己居住。里面除了他和秘书、司机住之外,还有两个厨师,两个保姆,中央纪委纪检监察室工作人员王晗接受央视采访时说,“一个保姆是专门负责给他养宠物的。”

虽然办案人员没有明确说明,但由保姆照料的宠物里,应该包括那只乌龟。周本顺非常看重这只乌龟,在它死后,周本顺专门为此手抄经文,连同乌龟一起下埋。

据中纪委办案组人员介绍,周本顺是个很迷信的人,多处住所内,均摆设佛堂佛龛,每逢初一十五和相关佛教节日,都按时在家烧香拜佛。他见佛就拜,进庙就塞钱。周本顺的种种行为,很可能是源于内心的不安。

由于他曾长期担任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和秘书长,接近周永康,在周落马后,他一直很低调。一位接近河北领导层的人士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周本顺到河北任职后,“总怕出纰漏,什么都不敢动”。

反腐重压之下,那些有问题的官员,与落马老虎有关联的官员,心中的恐惧是非常真实的。北京市委原副书记吕锡文也在落马后,接受了央视摄制组的采访。据她介绍,一家地产公司为了感谢她在工作上给予的帮助,让她以内部价购买地处北京二环位置的高档住房。吕锡文一口气买了五套,“我跟你们说个心里话,你们可能都不信,这个房子到底给我优惠了多少钱,我自始至终没有去问,我根本不敢去打听,真的,我真的就不敢,我说我挺怕面对这个的”。

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原司长郝卫平交代自己情况时,也提到类似的细节:“每个部门都收钱,我也害怕过,山西煤老板真吓人,用麻袋装钱来送。”

受贿仍然是高官落马的最重要原因。东北财经大学硕士生薛海娜分析了896个地厅级以上官员腐败案例,这些案例是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2012年12月1日至2015年7月31日公布的。薛海娜分析后发现,在公布腐败事由的515名官员中,受贿官员占绝大多数,共427名,占82.91%。而896个案例中,共有省部级官员88名,占所有案例的9.8%。已经公布腐败领域的56个案例中,46人涉及受贿罪,占比81.14%,有5人存在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问题,1人挪用公款。涉嫌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罪的,分别为4人和3人。

2014年8月落马的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原副主任白恩培,也应该在统计之中。他最终涉嫌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两项罪名,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他主政云南期间犯下的。

据中纪委工作人员介绍,白恩培喜欢红木和茶叶,他的妻子张慧清酷爱翡翠和玉石,当地一些官员和企业家,就投其所好。涉案商人周宏接受摄制组采访时透露,“有一天(张慧清)就跟我讲,我看中个手镯,大概1000多万,你去付一下。我说好,那就买,1500万买了个手镯。”

白恩培落马后,办案人员从其家中查获的手镯、红木等藏品,多得令人震惊。“我们光清理这些东西,前前后后大概十几天的时间。”中央纪委纪检监察室工作人员周涛抬起手比划了一下说,“像这种翡翠手镯,都是用一个绳子一系,系起来这一串手镯这么一提。”

高官自述权力潜规则

中纪委一间办公室里,十几个人围坐在长条办公桌前,每个人面前都摊开着一沓卷宗,办公桌中央则摞着牛皮纸的卷宗盒。

这是中纪委案件审理室的一次室务会,十几个人在审理、讨论某央企领导出差期间公款打高尔夫球和住宿超标的违纪问题。

为了更彻底地去神秘化,中纪委还允许摄制组进入中纪委大楼拍摄。于是,工作人员戴着口罩,双手套着一次性手套整理案件信息的过程,得以出现在专题片中。而前述的案件讨论过程,也呈现在公众面前。

在以前,这是非常罕见的。中纪委宣传部成立前,纪委系统的宣教工作相对来说很呆板。“原来歌功颂德的比较多,比较虚”,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接受本刊采访时回忆道,现在则变得很务实,可读性也强,“感觉还是能够反映新闻传播的规律”。

除此之外,专题片摄制组还采访到了大量中纪委工作人员,解密了众多办案细节。“都是当时办这些案子的人,他们亲口来讲述当时的过程和想法。”前述中纪委工作人员说,“你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因为办案人员是无法接受采访的。过去,我们就是常年默默工作,接了案子就一直要加班,家人朋友也不知道我们做了什么。之前有人不是说过么,官员‘双规了,我们也把自己‘双规了。”

在周本顺案里,出面接受央视摄制组采访的是中央纪委纪检监察室工作人员王晗和顾桧。据王晗透露,周本顺在与企业老板接触过程中,感觉这些人的孩子都过着优裕的生活,也想自己的孩子能有这样的机会,“他就背地里默许、支持、纵容他的儿子去跟一些老板进行所谓的合作、投资,搞房地产开发”。

虽然很多腐败官员都有恐惧心理,但他们也面临着一场博弈,手中的权力与恐惧在博弈。在与有求于自己的人接触时,权力带来的快感占了上风。尤其是与那些企业家接触时。

吉林省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王树森面对央视镜头忏悔时说,“一吃喝就高兴,挺风光,有一种成就感,一看下面敬你一杯酒,你就忘乎所以了。”

与周本顺儿子合作的老板,经常组织饭局,邀请周本顺以及和自己项目相关的政府官员参加,周本顺从来不拒绝。“我出个面帮他站个台,一起吃饭,我什么话也没有说,别人就知道这个人上面有人,这个事都会办得通。”周本顺讲这些权力运行的潜规则时,脸上带着略有些惭愧的笑意。这是周本顺落马后,首次面对央视镜头。他穿着灰色的夹克衫,下巴上还有明显的胡茬。

这种相顾无言,心有灵犀的情况,在官场上并不罕见。因涉收受巨额贿赂落马的山西省委原常委、秘书长聂春玉,这一次也接受了摄制组的采访。他在回忆任上买官、卖官现象时说,那些人会趁着逢年过节到他家,送两三万美元,但也不说自己为什么来,或者想当哪个部门的官员,“闲扯两句话就走了”,聂春玉说,甚至钱都不过他的手,对方会直接塞进桌子上的公文包里,但是自己很清楚,“每个干部目的是啥,下一步是想干啥都清楚”。

送钱来的官员,很多也不从自己腰包里掏,“逢年过节,我也请关系好的帮我准备一点(钱),我也去看看领导。”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区委原书记闫刚平说,他原本并不参与这类活动,但晋升提拔一再受阻后,“我也感觉到了管用的是潜规则,不在于你工作怎么样”。

山西也成为官员腐败的重灾区。上述88名省部级腐败样本中,山西最多,为9人。其次为李春城所在的四川,有5名。苏荣曾主政的江西排名第三,有4人。这些地方的很多案例,都互相关联,有些官员甚至形成攻守同盟。这也是腐败窝案频发的原因,十八大后,除了山西塌方式腐败,中央还相继查处了衡阳人大代表贿选案、南充拉票贿选案、辽宁贿选案,其腐败程度,令外界震惊。

周本顺一度就利用权力,干预纪委办案。“哪个领导干部有问题,数额不大的话是不是就稍微放一放,这些都是我跟省纪委做的一些指示,”周本顺回忆道,“一个市委书记本来应该早抓,但是一直拖着不抓,中纪委催问了才抓,还有几个市级领导、厅级领导本来都应该抓的,最后都在我所谓的把握之下没有抓。”

在中央纪委纪检监察室工作人员顾桧看来,周本顺这样做,“主要想的是如何让一些有腐败行为的领导干部,能够得到安抚,能够得到保护,实质是为了自己的腐败行为能不能最后得到冷处理,软着陆,最后能够蒙混过关”。

哭泣的书记

李春城是坐在审讯椅里接受央视采访的。椅子后面有直直的椅背,前面有类似婴儿椅那样的挡板。坐在里面并不舒服,李春城有时候会身体前倾,双手紧握,按在挡板上,有时又调整下姿势,靠上椅背。有一次,他往后一靠,扭头,直直地对着镜头沉默了几秒钟才开口道:“人生就是现场直播,没有办法重来。”又一次沉默后,他忽然抬头望着天花板,嘴唇紧抿,接下来,开始对着镜头哭泣,一度需要摘下眼镜擦拭。

落马后哭泣的官员,他并不是唯一一个。广东省委原常委、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在法庭上忏悔时,忽然情绪崩溃,一边念忏悔书,一边痛哭流涕。

在所有落马高官中,万庆良的案例是唯一一个同时上了“在路上”系列专题片一、二两季的。在第一季专题片的最后一集,万庆良在任上经常出入的一家高档会所首次曝光。但第一季并没有“大老虎”现身说法的安排,万庆良直到第二季才出现在节目中。

“宣传处几个领导挺厉害的,他们都是媒体出身,很会把握宣传节奏。”前述中纪委工作人员说,第一季结束后,反响很好,制作第二季时,制作团队就开始考虑如何持续第一季的效果,尤其是当很多落马高官的犯案细节已经被披露后,如何抓住公众的心,“所以第二季就有‘真人秀环节”。

第二季《永远在路上》播出第一集后,网友以“影帝”称呼哭泣的李春城,但人们很难确切知道,这些曾经身居高位,不用说话就可以行使权力的高官,忽然从高空落下,失去权力的庇佑后,其内心该是如何复杂。

十二届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主政江西期间,不但自己贪腐,其家人、亲戚在江西插手工程建设,插手干部人事,收受钱财等方面的问题也非常突出。“苏荣这个案件一共有十多位亲属都涉案了。”中央纪委纪检监察室工作人员说,“苏荣他自己讲,他是他们全家腐败窝案的掌门人。”

苏荣妻子有次在深圳做手术,一批江西干部得到消息,纷纷坐飞机到深圳去看。“看省委书记的夫人不是白看,去就要带礼金”,江西省纪委书记周泽民接受央视采访时说,“拿了人家的钱,拿了人家的好处,他(苏荣)就得要把这个位置兑现,这不叫卖官鬻爵吗?”

家族式腐败,已经成为反腐风暴中极为常见的情况。周永康、令计划、苏荣、刘志军等重量级大案中,都呈现了家族式腐败的特点。据《纪检监察报》报道,2015年中纪委公布的34名省部级落马高官中,近六成违纪行为涉及亲属。

有官员分析,通常来说,这些案例中,有人做官,有人经商,不同分工利于权力寻租,为官者利用自己的权力给经商的兄弟或其他亲属接项目等提供便利。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法学博士吕涛曾分析称,这样的分工手法,使得家族成为一个以亲情为基础的利益共同体,相互包庇,相互维护,隐匿证据,掩盖腐败,侦查取证非常困难。

这种依靠权力建立起来的关系,看似牢固,但权力消失后,再亲密的关系,也会开始崩坏。2014年6月,中纪委发布了苏荣落马消息,围绕着苏荣建立的权力圈子,也因此开始瓦解。苏荣的女婿,张家界原市委常委、副市长程丹峰甚至被人“讨债”。据湖南株洲市检察院调查笔录显示,至少有三名行贿者听到苏荣被调查的消息后,找到程丹峰要求退钱。

而在央视拍摄《永远在路上》期间,苏荣儿子苏铁志也接受了采访,讲述父亲的问题。“他感觉最后一届了吧,以前他也不会把他的下属介绍给我们,”苏铁志说,“(到了江西),他会把圈子里的一些朋友介绍给我认识。”而苏铁志正是通过这些关系,开始帮人拿项目,从中收取好处费。

“一次‘祭旗与‘宣誓”

如此高级别的官员贪腐情况,以前通常是加着“内部资料请勿外传”的标签,在党政系统内部传播。但这一次,10月17日晚上8点,央视一套首先播出了这部历时一年多制作的专题片,落马的省部级甚至副国级官员上央视忏悔的画面直接曝光于公众面前。很快,各地纪委下发文件,组织各级工作人员收看,一些地方还要求工作人员以文字和图片形式写观后感,每日上报。

“从那些被曝光的案件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到永远在路上的反腐倡廉建设已经走到了一个新节点——一个公开反腐的节点。”中央编译局研究员朱昔群在为央视撰写的评论中分析道,“中央已经具有了足够自信,把反腐工作和腐败现象本身一起暴露在人民面前。”

然而,除此之外,中纪委显然还有更深层次的目的。“一些党员干部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往往为时已晚。”在第五集中,专题片的撰稿人写道,“从执纪监督角度来说,如果能在党员干部违纪之初就及时提醒,或许他们就不至于继续滑向违法的深渊。如果等到问题极其严重了才引起重视,不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党组织来说,代价都太过沉重。”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统计数据,这个代价数以百万计:2013年至2016年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01.8万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01万人。而且,2013至2015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结案、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数量逐年上升。

很多官员落马,是因为“十八大后仍不收敛、不收手”。以接受组织调查的中管干部共计109人为例,64%被查处的中管干部在十八大后,仍然继续进行违纪违法的行为。所以,如何在问题出现早期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为中纪委未来工作的重点。

第五集集中展现了中纪委现在进行的这个工作:除了大案要案外,只需要给予党内轻处分的案件,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纪委相关部门的室务会上。

有公众反映的线索比较笼统,甚至是出于主观臆测或道听途说,据中纪委工作人员介绍,过去这类线索有可能被搁置,而现在中纪委则会发函要求被反映人做出情况说明,或者直接约谈被反映人。

“通过谈话函询,如果被反映人主动承认错误,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视其情节与态度,责令改正之后,可以给予从轻、减轻甚至免予处分。”专题片撰稿人写道,“从第一道关口就防住,不让党员干部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这些违纪或违法线索,很多都来自公众的举报。中纪委决定将落马高官的案件详情、忏悔画面公开,显然也是为了向公众传递反腐行动不断深入的信号,给公众监督官员以信心。

但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认为,反腐败需要公共资金监管、公共资源配置、公务信息公开三大制度的支持。不仅要将官员的权力和财产置于中纪委的监督下,还要寄希望于公众监督。

10月25日,《永远在路上》播出了最后一集。而在此前一天,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也正式拉开序幕。这场重要的会议上最重要的主题便是“从严治党”。

在六中全会召开前播放这部专题片,“某种意义上称得上一次‘祭旗与‘宣誓,”《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微信公号“侠客岛”刊发评论写道,“这部片子如果可以看作是过去几年来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展以及党风建设的逻辑和信心展示的话,那么看完片子,我们要面对的工作、问题依然很多,道路依然很长。”

猜你喜欢

专题片中纪委中央纪委
媒体融合时代创作技术在电视专题片中的应用探究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专题片的宣传优化策略
浅谈电视专题片的策划与包装
中纪委“皮一下”
一年内的第三部反腐专题片
2016,哪些追逃新闻上了中央纪委网站头条?
“空降”宁夏任纪委书记
中纪委“打虎拍蝇”半年擒四虎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