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沙汀烟树图》看北宋小景山水和新三远

2016-11-05王阿秀

美术界 2016年10期
关键词:烟树小景近景

文/王阿秀

从《沙汀烟树图》看北宋小景山水和新三远

文/王阿秀

惠崇的山水画在北宋山水巨幅式的全景山水的大潮流中开创了一个新的审美倾向,这种审美倾向和文人画的兴盛、文人画论引领的绘画潮流、“平淡”的文学思潮等大有关系。

沙汀烟树图;小景山水;江湖小景;新三远

以惠崇为代表的小景风景产生于五代宋初,最终形成于北宋中后期具有自身丰富的审美意蕴与独特的特色。《图画见闻志》称赞惠崇“善为寒汀远渚,萧洒虚旷之象,人所难到也”;沈括在诗文中也说道:“小景惠崇烟漠漠”;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就点出了画中诗一般的意境;这些都侧面说明了惠崇的画富有诗意,这种诗情画意也奠定了惠崇小景画的文人画文化基调,也代表了小景画对于诗意的表现上与文人画的相通之处。

“小景”的含义,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有云:“铺舒为宏图而无余,消缩为小景而不少。”而《宣和画谱》对此解释为“布景运思,不盈咫尺而万里可论”。从现在传世的小景画作品来看,小景主要突出在“小”字上,此景的“小”相对于北宋时期的全景山水的大,多数的小景画尺幅是不及全景山水的,但是其中也有较为大幅的佳作。例如:《沙汀烟树图》册页,纵25.9厘米,横25.3厘米。尺寸不足30厘米,尺幅是较小的。小景山水注重“小”的韵味与诗意的格调,“小”的趣味性表现格外突出,小而精,精而准,使得北宋山水画从“远观其势”转而到“近观其质”。这种理趣和诗意的倾向,明显是受到了文人的推动和文人画的影响。

一、《沙汀烟树图》中体现出的小景山水的艺术特色

惠崇的《沙汀烟树图》册页,纵25.9厘米,横25.3厘米。画心无作者款印,画前裱工有清梁清标题签“释惠崇沙汀烟树”。曾经《石渠宝笈·续编》著录,原为《唐宋元集绘册》第12幅,现藏辽宁省博物馆。该幅图上有鉴藏印章五方,其中有“太上皇帝之宝”印。画幅左侧有清帝乾隆题诗一首:“小景由来称惠崇,沙汀烟树望无穷。不知何处吹渔笛,惊起水禽飞破空。”图中表现了一水横流,上下两岸,沙汀平铺,有水草荇萍点缀岸边,左边水中似有两水鸟在扑翅。构图简练,小中见大,用笔工致。取一江两岸式布局,近岸一角柳荫成林枝叶茂密;水中浮萍点点,对岸远树密集成林,远景烟霭茫茫,水草丛生,水面上飞鸟成行;该是春末夏初的情景,整幅画着墨不多,让人感觉萧疏荒漠。

江湖小景虽然产生于五代末宋初,但是其技法根源却是在唐代。王维在《山水论》中有云:“春景则雾锁烟笼,长烟引素,水如蓝染,山色渐清……凡画山水,须按四时。或曰烟笼雾锁,或曰楚岫云归。”王维常常是略施渲染,便使画面表现出深长悠远的意境,耐人玩味。

宋代苏轼引导了北宋文人画理论的潮流。苏轼提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这种竭力推崇简约与平淡天真的画面内涵,受到了宋代文人画家的推崇。这种审美取向更好地传达了文人情趣。江湖小景既是江南山水画派的旁支,又是小景的真子集,在小景基础上加强了两点:一是意识更精于局部取材选景,有“江湖意”,画中表现在于水塘、坡岸,而不在于山;二是多有水禽穿插其中。五代北宋的每一幅全景山水画都透露出“图真”的艺术追求,这种“真”便显得是山水画可游可居的一种状态。画家们尽力去表现视觉上的真实,用巧妙的表现技法营造一种真实的审美境界。

北宋小景山水往往选取最具有诗意的部分,表现的多为近景的湖水,远处的坡地和林湖。北宋中后期,江南有善为汀渚沙坡、溪桥烟树的小景山水画家惠崇,北方有描绘京洛间寻常湖光山色平远景致的赵令穰。从赵令穰现存的作品《湖庄清夏图》可以看出,赵令穰的山水画更加偏向于温婉诗意一路。山石的表现只是淡笔皴擦,无凝滞厚重之感,树木的描绘微妙细致。惠崇的《沙汀烟树图》中雾的表现可能受到董源“烟景”的一些影响,在董源的《洞山天堂图》可见烟雾弥漫笼罩树木。从云雾烟霭这点可以看出,董源对江湖小景画派技法上的影响。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指出:“铺舒为宏图而无余,消缩为小景而不少。”这一小截山水对一个局部的详细描述,与早期的北方山水“崇高”的方法相比,图片的比例小,景观的比例比较大,几乎可以被忽略的鸟也处于较为重要的地位了,这实际上是花鸟画与山水画相融的产物。传统的全景山水大多是非常繁复。小景山水突破了北方山水“顶天立地”的布局,画家对画面进行大胆的取舍,描绘主要的部分,以小见大。

二、新“三远”的运用

北宋的韩拙在山水画论《山水纯全集》中提出了“新三远”的概念,新三远可以认为是郭熙“三远”的发展。小景山水中的平远与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提到的新三远更为贴切:“愚又论三远着,有近岸广水,旷阔遥山者,谓之阔远;有烟雾溟漠,野水隔而仿佛不见者,谓之迷远;景物至绝而微茫缥缈者,谓之幽远。”“阔远”“迷远”“幽远”更加关注的是水面和景物,前两远提及的都是与水有关的,而后者提出的则是画面的景物处理。

江湖小景山水画较之北方山水在构图上不仅大胆剪裁,细节处细微刻画,而且画面中描绘的侧重点不同。小景山水对于画面在构图上力求简洁,基本上就是近景和远景两个层面。以《沙汀烟树图》为例:近景处,水波迷蒙,点点浮萍。树木丛生,枝叶茂密。中景多为广水,虽有笔墨但是较之于近景和远景,细节刻画较少,多是水波弥漫;远景处的远山和树林仍然用了一定的笔墨,但是景物处理虚实相间,更有诗情画意。所以从这幅画中可以看出,画面刻画的重点集中在近景和远景中。总结来说:《沙汀烟树图》中的广阔湖水正合近岸广水,旷阔遥山者的“阔远”,远景和近景衔接的中部,河流和湖泊微茫缥缈,呈现出一种幽远之感。远景部分,描绘烟雾弥漫,树木丛生,呈现出微茫缥缈之感,正是体现“三远”中的迷远。平远构图最利于表现小景山水潇洒虚旷、清淡简远的意境。

惠崇/沙汀烟树图纸本设色23.8cm×24.5cm

结语

对小景山水作出突出贡献的惠崇,不仅改变了北宗山水在山水画坛上独树一帜的局面,而且传承了南宗山水的笔墨意趣和诗情画意,对韩拙新三远的运用也是出新轴的一个方面。惠崇对山水画这些大胆的尝试为之后文人画的出现和发展都奠定了基础。

[1]韩绍云.北宋小景画初探[J].美术界,2012(4).

[2]小景画与北宗山水[J].荣宝斋,2013(12).

[3]高纪洋.论“小景山水”在北宋中期受到推崇的原因[J].时代文学(上),2010(6).

[4]徐声.从赵令穰《湖庄清夏图》看北宋江湖小景风格成因[J].国画家,2006(3).

[5]王立群.从“全景大美”到“边角小趣”——论五代两宋山水画审美趋向的变迁[D].淄博:山东理工大学,2013.

【王阿秀,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

猜你喜欢

烟树小景近景
《白云却嫌春色晚,故穿烟树绿飞花》
生命的源泉
——趵突小景
獬豸盘角鹿(近景)与长颈鹿(远景)的雄性求偶争斗
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在动刚度测量中应用
海边遐思
生命的源泉
——趵突小景
「金」风吹开一池莲 金银器中的池塘小景
林中小景
夏日雨后
百战河山,剩此楼头烟树——微茫悲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