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犟犟众人行

2016-11-04李凡宗

当代工人 2016年15期
关键词:讲道理领导孩子

李凡宗

在世界范围内,如果举行一个“讲道理”比赛,中国人若不能拿冠军,我们就必须和主办方讲讲道理了。

我们是一个爱讲道理的民族,小到菜市场上为两根葱唾沫横飞,大到国际场合态度强硬,据理力争;古有孔明舌战群儒,今有金星手撕各路明星。照着这种爱讲道理的性格,我们的社会早就应该实现“温良恭俭让”了,但事实是路见不平一声吼的好汉越来越少了。为什么呢?原来我们把讲道理的功夫都用在犟嘴上了。

从讲理到犟嘴,从口舌之争到拳脚相加,一边打骂,一边高喊,“让你他妈不讲理!”

你以为中国人犟嘴是为了把讲道理发扬光大?得了吧,工作中跟同事犟嘴的比比皆是,跟领导说半个“不”字的凤毛麟角。有些人跟同僚意见不同时,便话里有话,或讥或讽;转天领导说“那意见不错”,你看吧,风舵立转,其话语瞬间如惠风和畅。同僚嘴中,皆是狗屁,领导点头,概成真理。

犟嘴,讲的好像都是道理,其实不过是斗气罢了。

中国人是这样的,当别人说我们不行的时候,我们最喜欢犟一犟了。自己不行,就把亲戚搬出来;亲戚压不住场面,又说某某朋友在哪个局子里混得霸道;朋友也镇不住的时候,就把祖上搬出来——我祖上在清朝的时候可是礼部侍郎家的二把手。

当然,犟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说到你不服不行为止,谓之“大犟”。最明显的例子,当属北京的哥,侃爷的名声远播四海。你别跟他较劲,侃爷的肚子里,肯定有压得住你的场面人物。你认识的官,不过是一县之长,最大不过是省长。在北京地界,那只能算个小领导。你要问他见过多大的官,他会告诉你他的车坐过中央常委。你认识的有钱人,不过是县里卖化肥的,侃爷二表舅的小姨子家的大侄子可是跟马云一个桌上吃过饺子!见过世面的侃爷顺便对不懂世事的外地人保持着高傲的样子,不是上海人看别人都是“乡巴佬”那种,而是内行看外行的“你才喝过几碗豆汁”。

中国人除了把自己的光辉事迹拿出来增加优越感以外,丝毫不介意浓墨重彩自己的苦。譬如你哭诉自己深爱的老舅离世,偏偏有些不懂事的人同样大倒苦水,说自己哥哥那年车祸,赔了人几百万,家徒四壁。他用自己更加悲惨的经历暗示:你的事情算什么!这种没必要犟的事都要犟一犟,谓之“中犟”。

两个女人在比孩子和老公的问题上,更能“驴唇不让马嘴”说上半宿。听到对方谈自己老公多么能干,自己非要从家里那个不爱洗衣服不做饭、不看孩子不浪漫的抠门老公身上找出几个优点,以证明自己的老公也绝非凡人。

待对方说自己老公不争气,转身又从最近,连烟钱都不留的老公头上抓几个虱子,“我们家那货更不靠谱。”怎奈人家话锋一转,“但是我老公其他方面优秀着呢。”你不得不感叹,女人真善变!

孩子的问题上更是如此了。“哎呀,我们家那孩子不怎么学习,但每次都能考第一,我真怕老师把他夸骄傲喽。”你咽得下这口气?自然要回敬说:“嗯,我家孩子才10岁,非要考钢琴八级,我说六级过了就行,劝多少次就是不听。”有没有很精彩?无事生有,闲磨嘴皮,此谓“小犟”。

中国人爱犟,与其说是爱自欺,不如说他们内心脆弱、自卑,怕别人瞧不起。诸如下象棋的老头们讨论中日纠纷,说不过对方就豪气冲天地大叫一句:“干它小日本!”这不是狂气,而是无理可辩之时的逃避。

你要是跟他犟,说中日钓鱼岛问题还是和平解决,他必然说你不爱国。于是陷入那个惯常的圈套:你跟他讲国家策略,他跟你耍流氓;你跟他讲国际政治环境,他跟你耍流氓;你跟他讲东亚关系,他跟你耍流氓。

犟嘴不过是在语言上争个高低,就是想让别人觉得自己过得也不赖,认可自己的奋斗而已。可是生活中,“爱眼红”心态使得国人不爱赞赏他人,或者对于赞赏他人的人抱以“巴结人”的看法。所以,不跟你讨论个一二三四五,就觉得是在侮辱自己。

闲谈归闲谈,再“犟”也要悠着身子骨。犟可以,别生那么大气呀,聊个天,何必把嘴皮子磨破呢?工

猜你喜欢

讲道理领导孩子
别让“讲道理”毁了孩子
市领导会见
讲理的八大戒律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讲道理等
学会讲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