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材料延伸出的审美方式

2016-11-03张玉莹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审美形式

张玉莹

摘   要:材料肌理的表现性方式有多种:视觉、触觉、及其他感觉,它是一种符合感知。作为一种原始材料,经过艺术家的创作、设计、选择、制作,是相语、相知、相融的过程。物质与精神的“置换”,使这种最原始的材料成为一种可以传达艺术精神的载体与媒介。

关键词:材料造型;形式;审美

中图分类号:J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0-0024-01

艺术创作中所形成的色层或者材质的现象就是艺术性材料。材料性艺术创作的关键不在于类型,而是反应艺术作品的真实面貌。艺术作品是一个复合体,相互融合,它具有四个显著的特征:材料质理本身创作出的理念;品质意义的延伸;文化信息的索引;质地固有肌理的经纬。另一方面材料艺术造型与审美的诸多元素都隐藏在形态内部结构中,抽象材料所呈现出来的语言经常是不被认知的,因为材料本身带有隐秘的单纯与简洁。作为观赏者,当外在与内在的情况发生变化时,都会直接影响你对这种事物的感应。材料艺术的创意,无论是表现形式、结构处理、材料的搭配、功能调节等都应考虑主体-人的物质功能与审美情趣的要求,使生理上的要求与心理上的要求兼顾。

一、材料造型中的形、色、质

由蒙德里安象征主义绘画有关的冷抽象延伸出的音乐厅,是新造型主义风格的一种,它主张以垂直和水平线作为分割点,以简单单纯的原色配置材料,反对传统的对称均衡原理,达到完全以造型为目的绘画。蒙德里安认为“艺术不是重复复制那些看的见的,而是要创造出你想要别人看见的。”“简单的艺术法则”是通过最简单造型来凸显物像或气氛。用最简单的色、简单的形合成最和谐的质地效果,才是真正的“人造自然”。材料中的物质形态是材料肌理存在的基本物质框架,它能够准确的凸显出物像自身的特点,视觉效果简单明朗。形态由点、线、面构成,点可以指示、聚集;线可以平衡抑或交错;面可以对比、倾斜。它贯穿于对材料认知的整个过程,有很强的时代特点。材料中的色彩是光、空间的产生之源,色彩本身的物理特点不止是对光的吸收与反射,还存在物体间相互作用关系所形成的错觉,它是材料运用最为活跃的语言形式。材料的肌理越来越注重在认的视觉感官上所产生的抽象的心理反应与快感,不同的材质呈现出的不同肌理让人产生不同心理感应。艺术创作中善于利用人的感知引起生理、心理情感的变化,使艺术作品可以和公众更好的交流。

二、材料造型中的形式趣味

现代艺术中,笔触、结构、情绪等各种材料的独立性逐渐显现并成为一种趋势。材料的物理形态所呈现出来的生命特征引起了艺术家们的高度关注。现在艺术不再是模拟再现事物的本身,而是注重了主观意识的表达。材料从原始的载体功能到如今的自我表现,它的多样性创意和与显示生活的紧密结合,是构成时代艺术的重要因素。社会科学的进步、技术的不断研发、人类的对于材料认知的提高,使得艺术家有了更为丰富的材料观念。

三、天意塑造的笔触

从高速公路挖掘出来北齐石佛;从水渍拱门中尘封千载的敦煌经卷;乐山大佛的雄姿气度;封存千年的古瓷、陶尊;烟熏火燎封存下的洞窟壁画等你会感叹这个世界的惊奇。它们满身疮痍、伤痕累累,金缕雕饰已剥落,浓妆重彩也已经淡去,剩下的只有本质的石材,枯萎蝼蚁的木材,岁月的年轮将它们逝者如斯的气息、可能的无限性、无限的可能性进行勾画。材料的空间与时间的对交错位,有时会改变材料固有的特质,或以另类的面貌呈现,并赋予材料新的视觉意义。许多古代珍品多是在时间与空间的流转中沉淀塑造出来的,材料艺术本身就存在于时间与空间之中,它具有时代性、历史性,但艺术本身正好可以把时间的意味聚集起来,成为一个永恒的存在。

四、颠覆与多元化的力度

许多事情在艺术上难以透彻解读,正如远古时期北美秘鲁纳斯卡的大地画;当代瓦尔特?迪士尼音乐厅;我们依然在探索,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所在。不同时期,不同的观赏者对于相同的作品依然可以品味出不同的味道。

迪士尼音乐厅引人注目的是它艺术形式的意味,不是里边的功能而是视觉景观的展现。现代材料的艺术手段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方正的水泥、石材的陆地建筑群中、突兀明亮的金属船体,加上白天的日光、夜晚的人工照明展现出不同光感下的艺术景致;凯瑞对设计与材料的大胆运用确实是“颠覆手法”。结合中国鸟巢建筑的特点,我们可以更加深刻的去理解建筑艺术中“颠覆手法”的哲学和文化意义。中国鸟巢建筑的外方设计师赫尔佐格、德穆隆认为;时尚、音乐与艺术造就“我们的时代”的概念,如果你搞建筑而部潜心于你的时代-时代的音乐、时代的艺术、时代的时尚,你就不能说出你的时代语言。建筑师要表达自己的时代语言,因为建筑是公共的艺术,是公众而存在的艺术。鸟巢的造型、色彩材料都是为21世纪设计的,它除了反应技术。材料,还要反应当代人们的人文精神。中国历史文化深厚,能够大胆的进行创造。鸟巢在西方被认为是颠覆性的,在中国却能够被人们所接受,并不是偶然的。当代颠覆性建筑艺术理论,中国沉淀的文化精神及激变时代的心理空间,为这样的艺术奠定了基础。

五、尺度的结构

仪式包含多层信息,流行在世界各国的阅兵式就是一场巨大的视觉盛宴。拿破仑时代、德国希特勒时代、俄国冷战时期、中国、朝鲜、印度、越南等,各种阅兵式都展示出英姿飒爽,武器材料的展示,作为空间里的观众看到的是巨大尺度中的表演场景;造型图案、色彩肌理组合、人们的视线被淹没在这种尺度结构的海洋中,场面越是壮大,情节越是丰富,赋予给人的感召力就会越澎湃。

猜你喜欢

审美形式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