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翰墨烟云
——民国时期的北京书风(四)

2016-11-03邹典飞

艺术品 2016年7期
关键词:金石篆刻书法

文/邹典飞

翰墨烟云
——民国时期的北京书风(四)

文/邹典飞

民国时期的北京书坛名家辈出,他们广泛活动于京城政界、军界、文学艺术界,并利用这一地区独特的历史人文环境和自身的学养,以手中的如椽巨笔开启了民国时期北京书法发展的新纪元。

孙壮 《集拓新出汉魏石经残字》题字

孙壮 《华裔学志》题字

“冰社旧友 金石名家”—记孙壮的书法艺术

孙壮(1879—19431),字伯恒,号雪园,室名读雪斋、玉简草堂、澄秋馆、抱朴斋、埙室,直隶大兴人,原籍浙江余姚。国子监学生,肄业同文馆,京师大学堂。后任北京商务印书馆经理及中国营造学社校理等职,为考古学社社员。著有《永乐大典考》《版籍丛录》《集拓魏石经》《楚器图考》《北京风土记》《俗语古注》等。

笔者最初了解到孙壮,还是在撰写《鲁之灵光 金石永年——记金石书法篆刻家丁佛言》2时。据史料记载,丁佛言去世后,北平师范大学教授柯昌泗、商务印书馆经理孙壮曾有意将丁氏遗墨整理出版,但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实现。据孙壮之子孙振申回忆3,其父孙壮大约1912年在商务印书馆工作,曾任北京商务印书馆经理多年,他与出版界元老张元济交往颇多,而共产党元老陈云、学者陈叔通、沈雁冰亦在商务印书馆工作过,与孙壮有一定交往,沈雁冰最初得以进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也是由于孙氏推荐。笔者于去年整理“冰社”副社长周康元的资料,并撰写了《浅析“冰社”副社长周康元的篆刻艺术成就》4一文,通过翻阅相关资料,笔者发现孙壮为“冰社”5秘书长,喜好金石,与旧京一些收藏家、金石家、遗老遗少、文人学者均有交往,其中一些人也是“冰社”的社员。1924年涵芬楼刊印《读雪斋印谱》,其中存孙壮撰序文,文载“先叔祖考春山公收藏秦汉鈢印三百余方,庚子兵燹散失殆尽,仅存印本三分之二,亦未加考订,丁巳秋陈君叔通自沪来札,见有古泉鈢印二册,首列先叔父少春公序文,审为吾家故物,亟为购还,足补前缺失而复得陈君之惠厚矣,今又拟将鈢印介涵芬楼印行以广其传,陈君传古之心尤令人钦感,谨叙得失概略以志不忘。壬戌二月北平孙壮谨识于京师。”6从此段题跋中可知,孙壮叔祖“春山公”、叔父“少春公”均好收藏印章,足见孙壮好鉴藏之家学渊源,他还有一方自用印为“春山孙氏珍藏”。孙壮收藏宏富,以所藏珍稀拓本为世人所知,如北平古光阁曾致函傅斯年,拟售孙壮藏三代秦汉陶器瓦封泥等拓片二百十七品7。傅斯年亦曾致信请容庚搜购拓片,容氏介绍孙壮藏品,但似因价格不合未果。8孙壮与遗老罗振玉亦关系颇佳,罗氏曾赠给孙许多甲骨拓本,其中一些也成为他重要的藏品。孙壮与旧京著名篆刻家、古器传拓家周康元的关系也非同一般,笔者整理周康元藏《石言馆印存》(周康元自辑印存)、印蜕及拓片时,发现了《石言馆印存》中周康元为孙壮治印可考的达二十余方之多,印蜕一枚(未收录印存)及孙壮为《石言馆印存》所作题字、题跋,足见二人交谊。而活跃于琉璃厂的另一位篆刻家张樾丞亦应与孙壮有一定的交往,其印存(《士一居印存》)中收录有张氏为孙壮所治之印。

除北京商务印书馆经理、国营造学社校理、考古学社社员、“冰社”秘书长等身份外,孙壮在旧京还是一位颇有名气的书法家。北京校场头条中段路西著名学者吴晓玲故居门口曾有副朱色篆书对联,上联为“宏文世无匹”,下联为“大器善为师”,即为孙壮所书。1935年,天主教圣言会会士、汉学家鲍润生神父在北平辅仁大学校长陈垣的支持下创办了国际汉学杂志《华裔学志》,其刊名即请孙壮以隶书题写,可见他在旧京的影响。

如今孙壮的书法存世稀少,仅有一些题跋、书札及条幅,字体约能分为楷书、行草书、隶书、篆书几种,随着时代的流逝,有关孙壮的资料也越来越少。为能撰成此文,笔者曾翻阅了许多史料笔记、回忆录,对孙壮的记录多为一笔带过,他的作品更是无人重视和整理。因此笔者在研究“冰社”社员的同时,对其书法作了一定的汇集和整理。

通过研究,笔者发现孙壮的书法应归入民国时期的北京金石家书法范畴。自清代碑学兴起后,有一个群体逐渐异军突起,即金石收藏家。他们笃好金石碑帖,并广为收罗,由于常年钻研金石之学,对钟鼎彝器、摩崖石刻、瓦当砖文、碑版墓志等古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加之随着清末民初甲骨文、西北简牍、敦煌写经及魏晋南北朝墓志相继被发现与整理,为他们提供了更多收藏和研究的对象。金石收藏家群体购藏古物,不仅为了把玩和保值,更多的是通过考释、研究这些文献资料,将所得刊布成书,以展现自己的成果。在书法上,金石收藏家与学者、职业书法家不同,他们更加专著于自己的收藏,书法仅被他们视作翰墨余事,但正是这种不经意的态度,使他们的书法写得更为烂漫质朴、自然洒脱,从金石收藏家们留下大量的题跋、手札、书法墨迹中,即可以领略到这一群体书法中独有的金石韵味以及由于常年摩挲金石碑刻而蕴藉的古奥之气,这种面貌是非好古物者很难达到的一种书学境界。金石收藏家群体大多在科举制度中接受了严苛的馆阁体训练,于帖学练就了精深的功力。同时,由于对金石收藏的偏好,又使他们掌握了诸多的一手书法资料,因此他们的书法凝聚了馆阁体中帖学之精华,又融汇到碑派中雄强博大之因素,形成了一种碑帖融合后的绝妙书体。

孙壮 甲骨文条幅

孙壮 行草书札

周康元为孙壮治印印蜕

孙壮即是金石书法家中颇具代表的一位,他的临池功夫很深,对帖学书法曾有系统的学习,从其行草书札来看,他的帖学书法似取法颜真卿一路,写得精准到位、潇洒雄肆,喜用枯笔,看得出其早年受过严苛的训练,但客观地讲他的行草书风貌并不十分突出。孙壮的楷书、篆书却很有独创性的,尤其是他的楷书,笔者最初见到他的楷书,误认为出自金石家容庚之手,二人书法面貌略似,他们同好金石,常年摩挲鼎彝,容庚楷书源出欧阳询《皇甫君碑》,结体瘦长挺拔,用笔凝重,存唐法较多,而孙壮楷书带有很强的篆隶书遗意,楷书中还时常穿插一些篆隶写法,这得益于他深谙文字学的发展脉络,对篆隶书法结体用笔比较熟悉,因此孙壮大胆地将一些篆隶结体用于楷书创作,三者虽属不同字体,但被他处理得和谐妥帖,古意盎然。此种将楷书中掺入篆隶的做法多为金石家所为。孙壮帖学书法功力不低,但他对碑派书法也不排斥,甚至更钟爱后者,常见的孙壮楷书为碑派风格,这种书风在民国时期的北京也是很有特点的。从他为友人周康元《石言馆印存》的题跋来看,他的楷书主体面目除带有很强的篆隶遗意外,书法面貌更贴近于北碑墓志中质朴一路的碑版,属于以柔寓刚,方圆并济性的书体,他的书法不一味地追求龙门石刻那种棱角分明、斩钉截铁的方折笔势,也未依附于元氏墓志中那种典雅雍容、凝重端丽的风格,而是倾向于《郑文公碑》《刁遵墓志》的那种方圆中和,宽博凝重的风格,加之他亦能书写篆隶,因此其楷书清晰地体现着“篆书—隶书—楷书”的发展脉络,与同时期的碑派名家相比,他的楷书面貌更为淳朴自然,无刻意的安排,更多的是一种性情流露,这种境界非常年浸润于金石的书家不可得。他的隶书不甚常见,笔者可知的仅有他为《华裔学志》的题字,从风格上看受《张迁碑》影响较深,但特点不是很分明,然而功力是有的。他的篆书也存世不多,笔者曾见其为《集搨新出汉魏石经残字》《周康元印谱》题字,以及一幅甲骨文作品。《集拓新出汉魏石经残字》题字为小篆,取法在邓石如、吴大澂之间,用笔劲挺简洁,气息古雅。《周康元印谱》题字为金文,字体规整,结体谨严,然个人面貌不甚突出,略带金石味,而其甲骨文书作则是一种以金文思路诠释甲骨的状态,过于追求结字的精准,但笔画略粗,缺乏甲骨文的刀刻意味,鉴于他与罗振玉交往较深,其甲骨文似乎也受罗氏影响,但他的学识和理解显不及罗振玉,因此孙壮的甲骨文书法仅停留于一种尝试状态,此件作品书写于1924年,孙壮正处中年,也代表了他这一时期的书法水平。民国时期致力于甲骨文创作的书家不是很多,取得成就者更是寥若晨星,孙壮甲骨文书法更多的是一种对甲骨文外形的追摹,未对其艺术内涵有深刻的了解,所以是他是以擅小篆、金文的书家思路诠释甲骨的状态,很难比肩于罗振玉、简经纶、杨仲子等擅长甲骨文的书法名家。

孙壮其人其书随着时代的流逝而被后人忘却,他的书法在民国时期北京有一定影响,而且他又是旧京重要金石社团“冰社”的重要成员之一,因此对孙壮的研究颇值得继续深入。如今,还能从一些“冰社”社员的印谱、拓片及出版界人士的书稿文牍中搜寻孙壮的题跋、书札,但很难相互联系,这也为了解孙壮的人生历程和艺术成就带来很大的难度。因此,笔者希望此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掌握孙壮资料的人士撰写文章或提供一手资料,让这位金石书法家的艺术风格逐渐清晰,这对研究民国时期的北京书风也是一种莫大的帮助。

孙壮 《石言馆印草》题签

孙壮 《石言馆印草》题字

注释:

1常见的孙壮卒年或不明,或误为1938年,据学者贺宏亮考证,孙壮卒年应为1943年,张元济《挽孙伯恒》(张元济著《张元济全集 第4卷诗文》,115页,商务印书馆,2008年)载,“如何已见神山面,又被罡风忽引回。最痛知交零落尽,相将携手赴泉台,前日伍均昭扆下世,今君又继之。”伍昭为著名翻译家伍光建,伍光建卒于1943年,因此推断孙壮卒年为1943年。

2邹典飞撰《鲁之灵光 金石永年—记书法篆刻家丁佛言》,中央文史馆编《中华书画家》2015年06期。

3孙振申《为庆祝商务印书馆成立一百周年回忆轶事》,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一百年》,720页—722页,商务印书馆,1998年。

4邹典飞撰《浅析“冰社”副社长周康元的篆刻艺术成就》,西泠印社编《西泠印社当代篆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西泠印社,2015年。

51921年,易孺、罗振玉、丁佛言、寿石工、马衡、梅兰芳、尚小云等各界人士数十人发起成立冰社,以发扬国粹,开展学术研究,社名出自《荀子》“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句,由易孺担任社长,周康元任副社长,孙壮、柯昌泗为秘书长,社址设在北京琉璃厂54号,同时又是副会长周康元经营的古光阁后院,集会时间为每周星期六、日,社友在集会时纷纷出示所藏金石文物,进行考释鉴藏及技艺交流等,该会还将社友罗振玉《雪堂所藏吉金》257器,陈宝琛《澂秋馆藏器》69器,冯恕《玉敦斋所藏吉金》24器,孙壮《读雪斋藏器》42器,《埙室藏陶》30器及徐鸿宝、马衡所藏汉、魏石经残字,由周康元制作拓片,辑录成书,对外发售。丁佛言金石著作《说文古籀补补》中一些重要金石资料即由该社社友提供。而陈宝琛辑成的《澂秋馆印存》及陈介祺曾孙陈文会选钤《十钟山房印举》经陈叔通介绍,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民国时期,“冰社”汇集了一大批京城内外的金石篆刻名家,其中囊括了遗老、学者、职业书法篆刻家等不同阶层,壮大了北方金石研究队伍。

6孙壮辑录《读雪斋印谱》,中华书局,中华民国十三年四月版影印本。

7此处参考邢义田撰《中研院史语所藏汉代石刻画像拓本的来历与整理》,邢义田著《画为心声:画像石、画像砖与壁画》,中华书局,549页。

8同7。

周康元镌刻、传拓“楚王酓璋戈”砚拓片

周康元 行书手札

“传拓高手 篆刻名家”——记周康元的书法艺术

周康元(1891—1961),原名家瑞,字希丁、西丁,晚号墨盦,祖籍江西金溪,自曾祖定居北京。幼年曾进琉璃厂富润轩古玩铺学徒,1918年开设古光阁文玩处,新中国成立后曾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文物组摹拓古器物和保管文物,1957年参加首都博物馆筹备工作,负责摹拓古器物和文物鉴定,毕生从事篆刻摹拓事业。

周康元是成长于琉璃厂的金石篆刻家,早年进富润轩古玩铺学徒时受张子青1指教,学习书画鉴定,对篆刻用功尤勤。他特别留心观察书画上的印章风格和特点,并对书法、篆刻进行了系统的学习。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他在古光阁文玩处门前悬“周希丁篆刻处”小木牌,鬻印为业,在琉璃厂流传着“阴文周”的雅号。他还擅长鉴定青铜器、古玉、古墨、石砚、图章和书画。除篆刻外,周康元在民国时期以善传拓古物最为世人所知,他在陈介祺“图形拓”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于取形和技法上有了新的突破。受西方照相“焦点透视法”影响,以焦点透视取形,使所拓器物器型更为精准,用墨将僧达受善用的“蝉翼”与陈介祺喜用“乌金”参合,以一纸将器物完整拓出,实现了从“图形拓”到“全型拓”的突破。金石学家陈邦怀评其拓形方法“审其向背,辨其阴阳,以定墨气之浅深;观其远近,准其尺度,以符算理之吻合。君所拓者,器之立体也,非平面也,前此所未有也”2,1921年,北方金石书画社团“冰社”成立3(冰社情况见《冰社旧友金石名家—记孙壮的书法艺术》一文),周康元担任副社长。“冰社”汇集一大批京城内外的金石篆刻名家,囊括了遗老遗民、北洋政客、学者文人、职业书法篆刻家等不同阶层,如易孺、孙壮、柯昌泗、罗振玉、丁佛言、寿石工、马衡、陈宝琛、冯恕、梅兰芳、尚小云等。“冰社”的成立对北方的金石学研究和北京篆刻印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整理周康元资料过程中,笔者发现周康元自辑印谱《石言馆印存》中存有大量旧京时贤的题字题跋。据统计,曾为周康元《石言馆印存》题字或题跋的有张思睿4、夏学海、徐世昌、徐世章、朱光焘、孙壮、杨晋、陈宝琛、方地山、陈邦怀;为周康元所制拓片、印蜕题字的有徐世章、柯昌泗、容庚、商承祚、于省吾。从资料中可知,周康元与徐世章5关系颇为密切,据徐世章之女徐绪玲回忆,1934年徐世章准备编撰砚谱,特意从北平请来中国第一拓手周康元先生及其助手傅大卣先生,请二人为徐所藏古砚及其他有价值的文物做拓片,并在徐家居住长达七八年之久6。在《石言馆印存》中,存有大量周氏为徐氏家族所制印章,据笔者初步统计,周康元为徐世章治印64方,徐世昌7治印27方,徐世襄8治印21方,徐一达9治印4方。而徐世章为周康元所制拓片题字、题跋亦甚夥。如徐世章为《石言馆印存》题跋,“秦汉风规,希丁仁弟久以铁笔驰名于世,所制之品,朴茂遒劲,直迫秦汉,近以历年所镌印章汇以刊行,乞为楷模,因缀数语以诸倾慕。”10从评价中足见二人交谊。

1918年,北洋政要徐世昌(徐世章之胞兄)被安福国会选为大总统,在旧京有“文治总统”之称,他和他的家族在京津及至北方地区有广泛的人脉和影响力,因此,笔者推断周康元的古光阁得到了徐氏家族的大力支持。

此外,周康元和北京商务印书馆经理孙壮亦交游甚密。《石言馆印存》存有周氏为孙壮治印二十余方,印蜕一枚(未收录印存),及孙壮为《石言馆印存》所作题字、题跋。

在周康元资料中存有一件他1951年书写手稿“ 端匋斋藏柉禁,俗称铜桌子,十三件。皆是也。并手拓本传世,匋斋昔日曾刻一木图,刷印以之分贻同好,该图木刻甚精,匋斋故后,其家人将此图板卖出,余因爱其雕刻之精,购置斋中已念余载,癸亥岁暮,西人福开森氏愿以美金三百求让,余因原器已被福氏诱卖于美国,而侭存之图版,亦思以金钱势力强购,故严为拒绝,彼颇不满,然无如何。今该板尚置寒斋,欲得公家保存,应如何之处,希有以教之,一九五一,周希丁。”11他在文中明确地表示出对外籍收藏家福开森的不满,笔者细翻《石言馆印存》也未找到周康元与福开森之间的联系,但活跃于琉璃厂的另一位篆刻家张樾丞却与福开森关系颇佳。张樾丞自辑印谱《士一居印存》曾得马衡、罗复堪题字,马彝德(张伯英代书)、傅增湘、伦明、胡燮文、涂凤书、章钰、侯毅、陆和九、福开森(铅印)、溥心畬等题跋。从中可见周康元与张樾丞虽同为民国时期北京琉璃厂地区著名的篆刻家,但二人的交友圈却差别很大,可能源于同行间的竞争。由于文献缺略,笔者很难对当时的一些细节加以论述考证。

周康元 行书投诉手稿

周康元 临《北海景君碑》

周康元以擅长传拓古物和独特的篆刻风貌享誉京城,他的篆刻取法浙派丁敬、陈鸿寿,徽派邓石如,后追摹秦汉,加之传拓三代吉金文字,达到了“下笔奏刀不求古而自合于古”12的境界。经笔者研究,周康元印风形成应受清末印人王石经影响,从周氏的《石言馆印存》中看,许多印式和气息与王石经极为近似,他也曾在其为张鐈厂制“伯龙宝藏第一”在边款中,明确表示取法王石经制此印。《石言馆印存》中多印和王石经《西泉印存》诸印有明显的借鉴关系,王石经印风曾在清末北京书坛受到了一定认可和推崇,而周康元的《石言馆印存》更像是王石经印风在北京的一种延续。有趣的是,徐世昌早年亦请王石经治印,因此,周康元此类印风契合了徐的审美需要,其代表着民初旧京篆刻家取法清末印风的复古情怀。

周康元书法,为其印所掩,且存世不多,属于民国时期琉璃厂金石家的普遍水平。笔者在整理其资料过程中,曾有幸得见一二,大略可分为三类。常见的为行书,周康元的行书取法帖学,他幼年时逢科举废除,馆阁体书法式微,加之曾在琉璃厂学徒,因此似乎受师傅和琉璃厂流行书法影响更大。这一时期,北京书风碑帖并举,但帖学书法影响依然很大,周康元很大程度上受时代地域书风影响,取法帖学,书法风貌近颜真卿,但略存匠气,乏文人书法之韵致,经过长年训练,其书法还是写得很有功力。他晚年写有一幅投诉手稿,文字繁简结合,气势相对散漫,可见其行书以实用为主,书风难以颉颃于同时期的金石书家、文人书家。他的楷书《散氏盘》释文及题跋,字体风格属魏碑,颇似清人赵之谦,但笔力显然不足,仅是外表上的追摹,未得赵书神髓。周康元资料中还存有他一件临清人张祖翼书《北海景君铭》,临得很随意,但看得出他对隶书笔法熟悉,但并不精深,也是一种表面上的学习。

从周康元的书法来看,其书法远逊于他的篆刻。可知民国时期旧京琉璃厂一带的篆刻家,对于书法并非人人都有精深的研究。且周康元资料中未见他的篆书,因此很难了解周氏的篆刻是否与篆书相结合。他追慕的清人王石经篆书作品也较少流传。因此,在清末民初时期,不少篆刻家并非遵循着印从书出的方式,甚至有一些印人仅把篆刻当作一门技术,以设计替代篆法,求美观快捷,这样的篆刻作品往往见刀不见笔,略显匠气。笔者曾在《民国时期的北京书风》中撰写过金禹民、刘博琴等琉璃厂地区的金石篆刻家,他们虽以篆刻名世,但书法功力却极为深厚,这也为他们后来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近期笔者还关注北京印人徐之谦,徐氏也是驰名旧京的金石篆刻家,据其弟子王冰先生回忆,徐先生篆书功力极深,年轻时对篆书进行过系统地学习,精通《说文解字》,徐之谦治印遇到疑难之篆字,必再三查阅专业书籍,小心求证后方奏刀治印,体现着一种严谨认真的学人态度。和这些旧京印人相比,周康元年齿更长,但书法功力上却似不及金禹民、刘博琴和徐之谦三位先生。从客观来看,周康元篆刻是对清人传统印风的一种继承和延续,但他对书法的认识更多地停留于技术层面,研究深度不够,其书法代表了民国时期琉璃厂印人的书风面貌。鉴于周康元在近代北京金石界的地位和影响,笔者觉得有必要简单介绍他的书法,其风格虽不甚突显,但却是民国时期北京书风不可缺少一种风格。

周康元为张鐈盦治印印蜕

注释:

1张子青,天津武清县人,光绪二十五年(1899)开设富润轩文玩处,鉴定和经营字画、法帖、金石等,歇业时间不详。

2史树青《悼念周希丁先生》,60页,《文物》,1962年第3期。

3据笔者考证,目前“冰社”成立时间是史树青先生记录的1921年,但周康元资料中有一件丁佛言题写“冰社雅集图”横幅,落款时间为1920年,为史先生记录的“冰社”成立时间(1921年)前一年,不知是史先生记录“冰社”的成立时间有误还是丁佛言于“冰社”成立前受托书写此横幅,由于佐证资料的缺失无法判断。

4张思睿,字仲香,湖北安陆县人,清末廪生,毕业于日本法政大学,曾任山西试用知县,清源局正、赈捐局会办、沁水县知县、清理财政局科长、审计院协审官等职。参见《最近官绅履历汇录第一集》,134页,北京敷文社,1920年。

5徐世章(1889—1954),字端甫,又字叔子,号濠园,天津人,徐世昌胞弟,早年就读于京师大学堂译学馆,后留学比利时列日大学经济管理系,曾历任京汉、津浦铁路局局长、币制局总裁等职。工作之余,喜收藏文物,为近代著名文物收藏、鉴赏大家。

6参见徐绪玲《记先父徐世章先生二三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天津文史资料选辑》,83页,1996年第4辑(总第72辑) 。

7徐世昌(1855—1939),字卜五,号菊人,弢斋、石门山人,别署水竹村人,原籍天津,生于河南省汲县。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兵部侍郎、民政部尚书、东三省总督等职,为袁世凯密友及政治伙伴。宣统三年(1911)任奕劻内阁的协理大臣。1914年任国务卿,1918被安福国会选为大总统。因徐世昌学识深厚,为历任总统中前清功名最高者,故又有“文治总统”之称。1922年,被迫下台,迁居天津租界,抗战期间,拒任伪职,1939年,病逝于天津寓所。

8徐世襄(1886—1941),字君彦,号朴园,天津人,徐世昌堂弟。民国时曾任北洋政府山东海关监督。

9徐一达,天津人,徐世昌胞侄。

10邹典飞《浅析冰社副社长周康元的篆刻艺术成就》,西泠印社编《西泠印社—西泠印社当代篆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412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15年。

11同10,401页。

12同10,414页。

周康元 楷书《散氏盘》释文及题跋

(本文作者任职于首都博物馆)

责编/王可苡

猜你喜欢

金石篆刻书法
金石包装有限公司
书法
新增编委介绍
书法欣赏
书法
金石包装有限公司
冷热
篆刻
书法欣赏
瑩波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