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颜强视点

2016-11-02

足球周刊 2016年15期
关键词:拜尔青训控球

球不是拿来踢的

踢球还是控球?这几乎是足球运动的一个核心命题。

这当然不是战术层面上的考量,不是说中国国家队到底应该学巴萨还是学德国

事实证明,我们西学东不渐几十年,照猫画虎种种模仿都是白费。踢球抑或控球,是去kick,还是更应该manipulate,是关乎足球基本培训的原则起点。

美国人汤姆·拜尔(Tom Byer)基于婴幼儿足球培训的一些基本理念思考,对我们的青少年培训,或许会具备振聋发聩的效应。

拜尔是一个来自美国纽约州的前职业球员,在日本踢过职业足球,退役之后,一直在日本从事青训普及。在培育自己两个儿子的足球兴趣时,他无意间发现了一系列的足球培训觇律,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足球并不是拿来踢的。

对接触足球最早朗的孩子,这种理念越重要:足球不是拿来踢的,足球是你最好的朋友,是你身体的一部分,足球是你需要你掌控,需要你呵护保护,需要你时刻不离不弃的。

拜尔在《超级颜论》录制时,和我聊起他这些足球观念,说到他无意间在家里放置几个小纪念品足球,我估计就是那种最小的二号足球,然后他才刚刚学会走路的大儿子,就在家中起居室卧室玩起足球。

这完全是一种天然的亲近。我后来去知乎做演讲,将拜尔这种经历,总结为“人之初,球本善”——想想所有人在婴幼儿时朗,是否最亲近的玩具伴侣,都是圆乎乎准球状的存在?因为无棱角的球体,对婴幼儿最安全,最不具攻击性,这样天然的好感,其实在我们婴幼儿时代就存在。

每一个婴儿在母体存在时,不都是准球体的体态吗?现代科学讲究让婴儿多爬行、多游泳、不要太早诱导乃至强迫孩子学会走路,都和“球本善”有点隐性关联。

我们天生和球体亲近,而在培养孩子对球体,尤其对足球的兴趣以及基本技能时,父母会强调“掌控”,而不是去“踢球”,简直是足球培训观念上伟大的发现。

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上看,去“踢球”,其实是一种拉开和足球距离的排斥行为,主客体之间,因为“踢”而导致距离拉大。连续的心理暗示,使孩子们会在踢球的动作中,得到一种破坏性快感,更注重力量的发泄。这样的踢球方式,也能培养出一定的足球技能,可是和那些更重视人球合一、结合球能力的脚下细腻技术的培训方式相比,“踢球”显然不应该是孩子最初接触足球时的第一选择。

足球能力最初都是玩出来的,当街头足球逐渐在过于秩序化制度化的欧洲消失后,弗格森们开始感叹“本能型”的天才不复存在,职业青训体系培养的球员,技术能力和身体条件,都远超前辈,然而创造力和想象力则彼此类似。足球运动的个性在消失。

但一个孩子,如果从他学会走路开始,就注重的是自己“玩球”,将足球当做自己最心爱的玩具,在游戏掌控的过程中,自然磨练出自己的脚下技术,他的足球未来会否不同?

至少在他或者她起步阶段,足球不是拿来踢的。或许我们从小第一次“踢球”,开始就错了。

猜你喜欢

拜尔青训控球
他把人生最后40年给了中国
他把人生最后40年给了中国
提升控球能力五则
控球大师 凯里·欧文 KYRIE IRVING
On Modern Fruit Production in Japan
控球次数、控球质量和命中率对水球决赛胜负的影响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