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欧半月巡游记(三)

2016-11-02隽武青鸟

科学生活 2016年10期
关键词:布拉格捷克教堂

隽武+青鸟

第四天:布拉格老城

我们在捷克小镇布尔诺只是住宿一夜。今天因为要让司机充分休息,上午9点45分就出发赴布拉格,需要行驶200千米。

在路上,我又开始温习了解捷克历史。

捷克共和国和我们也要去的斯洛伐克共和国,关系十分密切,共同立国1000多年来,合的时间远大于分。在地理上,捷克靠西,由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两部分组成,斯洛伐克居东。因此捷克也被称为波希米亚。我爱听帕瓦罗蒂所唱普契尼的歌剧《波希米亚人》选曲《冰凉的小手》,但最近才知道剧中主人公即为旅居巴黎的捷克人。

布拉格老城广场上的老市政厅

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的祖先与波兰人一样,也是西斯拉夫人。公元830年,他们共同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大摩拉维亚帝国。895年,以波希米亚为中心的捷克王国成立,瓦茨拉夫建立第一个普士米赛王朝。捷克王国自此到1620年,共存在725年。其间,它在13至15世纪曾为中欧大国,一度吞并波兰和匈牙利。

然而,对捷克王国影响和威胁最大的是神圣罗马帝国。捷克宗教改革家胡斯反抗罗马教廷,1415年7月6日被活活烧死在德国康斯坦茨的广场上。捷克人由此掀起了农民反封建起义,从1419年到 1434年,长达15年,史称“胡斯战争”。“胡斯战争”失败后,捷克王国迅速衰落,1526年与匈牙利一起被纳入神圣罗马帝国的版图。1620年,更沦落为哈布斯堡王朝的一个省,捷克王国不复存在。

此后近三个世纪,为捷克和斯洛伐克的黑暗年代。直到1918年,随着一战中奥匈帝国战败,才摆脱奥匈帝国的统治,宣布建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马萨里克任总统。

两次大战之间,捷克斯洛伐克已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但它始终生活在德国的阴影之下。1938年9月,被迫将苏台德地区和与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割让给德国,还有部分领土割让给波兰和匈牙利,使捷克斯洛伐克失去了1/3领土和34%人口。1939年3月,德军进入捷克,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作为德国的保护国被并入德意志第三帝国。斯洛伐克虽未被占领,但已经法西斯化。直到二战末期,苏军解放了捷克斯洛伐克,它才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员。

由此可见,立国后的1000多年,捷克、斯洛伐克像波兰一样,处于大国之间的夹缝之中,辉煌岁月与黑暗年代相间,反控制争独立始终不辍。

1993年1月1日起,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和平分手。

车到布拉格已是午饭时间,在北京饭店用餐,饭菜的质量不错。

下午即逛布拉格老城。殷君说,在他看来,我们此行最值得看的就是布拉格了。因为布拉格号称是一座欧洲建筑的博物馆,它不仅保存着最完整的古代建筑,也展示着标新立异的现代建筑。就古代建筑而言,有远至14世纪,近到现代的各种建筑,其风格从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洛可可直到新古典主义,应有尽有,而以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筑最为丰富。于是,在他的指导下,我初步认识了这些建筑风格的各自特点。比如巴洛克建筑的外立面特征是三段式结构,哥特式教堂等建筑总有根根尖针朝天,等等,使我获益匪浅。

我们首先在瓦茨拉夫广场前下车,迎面就看到捷克的开国先祖瓦茨拉夫国王的塑像。宽60米的瓦茨拉夫大街两旁大都是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新古典主义建筑,都不高,风格比较统一。我们沿着中间宽阔的步行大道漫步,同时观看两旁的建筑,虽说是近代建筑,但多已用作旅馆、饭店、大型商店,是游客云集的地方,热闹非凡。

捷克总统府

我注意到,在广场上有两块并不起眼的墓碑,镶嵌着两位年轻人的照片,上有英语说明,说是纪念1968年末为争取民主和自由献身的两位烈士。这使我想起那年发生在布拉格的一场变故。因为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领导人杜布切克领导实施改革政策,遭到苏联的反对,布拉格一夜之间被苏联等国几十万军队突然占领,杜布切克被迫下台。

离开瓦茨拉夫广场,我们先去参观伏尔塔瓦河上的查理大桥。伏尔塔瓦河之于捷克人,几乎等同于长江黄河之于中国人。捷克音乐家斯美塔那的一曲交响乐《伏尔塔瓦河》,那激越、优美,又略带忧郁的旋律,曾让我沉醉。静静流淌的伏尔塔瓦河看上去并不宽,比黄浦江还窄一些。横跨河上有好几座桥,最著名的当数这座已有700多年历史的查理大桥。

此桥是遵照捷克国王查理四世之命而建,因此得名“查理”大桥。查理四世(1316年~1378年)是德意志国王,后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统治时期是中世纪捷克最强盛的时期,当时的波希米亚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核心。查理大桥是捷克现存较大的古桥,也是连接布拉格老城、小城和布拉格城堡的交通要道,因此我们这次曾两次经过此桥,在所乘大巴跨过伏尔塔瓦河时还多次远眺查理大桥。查理大桥的一端入口处耸立着查理四世的全身雕像,两侧是带有巴洛克式浮雕的哥特式门楼。最有特色的是沿桥两侧石栏杆上的30座雕像,也许是原始颜色,也许是岁月浸润,都呈灰黑色,造型有女神、武士、人面兽身和兽面人身像等,但看不懂其上的文字,只知道是一些神话中的人物。

然后,我们去人潮汹涌的老城广场游玩。此地的标志性建筑是建于1365年的提恩教堂,它是一座双塔耸立的哥特式建筑,顶端装饰着纯金圆棒,总高度约为80米。由于教堂的外形酷似童话中的魔鬼城堡,它还被人们形象地称做“魔鬼教堂”。还有一座教堂是绿色屋顶的圣尼古拉斯教堂,据说原为哥特式教堂,后被改建为巴洛克式,所以既有后者的三段式结构,又保留了若干指向天空的尖顶。广场四周为咖啡馆、商店等环绕,各色人群熙熙攘攘,以至导游一再告诫我们要小心小偷光顾。

广场上的一座塑像前正有一些穿着民族服装的演员在表演歌舞,但几乎没人注意那座塑像,也许因为它造型并不漂亮,又呈灰绿色的缘故吧。我凑近一看,才发现这是前文所提到的胡斯的塑像,凛然屹立的造型,正是他不畏权势性格的写照。胡斯是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先驱,他的许多观点,为后来的新教所接受,对欧洲各国和后来的马丁·路德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他是捷克人的骄傲,他罹难的日子——7月6日,如今是捷克的公共假日。

建于1338年的老市政厅旁是著名的天文钟,傍晚6点整,许多人仰头观看报时:只见钟上的小窗自动打开,钟声齐鸣,12个圣像如走马灯似地一一在窗口出现,向人们鞠躬,十分有趣。据说该钟至今报时十分准确,人们常用它来校准手表。

晚宿于布拉格一间酒店,为四星级,房间设施好,比较精致。

第五天:卡罗维发利小镇,再访布拉格老城

晨八点从布拉格出发,近十点到达卡罗维发利。这是我们三团与旅行社协商后增加的景点,还将去维也纳走马观花一番。

换景区车进入这个著名的小镇。这里原来是查理四世的夏宫,现在是旅游小镇,以温泉著称。据说在14世纪时,查利四世在一次猎鹿的过程中首次发现了这里有温泉,“卡罗维发利”的意思就是“查理温泉”。

我们在镇上漫步,看到大部分是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也有几座巴洛克式建筑,但都整修过,就不知道原貌如何,或者是否为后来重修的。

镇上有一条磨坊温泉回廊,据说建于1881年,而后在1893年时扩建成今日的文艺复兴风格样貌。在这条长达132米的回廊中,共有5座温泉出水口,我们曾在一个出水口品尝泉水,觉得泉水有点咸。

我们没有泡温泉的机会,但却可以品尝据说是这个小镇的另一特色——烤猪手和黑啤。烤猪手实际上烤的是一个蹄膀,但外皮几乎焦而硬,是不能吃的,在我看来颇为可惜,里面的瘦肉倒是味道不错,黑啤也很沁人脾胃。

下午又回到布拉格,进入地势较高的皇家城堡,可俯瞰全城。如今捷克总统府设在城堡中,我们观看了总统府的卫兵换岗仪式。又远观著名的圣维特大教堂和圣尼古拉斯教堂(与旧城广场的圣尼古拉斯教堂同名)。前者为哥特式建筑,其规模甚至超过巴黎圣母院;后者则为巴洛克式,有着巨大的绿色圆顶,内部装饰非常豪华,它的教堂音乐会很有名。

走过黄金小巷,这里原是为王公贵族打造金饰的炼金工匠居住的地方,所以得名“黄金小巷”,在19世纪之后逐渐变成了贫民窟,所以街道非常狭小,几乎被游客挤得水泄不通。街道两旁有许多特色小店,出售不同种类的纪念品和手工艺术品,殷君在这里为孙子买到了一个匹诺曹木偶。我却注意到这里的22号原是伟大的捷克作家卡夫卡的故居,这是我最为敬仰的作家之一,他的《变形记》和《城堡》等都发人深思,精彩至极。

虽然披头士乐队的主唱列侬是一位英国流行音乐家,但全世界最大的列侬墙却在布拉格黄金小巷附近。这是因为当列侬于1980年12月8日在纽约寓所门前遇刺后,一名捷克艺术家在这堵墙上绘制了列侬的画像,并为它配上披头士的歌词。很快,此处成为列侬拥趸们的朝圣地,鲜花、蜡烛和诗歌让它变得色彩斑斓,“列侬墙”从此声名鹊起。我们所看到的这堵墙,几乎都是涂鸦之作,但它作为公众自由表达心声的渠道,其中的文化意义不言而喻。

布拉格除了有多种古代建筑风格的教堂、楼房之外,也不乏现代风格的建筑,会跳舞的房子就是最著名的一座。因为它处于闹市区,不便停车,我们只好乘两次大巴经过时观看,不少人也抓紧机会为它拍几张照片。实际上,它是两座楼的结合,确实奇妙。房子造型充满曲线韵律,蜿蜒扭转的双塔就像是两个人相拥而舞——左边是玻璃帷幔外观的“女舞者”,上窄下宽像舞裙的样子,右边圆柱状的则是“男舞者”,令人过目不忘。

查理大桥

途中曾再次通过查理大桥,又前往老城广场,许多团员在那里的一家商店买了不少水晶艺术品和饰品等。

今天晚饭为团里的三位老师庆生,面条、蛋糕、红酒,一样都不缺,很热闹。

晚上仍宿昨日的饭店,是此行中唯一连续住宿两夜的旅馆。

第六天:捷克的三个小镇

今天早晨九点出发,先到赫鲁波卡小镇。我们主要参观一个白色的城堡,号称为小温莎城堡,它被英式花园所包围。我们还到它的中庭去看了一下。但殷君说,风格混杂,有点把古建筑搞成新古董的味道。

午饭在小镇上的上海饭店用餐,老板娘有孩子在上海上大学,看到我们团很亲切。上了红烧肉和白斩鸡,有点上海风味。

午后去克鲁姆波夫小镇,因其全称为Cesky Krumlov,简写为CK,因此也被称作“CK小镇”。别小看这个小镇,它于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镇上的大部分建筑建于14世纪到17世纪之间,多为哥特式和巴洛克式风格。整个小镇被流经该处的马蹄铁形的、宽阔蜿蜒的伏尔塔瓦河环抱着,而著名的城堡则建在河的对岸。我们去看了城堡花园和圣维特教堂,但主要是在步行中远观。最后,爬上一座瞭望塔,俯瞰整个小镇,只见都是一簇簇红瓦黄墙的小房子,以蓝天白云为映衬,确实漂亮得让人觉得震撼。而且殷君仔细看了这里的建筑细节,认为修旧复旧水平很高,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确实名副其实,比前面的小镇高明

得多。

晚到百威小镇晚饭和住宿。这个小镇原以出产啤酒著称,是美国百威啤酒的发源处。住宿的酒店就面朝镇的中心广场,入住后大约八点多,我同几位老师一起四处逛逛,但除酒吧之外,各家商店只亮灯都关门,想买什么也进不去,就连街道上也只能看见寥寥几人,一二出租车而已。

所住酒店的房子估计至少有一二百年历史,可能是后来才改建成酒店的,所以客房格局都不相同。

总之,百威小镇似乎只可供住宿而少有游玩价值。

当晚盘点游玩波兰和捷克的体会,还有三个方面值得一书。

首先,我们这几天看到各类建筑和人文景点,波兰多为战后重建,而捷克的古代建筑保存良好,显得要比波兰漂亮得多。究其原因,主要因为:二战时,波兰遭受侵略而反抗激烈,各地许多建筑毁于战火,其中华沙几乎被夷为平地;而捷克虽也遭侵略,但似乎当政者较早依从德国,甚至后来成为第三帝国成员。所以,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向英勇的波兰人民致敬。

其次,从我们这几天在捷克看到的城市发展情况和几个小镇上的人民生活状况看,捷克的经济发展情况无疑要比波兰好。从网上也看到,捷克这几年经济发展速度在欧洲也属上乘,甚至有一种说法,说它于2006年被世界银行归入发达国家之列,不知是否确实。

最后,说说这次巡游以来碰到的小麻烦——如厕问题。这两个国家的公共厕所,包括那些加油站商店的厕所,大都实行收费用厕,免费的厕所很少。有些厕所实行自动收费,有些则有人值守负责收费。所以大家都要准备好零钱,价格大致相当于0.2欧元(1欧元约合人民币7.52元)一次。我们这些中国游客普遍不太习惯,但总的来说,还算合理,因为能保证厕所提供用纸,也相当干净。在某个加油站还实行用厕后抵用货币,我试了一下,收费约0.8欧元,但出具一张机打收据,我持此收据买一杯咖啡,可抵用0.6欧元,所以还是收费0.2欧元。(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布拉格捷克教堂
布尔诺Beatified Restituta教堂
捷克Helfštýn城堡重建
《教堂之夜》
我的捷克朋友
《红楼梦》年画在捷克
天然大理石教堂
不怕贫穷的布拉格
布拉格之旅
收放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