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防兼备杜绝电信诈骗

2016-11-02王灏

广西教育·C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心智公安机关诈骗

王灏

近日,山东省临沂市一名家境贫寒的准大学生遭遇电信诈骗,被骗走仅有的9900元学费后,突然昏厥,两天后离世。不久,类似的新闻又爆出:同在临沂的大二学生小宋,也因连续遭电信诈骗,心脏骤停离世。

电信诈骗是现代社会一种低成本、易操作、不见面的犯罪手段。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短信群发或信息盗取,编造法院传票、安全账户、中奖交税、住院费、奖学金、退票费等虚假信息撒网或精准“钓鱼”,一旦有人受骗上钩,就采取转账、提款等手段销声匿迹。接连曝光的谋财害命的电信诈骗,再次引发了社会愤恨和声讨。个人信息泄露、电话实名制登记不严、受害者防范意识不强等幕后黑手成为公众重点讨伐的对象。

面对这一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犯罪行为,仅有讨伐远远不够,我们更应从其原因背后找到切实可行的建议。电信诈骗,无外乎抓住了用户及电信运营商的漏洞,为了“可观”的经济利益铤而走险。因此,要防止大学生遭遇电信诈骗,学校有关方面应该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手段,扎实做好教育宣传工作。具体而言,有以下三点。

首先,学校应教育学生提高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电信诈骗由于其隐蔽性强、危害性大、技术手段高等特点,即使专业的公安机关在打击处理、追赃减损上都存在较大困难,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就更难分辨。因此,作为大学生教育的主阵地,高校应当充分认清当前电信诈骗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充分认识做好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采取多种宣传教育措施,力求做到人人都能识骗、防骗、拒骗,让电信诈骗犯罪分子难以得逞。

其次,大力拓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教育工作的手段和渠道。高校要充分运用宣传栏、校报校刊、校园网、校园新媒体、给家长的一封信等渠道及形式,开展防诈骗主题活动,在学校显眼位置张贴海报或悬挂横幅,使广大师生了解并熟悉电信诈骗的形式、手段、特点及危害,掌握必要的防范技巧,筑牢思想防线。此外,高校还应利用学生寒暑假等返乡时间做好普及教育,将识骗、防骗的相关信息传递到每位家庭成员及社会大众之中,切实提高防电信诈骗的知晓率及普及率。

再次,借助公安机关优势,形成教育合力。电信诈骗作为一种极为隐蔽、专业的诈骗形式,具有普通大众难以识别的特点。公安机关在多年的打击犯罪实践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高校应定期邀请公安机关开展讲座,充分利用公安机关的优势定期为学生及家长介绍电信诈骗形式和危害,形成合力,共同遏制电信诈骗犯罪的蔓延态势。

最后,加强学生心智教育。学校、家庭、社会即使为大学生防范电信诈骗撑起较为安全的保护伞,但如果大学生自身没有成熟的心智,没有经受挫折的勇气,再多的努力都是白费。大学生心智成熟与否,与个人的生活环境、经历、家庭、学识等密切相关,可谓决定一生命运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即便如此重要,在教育实践中却屡屡被学校和家庭所忽视。在学校,老师们津津乐道的是学生的优异成绩,竞赛的优秀表现;在家中,父母更关心的是孩子的考试分数,最终考取了哪所大学。即便老师与家长见面,谈论中心依旧是如何提高学习成绩,很少有老师或家长讨论孩子如何提高明辨是非、自我解压等方面的能力,当老师与父母这一群对孩子最重要的人都在关心学习成绩时,孩子们自然将主要精力倾注在学习书本知识方面,从而使得心智发展越来越被忽略。不断发生的电信诈骗惨案为教育现状敲响警钟。对于孩子而言,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心智的成熟同样重要,美好的人生不仅需要成绩的光环,更需要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身心。相较于好成绩而言,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胜不骄、败不馁,历经风吹雨打,依然能昂首挺胸面对人生,拥有着成熟心智的健康青年。

电信诈骗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最为猖獗的犯罪形式之一,对人们的社会生活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杜绝电信诈骗,从内在而言,必须加强学生信息安全教育、心智发展教育,帮助其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及明辨是非的成熟心态。从外在而言,一方面要修订法律法规,严格打击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提高贩卖个人信息的犯罪成本;另一方面督促运营商严格落实电话实名制,细化和强化法规设计,形成制约的合力。

猜你喜欢

心智公安机关诈骗
塑造心智教师 构建心智课程 长春市朝阳区宽平小学校
《发现大脑:谁开启了我们的心智之旅》书评
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衡阳市公安机关党员风采剪影
甘露珠宝 匠心智造,创新引领未来
公安机关处置家庭暴力案件的实证研究
合同诈骗
电信诈骗
对已经移送公安机关案件的当事人做出罚款的行为是否涉嫌渎职犯罪?
公安机关刑事案件侦查中的假说、推理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