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饥”“饿”历史演变探析

2016-11-01刘俊锋

现代语文 2016年27期
关键词:历史文献饥饿副词

□刘俊锋 胡 萍

“饥”“饿”历史演变探析

□刘俊锋 胡 萍

先秦文献中,“饿”与“饥”的区别明显。汉朝以来,“饥”常用作“饿”,而“饿”很少用作“饥”;明朝的一些白话文献中,“饥”“饿”已无分别,“饿”的程度义消失、义域扩大。由于“饥饿”程度的表达灵活多样、文白严重脱节、语言演变的不平衡性等因素,“饥”“饿”何时成为等义词不易判断。

“饥” “饿” 演变 等义词

一、“饿甚于饥”

一般认为古文献中的“饿”指“饥甚”,且这种程度的饿威胁到了生命;“饥”表示“腹空,想吃东西”,与“饱”相对。《康熙字典》在“饿”字释义后的按语中也说“饿甚于饥也”,这种区别在很多历史文献中是明显的。例如:

(1)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春秋《左传·宣公二年》)①

(2)语曰:“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战国《韩非子·饰邪》)

(3)宁一月饥,无一旬饿。(西汉《淮南子·说山训》)高诱注:“饥,食不足;饿,困乏也。”

古汉语中有专门表示“饿死、饿死的人”概念的词,比如“殍”“殣”“莩”等,但也可以使用“饥死”“饿死”等组合式表达。检索中国基本古籍库(无标点),字符“饿”与“死”共现的数量明显高于“饥”,如表1。

表1:

这或可证明历史文献中“饿”本身确实存在程度义。但我们要问:既然“饿甚于饥”,那么“饥死”与“饿死”有什么不同呢?虽然“饿死”占绝对优势,但“饥死”也绝不是个例。例如:

(4)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乎?(战国《孟子·告子下》)

(5)伯夷、叔齐辞孤竹之君,而饿死于首阳之山,骨肉不葬。(战国《庄子·盗跖》)

“饿”又常与“饥”连用,也可与程度副词组合,比如“大”“甚”等,如上表所示。与“饿”相比,历史文献中“饥”与程度副词组合占绝对优势,这也可说明“饿”本身含有程度义。但为什么“饿”也可与程度副词组合呢?

(6)此人饥甚,於是冒死取啖之。(东晋·陶潜《搜神后记》)

(7)铁臼竟以冻饿甚、被杖死,时年十六。(北齐·颜之推《还冤记·徐铁臼》)

综上,通常情况下,历史文献中的“饿”表示“饥甚”,与“饥”确实有区别。至于饿的程度是否威胁到了生命,要看具体语境,这不是“饿”词义中的内容。考虑到现代很多方言点仅使用“饿”,“饿”应在某一历史时期已经兼有“饥”的功能了。

二、“饥”常用作“饿”

魏达纯(2002)认为,“饥”“饿”在春秋时期确实存在程度上的差异,战国时期区别开始消失,汉初已开始混同。魏达纯所列的六条证据概括来说其实就两条,一是大量本该使用“饿”的地方使用了“饥”,书证丰富;二是有时“饿”等于“饥”,书证其实就一例。

(8)赵宣孟活饥人于委桑之下,而天下称仁焉。(西汉《淮南子·人间训》)

(9)伯夷委国饥死,不嫌贪刀钩。(东汉·王充《论衡·书应篇》)

(10)若夫琅邪儿子明,岁败之时,兄为饥人所食,自缚叩头,代兄为食,饿人美其义,两舍不食。(东汉·王充《论衡·齐世篇》)

(11)楚庄王好细腰,故朝有饿人。(战国《荀子·君道》)

例(8)与例(1)叙述的显然是同一件事,例(9)与例(5)也是,前者用“饿”,后者用“饥”,这仅能证明“饥”可用作“饿”,义为“饥甚”。在人以人为食的时候,通常情况下必定是极其饥饿的时候,所以例(10)“饥人”“饿人”都是非常饿的人,“饥”义也为“饥甚”。魏达纯认为,例(11)中的人是为讨好君主而“减肥”,使腰变细,不可能饿到威胁生命,所以此处的“饿”义为“饥”。但是古籍中还有如下书证:

(12)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春秋《墨子·兼爱》)

(13)楚灵王好细腰,其朝多饿死人。(春秋《晏子春秋·外篇上》)

“楚灵王好细腰”的故事源自《墨子》,叙述中已明言饿到了“扶墙然后起”,而后《晏子春秋》则直言“饿死人”。所以,这里“饿”仍然是“饥甚”。综上所述,汉朝的“混同”仅是“饥”常用作“饿”,即“饥”有“饥甚”义;至于“饿”的程度义消失可用作“饥”,显然证据不足。

三、“饿”用作“饥”

《广韵》释“饿”为“不饱也”。高诱注《淮南子》:“饥,食不足;饿,困乏也。”“不饱”指的是“食不足”,所以至晚到北宋时期“饿”已可用作“饥”了。例如:

(14)若饿,取井中物食。(东晋·陶潜《搜神后记》)

(15)此人欲逐向白庄,侯白云:“旦来大饿,未得即往。”(隋·侯白《启颜录》)

(16)饱吃自身稳,饿肚自身饥。(唐《王梵志诗·有钱不造福》)

(17)饿乃芦中餐草,渴饮岩下流泉。(五代《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

例(7)、例(15)中的“饿”与程度副词组合,例(16)中“饱”与“饿”相对,都应理解为“饥”。但是汉至五代时期这类用例较少。常与“饱”相对的仍是“饥”,“饿”仍然倾向于表示“饥甚”。例如:

(18)兀兀舍底坐,饿你眼赫赤。(唐《王梵志诗·官职亦需求》)

(19)不可使长饱,不可使长饥。饥则力不足,饱则背人飞。乘饥纵搏击,未饱须絷维。(唐·白居易《放鹰》)

从汉朝至五代时期的代表性文献中“饥”“饿”的分布情况来看(如下表2),“饥”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饿”,若“饿”经常兼用作“饥”,“饿”的使用频率不应该那么低。

表2:

魏达纯在认为“饥”“饿”汉初已经开始混同的情况下,又说二者在汉以后的文献中“仍多少保持着程度上的差异”。我们认为,这种“差异”其实就是汉代以后很长时间里“饿”较少用作“饥”,中古时期的“饿”虽然可用作“饥”,但仍然倾向于表示“饥甚”。

四、“饿”等于“饥”

明朝《正字通》释“饿”为“饥甚”,清代《康熙字典》在按语中也说“饿甚于饥也”。两部字典应多是以古文献为基础编纂的书面语词典,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当时语言的实际情况。所以,不能说清中期“饿”在实际语言中仍然为“饥甚”义。但是,在普遍尊古的风气下,也不能排除文人受上古经典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有意区别“饥”“饿”,这可视作“饿”代替“饥”的阻力。由于汉语文白严重脱节,同一时期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对“饥”“饿”有无区别有不同认识,加之各方言区演变不平衡,仅据历史文献并不易判断“饥”“饿”何时混同。但“饿”用作“饥”的可靠用例在明清时期的一些白话文献中逐渐增多。例如:

(20)戴宗临行,又嘱付道:“兄弟小心,不要贪酒,失误了哥哥饭食。休得出去噇醉了,饿著哥哥。”(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

(21)吴银儿道:“娘,我且不饿,休叫姐盛来。”(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

(22)八戒道:“说得是,我老猪也有些饿了,且到人家化些斋吃,有力气,好挑行李。”(明·吴承恩《西游记》)

(23)我说:“您拿的走罢。我饿了,我回去吃饭去。”(清·李绿园《歧路灯》)

(24)那麽狠好,肚里也饿了。(清《重刊老乞大》)

在一般认为反映元代北方汉语的《原本老乞大》中无“饿”,而在清朝的《老乞大新释》《重刊老乞大》中,一些本使用“饥”的地方改用了“饿”“饥饿”。这说明“饿”用作“饥”已经很普遍了。汪维辉(2005)据此及《红楼梦》中“饥”“饿”的使用情况,认为“在北方话中,‘饿’成为‘饥’的等义词并开始取代‘饥’是在元代以后发生的,至迟到18世纪中叶替换已经完成”。

综上所述,由于汉语双音节化等因素的影响,“饿”与“饥”经常连用,二者的区别慢慢被掩盖。二者又都可与程度副词组合,“饥甚”“馁甚”便是“饿”,“饿甚”中的“饿”似“饥”,这说明“饥饿”程度的表达灵活多样。由此,状语(大饿、小饿)或补语(饿甚、饿极)的程度义也会逐渐掩盖“饿”本身的程度义。融合在“饿”中的程度义在人们的意识中逐渐模糊消失后,“饿”的义域扩大,概括性增强。由于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在一些方言点,“饿”逐渐挤压了“饥”等。

五、“饥饿”义词的共时分布

“饥饿”义词的共时分布是各词历史演变的结果。据《汉语方言地图集(词汇卷)》,汉语方言使用的表示“饥饿”义的词有“饿、肚饿、肚皮饿、屎肚饿、饥、肚饥、肚皮饥、腹饥、饥困、枵、肚枵、空、䐬、肚䐬、嘴䐬、困、肚困”等,其中“饿”的分布最广,“肚饥”“饥”次之;“枵”等分布在闽语区,“䐬”等分布在部分湘语区。限于篇幅,下面仅整理《汉语方言词汇》的记录材料,以说明“饥饿”义词在汉语方言中的分布情况(见表3)。

表3:

《汉语方言地图集》显示北方方言区的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等地的一些方言点有“饥”分布。就河北、天津而言,有三个方言点用“饥”,三个方言点“饥”“饿”兼用,其他二十多个方言点使用“饿”。这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调查,90年代出版的《河北方言词汇编》出入较大(见下表4)。至于差异的原因,应是前者调查的时间早,选点细密,而后者调查的时间晚,普通话推广的过程中“饿”已经挤压了“饥”的分布。其实“饥”“饿”在方言区的分布可能比想象中的复杂,需要更为细密的调查。属于中原官话-郑开片的民权县,县城用“饿”,而下辖的双塔镇用“饥”,在询问是否饥饿时说“你饥不饥”。

表4:

即使在北方方言区,“饥”“饿”的演变也不是同步的。所以并不能笼统地说至迟18世纪中叶,北方话中的“饿”已经替换了“饥”。由于语言演变的不平衡性,即使到目前,北方话仍有很多方言点在口语中仅使用“饥”。

注释:

①论文语料来自中国基本古籍库、《汉语大词典》等。

[1]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教研室编.汉语方言词汇(第二版)[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2]曹志耘主编.汉语方言地图集(词汇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3]李行健主编.河北方言词汇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4]魏达纯.“饥”“饿”之穷尽调查与对比研究[A].汉语史研究集刊(第5辑)[C].成都:巴蜀出版社,2002.

[5]汪维辉.《老乞大》诸版本所反映的基本词历时更替[J].中国语文.2005,(6).

(刘俊锋 胡萍 福建泉州 华侨大学文学院 362021)

猜你喜欢

历史文献饥饿副词
向着“零饥饿”的目标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韩国语副词“더”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饥饿的地鼠
历史文献纪录片中蒙太奇的运用
一张饥饿年代的教师“特供证”
从历史文献看唐代官吏管理制度
副词和副词词组
饥饿的歌声
《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一卷)补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