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2年12月—2013年11月内蒙古赤峰市气候变化对地下水位的影响

2016-11-01王旭生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赤峰市墒情内蒙古

王旭生

(内蒙古赤峰市气象局,内蒙古 赤峰 024000)

2012年12月—2013年11月内蒙古赤峰市气候变化对地下水位的影响

王旭生

(内蒙古赤峰市气象局,内蒙古 赤峰 024000)

介绍了2012年12月—2013年11月内蒙古赤峰市气候情况,对该市地下水位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地下水的建议。

土壤水分;地下水位深度;水体监测;气候变化

1 2012年12月—2013年11月内蒙古赤峰市气候概况

1.1 气温 全市2013年度平均气温5.5℃,较常年偏低 0.7 ℃[1],其中,冬季较常年偏低 3.2 ℃,春季较常年偏低0.8℃,夏季较常年偏高0.6℃,秋季较常年偏低0.8℃,农作物生长季(4—9月)平均气温17.1℃,与常年平均值持平。年极端最低气温为-33.1℃,出现在天山站的2012年12月24日;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6.4℃,出现在大板站的7月7日。

1.2 日照 2013年全市各站平均日照时数为2 743~3 184 h,平均为 2 980 h,比常年偏多 48 h[2]。冬季782 h,比常年偏少52 h;春季853 h,偏多49 h;夏季 804 h,偏多 15 h;秋季 719 h,偏多 9 h,生长季(4—9 月)1 659 h,偏多 68 h。

1.3 降水 2013年全市各站平均降水量为285~486 mm,平均为 386 mm,与常年基本持平[3-4],但时空分布不均。其中,大板、林西、天义较常年偏少20%~33%,富河较常年偏多29%,其余各站较常年偏多10%~16%。其中,冬季较常年偏多425%,春季较常年偏少7%,夏季接近常年值,秋季较常年偏少11%,生长季平均346 mm,与常年基本持平。年度降水量以富河站最多,为486 mm,比常年偏多29%。

2 地下水位变化分析

全市各地地下水位变化受降水、农田灌溉、生产、生活用水等因素共同影响,一般来讲,地下水位与自然降水量、人为因素关系最大,年降水量大的地区,人为对地下水使用强度减小,地下水位浅;反之,地下水位较深[5]。

2013年,全市10个旗县区逐月地下水位实时监测结果显示,地下水位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松山区1月开始换井观测,巴林右旗(右旗)5月换井观测,不进行年对比分析),2013年地下水位平均值是14.10 m,较2012年平均下降0.18 m,林西下降最大为1.05 m,其中阿鲁科尔沁旗(阿旗)、喀喇沁旗(喀旗)、敖汉旗(敖汉)较2012年平均分别上升0.03、0.12、0.16 m,其余地区年平均下降 0.05~0.33 m(见图 1);从作物生长季(4—9月)分析各地区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到7月降幅减小,到9月降至最低,随后不断上升,到来年3月升至最高,如此不断循环往复。

从季节变化来看,该市地下水位出现月际动态变化主要是由农牧业用水和生活用水量多寡所致[6-7]。 冬季(2012 年 12 月—2013 年 2 月)农牧业生产对地下水使用强度较小,各地区地下水位稳中有升;春季(3—5月)降水量较历年同期异常偏多,使得农牧业用水相对偏少,大部地区地下水位深度变化程度较小,5月与3月相比较,巴林左旗(左旗)、喀旗、敖汉地下水位分别上升 0.50、0.18、0.15 m,其余地区下降 0.08~0.90 m;夏季(6—8 月),6月出现了连续性降水过程,农田灌水、畜牧业对地下水使用量相对减少,同时自然降水对地下水也起到一定的补给作用,各地区地下水位下降速度减缓,喀旗、左旗较5月分别上升了0.48、0.25 m。7月下旬—8月,降水偏少,气温持续偏高,为了满足作物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正常需水,各地区增加灌水频率,导致地下水位快速下降。秋季(9—11月),各地区对地下水使用量逐渐减少,地下水位变化较小,11月与9月比较,克什克腾旗无变化,阿旗、林西、喀旗分别上升 0.23、0.60、0.21 m,其余地区下降0.04~0.35 m。

从不同地区来看,左旗、阿旗、克旗、宁城、敖汉地下水位值变动范围相对较小,在0.32~0.92 m之间;其余地区地下水位值变化均在1 m以上,其中林西变化值达到2.52 m,截至11月底,全市地下水位最深地区阿旗为24.82 m,最浅地区克旗为5.25 m。

图1 各地区土壤水分监测期土壤墒情状况(0~20 cm)

图2 各地区土壤水分监测期土壤墒情状况(0~50 cm)

3 土壤水分状况评述

2013年全市各地农田、草场土壤水分状况随各季降水量、蒸发量变化而变化。全市10个监测点监测结果:3—10月土壤耕作层(0~20 cm)平均土壤重量含水率和土壤相对湿度分别为12.3%和64%,比2012年分别增加了0.9和5个百分点(见图1);全市各月平均土壤重量含水率在8.9%(9月)~14.8%(6月)之间,相对湿度在47%~76%之间;其中3—6月、8月墒情状况均好于2012年同期,其余月份土壤墒情较2012年同期偏差。0~50 cm平均土壤重量含水率和土壤相对湿度分别为11.8%和61%(见图2);与2012年持平。从不同季节来看,春季(3—5月)总体墒情一般,但大部分地区及时出现了接墒雨,对春耕春播正常进行无明显影响,对牧草返青也十分有利。

秋季(9—11月)降水偏少,各地区土壤墒情较去年同期偏差,大部分地区土壤墒情为三类墒状况。

为了充分掌握封冻前各地土壤墒情变化情况,及时为农牧业有关生产部门及农户冬季保墒、春季备耕提供参考依据,2013年11月18日对各地有代表性的旱坡地(0~20 cm)实测抽查结果表明:全市一类墒约占20%,主要分布在宁城县中西部、喀旗西南部和东部、左旗北部、阿旗西北部;二类墒约占25%,主要分布在宁城县东部、喀旗中部和西北部、红山区南部、元宝山区南部、敖汉旗南部、克旗北部、林西县西北部、右旗中部、左旗中部、阿旗中部和东北部;三类墒约占55%,主要分布在松山区、红山区北部、元宝山区北部、敖汉旗大部、翁旗、克旗中南部、林西县中南部、右旗西部和东部、左旗南部、阿旗南部等地。

4 地下水利用和保护建议

随着工业不断发展,各地对地下水开采和使用量逐年增加,导致地下水位正逐年下降,因此要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建议各相关部门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因地制宜,开源节流,合理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

①建议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增加对空中水资源的开发,提高人工增雨作业能力和效率,使地下水资源得到有效补给。

②提高人民节水意识,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以减少水资源因下渗和蒸发而造成的浪费。改善作物种植方式,提倡循环用水,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③在该市降水主要集中时期,充分利用水库、水渠收集储备地表水,供农牧业生产利用,减少地下水使用压力。

[1]王旭生.内蒙古赤峰地区冬季气温变暖分析[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5,36(3):18-21.

[2]王旭生.内蒙古赤峰市2014年主要气象因素对牧草生产的影响[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5,36(5):60-64.

[3]王旭生.牧草长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5,36(10):48-49.

[4]王旭生.内蒙古赤峰市2015年春季气候影响分析[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5,36(3):99-100.

[5]乌文奇.内蒙古地区气候影响评价[J].内蒙古农业气象,2013(6):29-31.

[6]杨丽萍.气候变化与畜牧业的关系 [J].环境与科学,2014(9):73-75.

[7]王旭生.内蒙古赤峰地区土壤风蚀度分析[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6,37(1):82-83.

S273.4;P468

A文章顺序编号:1672-5190(2016)05-0037-02

2016-04-15

王旭生(1971—),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气象服务工作。

(责任编辑:赵景娣)

猜你喜欢

赤峰市墒情内蒙古
赤峰市大力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墒情会商,助力备耕春播
赤峰市敖汉旗韩家窝铺辽代壁画墓发掘简报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加强土壤墒情监测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与技术规范
可爱的内蒙古
赤峰市通联站站长——刘国良
神经网络法在土壤墒情预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