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眼中的美国小学法治意识培养

2016-10-31李昕

中国德育 2016年15期
关键词:校服法治意识

李昕

我曾带孩子在美国学习,据我观察,美国小学并没有专门课程传授法律知识,但在课本中有关自由、民主、平等的文章很多。除此之外,美国法治意识培养更多是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自从美国成立以来,教育就被赋予了培育公民的使命,以促进知情、负责、人道的公民的发展。美国将法治意识的培养作为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我曾带孩子在美国学习,据我观察,美国小学并没有专门课程传授法律知识,但在课本中有关自由、民主、平等的文章很多。除此之外,美国法治意识培养更多是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一、平等基础上的多元文化教育

教育平等一直是移民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问题。美国是世界上移民最多的国家。从我儿子曾经学习过的学校来看,有色人种学生超过25%。面对不同种族之间的文化碰撞,如何在学校教育中涵养民主、平等观念,消除社会偏见、种族歧视,理解并尊重各自种族的生活选择,让所有人享有平等的机会,就成为学校公民教育的迫切要求。从法治的角度而言,教育平等意味着在学校中无论性别、种族、民族如何,学生都享受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这种平等理念深深影响着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的选择,并逐步促使多元文化教育成为美国学校教育的基本取向。根据对儿子学校生活的观察,我觉得,美国学校对不同种族学生平等与包容精神的培养,并不局限于老师的空洞说教,而是渗透在各个教育环节中,通过多种方式得以贯彻。比如,分班时,一个班尽可能搭配不同种族的学生;教科书会涉及多种族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内容,林肯总统废除黑人奴隶制度,当年殖民者对土著居民掠夺和残害,这些内容都会介绍;举办民族集会节等庆祝活动,介绍各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可以说,在多元文化相互依赖的世界中,多元文化教育是对民主和平等的珍视与信仰。

二、没有章程的培养理念

2015年,我在北京市中小学进行社会调查时,听说中小学校在制定章程,以推动校园法治建设,心下不尽愕然。章程建设是以教育自主权为前提的,公立中小学是否有能力制定章程?在美国,公立学校被称为“Public School”,或许经历有限,我没有见到过这类学校有这样的章程。章程一直被认为是学校精神与文化的载体,那么没有章程是否意味着学校培养理念的缺失呢?在Joseph Sims Elementary School,新学期的第一天,老师会让孩子带回一封信给家长,信中明确学校旨在培养学生的“Confidence(自信)、Cooperation(合作)”。在观察中,给我触动的不是这些理念的宣示,而是这些理念在教育环节中的践行。Joseph Sims Elementary School的老师刻意通过组成学习上的同伴,以及每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综合打分等方式,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在教育中,我们一直苛责孩子冷漠、缺乏责任感,当我们高度重视孩子的智识训练时,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中是否给予了这样的情感培养?当我们的孩子为如何写一篇“我做的一件好事”而犯难时,当我们的孩子被问到你为你的社区做过什么而不知如何作答时,我们是反思这一命题的过时陈旧,或是与孩子阅历不符,还是反思我们教育环节中某种东西的缺失呢?

三、参与、责任与机会均等

记得网上有一篇广泛流传的文章在批驳中国中小学班干部制度时,将这种制度与成人社会中官本位意识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并将其视为官僚制度在学校的缩影。作为一个职业研究者,对一种社会现象给予绝对性的固化评价是非理性的,因此,我更愿意从一个成熟、有序的社会对合格公民的素养、能力需求的角度进行中外比较和分析。在美国并不存在类似于中国的班干部,但不乏学生参与制度。学生参与制度具有两个特点:服务性和全体性。儿子在Joseph Sims Elementary School读三年级时,老师将班级的公共事务化整为零分配给全班24个孩子,每周进行一次轮换,保证孩子们机会均等地参与公共事务。具体的职位很多,比如午餐前专门负责将大家的饭盒抬到饭厅的Lunch Monitor,帮老师收作业的Collector,还有Opener,职责是每天早上上课之前负责给孩子们读一个故事或笑话,下课时负责给大家打开教室门……为了督促儿子开口讲英文,更快提高其表达能力,老师特意安排儿子当了两届的Opener。平等观念、自治能力和责任意识的培养,不仅渗透法治的基本精神,而且传承着启蒙运动的思想精髓。学校与社会的制度是相互融通的。学校无疑是一个小型社会,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化的场域。在学校,学生尝试各种社会角色,并形成基本的认知和实施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社会意识和环境深深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内容、方法和价值观;另一方面,社会又期待教育能够承担起改革社会的功能,因为教育决定着我们拥有怎样的公民去构成、参与未来社会。当我们面对一个正在建构秩序的社会,面对诸多需要改革的社会弊端时,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使得人们常常忧虑两者的非良性互动。那么,从客观的角度分析,我们希望拥有什么样的未来社会?社会又需要怎样的公民意识?这应当是评判、改良当下教育现象包括班干部制度的出发点。

四、围绕校服的争论

校服作为一种标准化的符号,承载着不同国家不同时期政治、文化的倾向。美国人对是否普及校服一直有争议。1996年2月24日,克林顿总统在一次演讲中建议,出于安全考虑,美国公立中小学应该统一校服。对此中小学校长们表示支持,他们认为统一校服在保证学校安全、树立学校形象、培养良好校风、加强课堂纪律、减少同伴压力、排除干扰学习的因素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反对统一校服的也大有人在,主要来自学生和家长,他们认为统一校服的做法与美国教育鼓励个性化发展和注重创造性培养的理念背道而驰。对学生来说,衣服是个性的体现,而统一着装就是剥夺学生自我表达的自由。学校应该尊重学生的权利,包括学生为自己选择服装的权利。美国公民自由协会(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的调查也显示,统一校服在提高学生成绩、降低犯罪率、改进纪律以及增加学生出勤率方面未见明显作用,甚至统一校服的学校学生标准化成绩连续几年都低于不穿校服的学校学生。由于意见不统一,很多学校做了折中,例如规定每周前几天为校服日,后几天为非校服日。儿子在Joseph Sims primary school读书的时候,学校有统一着装的要求,并在开学通知中明确告知家长,如果没有穿Uniform,老师有权力要求学生回家更换,但实际上老师通常是很包容的,并没有出现强制更换的情形。虽然有穿校服的要求,但加州学校校服可选择性很强,由家长自主去超市购买,裤子有卡其色、蓝色两种,上衣有蓝、白、红三色,可以自由选择搭配,体现出着装自由与统一标准化之间的折中。

五、无处不在的规则

规则告诉我们应当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但规则的知晓与规则意识的养成是不同的。今天,我们深切体会到我们社会规则意识的缺失,这并不意味着没有规则,或人们对规则内容的无知,而是主宰规则的基本精神的匮乏。抛开深邃的法治理念,以及对法治意识形成的抽象阐释,具体到校园文化中,尊重、平等和责任应当是教育首要传递的意识。旅居国外的短暂生活和学习经历让我更直观、具体地体会到这种意识对社会秩序的影响。在他们的教育中,这些意识深深嵌入校园生活中,体现在一个个具体琐碎的细节中。去美国时,我带去一些中国的小工艺品,有剪纸、书签和脸谱,请老师送给儿子班上的同学,每人一份。儿子回家告诉我,老师并没有简单直接进行分配,而是将一盒盒的脸谱和书签拆开,形成不同的组合,让孩子们自己选择。如果喜欢脸谱,你可以拿四个脸谱;如果几种都喜欢,在总数不超过四个的前提下可以分别拿一个,如此可以形成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分配剩下的留作以后的奖品。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以其智慧秉承了公平分配和尊重选择自由的分配规则。在这种环境中,孩子们很小就学会在平等的基础上以协商达成共识。在儿子学校,分组合作是老师培养团体合作精神的一个具体的方式。四五个孩子为一组,轮流担任组长,上课、写作业都是两两相对而坐。每周会有一次座位和组合的微调,以保障座位安排和团队搭配上的公平。这与国内安排座位不同,因此不必考虑孩子们个头的因素。老师会根据孩子们的出勤、作业完成情况等给每个孩子打分,累加在一起组成小组总分,每周总分最高的小组获胜,如两组分数相同,各自推选一名代表掷色子,点大者胜出。老师以一个名为“Wise owl”的仿真玩具作为奖励,获胜小组拥有将Wise owl在本组桌子上放置一星期的待遇,小组长有一周坐在一个舒服的小圈椅上听课的特权。取得放置Wise owl待遇之后就会涉及头应该对着谁的问题,孩子们的规则是一人一天,多出的一天大家一致同意对着我儿子,原因是本次在两组分数并列第一的情况下,儿子代表本组在掷色子的环节获胜,为大家赢得了Wise owl。经常听儿子回来讲起班上有一个比较淘气的小男孩,正好同他是一组,因几乎每天不写作业,导致他们小组两次不能获胜。我便问儿子同伴们是否会指责他。儿子回答道:“只有老师有权力批评他,我们只是建议他最好把作业写完,好在他会转到别的组的,否则对我们太不公平了。”儿子的表达很美国式,并辅之以美式的耸肩和摊手,环境对一个人的塑造真是惊人的呀!

总之,法治教育的目标定位决定着我们法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美国与中国在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此,学校公民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均有其特殊性。但是人性及做人的教育工作具有普遍性的一面,因而在差异性中也就存在着共同性,借鉴美国学校公民教育中法治意识的培养方法,对加强和改进我国学校教育大有裨益。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责任编辑/刘 烨

猜你喜欢

校服法治意识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我的校服我做主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锐角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记忆深处的校服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