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教学研究

2016-10-31刘晓忠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6年22期
关键词:网络操作系统项目教学

刘晓忠

摘要: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核心课程,该文以 Windows server网络操作系统为例,从课程的教学现状出发,阐述了在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项目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2-0120-02

1 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教学法是基于项目活动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中引入项目案例,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社会或企业的实际项目为载体,学生以项目为中心进行探究,通过完成案例项目的实施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课程知识体系的学习,从而巩固知识,提高技能,达到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

2 网络操作系统的教学现状

2.1 课程目标

网络操作系统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在网络工程专业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该课程强调网络服务的实际应用,在不断地学习掌握服务器的配置、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使用方法和故障的排查、诊断与维护的过程中,学生具备对计算机网络系统服务进行规划、设计、配置与管理的能力,能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给出网络操作系统的相应解决办法,完成日常管理和网络操作系统的维护,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课程内容

Windows server对网络操作系统的主流技术进行了融合,受到中小企业的欢迎和广泛应用,本课程以Windows server 2008为例,课程内容上要让学生掌握Windows图形界面环境的操作,以配置和管理网络操作系统与网络服务为课程重心,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性,教学上以实践操作和实验探索为主,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中设计这样几个教学项目:网络操作系统安装和基本管理、域控制器和域管理、服务器的安装配置、服务器的管理、安全管理和性能监测、综合实践案例。每个项目又可根据实际情况分为几个模块。项目和项目之间,模块和模块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前后之间互相关联,环环相扣,最后成为一个综合性的项目。

2.3 存在问题

传统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实验教学的要求。网络工程专业学生缺乏相应的实际处理经验,如网络服务的配置管理、网络服务故障的处理等,传统的实验教学具有偏重于知识验证、轻视实际应用的特点,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很难获得提高。传统教学方法是先理论教学后实验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和实际联系不紧密,导致学生在学习上缺少兴趣,效率不高;另一方面,传统实验常常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对照书本步骤去实现,没有对实验独立思考的过程,对于整个网络系统项目缺乏整体的全局观念,同时传统的实验均为学生独自完成,缺乏交流和互动,无法正确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交流意识以及个人的动手能力。

3 网络操作系统项目教学的准备

本课程的实验教学教师可以根据企业要求,改变传统枯燥的教学,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小组合作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发挥教学实效。根据课程中的不同阶段的特点,综合考虑项目实验环境,比如装系统时可以使用单机环境,配置网络服务器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每个小组中可以设置若干台计算机作为服务器,若干台作为客户机,对于大型的涉及整体网络规划的可以小组间来进行合作完成。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学生掌握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服务器的配置和排错实践经验。

实验教学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将项目分解成若干合理的小项目,从学习安装配置操作系统开始,抛砖引玉,逐渐使学生进入角色,进而引出教学内容的重心。在项目中涉及Windows server服务器配置和管理方面的内容,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能够学习该方面的知识,从而完成整个教学内容,通过理论知识结合实际企业项目的方式,各种网络服务器的配置管理方法将最终被学生掌握。实验教学中会项目的不同要求,将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以达到循序渐进,激励学习的目的。例如,域控制器的项目,包含域控制器安装与配置、设置域控制器的属性、为域配置各种用户,客户机加入域,再整理合并就能成为一个完整的域控制器的项目。以此方式进行项目设计具有以下优点:将小任务整合成完整项目,在此过程中学生较好地掌握域控制器的创建;通过小项目的完成给学生以成就感,通过小项目的积累为大项目的完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4 网络操作系统项目教学的项目实施

设计好合理的项目后,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以项目为主线进行,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课前准备。教师结合企业实际,对项目的意义、重难点,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介绍。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在上机前学习相关知识,对项目进行分析。

2)上机实践。上机实践时小组中每个成员独立完成一个任务,小组协作共同完成整个项目。例如,建设一个网站,在进行教学时,教师结合企业网络应用的实际布置任务将学生分组,安排小组内学生分别去完成项目的总体规划,WEB服务器和DNS服务器各自的配置,DNS服务器的测试,学生在上机实践前预习项目的相关知识,在上机实践时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索性地学习。这样做的优点是:①增强团队合作,提高效率。将学生分组,发挥各个同学的特长,共同讨论完成一个项目,可以提高效率,增强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②激发学习兴趣。传统的课程的上机形式都是每个同学独立完成,学生只需照书上点点鼠标,往往不能真正理解图形界面配置选项背后的意义及原理,遇到困难常常无法解决。采用小组的方式,组内成员互相探讨,共同完成项目,更深的理解配置原理。

5 教学评价

每个项目的上机实践环节结束后,教师带领大家进行总结:教师先解释说明Windows server平台下与项目有关的配置文件及参数,强调从全局的角度认识项目知识点的本质,再次回到对项目知识点理论的概括和理解。最后,教师要求每个小组撰写提交实践总结报告:项目描述、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及小组成员分工、解决方案、经验教训等。通过对项目的总结,帮助学生理解项目的相关知识点。

1) 项目组自评和互评

此评价方法主要由学生完成。评价所要考量的主要是任务的完成度和正确度。项目组之间可以相互评价,评出最佳项目方案。

2) 教师评价

教师为每组的方案点评,总结各组方案的不同特点,总结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其完善自己的项目实施方案。结合每个学生完成项目时在小组中的角色和工作量,最终评定出每位同学的成绩。

6 总结

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是一门在原理基础上强化实践的课程,将项目教学法引入该课程,以项目为切入点,设计教学目标,重构课程内容,学生在课前查找资料,学习相关知识并寻找解决方案,根据分解的任务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项目,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验证方案的有效性。项目教学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进行了改善,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网络操作系统课程,为将来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职业能力基础,实现了项目实践与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 谭方勇.项目教学法在网络操作系统管理课程链中的应用[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2).

[2] 朱洁,王江平,仝茂海.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3(17):91-94.

[3] 陈祥.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windows 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改革初探[J].广西教育,2012,(15).

猜你喜欢

网络操作系统项目教学
几种网络操作系统的浅析
新一代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