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生态化

2016-10-31周婷陈雅惠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23期
关键词: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环境

周婷+陈雅惠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脚步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的建筑行业,部分建筑设计者过分追求建筑自身的舒适与方便,忽略了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在此背景和形势下,进行生态建筑的相关研究,对于完善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体系,构造生态城市的体系框架以及指导生态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阐述了生态建筑的发展现状,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联系;探讨了生态建筑面临的问题挑战;呼吁更多的建筑师共同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

关键词 生态建筑 可持续发展 环境

中图分类号:TU285 文献标识码:A

为什么在英国和美国,人们对城市怀有很深的敌意?为什么欧洲大陆城市大受赞誉而大部分英国和美国的城市却遭到斥责甚至为人们所恐惧?如果说没有城市就确实没有文明,那么我们对城市的态度告诉我们的社会状态又是什么?众所周知,人、建筑、环境是建筑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恶化,人类生存和发展与全球的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生态危机几乎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1987年的《蒙特利尔协议书》;1992年,178个联合国成员国通过的《里约宣言》,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以及2009年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等都是建筑的生态觉醒和萌芽阶段的产物。

为什么要提生态建筑?有关研究数据表明,整个世界当代建筑消耗的能源占总消耗的50%,占用48%的耕地(这一比例在中国可能更高);同时成为最主要的污染源。直到70年代早期出现了石油危机,使西方经济陷入一种外来冲击中,绿色建筑的概念才被逐渐提出、确认并得到发展。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我们现时正奉为信条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系统。举个例子来说:中国现阶段正处于城市建设现代化的大发展时期,与1978年相比,全国城市总数由193增加到了655个,城镇化水平由17.9%提高到了43.9%,年均增长速度为改革开放前的3倍多。与此同时,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文化设施建设实现了飞跃,城乡社区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是,在看到成就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到建设活动对城乡生态化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及其破坏。进入21世纪,传统建筑设计方法已不再适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筑师需要以对生态环境负责和更加人性化的设计来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建筑生态化从早期仅停留于对气候、生物反应的关注到今天运用替代能源,注重建筑生态高技术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筑生态化。它是将建筑融入大的生态循环圈,从整体的角度考虑能源和资源流动,将建筑建造、建筑设计、建筑使用过程中的消耗、产生纳入整个生态系统来考虑,从而改变资源与能源单向流动的方式,趋向良性循环的模式。很奇妙,这就与我的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不谋而合了。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即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声环境及灵活开敞的空间等),同时又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自然环境(即对自然界的索取要少、且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要小)。这其中,前者主要指对自然资源的少费多用,包括节约土地,在能源和材料的选择上,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以及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等原则。后者主要是减少排放和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包括固体垃圾、污水、有害气体)以及减少光污染、声污染等等。对小环境的保护则体现在从建筑物的建造、使用,直至寿命终结后的全过程。这其中建筑师起着统领作用,建筑师必须以生态的观念、整合的观念,从整体上进行构思。

目前,生态建筑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从建筑设计上看,主要有两种倾向:第一种是将建筑融入自然。就是把建筑纳入与环境相通的循环体系,从而更经济有效地使用资源,使建筑成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尽量减少对自然景观、山石水体的破坏,使自然成为建筑的一部分;第二种是将自然引入建筑。就是运用高科技知识,促进生态建筑化、人工环境自然化。生态建筑用美国建筑师富勒的话说就是“少费多用”;德国建筑师英恩霍文更具体地明确为:“用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大的成果,用较少的资源消耗,获得较大的使用价值。”如马来西亚杨经文设计的绿色摩天大楼。它在现代都市中引入自然、再现自然,运用生态技术将植物、水体等自然景观引入建筑内部。又如被冠以“生态之塔”、“带有空中花园能量搅拌器”的美称的英国建筑师福斯特设计的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大厦。生态建筑节土、节水、节能,较好地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统一。

又一个例子:中国政府与新加坡政府共同推进的中新天津生态城以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的新城镇为样板,天津生态城致力于建设拥有齐全的公共设施和商业设施,并且工作地点靠近居住区域的新型城市。于2008年开始建设,占地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初始用地土壤盐渍化程度高。3年来,生态城以绿色发展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实行新型产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式,先后完成了污水库综合治理,改良并绿化盐碱地300万平方米,实施了2公里长的蓟运河故道示范段综合整治和景观建设工程,保留并修复了5平方公里湿地,建成日处理能力1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建成6个光伏发电项目,注册环保科技类企业近100家,初步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和服务体系,以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2010年9月,生态城举办了首届“中国(天津滨海)国际生态城市论坛暨生态城市博览会”,产生了良好的国际影响。

我国是世界上较早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国家之一,可持续发展也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国策。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要点。胡锦涛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通过有效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已经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逐步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加强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在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和环境质量的改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另一方面,基于可持续理论的生态化是国际社会面对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急日趋严重的普遍共识。当前“国际气候会议”所探讨的自我控制、相互约束的发展新机制,是通过一系列环境及生态保护协定和条约来约束、规范各国!“经济发展的行为。这些协定将深刻改变现行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模式。

客观来讲,生态建筑在发展中国家推行和发展仍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不够,以环境为中心的设计观念尚未形成或成为社会的共识;其次,生态建筑本身的经济合理性问题仍很突出。目前,由于建筑生态技术和材料技术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导致建筑单方造价过高从而使建筑业主望而却步。同时,开发商也因生态建筑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并且回收速度缓慢而不愿冒险开发。再次,各国政府的相关政策尚不到位等。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生态建筑首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要加大生态环境教育,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上建立一套新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再者是国家用制度推进生态建筑及其技术的发展,如推行市场准入制度,补贴建立示范性的生态住宅小区。无偿推广实用生态技术等。此外,生态建筑的发展面临诸多长期性压力、公平性问题、中国面临巨大的发展压力、自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对生态建筑发展构成巨大压力、资源条件的刚性约束、中国的经济社会结构性问题突出等影响也不容忽视。

总之,在建筑领域,我们呼吁与环境共呼吸的建筑设计观,提倡各种建筑生态技术的应用,发展生态建筑。从人与自然的角度来看,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有利于自然生态的良好循环,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全球环境品质的改善,而且有助于个人生活品质的提高。对于发展中国家,加大绿色生态建筑的研究,推进建筑的生态化,无论从环境的角度、能源的角度或是可持续的角度都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杉.城市社区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 刘启波,周若祁.绿色住宅综合评估方法和设计准则[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 沈清基.城市生态规划若干重要议题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09(2):23-30.

[4] [英]大卫·路德林,尼古拉斯·福克.营造21世纪的家园——可持续的城市邻里社区[M].王健,单燕华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3.

[5] 蔡军,洪亮.建筑的生态化与生态建筑[J].山西建筑,2007.

[6] 李汉章.建筑节能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刍议生态建筑设计:建筑与环境的融合
屋顶绿化相关概念的辨析及生态建筑的构想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