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发展草原文化?推动民族文化强区建设

2016-10-31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内蒙古文化产业草原

草原文化是内蒙古最有特色和优势的地域文化,是我区文化建设最具竞争力和广泛意义的文化资本。草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事关全区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文化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的大局。

以草原文化的创新发展开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新局面

草原文化作为复合性地域文化,属于传统文化范畴。民族文化、游牧文化是草原文化的核心形态和基石,也是内蒙古区域文化中最有特色优势和核心价值的活态文化。内蒙古的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是对地域传统文化的一次系统的重构、创新和提炼过程。这就意味着要建立一个以草原文化为广泛基础、以民族文化为显著特色、以现代先进文化为引领,文化与政治、社会、经济、生态协同发展,不同文化和谐共荣,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总体发展水平达到全国先进水平的祖国北疆繁荣、和谐、稳定的文化强区。

文化强,国家才强。民族文化强区建设,关键在于民族文化之强。草原文化、民族文化的特色之强、实力之强是内蒙古区域文化“大”而“强”的重要前提和标志。草原文化的创新是其自身发展的必要途径,也是民族文化强区建设的必然要求。因此,首先要从制度创新入手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围绕草原文化的创新发展形成一个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其次要加强文化创新,把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产业创新、社会创新有机结合,带动和整合全社会力量,将草原文化的创新发展引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大环境,开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新局面。第三要深度挖掘草原文化的潜在能量,要用现代科技、现代理念、现代管理创意创新草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升华草原文化核心理念,大力培育和发展草原文化创意产业,凝炼草原文化新品格、新价值,将其打造成内蒙古最亮丽、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以草原文化的创新发展推动内蒙古文化建设进程

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文化保护、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政策等各领域各方面。草原文化、民族文化资源原本性、唯一性、完整性的保护、保持,不仅关系到文化资源本体的存续,也关系到整个区域文化建设的特色、品位和质量,是内蒙古区域文化建设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是区域文化建设的两大重点,也是推动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两个轮子。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构建一个以文化事业为广泛基础,以文化产业为排头兵,二者紧密相联、优势互补、共同繁荣的文化新体系,是地域文化建设取胜之法宝。

一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事业建设。要创新文化体制和机制,构建面向市场、面向群众、面向国际的文化事业体系。要进一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打造一批功能齐全的文化设施和展馆,提高文化的生产、服务、展示、交流、经营等社会功能和作用。要加强草原文化、民族文化的研究、宣传、普及工作,通过非遗保护及节庆、会展和丰富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民间节庆活动,提高草原文化的社会认知度和美誉度,围绕草原文化形成一个共享共建的大众化社会氛围。要深化文化事业的内部改革,优化文化市场机制,给文化产业提供更多的市场份额、发展空间,提供更优质的资源平台。

二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构建具有内蒙古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在地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上,必须高瞻远瞩,从国家和全区社会文化建设的宏观视角,分析、制定草原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发展策略,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要以创意为核心、科技为载体,用现代科技理念、科技手段和互联网技术,创新草原文化的内容、形式和管理,提升文化产业科技含量,优化发展环境和平台,提炼产业新品格,塑造产业新品牌。要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结构体系,大力扶持培育民营产业,打破条块分割、分散经营的固定格局,建立以大型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基础的跨地区、跨行业产业集群。要坚持特色化发展道路,逐步构建以草原文化为普遍特色,以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为主要品牌的文化产业网状体系。要重点发展草原文化旅游,打破行政区划界线,积极主动地与周边省区和邻近国家联合,合力整合共性特征的草原文化资源,建立贯通全区、面向全国、面向国际的草原文化主题旅游体系,以旅游提升草原文化的亲和力和影响力。

以草原文化的创新发展提升内蒙古文化影响力

文化影响力植根于文化特色,是文化软实力的最高标志。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核心理念,包容开放、和谐多元、敬畏自然、热爱生态的精神品格,铸就了草原文化独特的个性特色。多民族、多文化和谐共荣是内蒙古最显著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优势,是我区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保障。因此,在区域文化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多样性的维护与传承,用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优秀传统丰富、提炼区域文化,为民族文化强区建设营造更加扎实和谐的人文环境。生态性是草原文化的本质特征,是其最为鲜明的文化特质。弘扬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草原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绿色内蒙古、文化内蒙古的建设除了绿色的生态环境,更需要绿色的生态理念和绿色的人文精神。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分析草原文化的生态属性,把草原文化的生态精神、自然价值观提炼成广泛的文化认同、文化自觉和朴实价值观,用先进的生态思想引领区域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塑造内蒙古绿色、和谐、文明、富强的文化强区形象。

文化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其自身的凝聚力和外透力上。草原文化的创新发展同样要以其凝聚力的增强和外透力的提升为重点。只有把草原文化的创新转化成广泛的社会共识和认同,才能够更加有效地增强其内在聚合力,将其提升为内蒙古最有亲和力、向心力和影响力的文化符号。我区地处祖国北部边疆,在对外文化合作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文化优势。全面加强和提升与俄蒙等国的人文交流,将是当前和今后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必须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和国际合作的大局出发,借助“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有利时机,把文化合作作为国际合作的重要途径,在系统整合区域文化资源、打造内蒙古国际文化品牌的同时,加强与俄蒙等国的人文合作,共同开发跨境民族文化和具有共性特征的草原文化资源,以文化交流合作促进睦邻友好关系,以文化的亲和力提升内蒙古文化的对外影响力。

(执笔人:王其格)

责任编辑:张 晶endprint

猜你喜欢

内蒙古文化产业草原
讲解《草原图》
An Analysis of English Teaching Methods in Middle School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out of Steppe
我把草原带给你
闫锡聪
内蒙古大草原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可可托海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