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林业改革发展

2016-10-31呼群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绿化林业森林

呼群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新发展理念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实践。其中,将绿色发展作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将更好地指引我们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有绿色资源来支撑。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是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最有力的措施。下一步,自治区林业厅将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构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快推进林业改革发展步伐,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内蒙古作出新的贡献。力争到2020年,完成林业生态建设面积5000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3%,活立木蓄积达到16亿立方米,4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林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农牧民实现人均林业收入1300元以上,完成精准扶贫2.5万人,林区群众生活全面实现小康,实现增绿增质增效有机统一。

一、深化林业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一是全面深化国有林场改革,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2017年底前完成国有林场改革主体任务。二是重点推进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政企、政事、事企和管办“四分开”,组建精简高效的国有林管理机构,完成企业划转和剥离办社会工作,到2020年全面完成国有林区改革任务。三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引导林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培育壮大专业大户、家庭林场、林业合作社、林业龙头企业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推动集体林业适度规模经营、健康发展。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规范管理,强化服务,为经营者发展林业创造更好的条件。四是创新营造林体制机制,明确造林主体的责、权、利,想方设法让造林主体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进一步激发全社会造林的积极性。五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先行先试的要求和自治区安排部署,完成森林、湿地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工作,总结经验,逐步推开。配合有关部门在呼伦贝尔市开展好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和领导干部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工作。六是发布自治区、盟市、旗县的森林和林地、湿地、沙区植被和物种红线指标,制定生态红线的林业管控措施。七是进一步扩大森林保险参保范围,加强灾后治理与植被恢复,积极推进林下种植、养殖保险,探索开展林业贷款保证保险。八是在有条件的区域探索建立国家公园,继续推进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国家公园试点工作,实现国家公园体制突破。

二、强化保护管理,巩固建设成果。坚持保护优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方针。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生态脆弱地区,尤其要把保护管理放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一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林,建立健全林业法律法规体系,为林业改革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二是全面加强林地保护管理。严格征占用林地定额和规范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严格执行“十三五”森林采伐限额,编制森林经营方案。三是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将全区的天然林资源全面有效保护起来。四是加大森林公安、资源林政等林业部门综合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森林、湿地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损害生态环境等违法行为。五是实施好自然保护区和湿地保护工程项目,提升物种保护能力,确保全区自然保护区和其他物种保护形式的面积不减少,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得到全面保护。六是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工作方针,着力加强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建设,确保24小时火灾扑灭率达到95%以上。七是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牢固树立绿色防治理念和促进森林健康理念,强化监测预警、检疫御灾、应急救灾和执法能力建设,突出抓好重大危险性有害生物防治。

三、加快造林绿化,扩增资源总量。“十三五”时期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全面增绿增质增效,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改善生态环境,让更多的“荒沙荒山”变为“绿水青山”,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提供良好的自然生态基础。一是坚持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深入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和新一轮退耕还林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二是稳步推进重点区域绿化,继续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示范引领、注重创新,建管并举、规范管理”的总体建设思路,巩固成果,完善提高。到2020年,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县乡公路适宜绿化地段、适宜绿化的城镇、村屯、矿区园区及黄河两岸、大青山前坡全部绿化。三是强化造林质量管理,认真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营造林质量的规定,努力提高营造林质量。四是突出抓好示范基地建设,实现规模治理。在大面积开展造林绿化的同时,依托林业重点工程,在重要生态区域或生态脆弱区开展示范基地建设,打造一批几十万亩、百万亩造林绿化和防沙治沙基地。五是加强森林经营。以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为中心,编制旗县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抓好森林经营方案制度的落实,积极推进森林科学经营。六是深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和社会造林,不断丰富义务植树尽责形式,拓展尽责面,提高尽责率;加大绿化美化宣传动员力度,落实扶持政策,努力在全民发动、广泛参与、汇聚社会力量参与造林绿化上取得新进展。

四、增进绿色惠民,共享发展成果。“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把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和脱贫致富工作结合起来,把绿水青山变成经济优势。一是重点发展经济林。出台内蒙古自治区经济林发展意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区域优势,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在发展木本油料、林木种苗花卉、特种野生动物繁育等重点产业的基础上,突出抓好经济林建设。二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按照《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大林下经济建设力度,打造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培育林下经济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积极开展林产品品牌创建,在肉苁蓉、沙棘、山野菜和食用菌等产品特色鲜明、分布集中度较高的地区,积极培育区域公用品牌。三是积极培育林业经济发展新业态。依托我区国有林场林区丰富的森林资源,利用森林景观、森林空气环境、森林食品等主要资源和载体优势,积极发展森林、湿地和沙漠生态旅游,积极培育和壮大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林业新的经济发展业态,探索在我区建立中国森林医学康养基地,使林业与健康服务业深度融合。四是推动林业惠民举措落地。认真落实天保工程、退耕还林、造林补贴、生态效益补偿等林业补助资金,让林业政策惠及更多农牧民和林区群众。加快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发展,完善以购买服务为主的公益林管护机制,增加护林员或其他岗位,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帮助林区群众脱贫,增收致富,同步实现小康。endprint

五、坚持科技兴林,提高建设质量。实施林业科技创新驱动战略,聚焦重点生态工程、林业产业发展和条件能力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科技运行保障能力,健全科技创新体系、推广示范体系、服务体系和标准化体系,形成基本完备的林业科技架构。一是围绕生态屏障建设,重点开展防沙治沙、重点区域绿化等方面关键技术和模式研究。二是围绕经济林及林业产业,重点开展良种选育、丰产栽培、节水灌溉、标准化等方面的研究和技术推广,在重点品种、重点产业加大科技示范力度。三是围绕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重点开展森林经营技术、林下经济模式等方面研究和推广,加强相关标准制修订工作,采取技术培训、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提供科技服务,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和职工科技水平。四是围绕森林经营,重点在低产低效林改造、防护林改造、灌木林更新改造、老飞播区改造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制定相关标准,提高质量和效益。

六、夯实基层基础,补齐发展短板。一是结合国有林场林区改革,加快林区道路、供电、饮水、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和推进林业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加大森林管护站点等建设力度,逐步改善业务用房和办公条件,全面提升工作保障能力。二是加强林业站所建设,稳定和健全基层林业组织,优化站所布局,强化职能作用,达到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有办公地点的“五有”标准。三是加强林业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林战略,广泛引进林业专业人才,增加人才总量,特别要加大基层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和专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人员素质,改善人员结构,合理优化配置,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四是全面启动智慧林业建设,加快推进“互联网+林业”建设,建立覆盖全区林业行业的信息化体系,建成营造林管理、荒漠化和沙化管理、森林资源管理、湿地管理、网上审批等多个业务系统。探索建立全区林业电子商务平台、林产品信息服务平台、森林资源资产交易平台、集体林权流转平台、森林碳汇交易平台、种苗及林特产品电商交易平台和桌面虚拟化平台。

七、发展生态公共服务,繁荣生态文化。一是加快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充分发挥森林在改善城市宜居环境和城市现代风貌方面的独特作用,增加城市绿色元素,使城市森林、绿地、水系、河湖、耕地形成完整的生态网络。加快推进国家森林城市、森林乡镇、森林村庄建设,初步形成符合区情、具有特色、类型丰富的森林城市格局。二是着力建设美丽乡村。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开展美丽乡村、生态乡村示范建设活动,按照道路林阴化、庭院花果化的要求,建设一条进村景观路,保留一处公共休憩绿地,配置一块排污净水湿地,房前屋后见缝插绿,田间地头造林增绿,实现村庄绿化靓化,形成沿河风景林、房前屋后花果林、村中空地休憩林、村庄周围护村林的美丽乡村绿化格局。三是大力繁荣生态文化。充分发挥我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主阵地作用,在重要时间节点,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林业宣传,普及生态文化知识,引领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全社会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广泛开展生态道德的宣传与教育及生态文化主题创作活动,发掘林业先进典型,弘扬生态文明主旋律,形成践行生态道德准则的社会舆论导向和爱绿植绿护绿的社会氛围,加快推进生态文明进程。

(作者系自治区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

责任编辑:刘秉承endprint

猜你喜欢

绿化林业森林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land produces
哈Q森林
我爱绿化
哈Q森林
哈Q森林
沙湖立交绿化
哈Q森林
小猴栽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