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定会失传的绝活

2016-10-29

文史博览 2016年10期
关键词:能工巧匠球面博物院

王 伟

注定会失传的绝活

王伟

若非亲眼所见,你很难想象古代艺术品的巧夺天工。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了几个象牙套球,都是用整块象牙雕刻而成,球内套球,逐层镂空,每层厚薄均匀,球面刻上精细图案花纹,层层都能转动。最大也是最出名的那个高54.8厘米,直径11.7厘米,玲珑剔透,雕工细腻,从里到外总共有17层,堪称清代中晚期象牙雕的扛鼎之作。

据说,工匠在雕刻象牙套球时,先要将象牙打磨成球体,然后沿球的径向在球体上均匀地打出一些大孔,再用特制刀具伸进孔里横向勾勒掏空,逐渐将象牙球分隔成很多可以独立转动的层,接着在各个球面上雕琢花纹,最后才是抛光处理。

在没有电钻和砂轮的年代,象牙套球只能凭工匠巧手一点点抠出来,再简单的活计也会变得不简单。越到后面,难度就越大,工匠必须凝神聚气,隔着好几层,在仅有3毫米厚的内球面上雕龙琢凤,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毁了整件宝贝。所以,工匠每天不干别的事,专心致志只雕两个时辰,以免劳累过度导致失误。尽管如此,17层的象牙套球还是雕了整整29年,功成之日,工匠双眼几近失明。

象牙套球背后还有一个故事:清朝的大臣为了争宠,争相向皇帝进献奇珍异宝,皇帝见多识广并不那么容易糊弄,对于鼻烟壶、西洋钟表、青花瓷之类的“常规”器物几乎看不上眼,一句“了无生趣”,就等于大臣自掏腰包讨了个没趣。于是,大臣们纷纷痛下血本,四处打听什么东西最新最奇,就千方百计搞到献进皇宫,只要逗得皇帝高兴,下旨加官进爵,赏金赐银,大臣就赚大了。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帝的爱好激发了能工巧匠的无穷想象力,稀奇古怪的玩意层出不穷,几近到了技不惊人死不休的地步,17层的象牙套球横空出世当然就不足为奇了。按照当时的行情,这个象牙套球可以卖上10万两白银,不管皇帝喜欢与否,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易损又不实用,最终还是锁在宫廷深处的库房里落满灰尘。

类似的宝贝还有不少,做工很费心思,也很费时间。用几十年时间做一件东西,工匠赚取白花花的银子,大臣升官发财,皇帝龙颜大悦,大家各取所需。几十年的变化也很大,欧美的工业革命日新月异,工匠如果把心思花在别处,捣鼓些“奇巧淫技”,说不定蒸汽机、铁路、电灯、电报就会诞生在中国。

皇帝、大臣、工匠当然不知道,也不想去知道。皇宫的库房里塞满了各类宝贝,到后来,或是毁于战火,或是流落民间,或是在博物院展览,传世的东西越来越少。

如今,这些被惊为巧夺天工的技艺大多早已失传,后人只能到博物院一睹能工巧匠们所生产的艺术品。尽管非常可惜,但我们用不着过于伤心,一条从开始就方向错位的路,注定有一天会走进死胡同。

(责任编辑:齐风)

(邮箱:chenjianxin1123@126.com)

猜你喜欢

能工巧匠球面博物院
博物院寻兔记
关节轴承外球面抛光加工工艺改进研究
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看图猜熟语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球面检测量具的开发
参观河南博物院
与时代同行:河北博物院的创新使命
应用Fanuc宏程序的球面螺旋加工程序编制
职业学校兼职教师队伍管理政策执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