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我国居民消费不足问题的原因探析及对策

2016-10-29时培花

山东工业技术 2016年19期
关键词:消费观念居民消费消费

时培花

(山东理工大学,山东 淄博 255000)

当前我国居民消费不足问题的原因探析及对策

时培花

(山东理工大学,山东 淄博 2550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但当前仍面临着居民消费不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居民消费不足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试图为纠正消费方式存在的弊端,建立健康的消费方式,解决我国居民消费不足问题提供一些建议。

消费不足;消费观念;消费异化;马克思主义消费观

1 当前居民消费不足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消费是人类维持基本生存与发展的最为重要的一项社会活动,它不仅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同时也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当前我国居民消费不足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传统思想文化及消费观念造成的消费不足

几千年来中国一直都是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小农意识强烈,加之长期占据主流意识形态位置的儒家思想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形成了中国居民相对保守的消费意识。尤其是儒家思想在对待消费问题上非常内敛,有近乎禁欲的倾向。儒家思想体系在消费思想方面的显著特点主要是“崇俭默奢”,长期的思想影响导致人们在购买生活必需品时心安理得,而生活必需品之外的消费则易产生负罪感和内疚感。在经济短缺时代,相对保守的消费观念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财富的积累。而今现代工业社会飞速发展需要消费不断推动,这种消费观念就不再合乎时宜。[1]然而早在 1936 年,凯恩斯就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著名经济学理论——节俭悖论,凯恩斯认为节约意味着减少支出,迫使厂商削减产量,解雇工人,从而减少了收入,最终减少了储蓄,造成有效需求不足,阻碍了经济发展和产量、就业的增加。节约对于个人来说是好事,是一种值得称赞的美德,但对整个国家来讲却未必如此,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国家经济的萧条衰败[2]。

1.2 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市场不健全造成的消费不足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还不够健全是当前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另一个原因。人们消费方式的形成与其社会背景有关,目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旧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体制尚未完全打破,新的体制尚未建立,再加上监管力度不够、相应政策法规的不健全等因素,势必会造成消费领域混乱,整体消费环境不和谐。由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带来的对未来不确定性预期,以及因信息不对称,如充斥市场的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宣传等信用缺失行为,使消费者对消费品的"真实信息不了解"产生怀疑心理,是导致居民消费不足的又一原因。

1.3 消费异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的消费不足

从20世纪20、30年代的美国,到50、60年代的西欧、日本等地,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消费主义文化不断在各地兴起,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国内居民的消费观念。消费成为生产、流通、交换这一过程的最终目的,这种形势必然会带来大范围的商品消费,形成一个消费社会。随着消费社会的全球化渗透,由西方消费主义和消费者自身物欲膨胀带来的一系列消费观念,如奢侈消费、享受消费、符号消费等阻碍了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马尔库塞说:“高生产和高消费处处都成了最终目的。消费的数字成了进步的标准。结果,在工业化的国家里,人本身越来越成为一个贪婪的、被动的消费者。物品不是用来为人服务,相反,人却成了物品的奴仆,成了一个生产者和消费者。”[3]人们甚至用炫耀性消费、公款消费这些符号表现其社会地位和生活品味。消费异化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很容易与中国的传统消费思想形成冲突,加之各种社会压力与不公平现象,极易造成民众的仇富心理,人们对待消费的态度有了误区,一些思想保守的民众甚至走向反面,拒绝消费。

1.4 经济贫困和观念贫困并存造成的消费不足

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 中的分析,购买力低下形成的消费不足根源于劳动者绝对贫困规律。[4]不可否认的是,我国贫困人口的数量还相当庞大,购买力低下毋庸置疑。而由此延续下去的不止是经济上的贫困,更会带来观念的贫困,致使他们即使有机会脱离贫困,在几年几十年甚至几代人之后都很难转变他们对待消费的态度。目前在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农村,人们有足够的储蓄和购买能力,但他们仍不愿消费,除了因为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居民要靠自己的储蓄养老、医疗、购房与子女教育等,还有就是观念贫困带来的效应。人的思维方式必然会影响其消费方式,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大部分农民的消费不足,除了切实提高人们的收入使其有能力消费,还应用积极健康的消费方式引导他们真正的乐于消费。

2 解决我国消费不足的对策建议

为解决当前我国消费不足的问题,需从各个方面转变消费方式,需要政府和民众共同参与,从而形成构建消费方式转变的长效机制。

2.1 倡导科学消费观念

无论是解决由传统消费观念形成的消费不足,还是应对由西方消费主义及消费异化对我国居民消费观念造成的各种冲击,都要求我们寻找一个新的消费观念引导大众。马克思主义消费观倡导适度、科学消费,在消费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马克思主义消费观既与我国传统节约观念相适应,又符合现代消费理念,为现阶段实现我国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2.2 切实维护消费各方合法利益

消费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发展问题,通过发展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前进中的各种问题,是改革开放几十年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坚决打击各种扰乱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的行为,切实维护消费各方合法利益,努力使低消费人群有能力消费,中等消费人群敢于消费,高消费人群乐于消费。

2.3 增强农民消费信心

首先,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增强农民消费信心。如对已经实行的农村低保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制定出进一步完善的对策,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等以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增强农民的消费信心。其次,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可建设农村商业网点、提供商品配送、文化娱乐设施等,为农民消费提供便利的条件,营造良好的农村消费环境。最后,引导农民树立正确消费观念,鼓励合理消费,拓宽消费领域,提高消费质量,形成积极、健康的消费心理。

[1]叶德珠.儒家思想、双曲线贴现与奢侈品消费不足--中国低消费、高储蓄之谜的行为经济学解析[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8,(04)∶187-188.

[2]潘黎,吕巍.节俭和过度远视——导致消费不足的两种心理特征的比较[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13.

[3]马尔库塞.痛苦中的安乐——马尔库塞弗洛姆论消费主义[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115.

[4]谭顺,程东杰.当前中国消费不足的四种基本形态—兼析消费不足的具体成因[J].经济问题探索,2011(01)∶35.

10.16640/j.cnki.37-1222/t.2016.19.204

时培花(1987-),女,安徽宿州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消费观念居民消费消费
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延迟退休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一个包含遗赠动机的模型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高中生日常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调查研究
40年消费流变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高中生消费观念与学校周边经济生活的关联探讨
大学生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调查分析
新消费ABC